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美股的中石油那麼貴
中石油在美國按照美國的證券法進行分紅送配。
Ⅱ 為什麼在美國上市的中石油中石化價格那麼高
中石油、中石化雖然在美國上市,但他的市場在中國啊,中國體量這么大,工業和汽車這么多,肯定非常賺錢,這是績優股,股價高也正常。
Ⅲ 美國股市中國概念股中的中石化(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價(87.25)為什麼價格這么高
兩個市場對應的都是中石化的資產,假如1000億資產,在中國發行100億股,那每股價格就是10元,在美國發行10億股,那每股價格就是100元。
Ⅳ 為什麼中國石油這么貴
石油價格的問題是一個相當宏觀的問題,不能單純地看國際原油價格,現代工業社會,石油的地位就是社會的血液,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石油化工產品幾乎覆蓋全社會,石油價格過於便宜會導致社會商品價格下跌,運輸物流成本下跌,消費減弱,資本逃離。
石油價格過高會引發商品價格暴漲,運輸成本劇增,社會恐慌。如果說食鹽是封建社會的一大命脈,那石油就是工業社會的基石。定價權必須在國家手裡,根據經濟情況,適當調整,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都知道中國是一個石油進口大國,所以國內的油價肯定是不能和石油出口國相比的。就像委內瑞拉,伊朗以及科威特等等,這些石油出口國的油價肯定是要比我國低的。但是我國作為石油進口大國,實際上油價並不算太高的,處於世界的中游水平。
比如說同是石油進口大國的加拿大和印度,油價就要比我國更高。而且就石油稅率來看,德國和韓國的石油稅率也要比我國的石油稅率更高。油價年年漲、「兩桶油」卻年年虧,技術差距難彌補要說到油品質量和供應的問題,當然繞不開如雷貫耳、車主又愛又恨的「兩桶油」。
令人驚訝的是,在油價接連上漲的時期,在全國坐擁超過5萬個加油站網點的「兩桶油」卻沒停止過虧損。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中石油和中石化去年全年累計收入740.42億,然而另一邊,國家卻在10年內投入超過1000億給這兩大巨頭作為補貼。
Ⅳ 為什麼中國石油油價比美國油價高
一直以來,車主們對油價的漲跌都悉心關注。不少關注國際油價的車主都會有這樣一個質疑:為何國際油價只跌不漲,國內油價卻反其道而行,中國的油價為什麼比國外高?
單從每升汽油的價格(以人民幣計)中國的油價與美國相比,是很貴,但與歐洲國家相比也不算很貴。
中國的油價比美國油價高,在於國內油價調節機制不合理、不科學所致。我國燃油成品稅比較高企,遠遠高於美國。相關資料披露,我國成品油價格中稅負佔比47%,比美國高出32個點,這可能就是導致中國油價高而美國油價低的主要原因。
中國油價既然與國際接軌,油價調節機制也應與國際接軌,而且稅也一樣要與國際接軌,尤其三桶油的部門利益應該要徹底打破。中國油價才能真正回歸合理軌道
Ⅵ 中國油價為什麼一直在漲
中國油價上漲原因:
1、中東地區長期動亂,大量油田被迫減產或停產,原油供應不足等直接導致了國際原油價格震盪,加上油價已經突破60美元每桶,並且有持續上漲的趨勢。國際油價是美國一手操縱的,中國並沒有定價權。反而現在的中國對石油的依賴越來越大。
2、石油收稅太高,有增值稅、消費稅、城建稅等等。平均一桶油要交一半的油稅。國內對原油需求量較大,國內各大煉油廠煉油盈利能力相比於發達國家仍有不足,煉油成本提高使得國內油價自然上漲。
3、低油價會嚴重打擊新能源產業。比如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本身就比普通汽車貴,若是油價下降,這樣新能源汽車就會失去市場價值。由於中國的人口眾多,使用低油價還會導致浪費。
(6)美股中國石油價格為什麼那麼高擴展閱讀:
關於中國油價上漲的介紹如下:
中國汽車產業蓬勃發展,中國的汽車保有量與日俱增,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10億輛,汽車2.17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3.85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3.42億人。這使得中國成為一個車輪上的國家,作為汽車的主要動力來源石油,價格因此持續上漲。
石油能源是一種無法再生的資源,中國的石油儲備並不豐富,所以從國家的角度來說,降低石油這種戰略資源的消耗是對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的,對於石油這種資源產品,以市場手段進行調節就是最好的辦法。
油價的上漲推動了新能源的發展,這種車型是現在發展的一種趨勢,畢竟我國的環境污染太嚴重,只有這樣才可以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當然現在這方面發展的還不是很到位,難免讓有些人覺得電動汽車質量不好,尤其是電瓶方面,相信很快就可以推出更好、更優秀的車型供車主選擇。
Ⅶ 為什麼石油價格暴漲
連記者都不敢報道的: 汽油漲價真正原因!
說明:本文是轉載!
連記者都不敢報道的: 汽油漲價真正原因!
!93號汽油再創歷史最高價位。有關方面對此的解釋是,上次漲價沒有調整到位,我們成品油銷售價格仍舊低於國際市場,今後將考慮國際市場情況和社會承受能力繼續推進價格調整。謊言是多麼的的圓滿,但是,我們早就有各種手段來論證,這是明目張膽的欺騙。
一、中國進口的石油沒有達到60美圓的。國際市場達到60美圓的是北海清質石油,其質量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中東地區、南美、俄羅斯出口的石油是無法達到60美圓的。而中國大量進口的是低質高含硫石油。據著名的經濟情報雜志分析,國際油價在54美圓時,中國進口的石油價格大多在30美圓左右。普遍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劣質石油買家。
二、美國與中國石油價格比較。美國的汽油是按每加侖多少錢出售的,換算一下大概是平均每升93號油是人民幣4.7元,可是人家那是加了30%的燃油稅,並且人家公路沒有收費,高速公路也基本不收費或者收費很低。而北京的類似汽油銷售價格已達7.45元,實際價格高於美國。如果有關方面說,中國成品油價格遠低於國際市場,更將被下面的例子駁斥的體無完膚。海關宣布上半年查獲的走私案件中,成品油、香煙等位居前三名。既然中國成品油便宜,那應該是從中國向國外走私才對,為什麼要從國外向中國走私?過去查獲的特大走私案件,都與走私汽油柴油等成品油有關,可見內外差價巨大,吸引走私者挺而走險。
三、石油企業報表顯示利潤巨大。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成為香港上市公司中最掙錢的,報道說利潤接近千億元,而其年經營額在5000億元左右,利潤空間已相當可觀,利潤率非常可觀。以凈資產收益來分析,即使是風光無限的房地產,其優質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為5%到10%為主,而中國石化的凈資產收益,根據其2004年年報為17.32,其加權平均的凈資產收益為20.32%。大家說這是不是很驚人!是房地產行業優質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三倍,是房地產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四倍多。這才是驚人的暴利證明!我不久前與燕山石化公司的人士接觸,他們去年的利潤超過40億元,總結因素是價格高、市場好。可見,中國石油企業是很不錯的業績,怎麼還有長期虧損的說法,這不是欺負老百姓沒頭腦么?
四、上游壟斷掠奪下游競爭性行業,扭曲經濟結構 肆無忌憚的漲價,使中國經濟和宏觀調空的復雜局面加劇。可怕。成品油漲價,因為你是壟斷,但下游產業卻是競爭性行業,不能漲價。比如公交和計程車,關系群眾生活,其價格調整要經過嚴格審批,油價從5元漲到7元多,公交價格和計程車價格並沒有什麼提高,可見,油價上漲只能消化在成本和政府補貼中。汽車製造業是國家寄希望的產業,但消費環境不良,加上油價上漲,更是雪上加霜。老百姓近兩年的工資並沒有顯著增長,翻倍上漲的油價讓大家很難受。 可見,這是赤裸裸的掠奪,扭曲中國經濟結構,增加了所謂的膨脹壓力。盡管,中石油的滾滾暴利,讓國家,同時也讓某些不可明說的利益群體歡欣鼓舞,但是,這種危害中國經濟的掠奪經濟思路,將貽害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我觀察大家對油價上漲雖然知道是中石油/中石化搗鬼,但是不知道要點!
我在這里澄清一下:
石油是戰略物資,國內的油田都是這兩個集團壟斷的。只有他們有開采和銷售權利。近幾年國家進口石油越來越多,今年會達到1.5億噸。進口石油消費的比例越來越大,豈不是兩大集團就沒有話語權了??放心。關鍵的石油進口權還是只有兩大集團所有。國內的煉油企業就算是油價再便宜,也無法自主進口,只能從兩大集團買他們加價進口的原油。
這樣兩大集團對內把持油田,對外把持原油進口權。國內原油價還不是他們說得算?國內的煉廠,包括兩大集團自己的煉廠是在虧損,那是因為原料石油(無論國產還是進口)的價格是兩大集團定的!兩大集團自己的煉廠虧損無所謂,反正在貿易/開采環節已經有足夠驚人的利潤了!!
而且煉廠虧損的情況可以成為汽油漲價的借口,掩人耳目。於是我們就這樣因為所謂的煉廠虧損,口袋的錢被淘空!!!!
石油是工業血液,現代基礎工業的王道!!兩大集團在上游敲骨吸髓,危害的是整個國家競爭力甚至國家安全!!90#油上漲到7.45,快一塊錢了,還不到半年!!
到底有多少物流企業破產阿?到底有多少企業背上沉重的運費成本阿?無恥的搶劫!!2004年兩大集團凈利潤2000億,咱們國家gdp才多少?11萬億,各行業綜合凈利潤最多按照5%算,也就5000億。可見40%的國家利潤都是兩大集團的!大傢伙都在給兩大集團打工呢!!有人會問,油田是國家人民共有的,這兩大集團雖然壟斷,畢竟是中國自己的企業,為什麼這樣喪心病狂的掠奪財富不顧危害國民生機?其實這兩大集團都是海外上市企業!!所有權和資本不是純粹國家的了。資本是貪婪的,對利潤的追求是永遠也不會滿足的。看到這里,國內油價未來的走勢相信每個看過帖子的人已經很清楚了。
我很擔心國外投資者利用兩大集團的壟斷地位掠奪中國人民的財富。從這個角度講,兩大集團已經站在人民的對立面上了!!有時候看到紡織廠的女工雖然一天12小時的拚命幹活,居然連1500塊錢的工資都得不到,原因是有的工廠因為紡織原料漲價(非棉的紡織品大部分是石油變得)或者停產/或者破產。心情真是無法描述。前一陣子還聽說北京有的哥為了多跑出點錢過勞死...真不知道中石化/中石油有2000億的純利還叫囂虧損要求漲價的嘴臉是什麼麽樣??那2000億人民的血汗錢又有多少進了原本已經很富裕的老外口袋裡!!
無論如何,兩大集團正在擠垮國內非自有的煉廠,同時也正在擠垮社會上的非自有的加油站。如果現在的情況不得到改變,兩大集團的目的很快就會完全實現。
可能有人問,目前發改委已經批了19個非國營的公司可以進口石油。其實私營企業進口石油除了要有進口權,還要有配額,2005年非國有進口配額一共才0.1億噸,根本沒有影響市場!而且兩大集團除了因為自己是國有公司,進口不受限制之外,還注冊了非國有企業,也在這19家裡面混,用他們的實力搶占絕大部分配額!!太狠了!!關於私有企業石油進口權/配額計劃具體詳情大家可以查詢國家商務部網站看看!!
我有一個朋友是業內人士,所以知道兩大集團的要害!注意到很多人誤解油品漲價的原因,實在看不過去了,才發言的。可惜我不是記者,否則早就揭他們的老底了!
不要讓整個社會被兩大集團"煉油廠虧損/加油站虧損"的幌子騙了!
Ⅷ 中石油美國股價為什麼很高
中國石油在美國的股價不高呀,昨天的收盤價才十二塊多,比A股低多了.
Ⅸ 為什麼中國石油在中國股價只有14元,在美國的股價卻有100多美元
主要是我們在美國發行的股票實際是間接發行的模式,也就是存托證券的模式,術語為ADR發行模式,美國人買賣的中石油的股票實際是二次打包後的股票份額,所以和我們的是有所不同的,他們的一股中石油可能包含的實際股數比我們多,但是跟我們的同股同權不會變的.
Ⅹ 為什麼原油價格上漲這么快
周四,歐佩克+(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宣布將石油減產協議延長至4月底。聽到減產的消息,不僅國際油價先漲為敬,而且高盛甚至給出了三季度油價突破80美元/桶的預判。
還記得大約一年前,國際油價一夜暴「負」,鬧出了中行原油寶的大烏龍。也就不到一年時間,國際油價的天怎麼說變就變?
原油不僅是大宗商品之王,也是股市裡的重要題材。本文將從聚焦3個維度,來探討油價V型反轉背後的機會:
前因後果對策
一. 前因
石油在需求端,與國際經濟形勢密切相關。因此,當一年前疫情席捲全球、股市暴跌之時,在悲觀的經濟預期下,石油的需求自然是萎靡不振。
而在供給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出口國不到20個。如果這些國家能夠步調一致,從理論上是可以隨心所欲的控制油價的。而為了達成這一目的,富得流油的沙特做起了帶頭大哥,帶領各產油國成立了意在通過限產來漲價的歐佩克。(在經濟學概念中,像歐佩克這樣的組織被稱為卡特爾)
數字人民幣系列之三:王座下的陰謀(3/6)
菠菜的視頻
· 1699 播放
盡管看起來能在原油市場呼風喚雨,但實際上歐佩克面前要面對3座大山:
1.歐佩克成員國內部的矛盾
只有當歐佩克所有成員國都認真履行減產協議,國際油價才能出在高位。但問題是,減產也意味著有價無市,所謂的高油價只不過是直面富貴罷了。所以,站在博弈的角度,每個成員國都有動機在他國減產之時,自己偷偷增產,趕緊把直面富貴落袋為安——可是如果所有成員都這么想,所謂的減產協議就只不過是一紙空文。
另外,作為產油主力的中東國家雖然都有著相同的信仰,講著同樣的語言,但是彼此之間卻是誰也不服誰。且不說沙特、伊朗分別拉起了遜尼、什葉兩大山頭,甚至沙特都無法擺平自己陣營里的小弟。比如卡達早就看不慣沙特,於是在2019年初退出了歐佩克。
2.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矛盾
非歐佩克產油國,以前主要是俄羅斯。
盡管俄羅斯已從世界霸主墮落成一個靠出賣資源過活的二流國家,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地大物博,且還武力值爆表,俄羅斯仍然是歐美重點提防的對象。
所俄羅斯並不怕沙特來硬的,畢竟後者只不過是一個表面鍍金的封建國家。俄羅斯不是歐佩克成員國,也就沒有義務遵守減產協定,所以,歐佩克減產讓油價上漲,俄羅斯反而佔了便宜。
更要命的是,現在不僅是沙特和俄羅斯劃江而治的問題了,而是沙特、俄羅斯、美國三足鼎立的局面。
3.頁岩油的沖擊
頁岩油可以簡單理解為品位不高的原油(此處不是學術很嚴謹,需要有油頁岩資源)。然而,技術進步和油價上漲,會讓曾經沒有開采價值的資源,變得有利可圖。
實際上,美國自身的石油資源並不少,近在咫尺的墨西哥灣里,就有不少大油田。後來,頁岩油又極大的增加了石油的供給,再加上美國製造業外流,導致石油需求的下降——美國從石油進口國變成了出口國。
頁岩油動了傳統產油國的乳酪,沙特和俄羅斯早就對頁岩油不爽了。不過,頁岩油在成本上是處於劣勢的。頁岩油根據開采條件不同,其成本大致在每桶30美元至50美元,要比沙特、俄羅斯的採油成本高出不少。
於是,大約在去年這個時候,沙特拿出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覺悟,大量增產,並以跳樓價甩賣原油,意在擠垮美國的頁岩油。結果這招真的奏效了,去年二季度,美國頁岩油鑽探的先鋒,切薩皮克能源公司市值暴跌超90%,申請破產保護,成了行業近5年來最大的破產事件。
二. 後果
沙特的目標初步達成,薩勒曼親王高調表示:「(美國頁岩油)鑽井的時代,已經永遠結束了。」
終於可以限產漲價了——信心爆棚的沙特,甚至同意俄羅斯小幅增產。但沙特可能高興得有點早,有兩個邏輯會在暗中侵蝕其自信的根基:
1. 隨著油價的進一步攀升,頁岩油可能卷土重來。畢竟只是山姆大叔那邊只是公司在財務上破產,但是技術還在,就算是破產後無法東山再起,接盤的公司仍然可以用頁岩油鑽井技術賺錢。盡管美國頁岩油井數量還沒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但已經從2020年的低點開始回升;
2. 油價上漲無疑是在給光伏、風能等替代能源,以及新能源車送助攻。按照經濟學的規律,一種商品漲價,會刺激其替代品的需求上升。如果重回高油價時代,充滿電沒公里只要5分錢的「人民神車」五菱宏光mini EV不是更香嗎?
三. 對策
盡管歐佩克很努力地想控盤,但國際油價仍然呈現出明顯的周期性。
國際油價大漲,無疑直接利好「三桶油」——中國石油(601857)中國石化(600028)中海油(美股代碼CEO)。但是從股價長期走勢來看,尤其是中石油、中石化,沒有成長性也就算了,但是連周期股波段性交易機會都不給這就過分了,直接走走成一路陰跌的大熊股,說多了都是淚。
其實精於消費股的巴菲特,也買周期股。股神就曾在十幾年前在港股抄底中石油,爆賺了一筆。只不過,巴菲特持有了3年就開始清倉了,也就是說股神只是因為中石油超跌才參與,並不是看好長期前景。
但如果把眼光拓展到整個油氣板塊,甚至是傳統工業領域,實際上還是有一些機會可以關注的。
例如2020年7月,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收購了一批天然氣管道公司,交易總額約100億美元。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在股神的啟發下,我們對於油價上漲的對策,可以關注以下2個投資邏輯:
1. 在碳中和的大題材下,化石能源中,碳排放量更低的天然氣,將因為需求激增而擴張產能。BP(英國石油公司)就曾在報告中預測,到2035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能從自然界中直接利用)中的消費佔比將接近25%,僅次於石油。由於油氣的價格是正相關的,油價上漲也會帶動天然氣漲價;
2. 管道是天然氣運輸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目前我國正在大力加強天然氣管網建設,三桶油已經將管道資產剝離並轉移至管網公司。而且我國管網建設現在仍處於建設期,因此管道材料的供應商將迎來需求的改善。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星空財富」(ID:xingkongcaif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