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石油2015年是怎樣改革命的
在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中石油的改革正醞釀著大動作,2015年是改革關鍵之年。中石油在這次會議上原則通過集團改革專項小組調整名單、改革領導小組2015年工作要點、第二批調整管理許可權和下放權力清單。
中石油集團擴大經營自主權試點初見成效,第一批下放管理許可權和審批事項順利推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擴大合資合作取得進展。2015年是改革關鍵之年,也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以更大力度做好改革工作,對於破解發展難題、應對低油價挑戰、確保 十二五 目標任務全面完成至關重要。
狠抓今年改革重點任務落實
重點抓好集團改革總體方案的修改完善、咨詢論證、徵求意見等工作。要通過深化改革促進公司健康發展,讓基層單位和員工有更多的獲得感。
事實上,中石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去年已有所動作。根據中石油上市公司去年5月公告,該公司擬以西氣東輸管道分公司管理的與西氣東輸一二線相關的資產及負債,以及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核算的與西氣東輸二線相關的資產及負債出資設立東部管道公司。
公司成立後,其100%股權將被轉讓,中石油不再持有東部管道公司任何股權,這不僅讓業內人士感嘆,「中石油這一記混改重拳砸得有決心」。
隨後中石油又在其去年半年報中稱,正在積極探索創新多種有效模式,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全面擴大與民間資本、金融資本和國外資本等各類投資主體的合資合作,著力打造油氣管道、未動用儲量和頁岩氣、煉油化工、海外油氣業務等合資合作平台;探索管道收益權、應收賬款及加油站收益權等資產證券化。
中石油已敲定新疆為勘探開發領域混改試點,將拿出區內油田區塊不超過49%的股權引入地方資本。
中石油加碼上游板塊混改主要緣於市場需求。近些年成品油市場逐漸放開,但主要集中於銷售等下游環節,由於上游環節仍存在較大制約,未能真正市場化,導致中間商操作較為被動,出現前一段時間的「柴油荒」等問題。
市場需求促使中石油在上游板塊加大力度,開放原油、原料市場,進行自上而下的整體改革,以此為成品油市場提供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一直以來民資最難進入的油氣上游壟斷領域將被打破,混改也因此步入深水區。對進入的企業而言,由於上游板塊投入高,產出緩慢,上游板塊混改所帶來的好處並不像銷售等下游板塊那麼明顯。
2. 為什麼2015年到2016年以石油主導的能源價格暴跌,我國煤炭和鋼鐵行業虧損嚴重要下崗800萬,而
產能過盛的問題,石油我們一直在靠進口,還有政治問題……
3. 油價為什麼突然暴漲 2015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原因
新華網北京2月8日電(記者安蓓)始於去年7月的國內成品油價格連續下跌之旅將止於「十三連跌」。9日將迎來國內汽、柴油價格調整「窗口」,市場預測,在近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連續反彈後,國內成品油價格將迎來進入2015年後的首次上漲。
截至目前,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5日一攬子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為8.43%。據此測算,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上調或超250元。調價窗口日到來時,汽、柴油價格上調幅度還將增加,預計達到甚至超過每噸270元。
2月6日是本計價周期的第九個工作日,也是可計算國際原油價格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由於低油價令更多美國鑽井停產,當天國際油價繼續反彈,3月交貨的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21美元,收於每桶51.69美元。這也使得9日國內汽、柴油價格上調已無懸念。
1月底以來,在利好和利空因素交織中,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震盪走高。去年年中以來持續下跌的國際油價對油氣生產的影響逐漸顯現,自去年夏季以來美國石油開采商已停運了約24%的鑽井平台,特別在最近一周鑽井平台數量減少7%,降幅達到1987年以來最大,導致投資者空頭回補,同時美國精煉廠罷工可能導致汽油供應緊張等利好因素,蓋過中美經濟數據疲軟以及歐佩克依舊看空油市的利空消息,國際油價連續收高。
4. 2015年原油價格持續下跌的因素有哪些
從短期因素方面來看,為什麼短期內會下跌的這么厲害,主要在於傳統產油國像波斯灣地區、以沙特為代表的歐佩克、俄羅斯和委內瑞拉非傳統原油供給市場的博弈。因為,從產量來看,以沙特為代表的波斯灣產油地區的國際原油市場的份額,這幾年是在逐步的往下掉,給沙特為代表的海灣地區造成了一定的擔憂,他們認為在現在油價的情況下,北美的頁岩油的發展是一個非線性的發展,如果不採取措施,可能在未來使得國際原油市場發生一個重要的變化,沒准原來傳統的產油區格局就會受到一定的威脅。所以,這次原油下跌的一個短期因素,應該還是傳統產油國和北美頁岩油,主要是以美國為主產油國之間的博弈。
5. 2015年國際油價受哪些因素影響
2015年油價一路下行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市場供求關系失衡。世界經濟復甦緩慢,導致國際原油市場的需求疲軟。歐佩克為了維護其市場份額,自2014年年中起維持較高的產量配額,拒絕通過減產調控國際油價。與此同時,美國頁岩油產業發展迅速,美國原油產量和原油儲備不斷增加,給整個原油市場帶來更大利空。
隨著價格的下跌,過去一年對國際石油行業而言也充滿了艱辛。油價持續走低,迫使各大石油巨頭開始「節衣縮食」,投資大幅減少、裁員潮頻現,上游開採行業的生存壓力驟然提升。對於美國頁岩油產業而言,受到歐佩克的打壓,其生存空間被不斷壓縮,今年10月份,美國頁岩油開采鑽機數已經較去年同期下降了將近一半,這一趨勢在年末仍在持續。
價格戰與市場份額
從2014年6月歐佩克部長會議開始,國際原油市場份額大戰拉開序幕。隨之而來的便是已經持續將近一年半的價格單邊下跌。歐佩克為了維持自身的市場份額,打壓美國頁岩油產業,不惜犧牲自身利益,將產量維持在高位,以壓低油價。雖然這一「招數」在外界看來算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自殺式」策略,但在維護市場份額方面,歐佩克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美國頁岩油產業迅速發展的勢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這給了歐佩克一個喘息之機。
目前,歐佩克成員國的原油產量佔到全球原油產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仍處於主導地位。但近兩年非歐佩克產油國特別是美國原油產量的不斷增加,使國際原油市場格局正在改變,其特點是歐佩克對國際油價和國際原油市場的主導能力逐漸減弱,市場正在逐步脫離歐佩克對油價的絕對掌控,轉而在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之間尋找平衡。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雖然目前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都在為過低的油價「埋單」,但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近兩年所採取的策略顯然收到了顯著的成效。數據顯示,2014年非歐佩克產油國的增量基本維持在240萬桶/天的水平,但最新的預測顯示,明年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產量將開始逐步縮減。國際能源署的預測顯示,明年美國原油產量也將減少至1240萬桶/天左右的水平。
分析指出,明年歐佩克「犧牲價格換份額」的策略將開始逐步見效。但是全球需求增長乏力卻是歐佩克無法改變的一個現實。
供需關系平衡難
供需關系始終是決定市場和價格的重要因素。在國際原油市場中,近兩年一個平衡的供需關系始終沒有出現。這也是導致國際油價在過去一年半中一路下跌的重要原因。供大於求始終主導著國際原油市場。在這種供求關系下,油價除了下跌沒有別的選擇。
12月,國際能源署發布的展望報告指出,2016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將維持在120萬桶/天,增速較此前日增130萬桶的預測有所放緩。國際能源署署長比羅爾表示,明年國際油價仍然面臨較大的壓力。
數據顯示,歐佩克成員國11月份的產量已經上漲到了3173萬桶/天的高位,略高於該組織對外公布的產量上限。明年伊朗將隨時回歸國際原油市場,這部分產能無疑將給已經失衡的供需天平再添一個沉重的砝碼。
2016年充滿挑戰
近來,一項牽動市場神經的預測來自高盛集團,其公布的報告指出,明年國際油價將有可能跌至20美元/桶。雖然不少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高盛的預測過於極端,且市場也希望能夠在明年迎來油價的緩慢回升,但近兩周來市場的表現卻大有驗證高盛預期之勢。歐佩克最後一次部長會議結束後,市場分析人士對明年國際原油市場最普遍的預期是「充滿挑戰」。
最大的挑戰可能莫過於國際社會對伊朗的制裁將逐步取消,伊朗的原油產能將在明年回歸國際市場。這部分產能對國際市場的供需平衡是相當大的壓力。
另外,美國頁岩油產業雖然暫時受到了一定沖擊,但相關企業正在通過技術升級努力降低開采成本,一部分有實力的頁岩油開采企業仍具有較強的生命力,能夠在沖擊之下繼續發展,隨著本輪產業沖擊的結束,美國頁岩油開采中長期仍將呈現出上升趨勢,這一趨勢將會進一步加劇全球市場供需失衡的局面。
在持續供大於求的市場環境下,國際油價明年迅速回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在2016年中,油價可能會觸底並開始回穩,年末油價將有可能穩定在60美元左右的區間內,但此前國際油價仍將繼續在低位徘徊相當長一段時間。
當然,對於全球經濟復甦而言,低油價將會幫助企業有效降低成本,將更多投資用於其他業務領域,從而間接助力經濟復甦。對消費者而言,能源開支降低和低油價將會進一步刺激消費,拉動內需,推動經濟增長。
6. 中石油每日巨虧2億,國內油價無動於衷,利潤進了誰的腰包
中國石油昨日發布了上市以來「最慘」財報。按照國際財務報告准則,2015年,中國石油實現營業額17254.28億元,同比下降24.4%,是2009年以來的首次下降。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55.17億元,僅為2014年的三分之一,從日賺3億變成日賺1億,創2007年上市以來最慘。
中國石油最新發布的2015年年報顯示,按照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公司去年實現營業額人民幣17254.2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4%。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355.1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6.9%,這個凈利潤也創下1999年以來17年間的最差表現
2015年年中,據媒體報道,2014年底中石油曾發文要求總部機關獎金減少20%,並取消一切福利。2015年5月,中石油集團公司再次發文要求降薪15%。對此中石油集團相關人士透露,總部機關確實有降薪措施,但是不會搞一刀切,大的方向是總部機關降得多,全力保障下屬單位尤其是基層油田的員工薪酬標准。除了中石油之外,中石化在4月份被媒體曝出將裁員200萬人,不過中石化官方迅速予以了否認。
油價下行是中石油業績不佳的主要原因。2015年,國際油價持續低位震盪運行,北海布倫特原油現貨年平均價格為52.38美元/桶,比上年同期下降47.1%,其中12月22日達到36.11美元/桶,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低。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WTI」)現貨年平均價格為48.70美元/桶,比上年同期下降47.8%。
今年日子將繼續難過
在國際油價徘徊在40美元上下,國內生產成本卻遠高於40美元的時代,世界石油市場整體供強需弱將致使2016年國際油價總體維持低迷,國內石油行業的日子將依然難過。
今年以來,中石油以及中國石油上遊行業,紛紛在低油價持續的時代不斷掙扎。遼河油田、延長油田、勝利油田等紛紛關停了效益不好的油田油井,降薪裁員的消息層出不窮。今年前兩個月,大慶油田就虧損超過50億元。
中國石油企業協會、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中國油氣產業發展分析與展望報告藍皮書》顯示,2015年,全球GDP增長3.3%,世界石油消費相對上年小幅增長,達到9440萬桶/日。石油供應卻較上年大幅增長,達到9610萬桶/日,呈現供強需弱局面。
新的一年,全球經濟復甦形勢仍不明朗,尤其是中國、巴西和俄羅斯等主要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將制約全球石油需求增長。歐佩克成員國石油供應穩定和美國頁岩氣革命持續繁榮,將進一步導致原油供應過剩,致使2016年國際油價總體維持低迷。
7. 中石油因倒賣進口原油近1.8億噸被調查,有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被中石油倒賣進口原油的新聞刷屏了全網,涉及數量達到1.8億噸,摺合人民幣約有7000多億,如此巨大的金額震撼大家的同時,也讓人想要了解這里邊的前因後果,具體是怎麼個事老白就給大家揭秘一下。
但是這個行為破壞了國家調控能源、調整經濟結構的手段,消弱了國家價格政策的有效性,雖然15年,1.8億噸數量不大,但是影響很壞,應該處理,以老白看,國家應該會徹查這件事,大家稍安勿躁,等待結果吧。
8. 2015年全球油價為什麼暴跌 油價大跌中石油為啥虧
中石油的石油兩大來源:自產石油和進口。油價大跌,中石油一下子的收入就銳減,成本基本上是固定的,利潤當然就會減少甚至會出現虧損。歡迎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