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的石油主要來自哪裡
以前一直以為中東地區是美國石油的主要來源地、沙烏地阿拉伯是美國的最大石油供應國,其實不然。
事實上中東地區供應的石油只佔美國石油進口量的17%,
沙烏地阿拉伯則是美國的第三大石油供應國。
第一大石油供應國是加拿大,加拿大輸入美國的石油是沙烏地阿拉伯的2.7倍;
第二大石油供應國是墨西哥。
許多美國人根本不知道加拿大與墨西哥這兩個美國的南北鄰居是自己國家數一數二的石油供應國,
一說到石油進口,大部分人想到的是遠在中東的沙烏地阿拉伯。
2009年進口石油占需求量的51%。
(圖表:美國能源信息署)據美國能源信息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5月27日的最新統計,
截至今年三月份,平均每天輸入美國的石油(包括原油以及精煉石油產品),加拿大是277.3萬桶,墨西哥是126.9萬桶,沙烏地阿拉伯是110.8萬桶,
委內瑞拉是103萬桶,
這四個國家每天輸入美國的石油均超過百萬桶。
除了這四個國家外,排名前15位的石油供應
國依次是:
奈及利亞:96.6萬桶
俄羅斯:55.6萬桶
阿爾及利亞:48.9萬桶
伊拉克:37.5萬桶
哥倫比亞:31.8萬桶
安哥拉:32.0萬桶
巴西:20.5萬桶
維爾京群島:20.3萬桶
英國:15.5萬桶
科威特:14.3萬桶
挪威:10.4萬桶
2009年進口石油地區百分比表 (圖表:美國能源信息署)
2009年美國的石油消費每天約1880萬桶,其中進口石油佔51%。
在進口石油中,西半球的南北美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區佔51%,
是美國石油的主要進口地區;
非洲佔22%、波斯灣地區
(即中東地區,包括巴林、伊拉克、科威特、
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的進口則佔17%,其他地區佔10%。
美國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但也出口石油,主要是加工過的石油,2009年美國出口的石油大約每天200萬桶。美國從墨西哥進口原油,而後在德州等地的煉油廠加工成各種石油製品,再出口到墨西哥,這樣做與將石油製品運送到美國東部地區相比,經濟效益比較高,而東部地區從歐洲進口石油製品則比較劃算。
最近幾年美國在能源方面越來越重視節能與開發新能源,太陽能、風能等傳統再生能源也得到青睞,石油在整個能源中所佔的比例逐步減少,目前全國40%的能源來自石油。與此同時,美國也在逐漸擺脫依賴進口石油的狀況,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統計,2005以及2006年進口石油佔全國石油消費量的60%,2009年下降到51%,預計到2035年這一比例將下降到42%。
❷ 美國石油產業的介紹
美國石油產業的介紹
美國全國80%以上的儲量集中於美國的四個州:得克薩斯州(24%)、阿拉斯加州(22%)、路易斯安納州(20%)和加利福尼亞州(19%)。其他產油州還包括新墨西哥州、俄克拉何馬州、懷俄明州、堪薩斯州、密西西比州和北達科他州等。由於80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的過度開采,石油儲量下降較快,美國石油儲量較1990年下降了約20%。
美國石油產業的生產
美國是繼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聯邦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產油國,美國油氣雜志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美國石油產量為790萬桶/日,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9.2%。
其中原油產量為570萬桶 /日,其餘為天然氣液(NGL)。目前產量為過去50年來的最低點,比1985年的1060萬桶/日下降約25%。美國現有大約50萬口產油井,但大多屬於「邊際」井,根據2003年統計,主要產油區域集中在墨西哥灣、得克薩斯州陸地油田、阿拉斯加州北坡、加利福尼亞州、路易斯安納州陸地油田、俄克拉何馬州和懷俄明州。
2003年美國新鑽探30151口油氣井,其中油井為5694口,天然氣井為20011口,乾井為4446口。比2002年的鑽井數量25536口上升18%。隨著物探技術和鑽探設備的進步和發展,墨西哥灣深水油田的產量迅速增長,深水油田產量已佔美國墨西哥灣石油產量的三分之二。
美國石油產業的油價影響
2003年以來,尤其是今年8月以來的油價大幅快速上漲使國際石油市場再次陷入恐慌之中。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割的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價在短短數周內先後突破每桶40美元和45美元心理防線,並直逼50美元大關。最終於8月20日在沖高至49.40美元後才有所回落。與年初相比油價上漲了約50%。
業界人士對油價不斷上漲的原因看法較為一致,主要是
1、相對於其他商品,石油的壟斷性仍較強。為維護售價,石油輸出國組織近年來一直採取限產保價的銷售戰略,只是供應減少。
2、國際市場需求呈緩慢增長態勢,新興化國家,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等國的石油進口需求大幅上升。
3、地緣政治局勢動盪,伊拉克國內反政府勢力揚言炸毀石油生產設施,綁架外國公司作為人質,進行恐怖活動。委內瑞拉國內大選引發政治動盪影響其石油產量和出口,俄羅斯由科斯石油公司偷漏稅案久拖不決等事件引發市場恐慌心理。
4、石油期貨市場上投機交易活動加劇,交易商一遇風吹草動,便乘機大炒一把,對油價的漲跌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5、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生產能力幾近極限,調節石油供應的能力下降。
❸ 美原油和美燃油有什麼不同
原油是指「未被加工的」石油,即直接從地下開采出來的 原料,它也被稱為石油,交易單位是「美元/桶」;不同地區的燃料油標准不一樣,在美國則指任何閃點不低於37.8°C的可燃燒的液態或可液化的石油產品,它既可以是殘渣燃料油也可是餾分燃料油,美燃油的交易單位是「美元/加侖」,國內燃油主要有柴油、汽油等1桶=42加侖
❹ 美國原油名詞解釋
原油即石油,也稱「黑色金子」,習慣上稱直接從油井中開采出來未加工的石油為原油,它是一種由各種烴類組成的黑褐色或暗綠色黏稠液態或半固態的可燃物質。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其主要組成成分是烷烴,此外石油中還含硫、氧、氮、磷、釩等元素。可溶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按密度范圍分為輕質原油、中質原油和重質原油。不過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可以有很大差別。
❺ 沙特的石油和美國的頁岩油有何區別
對於現如今的地球來說,太多的物種瀕臨滅絕,太多的資源逐漸短缺,我們給它的壓力太大了,尤其是有那麼多一次能源被耗費,這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問題,我們要保護好它,要對能源合理利用,計劃分配。
❻ 英國原油簡稱布倫特,美國原油簡稱什麼
原油分為國內原油和國際美國wti原油,以及英國brent原油,不同的品種合約和務服商收取的手續費不同,
差別還是很大的,我們相對是所有期貨品種當中手續費很低的。
❼ 美國石油工業概況是什麼
美國是世界上已探明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之一。截至2004年1月1日,其探明石油儲量為227億桶,在世界上排名第11位。全國80%以上的儲量集中於美國的四個州:得克薩斯州(24%)、阿拉斯加州(22%)、路易斯安那州(20%)和加利福尼亞州(19%)。其他產油州還包括新墨西哥州、俄克拉何馬州、懷俄明州、堪薩斯州、密西西比州和北達科他州等。由於80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的過度開采,石油儲量下降較快。
美國是繼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產油國。美國《油氣雜志》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美國石油產量為790萬桶/日,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9.2%。產量為過去50年來的最低點,比1985年的1060萬桶/日下降約25%。美國現有大約50萬口產油井,但大多屬於「邊際」井。根據2003年統計,主要產油區域集中在墨西哥灣、得克薩斯州陸地油田、阿拉斯加州北坡、加利福尼亞州、路易斯安那州陸地油田、俄克拉何馬州和懷俄明州。2003年美國新鑽探30151口油氣井,其中油井為5694口,天然氣井為20011口,乾井為4446口。比2002年的鑽井數量25536口上升18%。隨著物探技術和鑽探設備的進步和發展,墨西哥灣深水油田的產量迅速增長,當時深水油田產量已佔美國墨西哥灣石油產量的2/3。圖19-2和圖19-3為美國石油與天然氣產量變化圖。
圖19-3美國天然氣生產變化圖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國。2003年日消費量為2007.1萬桶(相當於9.143億噸),較上年增長1.9%,佔世界石油消費總量的25.1%。在美國目前的能源消費構成中,石油佔42%,煤佔24%,天然氣佔20%,核能佔8%,水能、太陽能及風能等佔6%。根據英國石油公司統計,在美國2003年石油消費構成中,交通運輸用油約占石油消費總量的67.5%,工業用油約佔24.2%,民用油約佔3.9%,電力用油約佔2.4%,商業用油約佔1.9%。美國在經歷了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後,開始注重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節能,能源強度持續下降,90年代末生產每一美元所需能源較1970年下降了44%,年人均石油消費量從1978年的31桶減少至2000年的26桶,降幅為20%。從總體看,1973年以來,美國經濟增長了126%,而能源消費僅增30%。
此外,由於美國交通運輸業占其石油總消費的65%以上,20世紀80—90年代低油價時期美國汽車行業快速發展,車型也越來越大,尤其是越野車和跑車等高耗油交通工具備受消費者青睞。因此以汽油為主體的石油產品需求有較大幅度的攀升,美國能源部預計,到2020年美國石油日消費量將達到2600萬~2700萬桶。
❽ 美國原油和布倫特原油有什麼區別
一、原油產量不同。美國原油產量僅次於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排在第三位,布倫特原油在國際上暫無排名。美國能源信息署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美國原油產量在2018年,時隔45年後躍居世界首位。2017年,其原油產量僅次於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排在第三位。
二、原油產地不同。美國原油產自美國,根據英國石油公司年度報告,美國在2014年超過沙特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布倫特原油產自英國倫敦,石油巨頭英國石油(BP)的數據顯示,按包括頁岩氣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天然汽油在內的產量計算,美國2014年就超過了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
三、原油交割地不同。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交割在歐洲,美國原油交割地在美洲。美國能源信息局在2015年9月份月度報告中預測,往後兩年布倫特原油期貨均價分別為每桶73美元和74美元,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均價分別為每桶67美元和68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