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可否對民營石油企業放開原油進口權
然而,占我國石油市場約20%份額的民營石油企業依然處於行業的寒冬。由於無法獲得穩定油源以及燃料油消費稅抬高了生產成本,一季度民營石油企業開工率銳減,遭遇嚴 重虧損。
受金融危機和石化行業不景氣的雙重影響,今年一季度民營石油企業經營慘淡。據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的統計,全國民營煉油企業的開工率不到40%;山東和廣東兩地區的開工率僅為15%。 山東省是目前地方煉廠最多的省份,全省民營石油煉廠綜合實力居全國各地區之首,其生產經營狀況直接反映民營地方煉廠的生存狀況。 目前山東省民營煉廠年原油加工能力為4500萬噸,佔全國民營煉廠煉化總能力的55%以上,佔全國煉化總能力的8%左右。然而,這些民營煉廠雖坐擁巨大產能,卻無法獲得油源,目前開工率已降至不足15%。 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愛平認為,民營企業無法獲得原油來煉製成品油,只能用成本較高的燃料油進行生產,而且今年以來燃料油的消費稅比之前高出許多,這兩個原因直接導致民營企業減產、停產,越煉油越虧損。 廈門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建議,不妨嘗試對民營石油企業放開原油進口權,轉變能源領域產業政策的思維模式,讓企業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他認為,由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集團壟斷石油市場的方式在能源行業是不可持續的,不利於生產效率的提高。 林伯強認為,十幾年來民營地方煉廠沒有享受煉油補貼,也沒有配套的下游銷售體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發展。一部分地方煉化企業經過技術更新已經擁有先進的生產工藝和完備的設備設施,在石油領域可以成為公有經濟的有益補充。石油領域的產業政策應當讓企業擁有平等的生產經營環境,只有市場經營主體多元化、油品價格市場化,石油行業才能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② 請問中國石油大學石油工程的本科畢業生工作5年後到一線工作的工資大概為多少中海油鑽井部的工資呢石
這個主要看你進來後被分到哪個局級單位。局級單位里,各直屬處級單位待遇又不一樣。中石化、中石油(除塔里木油田)轉正之後其實都差不多5000~8000左右,主要是看所在單位外勤補助高不,福利怎樣,有些單位的年終獎只有兩三千,有些單位有兩三萬,期間還有各種超市購貨卡。如果在中海油並出海的話,估計1w+,但工作環境確實很憋人。
③ 中石油上半年巨虧300億,中石油為何每年都賠錢
中石油上半年巨虧300億,從最近幾年的情況來看,中石油基本上年年處於虧損的狀態。
我們知道,在今年的上半年,由於疫情的持續影響,油價下降、需求萎縮,大幅沖擊了石油行業的中下游業務,煉油和銷售業務板塊虧損嚴重。中石油也表示,在過去的半年裡,中石油集團實現原油價格為39.02美元/桶,比2019年上半年的62.85美元/桶下降37.9%,剔除匯率影響,平均實現原油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35.6%。盡管如此,由於需求的下跌,中石油的業績還是非常難看,尤其是在分板塊業績上反應明顯。從中石油的半年報上來看,在2020年上半年,煉油和銷售業務板塊貢獻了絕大部分的虧損,分別出現虧損105.40億元和128.9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兩個板塊的虧損非常大,但是中石油的勘探與生產板塊實現經營利潤103.51億元,同時,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經營利潤143.72億元。
總結起來,中石油之所以會出現虧損,一是因為疫情原因,二是因為國家油價大幅下跌,三是因為天然氣價格政策階段性調整。
④ 中國石油麵臨的問題
來投資,那麼中國石油發展如何呢?我國石油行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石油及化工行業.jpg
一、中國石油發展如何
國內整個的油氣市場景氣反轉年應該是在2017年下半年,裝備需求的真正爆發應該是在2018年2018-2019年年,整個的行業很多的大型設備都是處在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當中,油氣裝備類的企業在手訂單都比較充裕。
對於行業的發展趨勢:第一,從國際市場看,所有企業都要適應低油價時代,如果油價上漲幅度較高,產量可以從投資端非常快的釋放出來,和原來傳統碳酸鹽油氣資源開發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頁岩油的生產成本與資本回報率就是中長期的油價均值水平。
另外,回顧以前的油價歷史,在2014-2016年年年的調整是急速而劇烈的。油服市場2014年到2016年縮水了大概50%。國際油服市場的供給大量收縮,大量龍頭公司也各種裁員情況,很多都由原來高額的盈利變成虧損的狀況。
因此,我們要盡快適應這樣低油價的環境。與此同時,北美也在准備推動深化頁岩油氣的革命。不過現在北美的油商盈利非常有限,他們也是在尋求新的技術手段從而降本增效,以繼續生存。
國內油氣市場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轉機,在保障能源安全的背景下,國家制定政策落實,為我國油服及油氣裝備行業指明了方向。此前很多的油服及裝備公司,尤其重資產的企業,在14-16年其實是非常黑暗的一段時間。但是過去的兩年,市場的景氣度應該是急轉直上,行業需求出現井噴,前景非常值得期待。但我想強調,市場繁榮歸繁榮,機會一定是留給能夠給客戶創造價值的降本增效的裝備和油服公司。
關於中國石油發展如何就先說這些,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我國石油行業存在的問題。
石油形成.jpg
二、我國石油行業存在的問題
目前,中國石油進口逐年增加,未來中國將不得不依賴石油進口。一旦海外石油被切斷,將對中國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目前中國石油安全面臨三大威脅。
第一,國際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影響。國際油價的漲跌必然導致中國石油企業海外投資的不確定性。此外,為了減輕經濟危機的負面影響,一些國家對石油、煤炭和其他資源產品徵收高額關稅,這進一步增加了中國海外石油進口價格的不確定性。
第二,一些國家在很多方面限制了中國石油的發展。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石油需求強勁,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世界能源戰略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這導致一些國家在全球布局,加大了對油氣資源的爭奪,甚至在中國威脅理論和能源威脅理論等國際舞台上走了一遭。
第三,世界地緣政治沖突加劇,中國石油安全和外部問題嚴重。經濟發展離不開石油,自然和政治也是分不開的。這就是石油政治。一些國家,如美國,已經通過政治外交甚至軍事手段滲透到一些重要的產油區,如中東,中國的大部分石油進口都集中在這個地區。此外,敘利亞和伊朗目前的政治形勢嚴峻,為中國確保未來幾年海外石油進口安全埋下了巨大隱患。
⑤ 中石油上半年巨虧300億,他們下半年的形勢會如何
上半年情況我們先來說一下中國石油上半年損失的300億元吧,先說一個廢話唄,上半年代表的就是11月到6月這個時間段,包括1月到6月,而雖然說中國石油損失了300億元,但這個公司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就將近9300億元了,是不是覺得這個數字無法想像,我剛看到這個資料的時候,也是被震驚了,原來石油這么賺錢啊。
自身看法
我震驚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知道上半年是疫情爆發以來,中國交通相較於前幾年來,人民出行最少的一年,而不止中國,國外許多國家也深受疫情的影響,雖然剛開始時,美國以及其周邊國家並不是太注重疫情,許多外國民眾仍然保持著外出的習慣,但在後期3月份左右就開始了宅在家裡的做法,這也使得許多車輛沒有得到使用,嚴重減少了石油的需求量,這使得石油公司在國內外市場遭受到嚴重的打擊,在我看來,這個就是最主要的原因。
⑥ 中國石油為什麼會虧,中石油期貨還能買嗎
我覺得今年中國石油會虧,其實跟之前疫情離不開關系吧,中石油的期貨肯定還是很多有前途的。
但是我覺得做期貨不管是中石油還是別的項目,我覺得適當投入最好,特別是石油期貨我覺得其實還是很高風險的。畢竟現在國內雖然疫情控制住了,但是國外其實還是有點嚴重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太多,我覺得還是不要說因為想做期貨賺錢就大筆資金的投入。我是覺得現在期貨還是個長期線,有可能下走在上走,所以還是要做好長期的准備。
⑦ 中東石油資源枯竭以後怎麼辦
從1970年代進入石油短缺時代,而是在供需大體平衡、儲量相對充足的形勢下發展。在可預見的將來,技術進步的積極作用不但在北歐、西歐等地區將繼續加強,而且還要擴展到其他油氣區,特別是OPEC各國、俄羅斯和中亞各國。這一因素所推進的儲量增長,至少還將維持供需平衡30年。加上新油田的發現,世界常規石油最終可采儲量有望達到3萬億桶。扣除已采出的1萬億桶,剩餘的2萬億桶足以使世界石油供應到2050年。
第一在石油即將枯竭前那麼這些已石油過活的國家早就做好了戰略儲備
第二中東國家也在做著經濟政策的改革,利用現有的大量資金進行合理的投資,也吸引外資,進行人才培養這樣就加大了對人力資本的積累!!優化資源配置等等
第三 中東各國正加強各種區域合作
第四 努力實現經濟多元化,擺脫國民經濟對石油產業的過分倚重,充分重視非石油部門經濟的發展潛力,激發民營企業的經濟活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大力發展製造業和服務業,開發旅遊業,實現了較好的經濟增長
我想以後中東靠石油來帶動經濟的國家必定要找到其另外的行業優勢!
比如:日本的電子與汽車工業
荷蘭的食品加工,化學,電器工業
等等等等
⑧ 應該怎麼應對即將面臨的行業寒冬
相信身處職場的各位對行業寒冬都不會陌生,近年來互聯網、房地產、金融行業都紛紛陷入面臨行業寒冬的恐懼中。而身處這些行業的職場人更是日夜擔心自己公司因為行業寒冬出現問題,甚至會保不住自己的飯碗。與其惶恐的工作,不如做一些相應的措施應對行業寒冬,當自己面臨挑戰的時候可以更有把握的去取得成功。所以當遇到行業寒冬時候應該如何應對,個人給出如下三點。
1.了解行業的發展趨勢
很多人在面對行業寒冬的時候,選擇消極應對。這樣子不但不會給他們帶來任何幫助,反而會讓他們在寒冬中被淘汰。所以個人認為,在面臨寒冬中要積極面對困難。只有正對困難,才會有機會去找到突破口,讓寒冬離開。
⑨ 現在都說石油行業進入「寒冬新常態」,寒冬是什麼意思,新常態又是什麼意思
是指:國際油價下跌、石油工程市場萎縮的嚴峻形勢,被稱為「寒冬期」。
2014年,石油工程板塊面對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工作量急劇下滑、重組上市工作緊迫等挑戰,著力拓市場、調結構、抓優化、建高端、嚴管理,在提速提效、開拓市場、科技進步、從嚴管理、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石油工程公司要下大力氣深化改革、開拓市場、挖潛增效,努力把市場開發的寒冬期轉化為質量效益的提升期,把企業經營的困難期轉化為轉型發展的機遇期,把上市治理的適應期轉化為深化改革的突破期。2015年是石油工程公司「強身健體」年,要眼睛向內苦練內功,打一場管理翻身仗,打造新時期石油工程鐵軍。
⑩ 全球最大油服公司為何突然裁員21000人
當地時間周五,世界最大的油田服務公司斯倫貝謝宣布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將裁員21000人以求自保,公司將為此動用超10億美元的遣散費。
斯倫貝謝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盈利下跌三分之一,虧損高達34億美元。這家老牌油服公司在全球僱傭員工約126000人,他們來自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85個國家提供服務,主要的辦公室位於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休斯頓、法國巴黎、英國倫敦和荷蘭海牙。
公司預計,大部分離職員工的遣散費將在今年下半年支付。報道稱,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給能源行業帶來壓力,過去五年中,已有200多家石油生產商申請破產保護,而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行業整合。今年以來,原油價格下跌33%,天然氣價格下跌17%。
(10)石油行業寒冬怎麼辦擴展閱讀:
斯倫貝謝(Schlumberger)公司簡介:
斯倫貝謝(Schlumberger)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油田技術服務公司,公司總部位於休斯頓、巴黎和海牙,在全球14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
公司成立於1927年,現有員工130000多名,2006年公司收入為192.3億美元,是世界500強企業。 斯倫貝謝科技服務公司(SIS) 屬於斯倫貝謝油田服務部,是石油天然氣行業公認的最好軟體和服務供應商。
斯倫貝謝也是一家全球化的技術服務公司,總部設在休斯頓,並在巴黎和海牙成立准總部機構。斯倫貝謝共有來自140多個民族的118000餘名員工,在世界的85個國家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