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玉門石油在什麼地方
擴展閱讀
石油美元怎麼買 2025-05-15 01:02:03
網路服務費用如何處理 2025-05-15 00:56:39

玉門石油在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 2022-07-30 14:54:36

㈠ 玉門油礦位於哪裡

玉門油礦位於甘肅省玉門境內,地處河西走廊祁連山北麓,東連萬里長城的最西端嘉峪關和歷史文化名城酒泉,西連敦煌、新疆等地,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㈡ 玉門油田是什麼時候有的

玉門油田位於甘肅玉門市境內,總面積 114.37 km 2 。油田於 1939 年投入開發,1949 年9月25 日 玉門油礦獲得解放。 1957 建成新中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玉門油田。 1959 年生產原油曾達到140.29×10 4 t ,占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的 50.9% 。創造了 70 年代 60×10 4 t 穩產 10 年和 80 年代 50×10 4 t 穩產 10 年的優異成績。譽為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

玉門石油管理局位於甘肅省玉門市境內。地處河西走廊西端 , 東鄰萬里長城嘉峪關,西通敦煌莫高窟旅遊區;南依祁連山,北望戈壁灘,素為古 " 絲綢之路 " 重鎮要塞和通往中亞、東歐必經之路。

玉門是中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中國石油第一城。它開發於 1939 年,有 63 年的石油開采、加工歷史,被稱之為 " 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 " 。現有職工 8052 人,下設 32 個單位(包括駐外辦事處和子公司);擁有資產 16.9 億元,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屬的一個大型綜合性企業。曾榮獲 " 國家二級企業、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全國用戶滿意企業 " 等榮譽稱號,並進人了甘肅省 " 文明單位 " 行列。

我國著名的石油地質學家、中國石油工業的創始人孫建初,才發現了玉門油田。

玉門油田的開拓者孫健初

㈢ 中國曾經的第一石油重鎮玉門,如今怎樣了

第一,石油重鎮玉門現在這里的石油開采已經到達了一定的這個頂端,可以說是接近了飽和並沒有以前那麼好了,而且石油也是嚴重的緊缺。

㈣ 玉門油田的介紹

玉門油田坐落於戈壁腹地,祁連山下,這里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口油井、第一個油田、第一個石化基地。1957年12月,新中國宣布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在這里建成以來,玉門油田便作為中國石油工業的大學校、大試驗場、大研究場所,擔負起了「出產品、出人才、出經驗、出技術」的歷史重任,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㈤ 玉門油田曾是中國第的一大油田,如今怎麼樣了

玉門是鐵人王進喜精神的故鄉,曾是中國第的一大油田,如今能重新崛起嗎?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表現了塞外的蒼涼以及戍邊士兵的思鄉之情。

如今的玉門關,只剩下遺址,玉門關很可能並不在玉門市,而是在敦煌市。但是玉門,巍巍的祁連山下腳下的石油城,猶如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鑲嵌在祖國西北部的絲綢之路上,因石油而興,正在重新崛起的道路上前行。

同樣,近年來,玉門油田穩步發展,原油產量穩步提高,發展質量向好,鐵人王進喜的精神在玉門油田代代相傳,碩果累累。

玉門油田重新崛起,大有希望!

老玉門人,你們還記得北坪照相館嗎?那是當年家書往來的聯絡處,你在他鄉還好嗎?

㈥ 玉門油田的地理位置在哪一個省份

玉門油田是新中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祁連山北麓,東連萬里長城的最西端嘉峪關和歷史文化名城酒泉,西連敦煌、新疆等地,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

㈦ 中國的第一個油田叫什麼名字是在哪裡發現的

中國第一個工業油田是1937年在甘肅酒泉發現的玉門油田。新中國成立後開發的第一個大油田是1955年在新疆克拉瑪依市區東開始開採的克拉瑪依油田。

玉門油田發展史:

1938底,孫健初、嚴爽、靳錫庚等愛國學者在抗日戰爭的隆隆炮聲中來到石油河畔的老君廟旁,1939年,玉門油田正式投入勘探開發。

1939年3月,位於老君廟北15米處的1號井人工挖掘方井見油;8月11日,老一井探明K油層,由此揭開了玉門油礦工業開發的序幕。1940年5月,中國有桿泵採油技術開始用於玉門老君廟油田。

1941年,甘肅油礦局成立。同年10月,四井發生強烈井噴,發現L層,玉門油田進入了大規模開發時期。

抗日戰爭期間,玉門油礦共生產原油25萬噸,占同期全國原油產量的90%以上,為抗戰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7)玉門石油在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克拉瑪依油田現代狀況:

迄今為止,克拉瑪依累計發現油氣田25座,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8.29億噸,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766.6億立方米;2004年生產原油 1111萬噸,生產天然氣25.5億立方米,分別比1958年增加30倍和751倍。

今天的克拉瑪依油田,已不再是原來十幾平方公里的黑油山,而是以黑油山為基點,向南、北、東三方輻射的千里油區。

隨著油氣資源的加快開發,克拉瑪依石油煉制及化學工業蓬勃發展。在半個世紀以前只有7萬噸煉油能力的基礎上,建成擁有50多套先進生產裝置、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為1000多萬噸的石化企業,石油化工產品已達220多種,其中一批主導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現在,克拉瑪依-獨山子石油化工基地,已經成為新疆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克拉瑪依油田的主要工作對象准噶爾盆地,發育著巨厚生油岩層,蘊藏著86億噸石油資源和2.1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資源,目前探明率分別只有20%和3.4%左右,勘探開發潛力巨大。

㈧ 中國第一個現代化油田是哪裡

20世紀30年代末期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使中國石油工業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位於甘肅西北部的玉門,被認為是加快開發國內石油資源的有利地區。
在近1000多年的多種典籍中,屢有關於玉門出產「石脂」、「石漆」的記載。早在19世紀中葉,當地居民就開始土法採油。20世紀20年代以來,先後有許多中外地質家對玉門進行考察,一致認為玉門石油具有開采價值。
1935年,由著名外交家顧維鈞和一批富豪組成的「中國煤油探礦公司」,從國民政府實業部取得在甘肅、青海、新疆3省開採石油的特許權,並於1937年派出由美國地質家馬文·韋勒、費雷·德薩頓和中國地質家孫健初組成的「試探隊」,在對包括玉門在內的甘肅、青海地區進行考察後,於1938年2月提出一份《中國西北甘肅青海兩省地質考察報告》,其中對玉門石油河構造評價甚為明確:「目前已可斷言,石油即將出現於甘肅之西北部,石油河背斜為一儲油構造,如具備良好條件,可望獲極佳產量。目前除鑽探之外,尚無其他辦法可證明能提供多少石油,如能改善交通條件,此處毫無疑問將成為一個最具有價值的石油產地……」報告還論證了在石油河附近建設一座油礦的可能性,指出,從國防角度看,在目前中日戰爭中開發西北油田,其重要意義不難想像。應「不惜任何代價鑽探石油河構造,開發油田」。
考察結果引起了國民政府經濟部長兼資源委員會主任委員、資深地質學家翁文灝的重視,決定派出人員前往玉門開展工作。同時,也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重大支持。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籌備處主任嚴爽、地質學家孫健初、測量員靳錫庚等老一輩玉門油礦的「拓荒者」,帶領有關人員開始了艱難的尋礦開采之路。先後完成有關地質圖、構造圖,確定了一批井位,打出了一批油井,發現了老君廟的主力油層「L」層。玉門油田開發的序幕拉開,並逐步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到1949年,玉門油田實際探明可采儲量1700多萬噸,年產原油7萬多噸,在將近11年的開發中,共生產原油50多萬噸,佔全國同期產量的90%以上。可以煉制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等12種成品油,成為當時全國有數的大型現代企業,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必要的技術、經驗和人才准備。
中國第一個現代化油田,出現在人跡罕至的荒山雪漠之間,堅定了中國人民開發祖國石油資源、建設自己石油工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