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河北省石油業協會怎麼樣
擴展閱讀
石油卡掛失了怎麼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體產品哪個好 2025-05-12 14:24:51

河北省石油業協會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8-07 06:26:31

❶ 中國石油企業協會的介紹

中國石油企業協會(以下簡稱石油企協)是於1984年由原石油工業部批准成立,後經國家民政部注冊登記的全國性石油石化企業社團組織。 石油企協通過20多年來的發展,現已形成了一個涵蓋中國三大石油石化公司和部分地方石油企業的比較全面的協會組織體系。目前的各類石油石化企事業會員單位已達300多家,並設立了海洋石油、公路運輸等石油企協專業分會。在全國性社團組織中,有著良好的聲譽和比較大的影響。

❷ 河北石油怎麼樣

河北石油是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的一家二級單位,應該是很不錯的。

中石油華北石油局怎麼樣我是應屆畢業生,學應化的。那裡的工資待遇,工作環境怎麼樣

能進去一定去,壟斷國企,至少在幾十年之內待遇是其他單位沒得比的。
詳細待遇還真不知道,不過用腦子想想也明白了,白花花的錢呀~~~
工作環境,只要你不上工地,絕對是做辦公室啦,好,去吧,
又多了一個有錢又腐敗的娃娃了~~~

❹ 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學院好嗎

不錯的工科職院。學院與中國石油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西南石油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等院校聯合開展專升本教育,是天津大學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華為3com網路學院人才培養基地,石油化工工程、機電工程專業注冊建造師培訓考試中心。
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學院(中國石油管道學院)隸屬於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也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重點培訓基地,是一所以服務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及其配套專業為特色和優勢,普通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企業崗位培訓協調發展的綜合性企業大學,面向全國招生。

❺ 我今年,剛畢業簽約了中國石油大學河北銷售公司,這個單位怎麼樣請多多指點下

去年下半年,河北銷售公司的改革作為華北銷售公司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取得重要進展。通過改革,初步建立起主營業務突出,管理層次減少,運轉靈活高效,競爭能力較強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
這次改革,河北銷售打破15個部室的傳統設置,組建資源配送中心、零售管理中心、網路投資中心、財務核算中心和綜合支持系統,「4+1」管理模式呈現生機與活力。
專業化功能定位孵化「4+1」
去年8月,河北銷售公司就啟動了管理體制改革的各項籌備工作。
按照中國石油股份公司管理層關於「突出核心業務,創新管理體制,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改革要求,河北銷售公司將企業定位為「以零售為主的專業化公司」,將所屬的地區公司定位為「零售中心」。半年多來,河北銷售以創新管理體制為主線,以提升終端價值為核心,進行大膽探索,謀求戰略轉變。公司領導率領有關人員多次到江南地區學習考察,並請專家學者把脈論證,改革方案修改48次。
為了革除傳統體制多主體、多層級、多頭管理的弊端,河北銷售統一思想,排除干擾,減少管理層次,實現經營理念再造、經營模式再造、管理方式再造、業務流程再造,「4+1」體制呼之欲出。公司機關由15個部室壓縮為營銷、物流、投資、核算「四個管理中心」,並以QHSE管理體系和內控體系為載體,建立綜合支持系統和保障平台。各地區公司統一由7部1室壓縮為5部1室,兩級公司管理人員由513人減少到471人。不設縣級經營部,取消片區經理。
「4+1」模式打造「四化一高」優勢
根據核心業務要求和市場領先原則而誕生的「4+1」模式,經過兩個多月運行,顯現出業務專業化、管理垂直化、組織扁平化、權責清晰化、運營高效率(簡稱「四化一高」)的優勢。
資源配送中心43名管理人員,大專以上學歷37人,其中82%是學習市場營銷、現代物流、企業管理、計算機開發應用的專門人才。零售中心60名業務人員,大專以上學歷45人,其中70%在加油站工作過,有零售管理的實踐經驗。網路投資管理中心59名管理人員,大專以上學歷53人,佔90%。財務管理中心則100%為大專以上財會專業人才。
垂直管理是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河北銷售公司依託「四個中心」的扁平架構,使垂直管理得以實現。以市場營銷為例,改革後,地區公司不再從事批發業務,而由河北銷售公司資源配送中心根據經濟區劃派出3個營銷部,履行批發職能,同時,將14座油庫和兩個煉廠地付業務上收河北銷售公司直接管理,開行「市場直通車」。網路建設業務則從地區公司全部拿出,由河北銷售公司網路投資管理中心「一桿到底」。
企業新的定位使管理權責更加清晰。河北銷售公司作為零售管理中心,主要負責政策制定、業務指揮和績效考核。地區公司則成為純粹的零售公司,承擔加油站經營管理的全部責任。加油站作為零售業務的主要載體,以提高綜合服務水平、綜合管理水平、綜合形象水平、綜合效益水平為根本任務,努力打造增值終端。
讓零售增長為「4+1」作證
新的管理模式推動河北銷售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一個主業突出、體制先進、機制靈活、管理科學的成品油零售專業公司正在燕趙大地崛起。
與「4+1」模式有效運轉相適應,具有河北銷售特色的議事決策機制、選人用人機制、分級授權機制、全員預算機制、持續培訓機制、溝通協調機制、薪酬激勵機制、監督約束機制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相繼誕生,促進企業不斷把市場做大,把主業做強。
今年1至4月,河北銷售公司完成銷量60.43萬噸,其中零售44.19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13.25萬噸,增長42.82%,其中按新體制運行的三、四月份就完成零售28.6萬噸,零售比率達到84%,平均日銷量達到4400噸,創歷史最高記錄。
按照「4+1」模式運行,河北銷售全年有把握完成170萬噸零售指標,比上年增長54%。

❻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於2001年4月28日在北京成立。這是繼1998年從化學工業部到國家石油化學工業局這一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大變革之後,石油和化工行業管理體制的又一次大跨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目前擁有會員單位300多家。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是石油和化工行業具有服務和一定管理職能的全國性、綜合性的社會中介組織聯合會依據章程獨立開展活動,加強制度建設,規范運作;充分尊重會員意志,積極為企業服務,加強與政府部門溝通;發揮各方面的作用,協調好各專業協會、學會及企事業單位的關系,凝聚行業整體力量。協會的主要任務是:以服務為宗旨,反映企業的呼聲,維護企業的權益,積極探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行業管理新機制;協助政府推進行業工作,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促進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提高石油和化學工業整體水平。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作為社團組織,對內聯合行業力量,對外代表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加強與國外和境外同行的合作與交流。

❼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怎麼樣

通過愛企查查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更多信息和資訊。

❽ 中國石油作家協會的協會簡介

經上級批准,1991年7月3~5日,中國石油文學創作協會(簡稱「石油文協」)在北京勝利飯店舉行成立大會——這就是中國石油作家協會(簡稱「石油作協」)誕生的日子。「石油文協」是其最早的名稱。從第二屆開始,協會才改為現在的名稱,並辦雜志《石油作家》,發展個體會員,組建創研部、組聯部、資金部、報刊部,籌備建立石油文學發展基金,並修改章程。
石油作協的直接上級領導單位是1990年12月16日成立的中國石油文化藝術工作者聯合會(簡稱「石油文聯」)。石油作協是其所屬多個分支機構之一,被譽為「龍頭」。其注冊名稱為:中國石油文化藝術工作者聯合會文學專業委員會。
1998年元月18日,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屆第四次主席團會議上,石油作協與鐵道、煤炭等五部委文學組織一起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成為其團體會員,橫向接受中國作協的領導和工作指導。經這次中國作協主席團會議表決確定,石油作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王世偉代表石油作協成為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後又擔任中國作協中直工作委員會委員。
當時,石油作協所轄會員單位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及現在屬於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的部分單位(如勝利油田、江漢油田、中原油田等)及其屬下的業余文學作者。
從誕生之日起,石油作協就掛靠在中國石油報社,由報社負責日常管理。其工作人員通常由報社與石油文聯協商委派,多為兼職,工作關系均由報社管轄,幹部經協會代表大會選舉確定。
石油作協是在上級黨組領導下的我國石油石化行業群眾性業余文學團體,屬人民團體性質。其根本的任務就是緊密配合上級黨組的中心工作,對其行業的業余文學工作者、業余作者開展服務、聯絡、協調工作,用文學的形式,反映現實生活,反映本行業前進的步伐和歷史的功績,創作出優秀的讓讀者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石油作協堅持黨的「二為」方針和「雙百」方針,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貼近生活、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的宗旨,堅持「深入生活,以反映本行業生活為主」的特點,堅持「油味濃郁,油香襲人」的特色, 堅持「積極組織各種活動,廣泛開展內外聯絡,加強合作和交流」的工作方針,出優秀作品,出優秀人才,為企業雙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石油作協的辦公地點一直設在中國石油報社。2004年4月,中國石油報社由河北省涿州市搬遷到北京市西城區六鋪炕,石油作協於當年7月亦隨之搬遷。
1996年3月,石油作協的刊物《石油作家》按上級要求停刊,同時接手承辦石油石化系統大型文學雜志《地火》(季刊,全國發行)。一直以來,石油作協的工作人員都同時兼任該雜志的領導或編輯人員。
石油作協自成立以來,團結並凝聚了一支石油石化工業戰線的業余文學創作隊伍;組織了許多次采風、交流、研討等文學活動,收到好的成效;創作了一大批優秀的文學作品,在行業內,乃至在全國文壇有一定的影響和反響;培養、促進了一大批業余文學創作人才的誕生和成長,有些已經有了很好的成績;並力所能及地多次完成了上級黨組以及中國作協黨組交給的各種任務。
石油作協成立之初,系統內共有中國作協會員7名,現在已經發展到42名(中國作協六大召開時,曾多達60多名,因中國石化作協2002年成立和其他原因,分出去一些)。石油作協會員也發展到500多名。所屬各油田、礦區、煉廠、石化基地、銷售企業,只要條件許可者,大都有相應的基層文學組織和負責業余文學工作的幹部,大慶油田、克拉瑪依油田、華北油田、長慶油田、大港油田等許多單位都有自己單位的文學雜志或報紙文學副刊等園地。
石油作協成立之後,曾多次組織全國著名作家到大慶油田(韋其麟、柳溪、陸濤等)、塔里木油田(陳昌本、張平、雷達、賈平凹等)、柴達木青海油田(雷抒雁、肖復興、賈平凹等)、國家重點工程西氣東輸工地(陳忠實、熊召政、趙瑜、郭雪波、鄧賢、肖立軍等)等地進行采風、考察、寫作活動;幾乎所有的油田文學組織都與社會作家進行過合作和交流,到本單位進行文學交流和采風(如2007年6月,蔣子龍等一大批天津作家到大港油田;2006年高洪波等數名作家幾批次到大慶油田等等,不勝枚舉)。中國作協黨組領導歷來對石油作協的工作十分重視和關心,多次聽取匯報,給與指導,安排任務,並對石油作協的工作給與較好的評價。中國作協六大開過後,2002年元月,中國作協黨組書記金炳華同志就率先率領書記處幾位領導,專程到我單位聽取「西氣東輸」工程的匯報,安排采風寫作任務。2002年,中國作協組織產業作家代表團訪問俄羅斯,石油作協有3名同志參加了訪問;2006年,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美國,石油作協王世偉作為團員參加了訪問。這都是中國作協領導對石油作協關心的結果。
石油作協歷年來配合黨組的中心工作,配合石油石化系統發展、改革、生產建設、走向海外等重大的工作重點,創作、出版了很多部(篇)富有時代特色、有一定藝術品格的作品,收到較好的社會效益。「石油人寫,寫石油人」成為石油文學的基本指導思想和特色,成為石油作者對石油石化題材作品創作的共識。
2001年,中國作協召開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石油作協有8名同志參加了大會,是產業團中人數最多的行業。他們是:李秋傑(產業團團長、黨支部書記)、王世偉、王立純、馮敬蘭、劉振學、周紹義、路遙峰、余述平(工作人員),(另外還有4名石油作協領導及會員參加了第七次全國文代會)。2006年,中國作協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石油作協有4名同志參加了大會。他們是:王世偉(產業團黨支部書記)、康勝利、於卓、楊綻英,(另外還有3名石油作協領導及會員參加了第八次全國文代會)。
從1996年4月開始,石油作協在總公司黨組支持和關心下,在系統內各級領導的支持下,在功勛卓著的老領導焦力人等同志帶領下,積極開展籌措鐵人文學基金的工作。眾多的老領導參與或支持了這項工作。石油作協李秋傑、王世偉、路遙峰等全力參與了這一工作的實施。1998年7月,「鐵人石油文學理事會」(當時的名稱)成立,標志著鐵人文學基金創建成功。同時,中華「鐵人文學獎」開始籌備評選。10月,盛況空前、規格極高的「中國石油作家創作座談會」在京召開,國內幾乎所有與石油題材創作有關的著名作家悉數到會。1999年11月26日,首屆中華「鐵人文學獎」在人民大會堂隆重發獎。時任全國政協主席的李瑞環同志為該獎題寫了獎名。2001年10月,按照領導的安排,基金會及「鐵人文學獎」同時被調整調離石油作協,成為了石油文聯屬下的第11個分支機構。
石油作協還曾配合中國作協建立了「中國作家協會大慶油田創作生活基地」,自己也在山東乳山建立了「中國石油作家協會乳山創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