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從聯合國石油換食品可以看到什麼
擴展閱讀
雲南中化石油多少錢一升 2025-07-30 22:55:12
借卵生子的費用多少 2025-07-30 22:06:52

從聯合國石油換食品可以看到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25 14:24:54

① 潘基文成為聯合國秘書長,對韓國有什麼好處

●1944年6月13日 出生於韓國中部忠州市
●1970年 韓國漢城國立大學外交學系畢業
●1970年2月高等外交官試驗合格
●1970年3月加入韓國外交部
●1972年至1996年 先後擔任韓國駐新德里外交官、外務部聯合國課長、美洲局長、負責外交政策企劃的次官、韓國駐聯合國代表和駐奧地利大使
●1974年升任二等書記
●1985年 獲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碩士學位
●1985年4月任首相外交禮儀擔當秘書
●1987年7月任駐美大使館總領事
●1990年6月任外交部美洲局局長
●1992年2月任外相特別輔佐官
●1992年7月任駐美公使
●1995年2月任外交部副長官
●1996年11月 任總統府秘書室外交安保首席秘書,後任總統外交政策顧問
●2000年1月升任外交通商部副長官
●2001年5月聯合國大使
●2002年2月無任所大使
●2003年2月擔任總統盧武鉉的外交政策補佐官
●2004年1月16日 出任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外相)
●2007年出任聯合國秘書長

潘基文成為聯合國秘書長之後
聯合國安理會15個成員國9日一致同意,向第61屆聯合國大會提名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潘基文接替安南擔任聯合國秘書長,全體成員國代表以鼓掌的方式表達了他們對潘基文的支持。外界普遍認為,現年62歲的潘基文將成為聯合國歷史上的第八位秘書長。
由於潘基文是目前競選下任聯合國秘書長的唯一候選人,因此安理會也不再遵循以投票方式產生提名人的慣例,取而代之的是全體成員國代表以鼓掌的形式表達他們對潘基文的支持。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大島賢三隨後代表安理會全體成員國宣讀了正式公報,提名潘基文擔任下任秘書長,任期自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錶王光亞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安理會的決定意味著潘基文距離正式成為聯合國秘書長又近了一步,中國對此表示祝賀,相信潘基文當選以後能夠發揮其領導才能,使聯合國的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
雖然潘基文的提名還要經過聯大的批准,但外界普遍認為這只是一個程序性的步驟而已,潘基文將成為聯合國歷史上的第八位秘書長,也是繼緬甸的吳丹之後第二位出自亞洲的聯合國秘書長。
安南當天也發表聲明,對安理會的決定表示歡迎,對之前與潘基文的合作感到高興,希望聯大能夠盡快批准安理會的提名,並承諾將努力確保與潘基文實現平穩交接。

分析人士認為,擺在潘基文面前的並不是一條平坦之路。
近年來,聯合國受到「石油換食品」計劃腐敗丑聞困擾,並且因在一些重要國際問題上缺乏有效、快捷的應對機制而受到批評。此外,如何以中立的角度協調大國間復雜關系,保證聯合國的有效運作,將是潘基文面臨的重要挑戰。
「他是個好人,但一些人擔心,除此之外,潘基文還有沒有能力面對聯合國經常出現的激烈場面:美國人在一隻耳朵里大吵大鬧,而第三世界國家在另一邊抗議。」路透社日前援引一名外交官的話說。
對此,潘基文坦言秘書長一職任務艱巨,但表示如果自己當選,將盡最大努力推動聯合國改革,並且致力於改善各成員國間關系,促進在國際問題上的更緊密合作。
「這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潘基文此前接受美聯社采訪時說,「有時候,我看起來會像一個溫和的領導人,但我具有內在的力量,這就是其他國家一般難以看到的東西,也是我們比較看重的美德———溫和、謙遜。」

早在安理會第四次意向性投票結果揭曉時,外界就普遍認為潘基文當選已無懸念。韓國舉國上下都對潘基文當選前景感到歡欣鼓舞,並將潘基文的當選與韓國今後在國際外交舞台上發揮更大作用、韓國的國家利益聯系起來。

韓聯社發表評論說,「潘基文當選聯合國秘書長,可以看做是檀君(韓國傳說中的民族祖先)以來,最值得慶賀的民族盛事。這不僅意味著韓國在國際社會上具有更高的發言權,國家地位進一步得到提升,而且韓國還能積極應對國際外交問題,實際利益也不容忽視。」
「潘基文當選可以提高韓國的國家信譽,使韓國企業得到更多的幫助,進入聯合國及附屬機構的韓國人數也將大大增加,」韓聯社還說,「首位韓籍聯合國秘書長的誕生,將是開啟韓國外交史新篇章的重大歷史事件,作為韓國人都會感到驕傲。」據新華社電人物和藹可親外交官少年立大志

心向聯合國
潘基文在今年1月在聯合國總部與安南會晤後表示:「在36年的公職生活中,我直接從事聯合國工作長達10年。
其間,聯合國秘書長及聯合國的職能、作用等一直是我關心的問題。」此番話表明他對聯合國改革問題的關心。
2月14日,潘基文在宣布角逐聯合國秘書長職務後表示,如果當選秘書長,他將為盡快解決朝核問題發揮積極作用,「為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在5月底前往聯合國總部為競選拉票期間,他發表題為《如何恢復聯合國活力》的演講,就聯合國改革發表看法,認為目前聯合國各成員國之間在推進聯合國改革方面存在明顯的政治分歧。他希望能作為「協調者」,以他的政治經驗來彌合分歧。他認為,作為秘書長,最重要的作用是凝聚各國的政治願望。
潘基文指出,鑒於現狀,新一任聯合國秘書長應推動聯合國「解決現有日程上的成百個問題」,而不是「尋找要征服的新戰場」。他認為,恐怖主義是當前世界安全的「最大挑戰」,聯合國應重點打擊恐怖主義,致力於解決和平、發展、人權和安全問題。
潘基文日前向媒體表示,雖然聯合國在過去的60多年裡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保障人權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於低效率和不透明,也遭到很多批評。今後的課題是推動聯合國機構改革,消除對聯合國的不信任。

② 海灣戰爭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啊急求啊~

海灣戰爭給我們的啟示

以美國為首的一群帝國主義和一些腐敗的阿拉伯貴族及糊塗蟲終於聯手發動了海灣戰爭,一場人類有史以來最恐怖的現代化戰爭,一場可能導致毀滅半個地球的戰爭,一場為全世界無辜人民反對的戰爭。

然而,為什麼會有這場戰爭?我們中國人應該怎樣看待這次戰爭?這是本文所要探討的。

為什麼會有這場戰爭?尼克森說得最坦白∶「為了美國的利益」。事實上,這句話並不只是他個人的意見,是所有帝國主義一致的心聲。而這也正是帝國主義者真正的嘴臉- -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羞恥地搶奪別人的利益,而旦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正義雲乎哉?人權雲乎哉?那都是幌子!狗屁!

美國在中東的利益是什麼?直接的是石油。間接的是它的世界霸權。不錯,美國的石油產量是全球第一,而且儲藏量也極豐富。但這不夠它用的。要開采全部的儲藏嗎,又捨不得,在還沒找到更好的能源代替品以前,最好的辦法是先用人家的,等人家的全部用完後再用自己的。這樣就可永遠稱霸世界了。

而英、德、法、日、加、澳、諸國呢?多半石油都不夠用,甚或沒有,在爭取石油資源上是利益一致的,為了搶奪石油這現代工業的必需品,自然一拍即合。這是帝國主義的本質決定了的。

反過來看看阿拉伯國家。一個有幾億人口,占現在全世界石油產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族如果團結起來,壟斷了世界能源,這些已經工業化了的國家怎麼活得成?不要說完全團結起來,就在仍有矛盾的情形下,前兩次世界石油輸出國組織聯合壟斷所造成的石油危機,就已經使它們吃不消了。更何況,如果進一步以此鉅大的石油收入發展建設,將來這些工業國家的產品銷往何處?又哪裡能像現在這樣,天下唯我獨尊?所以,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者,必想盡辦法分化阿拉伯國家,不能讓它們團結起來。這就是為什麼要利用宗教矛盾、種族矛盾硬要支援以色列的猶太復國主義,使中東永無寧日的原因。也是為什麼一下子支援伊朗,一下子支援伊拉克,一下子又支援埃及,務使中東永遠不能統一,總讓中東國家自己兄弟鬩牆的目的。而偏偏中東國家至今仍有根深蒂固的封建殘余,那些像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聯合大公國等腐敗政權,只為貴族的眼前利益,甘心出賣民族前途,與帝國主義者勾接。於是,幾十年來,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者的中東政策,獲得相當的成功。

再回頭看看我們的歷史。從鴉片戰爭到現在,各帝國主義最理想的中國政策就是現在對中東的政策。絕對不能讓中國統一,不能讓這東方睡獅醒來。否則它們無從從中國謀取最大利益。這段血淚斑斑的歷史,是任一位愛國的同胞都不會忘記的。更可悲的是,這段歷史還沒過去,還在繼續中。美國自己所制定的國內法- -台灣關系法,還在強加於中國人的頭上,阻礙中國的統一。他們所用的藉口也仍然是「維護美國的利益」,這赤裸裸的帝國主義口吻!和現在出兵中東的藉口一模一樣!

令人不能忍受的是台灣官方態度。海灣戰爭發生以來,台灣電視上,報紙上的言詞一邊倒向美國不說,台灣竟然還要捐出三億美金給多國聯軍(實際上是向美國表示∶我死心踏地地站在你這邊,你可不要丟棄我)。俗說兔死狐悲,台灣當局竟忘了這一成語,竟忘了自己也是帝國主義侵略的對象,竟忘了八國聯軍,竟忘了是美國在阻礙中國的統一!若非不因在聯合國不被承認有國家資格,看樣子說不定還要出兵呢。更可笑的,有台灣官員還在電視上稱「我們聯軍」。台灣真忘了它是誰!

一句話說到底,所有的戰爭都是生活資源的爭奪,頂多也只是一方處於保護自己的生活資源,另一方是搶奪別人的生活資源。在爭奪的過程中,誰拳頭大誰就是勝利者。而那一個民族能團結,那一個民族拳頭就大;那一個民族分裂,那一個民族就註定要失敗。眼看著阿拉伯民族被列強侵略,此時此刻,台灣當局應該深切反省,力求國家的統一才是,哪能幫妨礙自己國家統一的敵人?而幫助敵人的人,在歷史上是什麼人,自己去想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