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世界每年消耗多少億噸石油和煤炭
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達7100萬桶,所以一年就算365天,大約2591500萬桶。
世界已探明可採煤炭儲量共計15980億噸,預計還可開采200年。所以每年大約消耗79.9億噸。
B. 人類每天都要消耗掉很多石油,如此下去,地球是否會越來越輕
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日均石油消耗量大約為9000多萬桶,未來還會提升。一桶原油大約159升,即0.159立方米。換算一下,全球日均石油消耗量至少為1431萬立方米。黃河既是母親河,又是我國第二長河,根據多年的數據,黃河的平均年徑流量約500多億立方米,平均到每日,日均徑流量大約在1.37億立方米左右。對比一下可知,全球每天消耗的石油總量大約相當於1/10的黃河日均徑流量,這可比很多小河的日均徑流量高。
所以說,地球其實正在變得越來越重,但這點增加的質量對地球總質量來說也是九牛一毛。地球在誕生之初,質量增加的最快,因為那時太陽系混沌初開,地球公轉軌道周圍存在很多隕石,現在這種情況已經不復存在。
C. 中國一天消耗多少石油
截至2020年,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中國每天的石油消耗是550萬桶,其中220萬桶來自進口。
中國的相關報告預計,中國今年原油進口將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達到創紀錄的1.1億噸,將比上年增長21%,成品油進口4000萬噸,增長40%左右。雖然中國地大物博但是石油資源主要還是依賴於進口。進口的國家主要來自於沙特、俄羅斯、伊拉克、安哥拉等等國家,而且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消耗也隨著增長。
1997年,中國石油簽訂了哈薩克阿克糾賓大型油氣合作項目,在「一帶一路」油氣合作上邁出第一步,時稱中亞俄羅斯合作區。
20年來,中國石油秉持「互利共贏、合作發展」的原則,與俄羅斯、哈薩克、土庫曼、伊拉克、伊朗、印尼、新加坡等19個國家進行50個項目的合作,2016年油氣權益產量近6000萬噸,約占公司海外權益總產量的80%。
20年來,中國石油積極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油氣運輸通道,從西北、東北、西南和海上,建成了中亞天然氣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緬油氣管道等四大油氣運輸通道,初步形成了一張連通中外、惠及多國的油氣供應網路。
D. 全世界每年消耗多少億噸石油和煤炭
你哪來的數據?僅僅新疆一個大型露天煤礦(准噶爾東部煤田,簡稱准東煤礦)探明儲藏量就達3900億噸!我估計你提供的這個數據連新疆昌吉州地區總儲藏量都達不到吧?
E. 全球石油消費趨勢是什麼
2007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大約為8520萬桶/日,比2006年的日均需求量增加了150萬桶,2008年比2007年的日均需求量增加了160萬桶,約為8680萬桶/日。2008年,中國的石油需求量佔到了全球石油總消費量的25%以上,是美國同期增長量的一倍之多。2000年,全球石油的日均需求量為7540萬桶/日,這是連續11年接連攀升後達到的高值,到2007年,則可能達到第12個高值。這種持續的增長與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需求量呈平行狀態,但卻與20世紀80年代的狀況呈尖銳的對比。在80年代開始之際,中東地區的持續動盪導致了全球油價的高攀。在此期間,發生了舉世聞名的第二次石油價格動盪,受油價高攀和隨後發生的經濟衰退的影響,全球石油需求量發生突然下跌。到80年代,這種頹勢得到了遏止,當時的石油需求量高於前期(1979年)的水準。對能源的需求量呈連續增長的趨勢。化石燃料將繼續在全球商業性能源需求量中佔到90%的份額,到2030年所增加的能源需求量中,化石燃料將佔到93%的份額。在過去的40年中,石油一直在全球能源需求量中獨占鰲頭,顯然這種狀態將一直持續下去。在當前的能源需求量中,石油佔到了39%的份額,在未來的20年中,這一比例可能會略有下降,到2030年佔到36.5%(見下表及直方圖所示)。
2005—2030年世界各國的年平均石油需求增長量資料來源:《IFR2007》《經濟學家2008》。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東北亞和南亞的能源需求量佔到了發展中國家的68%,是全球能源需求總增長量的58%。近30年來,全球的石油生產始終像一個騎在過山車上的醉漢一樣起伏。然而,達到峰值的時間與經濟周期的低谷期並不總是對應出現。比如在1999年,全球的石油需求量持續增加,但在1997年與1998年間出現了存貨積壓的情況,當時的能源生產量遠大於需求量,迫使生產者們不得不減產至1998年的水平之下。在20世紀80年代的後幾年中,這種情況也曾出現過,1986年油氣產量增加,其價格僅為第三次石油價格沖擊時的一半左右。這些顯然背離了正常的經濟學規律,反映出在油氣勘探與開發中的一種長期發展趨勢——在絕大多數上游項目中的高投入與低操作費用趨勢以及歐佩克(OPEC)即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於1960年,發起國有伊拉克、委內瑞拉、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和伊朗。在開始階段,該組織的主要目標在於調節石油生產國與石油公司之間的收入缺口,更側重於前者。該組織成員的興趣在於成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石油價格的一種重要平衡角色並在今天依然起到此類作用。而且,毫無疑義,該組織早在成立之初就強調要在管理地球的油氣資源方面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歐佩克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據各自的油氣儲量向其各成員配給限額(限定最高產量)並以此對油氣進行限產。根據產—供規律和一些特別協商,可以對上述配額進行調控,同時也將參考世界經濟形勢和全球對油氣的需求情況。直到今天,至少當該組織的成員在進行配額調控時,這套體系會允許歐佩克為全世界油價指定一個浮動的范圍,因此就可保持全球油價的穩定。當然,這種穩定有益於整個世界。但是,自2004年以來,歐佩克成員一直在致力於滿負荷生產並力求進一步增加石油產量(即所謂的超產能力)的行為受到了限制。結果,歐佩克實質上已失去了控制油價的能力,導致2004年以後的油價暴漲。過往成員包括印度尼西亞和加彭。的存在。
F. 世界石油消耗量年度統計
地下儲藏量和各國的備用儲藏
各個不同的來源對世界上的石油儲藏量的估計各不相同。2004年艾克森美孚估計世界的總儲藏量為1.26兆(萬億)桶(1717億噸),同年英國石油公司的估計為1.148兆桶(1566億噸)。《科學》甚至估計世界總儲藏量為3兆桶。今天已經確定的和使用目前的技術能夠經濟地開採的儲藏量近年來甚至有所上漲,2004年的數據是目前最高的。由於每年的開采和勘探工作的不足,中東、東亞和南美洲的儲藏量有所下降,同時非洲和歐洲的儲藏量有所上升。有人預言今天的世界儲藏量還僅夠用50年。但由於過去就已經有過類似的預言,而且這個預言從未實現,這個數據也被人戲稱為「石油常數」。2003年最大的石油儲藏位於沙烏地阿拉伯(2627億桶)、伊朗(1307億桶)和伊拉克(1150億桶),其後為阿聯酋、科威特和委內瑞拉。
批評者懷疑這些數據,他們指出出於政治原因許多國家篡改它們的數據,此外許多國家雖然每年開采大量原油,但其數據始終不變,這說明這些數據已經陳舊了。有些專家認為21世紀初人類將到達哈伯特頂點,這時開采量將達到頂峰,此後開采量無法繼續提高,由於供給無法滿足需求,油價將高漲。
因此許多國家備有短期的儲藏來防止短期供不應求導致的危機。歐洲聯盟的國家必須擁有足夠90天的備用儲藏。
開采狀態
石油開采國家至今為止人類一共開采了約0.9兆桶石油。大多數儲藏是在1960年代發現的。2005年的年開采量為304億桶(相當於每天0.833億桶)。
最大的石油開采國列表
資料來源:美國政府能源統計
以下排表按照2004年開采量排列:
沙烏地阿拉伯(OPEC)—1037萬桶每日
俄羅斯—927萬桶每日
美國1—869萬桶每日
伊朗(OPEC)—409萬桶每日
墨西哥1—383萬桶每日
中國1—362萬桶每日
挪威1—318萬桶每日
加拿大1—314萬桶每日
委內瑞拉(OPEC)1—286萬桶每日
阿聯酋(OPEC)—276萬桶每日
科威特(OPEC)—251萬桶每日
奈及利亞(OPEC)—251萬桶每日
英國1—208萬桶每日
伊拉克(OPEC)2—203萬桶每日
1這些國家已過開發頂峰期
2伊拉克雖然屬於石油輸出國組織,但從1998年開始其開發量不包括在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開發量中
石油出口國家以下列表是按照2003年石油出口量排列的:
沙烏地阿拉伯(OPEC)
俄羅斯
挪威
伊朗(OPEC)
阿聯酋(OPEC)
委內瑞拉(OPEC)
科威特(OPEC)
奈及利亞(OPEC)
墨西哥
阿爾及利亞(OPEC)
利比亞(OPEC)
消費
石油進口國家目前全球石油平均日消耗量為約8400萬桶。2003年最大的石油消耗國為美國(2010萬桶每日)、中國(600萬桶每日)、日本(550萬桶每日)和德國(270萬桶每日)。每年石油消耗量增長率為2%。
工業國家的人均石油消耗量比發展中國家的人均石油消耗量要高得多。2003年美國年人均石油消耗量為26桶,德國為11.7桶,中國為1.7桶,印度為0.8桶,孟加拉國只有0.2桶。
G. 一千億桶石油可以用多久
能供全球用五年左右甚至更少。
全球消耗石油大概每年330億桶,所以算下來一千億桶石油甚至用不了五年就會一耗而空。
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日均石油消耗量大約為9000多萬桶,未來還會提升。一桶原油大約159升,即0.159立方米。換算一下,全球日均石油消耗量至少為1431萬立方米。
H. 資源問題--全球一天要消耗多少升汽油
簡單分析下 有七大原因
原因一:石油枯竭論
從2002年起,油價開始有往上走的趨勢。「物以稀為貴」,這似乎被普遍認為是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石油到底什麼時候枯竭呢?這個問題的議論歷來就有。首先,石油的埋藏量和可開采年數因研究數據來源而異。2007年11月末,石油礦業聯盟發布了預告「世界上能夠生產的石油將在68年後枯竭」;而日本社團法人石油學會的有賀正夫則認為,「在來型(傳統燃料)原油還有60年可開采,而算上非在來型(新型燃料)的oil sand(含原油的砂岩)和oil shell(含原油的堆積岩)等,還能用上200多年。」其次,石油埋藏量在歷經年月後也會有增加的情況。有數據表明,2007年全世界已經探明的石油量大概為1.15億桶,這比前兩年的估計數字增長了10%。
不管石油枯竭的一天離現實還有多遠,今年國際油價在短期內飆至每桶133美元,這引發了新一輪能源恐慌,不少國家紛紛囤油,從根本上進一步推高了油價。
原因二:供需失衡論
據報道,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8000萬桶(每7桶合一噸)。其中,美國是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在它之後,依次為日本、中國、俄國、德國與韓國。目前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應依賴於110多座大油田,而這些大油田均經歷了五六十年開采過程,基本走過了其「生命周期」的「壯年」階段,步入了穩產和衰減階段。在國際油氣投資顧問徐小傑眼中,石油的供需關系是基本面的問題,他認為這也是「基本的、長遠的和根本的決定因素」。
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很多,長期以來,世界石油產量增長十分緩慢,石油供應設施又十分脆弱,且鮮有特大型新油田發現。此外,在油氣上游領域投資不足、產能遞減或增長滯後、供應源衰減等,也是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
原因三:美元貶值論
除了資源缺稀外,人為炒作也致使油價在近期飆漲。其中,美元貶值論是最熱門的一個因素。
美國跟歐佩克有協議,用美元作為石油的結算貨幣。為保證產油國的利益不受到損害,在美元大幅度貶值的今天,只有不斷地推高油價,這樣做是符合美國的戰略意圖和利益的。
在國際油價沖破110美元時,花旗集團能源分析師蒂姆·埃文斯就說,油價飆升與供需結構無關,而是由於美元貶值及通脹壓力增大。國際市場原油期貨交易以美元計算,持有其他強勢貨幣的投資者買入原油期貨造成油價上漲。
石油輸出國組織輪值主席沙基卜·哈利勒也表示贊同。他同樣認為國際油價飛漲與石油供求無關,是美元貶值和市場投機炒作造成的。美元持續貶值為國際投機熱錢紛紛進入原油和黃金期貨市場進行炒作提供了機會,從而導致油價和黃金價格不斷攀高。
原因四:投機炒作論
華爾街策略公司高級分析師康尼·特納指出,市場投機炒作才是推動油價飆升的根本原因,而各種短期消息只不過是炒作油價的一個由頭而已。由於資金的介入,市場會把任何可能導致油價上漲的消息放大,例如今天油價上漲的原因有可能是美國原油商業庫存意外下降,明天則有可能是地緣政治問題。他的這一說法不無道理。據報道,自今年年初以來,紐約市場基準原油期貨價格大幅上漲了近40%,僅5月份紐約市場油價漲幅就達到17%。5月16日紐約油價127美元,雖為當日價格,交易的卻是7月石油期貨。這與1月2日油價「破百」的是2月的石油一樣,「期貨」這樣的投資形式顯然已對油價造成巨大影響。
美國一民主黨參議員稱,投機力量行為在期貨市場上極其放縱,期貨市場日成交量已超過實際需求的20多倍。這也是投機者翻炒期貨的有力證據之一。
原因五:季節規律論
有環境學家認為,夏季是用油高峰期,北半球逐步進入夏季,生產、生活用油都將進入增長時期。每年的5月到11月為美國的颶風多發季節,一旦有颶風到來的消息都將影響油價上漲,這已成為一個定勢。專家認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近期油價的飆漲有所影響。
原因六:地緣政治論
科威特前副石油大臣奧恩日前發表言論表示,世界主要產油區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是推動近來國際市場油價大幅飆升的主要原因。奧恩在接受科威特通訊社采訪時說,伊拉克、伊朗和奈及利亞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這種局面刺激了油價上漲。
石油資源儲量分布極為不平衡,目前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等中東地區國家石油儲量佔到全球總儲量的60%以上,而亞太地區石油儲量則不足2%。從歷史上三次石油危機的情況來看,高油價將進一步加重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如1978年的兩伊戰爭和1990的海灣戰爭,其根本目標依然是對石油資源的爭奪。這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越是地緣政治不穩定,越是迫使各方哄抬油價。
原因七:長短陰謀論
此外,西方學界出現了一種陰謀論,也成為了對油價高漲的一種解釋。據分析,陰謀論有兩種,一個是長期陰謀論,一個是短期陰謀論。長期陰謀論是指美國石油巨頭實際上已經有很成熟的能源替代技術,量產後該技術也十分廉價。事實上,當油價在50美元一桶的時候,該技術就可以完成產業化了,但為了維護既得利益,美國石油巨頭並不著急推出新技術。
短期陰謀論就是指美國總統布希本人就是美國石油集團推出來的寵兒,布希為了「報恩」,因此美國政府有意推動油價上漲。該論點分析師認為,到目前為止,石油並沒有出現絕對的短缺,但油價卻成倍上漲,這與近年來很奇怪的「美國現象」有關:在石油價格高漲的時候,美國政府一定擴大石油儲備,石油價格低的時候卻出售儲備。而且,在石油價格高漲之時,美國石油公司封存了一些油井,這些逆向操作都指向了布希政府
I. 中國一天消耗多少桶石油
截至2020年,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中國每天的石油消耗是550萬桶,其中220萬桶來自進口。
中國的相關報告預計,中國今年原油進口將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達到創紀錄的1.1億噸,將比上年增長21%,成品油進口4000萬噸,增長40%左右。雖然中國地大物博但是石油資源主要還是依賴於進口。進口的國家主要來自於沙特、俄羅斯、伊拉克、安哥拉等等國家,而且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消耗也隨著增長。
(9)世界各國日均消耗多少桶石油擴展閱讀
1997年,中國石油簽訂了哈薩克阿克糾賓大型油氣合作項目,在「一帶一路」油氣合作上邁出第一步,時稱中亞俄羅斯合作區。
20年來,中國石油秉持「互利共贏、合作發展」的原則,與俄羅斯、哈薩克、土庫曼、伊拉克、伊朗、印尼、新加坡等19個國家進行50個項目的合作,2016年油氣權益產量近6000萬噸,約占公司海外權益總產量的80%;
20年來,中國石油積極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油氣運輸通道,從西北、東北、西南和海上,建成了中亞天然氣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緬油氣管道等四大油氣運輸通道,初步形成了一張連通中外、惠及多國的油氣供應網路。
J. 中國石油儲量排世界第幾世界石油儲排名一覽世界
中國排名第一十二。
第1位:沙烏地阿拉伯
已證實石油儲量:2626億桶
佔全球儲備比例:17.85%
每日石油產量:1052萬桶
每日石油消耗:264萬桶
每日向美國出口石油量:147萬桶
第2位:委內瑞拉
已證實石油儲量:2112億桶
佔全球儲備比例:14.35%
每日石油產量:238萬桶
每日石油消耗:74.6萬桶
每日向美國出口石油量:75.9萬桶
第3位:加拿大
已證實石油儲量:1752億桶
佔全球儲備比例:11.91%
每日石油產量:348萬桶
每日石油消耗:221萬桶
每日向美國出口石油量:232萬桶
第4位:伊朗
已證實石油儲量:1370億桶
佔全球儲備比例:9.31%
每日石油產量:425萬桶
每日石油消耗:185萬桶
每日向美國出口石油量:0
第5位:伊拉克
已證實石油儲量:1150億桶
佔全球儲備比例:7.82%
每日石油產量:264萬桶
每日石油消耗:69.4萬桶
每日向美國出口石油量:40.3萬桶
截至2018年,世界石油儲量排名如下。
1、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按照其每日消耗74.6萬桶計算,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儲可供其使用775年。
2、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儲存,其國家90%的經濟來自於出口石油燃料,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
3、加拿大
加拿大的石油儲量位居世界前茅,但是很多人說起石油只會想到中東地區,其實是加拿大出於保護自然資源的考慮,並沒有過多的去開採石油。
4、伊朗
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歐佩克第二大石油輸出國,其國家工業主要以石油開采為主,國家經濟命脈和外匯也主要以石油為主要來源,可以說石油收入占據了伊外匯總收入的一半以上。
5、伊拉克
伊拉克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原油儲量本是世界排名第四,在伊拉克石油是國家的經濟支柱,工業也主要跟石油有關,70%的天然氣屬於石油伴生氣。
6、科威特
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儲量豐富,國民的經濟支柱主要以石油的出口和天然氣為主,是整個中東海灣地區的石油大國,石油和天然氣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5%。
7、中國
雖然中國一直都被稱為「進口原油大國」,但其實我們國家的石油資源其實也很豐富,雖然發現了大油田,但是由於技術和時間問題,開采量可能不是很大,加上要維持穩定,所以一直都進口大量的原油。
8、阿聯酋
1962年的時候就成為了世界第五大原油出口國、阿拉伯第二大原油生產國,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儲可供其使用491年,而且近些年來,阿聯酋也在考慮多元化發展,減輕對石油的依賴性。
9、俄羅斯
俄羅斯地大物博,是世界上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石油儲量也很豐富,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儲可供其使用74年
10、是利比亞
石油是利比亞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國家工業也是主要依靠石油來發展的。
(10)世界各國日均消耗多少桶石油擴展閱讀:
2012年開採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為化工業的原料。實際上,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原料。
世界海洋面積3.6億平方 千米,約為陸地的2.4倍。大陸架和大陸坡約550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陸上沉積盆地面積的總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資源的1/4和最終可采儲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的蘊藏重心,將逐步由陸地轉向海洋。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石油
是一個為數不多的君主專制國家:沙特。
中國的石油儲備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幾? - : 中國排名第一十二 根據BP2006年的統計整理(儲量是2004年的探明儲量,已經是最新的了) 儲量 所佔比重 1 沙烏地阿拉伯 262.7 22.1% 2 伊朗 132.5 11.1% 3 伊拉克 11...
我國的石油儲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幾? - :目前已經探明的石油儲量最大的國家是來自南美洲的委內瑞拉,其次是中東油霸沙烏地阿拉伯,排名第三的是來自北美洲的加拿大,這三家排名,大家意不意外驚不驚奇? 真心沒想到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竟然拔得頭籌,比沙...
中國石油儲量排世界第幾 - : 2006年儲量:世界各國的石油儲量排名 從儲量上看,世界上排名前10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是: 第一名:沙烏地阿拉伯,362億噸; 第二名:加拿大,184億噸; 第三名:伊朗,181億噸; 第四名:伊拉克,157億噸; 第五名:科威特,138億噸; 第六名:阿聯酋,126億噸; 第七名:委內瑞拉,109億噸; 第八名:俄羅斯,82億噸; 第九名:利比亞,54億噸; 第十名:中國,50億噸. 2007年5月6日,中石油公司宣布在河北發現10億噸大油田-冀東南堡油田,我國的石油儲量由50億噸增至60億噸,排名由第十位,升至第九位.
我國的石油儲藏量?居世界第幾位? - : 我國煤的儲藏量達6000億噸,居世界第三位,石油儲藏量約39億桶(1997年探明,石油的儲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我國煤的儲藏量達6000億噸,居世我國煤的儲藏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儲藏量約462噸,遠遠...
中國的石油世界排名第幾? - : 中國石油儲量排世界第13名,約23億噸.
中國石油在全世界排第幾位 - : 世界石油50強新榜出爐 中國石油列第七位 2007年12月20日 08:13:47來源:經濟參考報美國《石油情報周刊》(簡稱PIW)近日公布2006年度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綜合排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油」)綜合排名位...
中國石油資源佔世界第幾 - : 根據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我國石油可采資源總量為150 ~ 200億噸.其中2020年以前可供勘探利用的資源總量為150億噸,2020 ~ 2050年隨著技術進步和領域拓展,可供勘探利用的資源總量有望再增加50億噸,達到200億噸.石油資源總...
中國的石油總量在世界排第幾呀? - : 從儲量上看,世界上排名前10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是: 第一名:沙烏地阿拉伯,362億噸; 第二名:加拿大,184億噸; 第三名:伊朗,181億噸; 第四名:伊拉克,157億噸; 第五名:科威特,138億噸; 第六名:阿聯酋,126億噸; 第七名:委內瑞拉,109億噸; 第八名:俄羅斯,82億噸; 第九名:利比亞,54億噸; 第十名:中國,50億噸. 2007年5月6日,中石油公司宣布在河北發現10億噸大油田-冀東南堡油田,我國的石油儲量由50億噸增至60億噸,排名由第十位,升至第九位.
中國的石油排世界第幾? - : 中國 排世界12 名 儲量 17.1 所佔比重 1.4% 根據BP2006年的統計整理(儲量是2004年的探明儲量,) 世界石油儲量排名 單位:10億桶 儲量 所佔比重 1 沙烏地阿拉伯 262.7 22.1% 2 伊朗 132.5 11.1% 3 伊拉克 115.0 9.7% 4 科威特 99.0 8.3% 5 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