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粘度計密度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擴展閱讀
高考報考工具有哪些 2025-05-14 04:13:46
如何讓研發部門控製成本 2025-05-14 04:13:03

石油粘度計密度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 2022-08-03 02:56:45

㈠ 石油對人體是否有輻射

原油有輕微的輻射.不過對人體無影響.
伊拉克主要是當初美國人的貧鈾彈搞得輻射在一些地方超標.不過不長呆,應該問題不大.

㈡ 粘度計是不是乾燥會對實驗結果有什麼影響

粘度計乾燥會對實驗結果有影響

㈢ 石油對人體有輻射嗎輻射有多大會不會影響下一代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氫(11% ~ 14%),其餘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三類。
基本上都是烴類,沒輻射的

㈣ 什麼是油品的粘度有何意義

當液體受外力而作層流動時,在液體分子間存在內摩擦阻力,因而產生一定的粘滯性,分子間的內摩擦阻力越大,則粘度也越大,油品的粘度是指油品在層流狀態下反映油品流動性能的指標,常用表示方法有:
動力粘度μ一內磨擦系數,單位是達因•秒/厘米常稱「泊」,但在實際應用中,常用1/100泊為單位,稱「厘泊」。
運動粘度γ一為動力粘度與同溫度壓力的密度之比,單位是厘米2/秒,稱「斯」,斯的1/100稱為「厘斯」。
在石油商品規格中還採用各種條件粘度,如思氏粘度、賽氏粘度、雷氏粘度等。它們都是用特定儀器在規定條件下測定,油品在流動和輸送過程中,粘度對流量和阻力降有很大的影響。粘度是一種隨溫度而變化的物理參數,溫度升高則粘度變小。有的油品的粘度隨速度變化小,有的則變化大,受溫度變化小的油品我們就說它的粘溫性能好。特別要說明的是,油品混合物的粘度是沒有可加性的。

㈤ 影響石油的物理因素有哪些

影響石油的物理因素如下。

1)石油的顏色  顏色與原油中含有的膠質、瀝青質數量的多少有密切關系。深色原油密度大、粘度高。液性明顯的原油多呈淡色,甚至無色;粘性感強的原油,大多色暗,從深棕、墨綠到黑色。
2) 石油的密度  指在地面標准條件下,脫氣原油單位體積的質量。以噸每立方米(t/m3)或克每立方厘米(g/cm3)表示。石油相對密度(以往文獻曾以比重表示)是15.5℃或20℃時原油密度與4℃時水的密度的比值。
3) 石油的粘度  指液體質點間移動的摩擦力,以m Pa·s表示。粘度大小決定著石油在地下、在管道中的流動性能。一般與原油的化學組成、溫度和壓力的變化有密切關系。通常原油中含烷烴多、顏色淺、溫度高、氣溶量大時,粘度變小。而壓力增大粘度也隨之變大。地下原油粘度比地面的原油粘度小。
4) 石油的熒光反應  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受激發發光,並在照射後所發光立即消失的這種熒光反應特性,普遍被用於野外工作時作為判斷岩石中是否含有石油顯示的重要標志。按發光顏色的不同以及分布的情況,大體可推測所顯示的石油組分及其百分含量。一般油質呈天藍色,膠質呈黃綠色,瀝青質呈棕褐色。
5) 石油的旋光性  石油在偏光下,具有把偏光面向右旋轉的特性。偏轉度一般小於1°。旋光性是有機質所特有的一種性質,而且當加溫至300℃時即消失。因此,在研究石油生成時,常以這種旋光性和在石油中發現的素(由動植物色素如葉綠素或血紅素變化而成,並在溫度超過200℃時被破壞)的存在作為石油有機成因的依據。
6) 石油的凝固點與含蠟量  凝固點系指原油從流動的液態變為不能流動的固態時的溫度。這對不同溫度尤其在低溫地區考慮貯運條件時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㈥ 為什麼要測量石油運動粘度

石油運動粘度是對油品流動性的一種表徵,反映了液體分子在運動過程中相互作用的強弱,作用強,流動難,流體在流動時,相鄰流體層間存在著相對運動,則該兩流體層間會產生摩擦阻力,稱為粘滯力。石油運動粘度是用來衡量粘滯力大小的一個物性數據,其大小由物質種類、溫度、濃度等因素決定。

石油運動粘度對於各種油品都是一項重要參數,內燃機及噴氣發動機燃料的汽化性能、鍋爐用燃料霧化的好壞均直接與油品的運動粘度有關,而油品的輸送性能也與運動粘度有密切關系。由於粘度在油品實際應用中表現出的重要性,因此不少油品。諸如重質燃料油、某些潤滑油等一般以石油運動粘度作為其分級的依據。

如果重質燃料油粘度太大,泵送和噴嘴啟動都會發生困難,並可能發生回火和操作波動。石油運動粘度也會影響噴嘴的霧化效果、噴油量和噴出角。如果重質燃料油到達噴嘴時粘度不適,則會造成霧化不良,而使噴嘴結焦、爐牆積炭,或發生其他情況而造成燃燒不良,重質燃料油的粘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急劇降低,因此,可用加熱方法使重質燃料油易於輸送和霧化。

回復者:華天電力

㈦ 燃料油調配方法

瑪連尼map系列瀝青拌和樓燃燒系統對燃料油的最重要的要求是進入霧化片時的恩氏粘度應在1.8~2.0 oe之間,絕對不允許大於3.0~4.0 oe,這是油品能否供系統使用的前提條件。粘度在1.8~2.0 oe之間的燃油最適宜在本系統中使用。

燃油選擇的總體要求,應該是粘度適中,燃燒性能好,熱值高,霧化性能好,燃燒完全,產生的積炭和灰分少,對燃燒器機件的腐蝕性小,易於儲存和輸送、加壓。重油一般是由裂化重油、減壓重油、常壓重油或臘油等按不同比例調制而成。

裂化重油相對於直餾(減壓、常壓)重油,其粘度與相對密度均較大,且含有較大的固體雜質,易於沉澱,堵塞管路及燃油預熱器,不易燃燒,因而選擇的重油中裂化重油比例越小越好。

(7)石油粘度計密度對人體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燃料油中的硫含量過高會引起金屬設備腐蝕的和環境污染。根據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劃分為高硫、中硫、低硫燃料油。在石油的組分中除碳、氫外,硫是第三個主要組分,雖然在含量上遠低於前兩者,但是其含量仍然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

按含硫量的多少,燃料油一般又有低硫(LSFO)與高硫(HSFO)之分,前者含硫在1%以下,後者通常高達3.5%甚至4.5%或以上。另外還有低蠟油(Low Sulfur Waxy Resial縮寫LSWR),含蠟量高有高傾點(如40至50°C)。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的是高硫燃料油(HSFO)。

㈧ 石油對皮膚有什麼傷害

石油產品所含有的石油氣、苯和芳香烴、硫化氫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當達到人體中毒極限,被人體所吸入後,將會導致人員中毒。
①石油氣體對人的危害:石油氣體在不存在苯和硫化氫的情況下,導致人員中毒的臨界值(TLV)在300×10—6,相當於可燃下限(LFL)的2%,具體現象見表6—3。
②硫化氫對人的危害:硫化氫的中毒臨界值(TLV)為10×10—6,超過此臨界值濃度的氣體對人員產生的反應見表6—4。
③苯和其他芳香烴的危害:芳香烴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芳香烴的中毒臨界值一般小於其他石油烴類物質的中毒臨界值,尤其是苯,其中毒臨界值為10×10—6。吸入較高濃度苯氣的人員臨床表現為血液和骨髓發生病變。
④惰性氣體中有毒氣體:向儲油裝置中充加惰性氣體是防火防爆的有效手段,但在惰性氣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一旦被人體所吸入將會造成嚴重危害。其有害物質如下。氧化氮:一氧化氮為無色氣體,中毒臨界值為25×10—6。二氧化氮的中毒臨界值為3×10—6。二氧化硫:在惰性氣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為2×10—6~50×10—6,二氧化硫對人的眼睛、鼻、喉等器官有刺激作用,使人感到呼吸困難。一氧化碳:當燃燒不完全和燃燒緩慢時會產生200×10—6以上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為無色無味,中毒臨界值為50×10—6,其中毒機理為阻止血液吸收氧氣,引起化學性窒息。
通過上述的介紹,知道了石油對人體的危害有什麼,這也是一種特別嚴重的現象,從事石油工作的朋友在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預防性的工作,特別是要加強對身體的護理,在出現了中毒或是任何不正常的情況後,要及時的到醫院進行治療。

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㈨ 潤滑油粘度與什麼有關系粘度大小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眾所周知, 粘度是石油產品的重要質量指標,在油品的生產輸送和使用中有非常多的應用。 對於設計生產裝置及輸送管線來說,粘度是工藝計算的重要參數。流體在輸送管線中的設計線速、生產的壓降,都離不開粘度。粘度的大小與什麼有關系呢?又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呢?第一,粘度的大小通常與石油產品的鎦程和結構特點有一定關系,在一般情況下,油品的粘度隨鎦程的升高增加。鎦程(是指油品在蒸餾的時候,從開始有油品餾出時的最低溫度至最高氣溫這一溫度范的圍被稱作油品的餾程)一樣的鎦份,化學組成不同時,它的粘度也不一樣,好比鏈烷烴比較小,芳香烴和環烷烴就比較大。 除此之外,粘度也是潤滑油一項非常重要的的質量指標。絕大多數的潤滑油的牌號都是用某一溫度下的粘度值來確定的。 粘度對於航煤,柴油等燃料油來說,其大小與燃料在發動機內的霧化(是指液體通過特殊的裝置系統變成水滴狀再程霧狀噴射出去的形態)情況有一定關系,因此會直接影響到燃料的燃燒效率。NDJ-97型粘度計可適用於GB265標准所規定的,測定液態石油產品的運動粘度的試驗方法,也適用於GB1841標准所規定的塑料樹脂等其它產品的運動粘度測定的試驗方法。

㈩ 原油粘度對石油開採的影響

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動時所引起的內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決於溫度、壓力、溶解氣量及其化學組成。溫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壓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氣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輕質油組分增加,粘度降低。原油粘度變化較大,一般在1~100mPa�6�1s之間,粘度大的原油俗稱稠油,稠油由於流動性差而開發難度增大。 凝固點:原油冷卻到由液體變為固體時的溫度稱為凝固點。原油的凝固點大約在-50℃~35℃之間。凝固點的高低與石油中的組分含量有關,輕質組分含量高,凝固點低,重質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蠟含量高,凝固點就高。
溶解性:原油很難溶於水中,但卻能溶於普通的有機溶劑,如苯、氯仿、酒精、乙醚、四氯化碳等。雖然原油幾乎完全不能和水相溶解,但仍有少量水分會「包溶」於原油中,一定條件下可自然析出。
含蠟量:含蠟量是指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蠟和地蠟的百分比。石蠟是一種白色或淡黃色固體,由高級烷烴組成,熔點為37℃~76℃。石蠟在地下以膠體狀溶於石油中,當壓力和溫度降低時,可從石油中析出。地層原油中的石蠟開始結晶析出的溫度叫析蠟溫度,含蠟量越高,析蠟溫度越高。
析蠟溫度高,油井容易結蠟,對油井管理不利。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單質硫分)的百分數。原油中含硫量較小,一般小於1%,但對原油性質的影響很大,對管線有腐蝕作用,對人體健康有害。根據硫含量不同,可以分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膠量:含膠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膠質的百分數。原油的含膠量一般在5%~20%之間。膠質是指原油中分子量較大(300~1000)的含有氧、氮、硫等元素的多環芳香烴化合物,呈半固態分散狀溶解於原油中。膠質易溶於石油醚、潤滑油、汽油、氯仿等有機溶劑中。
含鹽量:原油從油井采出,其中含有大量的鹽分,最高可達1000ppm(百萬分之一千),它們多為鈉、鈣、鎂和氯化物的混合物。通常原油含鹽量在0.02%~0.055%之間。
其他:原油中瀝青質的含量較少,一般小於1%。瀝青質是一種高分子量(大於1000以上)具有多環結構的黑色固體物質,不溶於酒精和石油醚,易溶於苯、氯仿、二硫化碳。瀝青質含量增高時,原油質量變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