❶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是如何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的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是從一口油井成長為全球最大石油企業。賺錢能力受到全世界矚目。2018年沙特阿美每天生產1360萬桶石油,超過其他任何石油公司。2019年沙特阿美IPO估值給到了1.7萬億美元,成為史上最大規模的公開募股。
隨即沙特阿美開啟了超越國家的油田和地域的合作,它恰好在中國開始大規模發展時與亞洲建立合作關系,同時沙特阿美還是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商。隨後2000年左右,沙特阿美成為了全球性的綜合企業,油價增值,它就能持續賺錢。可以說沙特阿美的成功史就是一部油價攀升史。不過隨著清潔能源的利用和接受度的提高,未來沙特阿美能否依然依靠石油業務躺著掙錢就很難說了。
❷ 沙烏地阿拉伯為什麼石油很多
因為沙烏地阿拉伯有金、銀、銅、鐵、鋁土、磷等礦藏。東部波斯灣沿岸陸上與近海的石油和天然氣藏量極豐。魯卜哈利沙漠東部的布賴米綠洲為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三國爭議地區。2005年,沙特石油產量5.26億噸,居世界第一位,出口石油4.3億噸,剩餘可采儲量363億噸(佔全世界儲量的26%),三項指標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氣年產量640億立方米,剩餘可采儲量6.9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儲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沙還有金、銅、鐵、錫、鋁、鋅等礦藏。水資源以地下水為主。地下水總儲量為36萬億立方米,按用水量計算,地表以下20米深的水源可使用320年左右。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其海水淡化量佔世界總量的21%左右。沙共有30個海水淡化廠,日產300萬立方米淡化水,佔全國飲用水的46%。沙共有184個蓄水池,它的蓄水能力居然達到6.4億立方米。[7]
❸ 中東的石油是如何被發現的
大家都知道中東是世界上如今石油儲存量最多,而且開在規模最大出口量最高的地區。中東最早的石油開采位於如今的伊朗境內,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國家都比較看重中東這個地方?與此同時,為什麼中東這個國家總是戰爭不斷?主要還是因為石油惹的禍?
早在1908年,英國的石油公司在伊朗靠近伊拉克地區發現了非常豐富的石油資源,這也是石油第一次在中東地區被發現,從此以後中東的荒漠之下不可能有石油。這句話也就變成了一句笑話,而中東石油開始在世界上嶄露頭角。
因為他是一個比較虔誠的基督徒,他個人對於古代波斯光明神在祭祀場所點燃火炬的傳說是深信不疑的,而在傳說當中就提到了某種由一種從當地的某些岩石中滲出來的物質,所以在當時他可是堅信波斯灣石油地區有石油。所以當上級要求停止勘探打包走人的時候,他個人並沒有聽從這個命令,而是毅然決然的走下去,因此也就出現了奇跡。
❹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的發展簡史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1933年,沙特政府與雪佛龍公司的前身加利福尼亞州標准石油公司簽訂了一項特許協議,開始在王國大部分地區進行石油勘探,同年,成立了加利福尼亞阿拉伯標准石油公司。1938年,在達蘭發現了第一個商業性油田一達曼油田。1936年,雪佛龍將其在阿拉伯的半數股權出讓給德士古石油公司。1940年,發現了布蓋格油田,為沙特第四大油田。1944年,加利福尼亞阿拉伯標准石油公司更名為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ArabianAmericanOilCo.),簡稱阿美石油公司(Aramco)。總部設在美國舊金山。1948年,埃克森公司和美罕公司加入該公司,變為四家公司合資的公司,其中雪佛龍和德士古的股份分別由50%降至30%,埃克森公司持股30%,美孚公司持股10%。
40年代中期,阿美石油公司在拉斯坦努拉建立了本公司的煉油廠。
1948年,發現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陸上油田--加沃油田(Ghawarfield),並於1951年開始投產,同年發現了海上薩法尼亞油田(Safaniyahfield)。
1960年,阿美的原油產量達到6000萬噸/年,比1950年增長了57.7%。這一時期,阿美石油公司的總部己遷至沙特的多哈,沙特政府也派了兩名代表進入該公司董事會,但阿美公司仍控制在四家美國石油公司手中,而且對於沙特王國財政收入起決定性影響的原油產量和價格也仍控制在他們手中。為了爭奪對石油的控制權,沙特政府與美國公司進行了堅決的斗爭。1960年,包括沙特在內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立,1962年11月30日,沙特政府成立了完全國有的石油礦業總公司,其目的就是使政府能夠參與石油工業領域的經營,包括在阿美公司租讓地的一切經營活動。雖然石油礦業總公司自己不生產原油,但到1970年為止,已經和各公司合資成立了許多企業,並獨立經營了位於吉達(Jiddah)的一個煉油廠和位於達曼的一個化肥廠。整個60年代,沙特石油礦業總公司的發展歷史就是沙特政府努力從阿美公司的四家美國合資者手中爭奪石油控制權的斗爭史。
70年代的石油危機中,阿美公司石油產量高達3億噸/年,並成功地提高了油價,從而提高了沙特政府的地位,使其在與美國公司的斗爭中處於更有利的位置。同時,公司開始建設總的天然氣系統。1972年,阿美公司終於同意了沙特政府的參股要求,1973年沙特政府參與阿美公司25%的股份,1974年上升至60%,1980年達到了100%。沙特政府在獲得阿美公司的全部股份後,阿美公司仍由美國的四家公司按照原先的租讓協議繼續進行經營,美國公司並負責銷售沙特政府自己無力銷售的原油。
1973~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的油價飛漲,使沙特政府的收入增加,並進而使石油產量猛增。至1980年,沙特原油產量由10年前的1.9億噸/年猛增至4.95億噸/年。1983年成立了勘探和石油工程中心。
70年代後期,由於第二次石油危機的爆發,使得天然氣等替代能源獲得了發展,同時經合組織成員國限制石油的消費導致了原油需求的萎縮,因而,從1980年開始沙特為維持油價採取了大量削減原油產量的對策。到1985年,沙特政府開始迅速恢復沙特原油市場份額的計劃,產量迅速上升,造成1986年油價下降62~66%。上述限產保價政策的實施及86年的油價爆跌,使阿美公司收入迅速下降,不得不大量裁員。
1987年3月,為保住60年代石油過剩時期沙特佔有的原油市場份額,依靠與阿美公司的原股東公司的關系,沙特與四家美國公司簽訂了6250萬噸/年的長期供油合同,但沒多久,沙特就終止了該合同。
1988年根據王室法令,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簡稱沙特阿美公司)正式成立,接管了原阿美公司的全部資產和經營權,成為沙特境內唯一的一家從事石油勘探和開發業務的公司。同年,該公司與德士古石油公司組建成立了為美國第六大石油銷售企業--星企業公司。
1991年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收購了韓國雙龍石油煉制公司35%的股份。
1993年7月,沙特政府頒布M/l欽令,將沙特王國所有的國有煉油產品經銷和行銷業務以及政府在三家合資煉油廠中的一半股份統一交給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管理。至此,沙特阿美公司控制了整個王國除潤滑油外全部的碳氫化合物產業。到1997年7月,沙特政府決定將Petrolube公司71%的股份和Lubere公司70%的股份轉給阿美公司,使該公司正式介入了國家潤滑油業。
1994年,公司完成了恢復最大持續原油生產能力至5億噸/年的五年計劃。
2012年11月,沙特國家石油公司在北京設子公司據了解,阿美亞洲將開展包括原油和化工品市場營銷、合資企業間協調、采購、檢驗、研發、項目管理等各類業務。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一體化能源公司,是原油開采和生產、原油煉制、分銷、國際運輸、市場營銷和化工產品生產的全球引領者,公司管理著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可采儲量,約合2591億桶。2011年,該公司向全世界客戶共出口了24.2億桶原油 。
❺ 中東地區地區的石油是什麼時候發現的
1908年5月26日。
這一天在現代石油史上是一個重要的日子,一個隸屬英國人的勘探隊在伊朗和伊拉克交界處,打出了伊朗現代史上的第一口油井,改變了整個中東的歷史軌跡,也開啟了世界石油史上的新篇章。一百年後的今天,中東地區探明的石油儲量,佔到世界總儲量的60%以上。
19世紀中後期,西方開始對中東地區進行地質勘探。勘探結果顯示,在中東地區,尤其是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可能蘊藏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可能就意味著不確定性,付出高昂的勘探費後,極有可能徒勞無功。
如此高風險的投入,讓不少人望而卻步。但是,終於有人抵擋不住「黑色金子」的誘惑,願意堵上一把。這個人就是威廉·諾克斯·達西,英國礦業巨頭。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他個人對古代波斯光明神在祭祀場所點燃「火柱」的傳說深信不疑。
在傳說中提到了某種「油」,一種從當地的某些岩石中滲出來的物質,所以達西堅信波斯灣石油地區有石油。當上級要求停止勘探打包走人時,他沒有聽上級指令,決議要將鑽探進行到底,就在5月26日,威廉·諾克斯·達西驚喜的看到井架上流出了黑色的油流。正驗證了那就話,有志者事竟成。
(5)沙烏地阿拉伯石油怎麼出來的擴展閱讀
中東石油分布:
波斯灣沿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克威克,伊拉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是重要的產油國家。
中東這個石油庫到底有多大呢,據1977年的統計已探明的儲量達500多億噸,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58%,石油年產量達11.13億噸,約佔世界石油總產量38%以上。
在中東地區無論在沙漠下或海底下大大小小的油田星羅棋布,伶俐的井架,銀光閃耀的大油罐,進進去去出出的超級油輪,到處是一派繁榮希望的景象。
西亞地區的石油儲存條件良好,儲油層厚,油質優,大部分的油礦都可以自噴井的方式開采,所以啊在世界的19個大油田中,中東就佔了14個。
❻ 石油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中東這個地方這么多
石油的形成,在地質學上也有不同的說法,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中東海灣地區地處歐、亞、非三洲的樞紐位置,原油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世界油庫」。據美國《油氣雜志》2006年最新的數據顯示,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為1804.9億噸。其中,中東地區的原油探明儲量為1012.7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在世界原油儲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東國家佔了五位,依次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的儲量為355.9億噸,居世界首位。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從先前的115.0億噸升至143.1億噸,躍居全球第二。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186.7億噸,居世界第三位。石油有海相沉積和陸相沉積之說,中東地區屬海相沉積。從世界范圍看,有兩個基本事實:一是大多數含油氣盆地的生油岩是海相沉積地層;二是世界上產油量多,儲量規模最大,最豐富的含油區在中東地區,石油產量、儲量佔世界石油總產量、儲量的70%以上,而這一地區生油岩也都是海相地層。
❼ 沙烏地阿拉伯海洋油氣發展史有多久
1933年,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與雪佛龍公司的前身加利福尼亞州標准石油公司簽訂了一項特許協議,開始在王國大部分地區進行石油勘探,同年,成立了加利福尼亞阿拉伯標准石油公司。1938年,在達蘭發現了第一個商業性油田——達曼油田。1936年,雪佛龍將其在阿拉伯公司的半數股權出讓給德士古石油公司。1940年,發現了布蓋格油田,為沙烏地阿拉伯第四大油田。1944年,加利福尼亞阿拉伯標准石油公司更名為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Arabian American Oil Co.),簡稱阿美石油公司(Aramco),總部設在美國舊金山。1948年,埃克森公司和美罕公司加入該公司,變為四家公司合資的公司,其中雪佛龍和德士古的股份分別由50%降至30%,埃克森公司持股30%,美孚公司持股10%。
20世紀40年代中期,阿美石油公司在拉斯坦努拉建立了本公司的煉油廠。
1948年,發現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陸上油田——加瓦爾油田(Ghawar field),並於1951年開始投產,同年發現了海上薩法尼亞油田(Safaniyah field)。1960年,阿美的原油年產量達到6000萬噸,比1950年增長了57.7%。這一時期,阿美石油公司的總部已遷至沙烏地阿拉伯的多哈,為了爭奪對石油的控制權,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與美國公司進行了堅決的斗爭。
薩法尼亞油田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東北部海域,探明儲量33.2億噸。原油部分通過輸油管運往利比亞的的黎波里、西頓,敘利亞的巴尼亞斯港裝船。一部分輸往拉斯塔努拉外運。油田發現於1951年,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它於1957年開始生產,每天從18口井流出50000桶原油。自1962年開始,25口井每天產油35萬桶。在短短4年零9個月,產量增加了6倍。其儲備約37億桶石油和5360億立方英尺天然氣。
1960年,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在內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立,1962年11月30日,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成立了完全國有的石油礦業總公司,其目的就是使政府能夠參與石油工業領域的經營,包括在阿美石油公司租讓地的一切經營活動。整個20世紀60年代,沙烏地阿拉伯石油礦業總公司的發展歷史就是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努力從阿美石油公司的四家美國合資者手中爭奪石油控制權的斗爭史。
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中,阿美石油公司石油年產量高達3億噸,並成功地提高了油價,從而提高了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地位,使其在與美國公司的斗爭中處於更有利的位置。1972年,阿美公司終於同意了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參股要求,1973年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參與阿美石油公司25%的股份,1974年上升至60%,1980年達到了100%,美國公司並負責銷售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自己無力銷售的原油。
1973—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的油價飛漲,使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收入增加,並進而使石油產量猛增。至1980年,沙烏地阿拉伯原油年產量由10年前的1.9億噸猛增至4.95億噸。1983年成立了勘探和石油工程中心。
從1980年開始沙烏地阿拉伯為維持油價採取了大量削減原油產量的對策。到1985年,沙烏地阿拉伯政府開始迅速恢復沙烏地阿拉伯原油市場份額的計劃,產量迅速上升,造成1986年油價下降62%~66%。上述限產保價政策的實施及1986年的油價暴跌,使阿美石油公司收入迅速下降,不得不大量裁員。
1986年公司開始展開全國勘探計劃,勘探范圍不斷擴大,至1995年已經新發現了17處油、氣田,在中央阿拉伯發現符合世界最高標準的超輕型低硫原油並開始投入生產。同時,為了保證本公司在20世紀結束以前能夠通過王國兩岸的輸油站為客戶提供符合季節需求和等級要求的原油,公司從1989年開始在東方省和中央阿拉伯實施一系列石油和天然氣項目。東西原油輸送管道系統以及延布原油出口轉運站的大規模擴建工程,已將最大持續原油年生產能力恢復至5億噸。
1982年,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勘探和石油工程中心投入使用。該中心是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地球科學設施之一,在中東地區更是首屈一指,與該中心的密切合作以及建立與其相關的實驗室和研究開發中心使阿美石油公司在上游(勘探和開采)技術後援方面基本不依靠其他石油公司。該中心可以處理分析二維地震探測的數字數據;1991年引進了水平鑽井技術;其計算機中心擁有巨型計算機網路,採用最新技術硬體和應用軟體,可以處理和解析所有地震探測鑽井數據,使公司得以更為有效地利用其資源。
1987年3月,為保住60年代石油過剩時期沙烏地阿拉伯佔有的原油市場份額,依靠與阿美公司的原股東公司間的關系,沙烏地阿拉伯與四家美國公司簽訂了6250萬噸/年的長期供油合同,但沒多久,沙烏地阿拉伯就中止了該合同。
1988年根據王室法令,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簡稱沙烏地阿拉伯阿美公司)正式成立,接管了原阿美公司的全部資產和經營權,成為沙烏地阿拉伯境內唯一的一家從事石油勘探和開發業務的公司。同年,該公司與德士古石油公司組建成立了美國第六大石油銷售企業——星企業公司。
1991年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收購了韓國雙龍石油煉制公司35%的股份。
1993年7月,沙烏地阿拉伯政府頒布M/1欽令,將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所有的國有煉油產品經銷和行銷業務以及政府在三家合資煉油廠中的一半股份統一交給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管理。至此,沙烏地阿拉伯阿美公司控制了整個王國除潤滑油外全部的碳氫化合物產業。到1997年7月,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決定將Petrolube公司71%的股份和Lubere公司70%的股份轉給阿美公司,使該公司正式介入了國家潤滑油業。
1994年,該公司完成了恢復最大持續原油年生產能力至5億噸的五年計劃。
現在,該公司已擁有27條油輪,其中包括4條超大型油輪、19條巨型油輪(每條油輪裝載能力在29萬~30.1萬噸)和4條成品油輪。所有油輪均屬其分公司維拉國際海運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還定時定點租用一些船隻將原油運往美國和歐洲的一些港口。大多數遠東地區的客戶歷來自己負責原油運輸,而由沙烏地阿拉伯阿美公司設在該地區的行銷後援服務分公司提供協助。另外,為滿足歐美地區的靈活運油需求,公司在加勒比海的聖路西亞和聖尤斯坦希斯及鹿特丹設有長期儲存中轉設施,其總容量為219.2億噸。
在石油勘探和開發方面,沙烏地阿拉伯阿美公司致力於增加儲量、提高產量,加強輕質原油的生產,減少重質原油所佔比例。1993年完成了擴大海上原油生產能力的大型瑪爾詹項目(該項目包括建成兩座日產量為25萬桶的海上油氣分離廠和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天然氣壓縮廠之一)和祖魯夫油田項目,將阿拉伯中質原油日產能力提高了1096萬噸。1994年沙烏地阿拉伯東部公司發現了非伴生無硫天然氣以及冷凝深層氣田。在王國利雅得以南地區持續不斷地進行勘探,已經發現了15個以上的含有阿拉伯超輕原油的油田。1998年這里將生產出2500萬噸/年阿拉伯超輕原油。同時沙烏地阿拉伯阿美公司准備關閉幾個生產較重質原油的北部海上油田。1996年沙烏地阿拉伯阿美公司開始投資一個60億美元的項目,包括提高加瓦爾油田的產量,在哈拉德(Haradh)建設一個油氣分離裝置(該分離裝置已於1996年投產,日產阿拉伯輕原油33萬桶),以及開發謝巴油田。
在國際運營方面,公司於1995年初完成了15條超級油輪的新建計劃。這15條巨型油輪每條船總載重噸位在290000~301000噸,至少能夠運載200萬桶原油。每條船每年能夠向公司的歐洲和美國客戶提供900多萬桶原油。
沙烏地阿拉伯經濟繼1996年復甦以來,1997年經濟持續增長。經濟的復甦帶動沙烏地阿拉伯石油業更加彭勃發展。沙烏地阿拉伯投資數十億美元發展石油業,將在亞太地區建立煉油廠並增加沙烏地阿拉伯在美國、俄羅斯、歐洲的煉油和銷售份額。油價不斷飆升,就吸引著很多人去採油,目前海上的鑽井使用率已經達到90%。此外阿美公司的鑽井數量也增加了30%,而且帶來更多的利潤,從開始3個增加到30個,這些都是負責海上鑽井工作的。目前阿美公司有一個全新的項目是關注沙烏地阿拉伯灣淺水區,未來把重點放在這個地方,在深水地區從來沒有開發過的地方。
現在再來看一下技術發揮的作用,人們一直把油氣看做是技術發展非常緩慢的行業,要做的就是怎麼樣能夠通過技術來發展,實際上技術在增加鑽井能力以及提高利潤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現在鑽井技術發展越來越復雜,世界上有80%的油田採用的是平行鑽井的方式,簡單的垂直鑽井方式已經不適用了。還有地質導航通過衛星每天24小時不間斷看到不同地區發展情況,中心獲得的數據之後就會把數據傳給現場工作人員,就會非常地便捷。阿美公司非常典型的有8層的儲油層,總的深度達到了40384英尺,使用非常先進的方式來監控油田的開采,還採用完全集成化、一體化的電腦控制油庫。如何採油並不是真正的挑戰,真正的挑戰在於怎麼樣安全、健康保護環境的採油,所以目前阿美公司要做的就是提供最大的價值,具有最高的競爭性和可靠性。
❽ 沙烏地阿拉伯和中東地區地區的石油是什麼時候發現的
中東發現的比較早有一百多年。
沙特的比較晚是經過5年的勘探1938年3月8日在達曼發現的。鑽到1380米深,這口井被命名為7號井。
中東首次發現石油是1908年,當年伊朗發現了馬斯喀特蘇萊曼油田,成為中東第一個石油生產國。1927年伊拉克的基爾庫克油田出油,這是中東發現的第一個大油田。30年代,巴林、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相繼發現石油。
❾ 世上最大的石油出產國是哪個國家
截至2019年,最大的石油出產國是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以「石油王國」著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產量和銷售量最多的國家之一。1984年,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500億噸,天然氣儲量為 34885億立方米。石油收入是國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1981年石油產量達 4.9億噸,收入1032億美元。
1983年以來,受石油價格下跌影響,產量和收入銳減,1985年產量為1.65億噸,收入340億美元。巨額石油收入使沙烏地阿拉伯從傳統的落後的農牧業經濟迅速向以石油工業為基礎的經濟結構轉變,到70年代已成為世界上人均國民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
1984年國內生產總值約1090億美元,人均收入 30000美元。沙特政府利用石油收入,制定了龐大的經濟發展計劃。沙特政府實行經濟多樣化政策,重點發展現代工業和基礎工業,以逐步改變單純依賴石油收入的狀況,建立現代化、多樣化的國民經濟體系。
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上繼加拿大之後第二大的已探明石油的儲備國(擁有全球已勘探石油總量的24%),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主要成員國。石油產業的收入佔全國總收入的大約75%,GDP的40%,以及出口收入的90%。
GDP的大約40%來自於私有經濟。在1999年OPEC與其他石油輸出國調漲油價期間,沙烏地阿拉伯是主要的推動者,在這期間OPEC的成員成功地通過減少石油產量將石油價格推高到自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的最高水平。
(9)沙烏地阿拉伯石油怎麼出來的擴展閱讀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的代表在巴格達開會,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維護石油收入,14日,五國宣告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簡稱「歐佩克」。
隨著成員的增加,歐佩克發展成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國際性石油組織。歐佩克總部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現在,歐佩克旨在通過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價格波動,確保國際石油市場上石油價格的穩定,保證各成員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穩定的石油收入,並為石油消費國提供足夠、經濟、長期的石油供應。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各成員國的石油政策,並確定以最適宜的手段來維護它們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❿ 伊本·沙特的石油開采
伊本·沙特時代還有一個對國家來說意義重大的變化,那就是石油的開采。1933年,伊本·沙特授權美國的美孚公司在沙烏地阿拉伯開採石油。1938年在哈薩發現第一批儲量極大的石油,二戰後石油工業迅速發展,沙特成為世界上石油開采量最多的國家,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流入的外匯像潮水一樣源源不絕,沙烏地阿拉伯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一躍而進入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列。正因為沙烏地阿拉伯已確立了主權國家的地位,從沙特土地上開采出來的石油才能變成沙特人民的福利,而不是白白成為殖民者的營養品。在石油工業發展的同時,沙烏地阿拉伯同美國的關系也在不斷強化,雙方都視對方為不可缺少的盟友。瓦哈比教派的信仰、石油和與美國的聯盟,是沙烏地阿拉伯穩定的三大支柱,此三者都在伊本·沙特統治時期就已經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