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的分類是什麼東西
擴展閱讀
活力28哪個產品最好 2025-05-15 05:17:06

石油的分類是什麼東西

發布時間: 2022-07-29 16:27:37

『壹』 石油的類型及性質是什麼

石油的性質:
具有代表性的大慶石油屬低硫石蠟基石油,已開采酌石油以低硫石蠟基居多。這種石油,硫含量低,含蠟量高,凝點高,能生產出優質的煤油、柴油、溶劑油、潤滑油及商品石蠟,直餾汽油的感鉛性好。
有的石油硫含量高,膠質含量高,屬含硫石蠟基。其直餾汽油餾分產率高,感鉛性也好。柴油餾分的十六烷值高,閃點高,硫含量高,酸度大,經精製後可生產輕柴油與專用柴油。潤滑油餾分中,有一部分組分的粘度指數在90以上,是生產內燃機油的良好的原料。
有的石油硫含量低,含蠟量較高,屬低硫環烷一中間基。其汽油餾分感鉛性好,且也富含環烷烴與芳香烴,故也是催化重整的良好原料。柴油餾分的凝點及硫含量均較低,酸度較大,產品需鹼洗。減壓渣油經氧化後可生產石油建築瀝青。
另有些低凝石油硫含量低、含蠟量也低,屬低硫中間基。適於生產一些特殊性能的低凝產品,同時還可提取環烷酸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
石油的分類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工業分類法
2、商品分類法
3、化學分類法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7-0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貳』 石油的分類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 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油″是根據中國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公元1031-1095)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這種油《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見到石油或其附屬品的身影,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潤滑油、瀝青、塑料、纖維等還有很多!這些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而我們日常所用的天然氣(液化氣)是從專門的氣田中產出的!通過輸氣管道和氣站再到各家各戶。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兩種說法:①無機論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漿中形成的;②有機論即各種有機物如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動植物像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死後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瀉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經過許多物理化學作用,最後逐漸形成為石油。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有紅、金黃、墨綠、黑、褐紅、甚至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含的越高顏色越深。原油的顏色越淺其油質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車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一種非碳氫化合物)。

石油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天然氣是以氣態的碳氫化合物。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1.0 g/cm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83%~87%)、氫(11%~14%),其餘為硫(0.06%~0.8%)、氮(0.02%~1.7%)、氧(0.08%~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99%。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3類。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於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除個別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餾分較少,渣油佔三分之一。組成不同類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別,產品的性能也不同,應當物盡其用。大慶原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量高,凝點高,硫含量低,屬低硫石蠟基原油。

『叄』 石油產品分為哪幾類

從石油中能得到上千種產品,我國現將石油產品分為以下六大類:

1、燃料(F)

包括汽油、柴油、噴氣燃料(航空煤油)等發動機燃料以及燈用煤油、燃料油等。燃料的數量約占石油產品的80%,其中發動機燃料佔60%。

2、潤滑劑及有關產品(L)

包括潤滑油和潤滑脂,主要用於降低機械部件的李擦和防止磨損,以減少能耗、延長機械壽命。產量不多,僅占石油產品總量的2%左右,但品種達數百種之多。

3、石油瀝青(B)

用於道路、建築和防水等方面,產量約占石油產品總量的3%。

4、石油蠟(W)

輕工、化工和食品工業的原料,產量約占總量1%。

5、石油焦(C)

製造煉鋁和煉鋼用電極,其產量約為2%。

6、溶劑和化工原料(S)

占石油產品產量10%,包括製取乙烯的原料-輕油、石油芳烴和各種溶劑油。

(3)石油的分類是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石油產品占產量比重最高的是各種等級的燃油。此外還有其它的化學物質,可以再經化工過程製造出塑膠和其它物品。

因原油中含有硫,煉油廠也可從中提煉出大量的硫。石油焦(成份為氫和碳)也是一種石油產品。原油提煉出來的氫經常用於其它煉油過程,如氫催化裂解(加氫裂化)和加氫脫硫。

『肆』 石油是怎樣分類的,HSO,380CST,180CST等等意思

工業分類法、商品分類法、化學分類法。

1、cSt為Centistoke(厘沲)的縮寫。

2、cSt是運動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單位「沲」(Stoke)的百分之一,簡寫cSt。

一、按含蠟量分類:在石油中取出一餾分,其粘度值為 53mm2/s(50℃),然後測其凝點。當凝點低於-6℃時,稱為低蠟石油;當凝點在-15℃~-20℃時,稱為含蠟石油;當凝點大於21℃時,稱為多蠟石油。

二、按含膠質分類:以重油(沸點高於300℃的餾分)中膠質含量來分。含膠質量小於17%,稱為低膠質石油;含膠質量在18%一35%,稱為含膠質石油;含膠質量大於35%,稱為多膠質石油。

(4)石油的分類是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石油與原油區別:

1、石油相對礦產資源而言,通常所說的石油工業,一種礦產資源工業。在石油勘探過程中,根據勘探程度和探明情況,計算並確定石油儲量。石油儲量是地質勘探成果,一種待開發的原始礦產資源量。

2、原油埋藏在岩石地層里被開采出來的石油,保持著其原有的物理化學形態,是石油工業的初級產品,實現了其使用價值,是油田開發的成果,原油產量是一種已經開發的礦產資源產量。

3、石油一詞多用於說明油層滲透率、孔隙度及油藏品味。而原油一詞多用於國家統計的原油產量統計數字、評價原油理化性質及用於說明採收率、采出程度及採油速度。

4、石油作為礦產資源是指含水、含氣的油,而原油作為一種工業產品,其中的水、氣已從油中分離出來,一種合格的工業產品。

『伍』 石油有哪些分類

石油,是產於岩石中以碳氫化合物為主的油狀粘稠液體。未經提煉的天然石油稱為原油,其中含碳84~87%,含氧12~14%,剩下的1~2%為硫、氧、氮、磷、釩等元素。

石油一般生成在古代的沉積盆地或淺海和湖泊中。這些沉積盆地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堆積了幾百至幾千米厚的沉積物,其中有許多動物和植物的遺體。這些生物有機物質經過幾百萬年的地質變化及一系列的物理化學變化,逐漸轉變為無數細小的油珠。油珠再匯成油流,油流則集中遷移到地殼中具有封閉構造的地層中儲藏起來,最終形成了規模較大的油田。

石油是個成員眾多的大家族。把它送到煉油廠精餾塔中「分家」,由輕而重分成揮發油、汽油、煤油、柴油和重油。再把重油送到減壓加熱爐「分家」,又可分出柴油、潤滑油、石蠟和瀝青。這些產品分門別類地充作飛機、軍艦、輪船、汽車、內燃機、拖拉機、火箭的動力燃料,機械設備的潤油劑等。此外,用石油還可製造塑料、尼綸、滌綸、腈綸、維尼綸、丙綸、酒精、合成橡膠、油漆、化肥、洗衣粉等五千多種化工產品。

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中東、拉丁美洲、北美洲、西歐、非洲、東南亞和中國。

1959年9月26日,黑龍江荒原的探井噴油了,這年正好是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所以把新發現的大油田取名為「大慶油田」。1963年,我國的石油達到基本自給。從此,甩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接著,又相繼發現勝利油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中原油田、渤海油田、南海油田等。

全世界已發現的油田有3萬多個。其中儲量在6800萬噸以上的大油田有272個,原油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67.4%;儲量超過6.85億噸的特大型油田有33個,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44.5%。波斯灣沿岸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產地和輸出地區。世界上儲量最多的油田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加沃爾油田,可採石油儲量達104億噸。

『陸』 石油(原油)的分類及其物理性質

石油(原油)是一種由碳氫化合物(烴類)及少量氧、硫、氮化合物所組成的混合物,其狀態取決於溫度、壓力和分子間的作用力。根據原油中某些物質的含量,可以對原油進行分類。具體的分類原則是:

1.按膠質-瀝青質含量分類

(1)少膠原油——原油中的膠質和瀝青含量在8%以下;

圖2-4-4 地層水的黏度與溫度的關系

(a)純水;(b)含鹽量為60000mg/L的水

(2)膠質原油——原油中的膠質和瀝青含量在8%~25%之間;

(3)多膠原油——原油中的膠質和瀝青含量在25%以上。

2.按含蠟量分類

(1)少蠟原油——含蠟量在1%以下;

(2)含蠟原油——含蠟量在1%~2%之間;

(3)高含蠟原油——含蠟量在2%以上。

3.按含硫量分類

(1)少硫原油——硫的含量在0.5%以下;

(2)含硫原油——硫的含量在0.5%以上。

膠質-瀝青質在原油中形成膠體結構,對原油的流動性有很大的影響。膠質-瀝青質含量過高可形成高黏度的原油。原油中的含蠟量影響原油的凝固點。含蠟量越高,其凝固點越高。原油中的硫是一種有害物質,對用鋼製成的煉油設備有腐蝕作用。

石油的物理性質主要有溶解氣油比、體積系數、壓縮系數、黏度。

1.溶解氣油比

原油的溶解氣油比定義為原油在地面脫出的氣量與地面脫氣原油的體積之比:

岩石物理學基礎

式中:Vg為在地面狀態下由原油中脫離出來的氣體體積;Vo為地面脫氣原油的體積;Rs為在溫度和壓力保持不變的條件下的溶解氣油比,單位是m3/m3。在物理上,溶解氣油比表示在地面上單位體積的原油在地下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所能溶解的天然氣體積。

2.體積系數

體積系數定義為原油在地下的體積與其在地面脫氣後的體積之比:

岩石物理學基礎

式中:Vfo為原油在地層中的體積(在某一溫度、壓力下);Vso為原油在地面脫氣後的體積(20℃,0.1 MPa)。

圖2-4-5 某地層中的油在飽和壓力下的相對體積系數(體積系數與飽和壓力下的體積系數之比)

①直線;②實測數據;③實測數據與直線的離差值

根據實踐經驗,地下溶解氣和熱膨脹的影響遠遠地超過了壓力對原油彈性壓縮的影響,因此地層油的體積系數一般大於1。這意味著,原油在地面的體積一般小於其在地層內時的體積。原油在地面上由於脫氣而使體積變小的現象稱為原油的收縮,收縮系數為1/Bo

地層原油的體積系數除了與溶解氣油比有關外,還與溫度和壓力有關(圖2-4-5)。

3.壓縮系數

令αo代表地層原油的等溫壓縮系數,則

岩石物理學基礎

地層原油的壓縮系數主要取決於原油的溶解氣量、溫度、壓力。如果原油中含有的氣體多,則原油的密度下降,壓縮系數變大。

4.黏度

原油的黏度主要由原油的化學組成所決定。地面脫氣原油的黏度具有很大的變化范圍,從零點幾到幾千萬毫帕秒(圖2-4-6,圖2-4-7)。

『柒』 石油主要包括原油和什麼兩大主要類型

原油:就是從地下或海底直接開採的未經處理、分硫、提純的石油.
石油:是天然氣和人造石油及其成品油總稱。
所以石油包括
原油和天然氣

『捌』 石油產品的分類與質量要求是什麼

一、石油產品的分類
通常,石油產品並不包括以石油為原料合成的各種石油化工產品。按GB/T 498-2014《石油產品及潤滑劑分類方法和類別的確定》,我國現將石油產品分為6大類。
(1)燃料:包括汽油、柴油、噴氣燃料(航空煤油)、燈用煤油、燃料油等。我國的石油產品中燃料約佔80%,而其中約60%用於各種發動機燃料。
(2)潤滑劑:包括潤滑油和潤滑脂,產量約占石油產品總量的2%,主要用於減少接觸機件之間的摩擦和防止磨損,以降低能耗和延長設備壽命。
(3)石油瀝青:用於道路、建築及防水等,其產量約占石油產品總量的3%。
(4)石油蠟:石油蠟是石油中的固態烴類,其產量約占石油產品總量的1%,作為輕工、化工和食品等工業部門的原料。
(5)石油焦:其產量約為石油產品總量的2%,石油焦可用以製作煉鋁和煉鋼用的電極等。
(6)溶劑和化工原料:大約有10%的石油產品用作石油化工原料和溶劑,其中包括製取乙烯的原料(輕油),以及石油芳烴和各種溶劑油。
二、石油產品的質量要求
(一)汽油
汽油可用作點燃式發動機(簡稱汽油機)的燃料。對汽油的主要使用要求有:具有足夠的蒸發性以形成可燃混合氣;燃燒平穩,不產生爆震現象;儲存安定性好,生成膠質的傾向小;對發動機無腐蝕作用,排出的污染物少。
1.汽油的蒸發性
當汽油具有良好的蒸發性時,在發動機氣缸內,它就能迅速汽化並與空氣形成均勻的可燃混合氣,進入氣缸後燃燒較完全,使發動機能正常運轉。如果汽油的蒸發性太差,就不能在氣缸中完全汽化,使發動機功率降低,還會造成啟動和加速的困難。反之,如果汽油的蒸發性太強,則汽油在導油管中就已汽化而形成氣阻現象,最終造成供油不足,氣阻現象在夏季更容易發生。
2.汽油的抗爆性
汽油在發動機中燃燒異常時,會出現機體強烈震動,並發出很響的金屬敲擊聲,導致發動機功率下降,排氣管冒黑煙,嚴重時導致機件的損壞,這種現象稱為爆震。爆震對汽油機的危害較大。爆震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與燃料性質有關。如果燃料很容易氧化,形成的過氧化物不易分解,自燃點低,就很容易產生爆震。二是與發動機工作條件有關。如果發動機的壓縮比過大,氣缸壁溫度過高,或操作不當,都易引起爆震現象。衡量燃料是否易於發生爆震的性質稱為抗爆性。汽油抗爆性用辛烷值表示。辛烷值又分為研究法辛烷值(ROH)和馬達法辛烷值(MON),通常使用研究法辛烷值。汽油的辛烷值越高,其抗爆性越好。汽油的辛烷值需在專門的儀器中測定。汽油的抗爆性取決於其化學組成。對於同族烴類,其辛烷值隨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降低。當相對分子質量相近時,各族烴類中,正構烷烴的辛烷值最低,環烷烴、烯烴較高,高度分支的異構烷烴和芳香烴(簡稱芳烴)的辛烷值最高。目前我國車用汽油的主要組分是催化裂化汽油,因其含有較多的芳烴、異構烷烴和烯烴,所以抗爆性較好。
3.汽油的安定性
汽油的安定性是指汽油抗氧化的能力。安定性不好的汽油,在儲存和輸送過程中易發生氧化,生成膠質,使汽油的顏色變深,甚至會產生一些膠狀物、沉澱物。汽油的安定性差會嚴重影響發動機的正常工作。例如,在油箱、濾網、汽化器中形成黏稠的膠狀物,嚴重時會影響供油;沉積在進氣、排氣閥門上會結焦,導致閥門關閉不嚴等。
影響汽油安全性的最根本原因是它的化學組成。汽油中的烷烴、環烷烴和芳烴在常溫下都不易發生氧化反應,而其所含的各種不飽和烴則易發生氧化和疊合等反應,從而生成膠質。所以,汽油中所含有的不飽和烴是導致其安定性差的主要原因。
除不飽和烴外,汽油中的硫酚和硫醇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也能促進膠質的生成,使汽油在與空氣接觸中顏色變深,甚至生成膠狀物。
直餾汽油餾分不含不飽和烴,所以它的安定性很好;而二次加工得到的汽油餾分(如催化裂化汽油等)由於含有大量不飽和烴以及其他非烴類化合物,導致其安定性較差。
汽油的變質除與其化學組成有關外,還和許多外界條件有關,例如溫度、金屬表面的作用、與空氣接觸面積的大小等。溫度升高,汽油的氧化速度加快,生成膠質的傾向增大;汽油在金屬表面的作用下,不僅顏色易變深,而且生成膠質的速度也加快;燃料與空氣的接觸面積越大,氧化的傾向自然也越大。
鑒於溫度、光照以及與空氣的接觸狀況均對汽油的安定性有明顯的影響,因此在儲存汽油時應採取避光、降溫及減小與空氣的接觸面積等措施。
4.汽油的腐蝕性
汽油中會對金屬產生腐蝕的物質主要有硫及含硫化合物、有機酸和水溶性酸或鹼等。為此汽油在使用和儲運過程中,要控制汽油及其燃燒產物對接觸金屬的腐蝕性。
5.汽油的品種和牌號
我國汽油現按組成和用途不同分為車用汽油、車用乙醇汽油和航空汽油三種,各種汽油均按辛烷值劃分牌號。
車用汽油(國Ⅲ)和車用汽油(國Ⅳ)按研究法辛烷值分為90號、93號和97號三個牌號,車用汽油(國Ⅴ)按研究法辛烷值分為89號、92號、95號和98號四個牌號。車用乙醇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分為90號、93號和97號三個牌號。航空汽油按馬達法辛烷值分為75號、95號和100號三個牌號。
(二)柴油
柴油可用作壓燃式發動機(簡稱柴油機)的燃料。我國的柴油產品分為輕柴油和重柴油。輕柴油適用於高速柴油機,重柴油適用於中、低速柴油機。本節主要介紹輕柴油,其使用要求主要有:具有良好的霧化性、蒸發性和燃燒性;良好的流動性,保證燃料供給系統在低溫下能正常供油;良好的儲存安定性和熱安定性;對機件無腐蝕和磨損作用,不含機械雜質。
1.柴油的燃燒性、蒸發性
柴油的燃燒性好是指噴入燃燒室內與高溫空氣形成均勻的可燃混合氣之後,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火自燃並正常地完全燃燒。柴油在柴油機工作中也會發生類似汽油機的爆震現象,但產生爆震的原因與汽油機不同。汽油機的爆震是由於燃料太容易氧化,自燃點太低;而柴油機的爆震是由於燃料不易氧化,自燃點太高。因此,汽油機要求自燃點高的燃料,而柴油機要求自燃點低的燃料。柴油的抗爆性用十六烷值表示。我國相關標准中規定普通柴油的十六烷值一般不低於45。
柴油在柴油機氣缸中發火和燃燒都是在氣態下進行的,因此必須先汽化並與空氣形成可燃混合氣後,柴油機才能啟動和正常工作。所以柴油的滯燃期不單是取決於其十六烷值,同時還受其蒸發性的影響。柴油蒸發速度的快慢,由燃燒室內空氣溫度的高低和柴油餾分的組成所決定。溫度越高,輕餾分越多,則蒸發速度越快。柴油機的轉速越快,它的每一工作循環的時間越短,要求柴油的蒸發速度越快,所用的餾分也就應越輕。如柴油的餾分過重,則蒸發速度太慢,從而使燃燒不完全,導致功率下降、油耗增大以及潤滑油被稀釋而加重磨損。若柴油的餾分過輕,則由於蒸發速度太快而使發動機氣缸壓力急劇上升,從而導致柴油機的工作波動很大。
2.柴油的流動性
柴油的黏度過小時,易從高壓油泵的柱塞和泵筒之間的間隙中漏出,因而會使噴入氣缸的燃料減少,造成發動機功率下降。同時,柴油的黏度越小,霧化後液滴直徑就越小,噴出的油流的射程也越短,不能與氣缸中全部空氣均勻混合,因而會造成燃燒不完全。柴油的黏度過大,易造成供油困難,同時,噴出的油滴的直徑過大,油流的射程過長,使油滴的有效蒸發面積減小,蒸發速度減慢,這樣也會使混合氣組成不均勻、燃燒不完全。
柴油的低溫流動性不僅關繫到柴油機燃料供給系統在低溫下能否正常供油,而且與柴油在低溫下的儲存、運輸等作業能否正常進行有密切的聯系。柴油的低溫流動性與其化學組成有關,其中正構烷烴的含量越高,則低溫流動性越差。我國評定柴油低溫流動性能的指標為凝點(或傾點)和冷濾點。
3.柴油的安定性、腐蝕性和潔凈度
柴油的安定性一般是用總不溶物和10%蒸余物殘炭來評定的。安定性差的柴油在儲存中顏色易變深,甚至產生沉澱,嚴重時會造成噴油嘴和濾清器堵塞等,並導致氣缸中沉積物增加、磨損加重。柴油的安定性取決於其化學組成。二烯烴、多環芳烴和含硫、含氮化合物都是不安定組分,能使發動機中沉積物顯著增加。因此,必須通過各種精製方法除去這些有害化合物。
柴油中含硫化合物對發動機的工作壽命影響很大,其中活性含硫化合物(如硫醇等)對金屬有腐蝕作用。含硫化合物在氣缸內燃燒後生成的SO2和SO3,不僅會嚴重腐蝕高溫區的零部件,而且還會與氣缸壁上的潤滑油起反應,加速形成漆膜和積炭。同時,柴油機排出尾氣中的氧化硫還會污染環境。因此,為了保護環境及降低發動機腐蝕,GB 252-2011《普通柴油》中規定柴油的含硫量不大於0.035%。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柴油的含硫量指標還會進一步降低。
為防止腐蝕,在技術要求中還要求柴油中不含有水溶性酸或鹼,並對其酸度進行限定。
精製柴油在儲存、運輸等過程中有可能混入水分和機械雜質。柴油中如有較多的水分,在燃燒時會降低柴油的發熱值,在低溫下會結冰,使柴油機的燃料供給系統堵塞。而機械雜質的存在除了會引起油路堵塞外,還可能加劇噴油泵和噴油器中精密零件的磨損。因此,在輕柴油的質量標准中規定水分含量不大於痕跡(0.03%),並不允許存在機械雜質。
4.柴油牌號
我國普通柴油按凝點可劃分為10號、5號、0號、-10號、-20號、-35號和-50號七個牌號;車用柴油按凝點可劃分為5號、0號、-10號、-20號、-35號和-50號六個牌號。如-10號表示該牌號柴油凝點不高於-10℃。
殘渣型柴油機燃料按100℃的運動黏度劃分為F-RMA10、F-RMB10、F-RMC10、F-RMD15、F-RME25、F-RMF25、F-RMG35、F-RMH35、F-RMK35、F-RMH45、F-RMK45、F-RML45、F-RMH55、F-RMK55、F-RML55等牌號。例如F-RMA10是指該油品在100℃時的運動黏度不大於10.0mm2/s。
(三)潤滑油
用於機械設備的潤滑材料很多,但應用較廣的是從石油中得到的潤滑油和潤滑脂,其中以潤滑油用量最大。
潤滑油的主要作用是:減少機械設備在運轉時的摩擦阻力;帶走摩擦時產生的熱量,沖洗設備磨損的金屬碎屑;隔絕腐蝕性的物質,保護設備金屬表面。
潤滑油對不同機械設備有不同的質量要求,其品種多種多樣,如汽油機油、柴油機油、壓縮機油、冷凍機油、氣缸油、齒輪油、液壓油、機械油、電器用油等。用戶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潤滑油。
雖然各種潤滑油的性能要求因使用條件不同而異,但它們有著共同點:
(1)合適的黏度,良好的黏溫性質。黏溫性質是指油黏度隨溫度變化的性質。黏度隨溫度變化越小,黏溫性質越好。例如汽油機油,低溫時油品若變得太稠,發動機難以啟動;高溫時油品若太稀,則不能形成油膜,難以起到潤滑與密封作用。因此,要求潤滑油在低溫時不變稠,高溫時不變稀。
(2)高的抗氧化安定性。潤滑油若使用時間過長,各種金屬的催化作用會加速潤滑油氧化,產生酸性物質和沉積物,從而加速機件或軸承的腐蝕,使發動機的活塞環黏結,堵塞濾清器或油管。絕緣油氧化後,導電性增加。
(3)低的凝點和殘炭。凝點高的潤滑油,在低溫下會有結晶析出,影響油品的流動性。殘炭是指一定量潤滑油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加熱到高溫進行蒸發和分解,生成焦炭的質量百分比。殘炭與油品中的膠質、瀝青質含量有關。殘炭值高,表明潤滑油在高溫下使用易生成膠膜或炭渣,造成設備磨損,密封性變差。
潤滑油的性質與其組成有關。少環、長側鏈烴類化合物組成的潤滑油,具有較高的黏度和良好的黏溫性質,同時,還有較高的抗氧化性。反之,多環、短側鏈組分潤滑油,黏溫性差。潤滑油中含蠟量高時,凝點就高,低溫流動性差;膠質、瀝青質高時,殘炭值高;含硫化物和酸性組分時,腐蝕性強。在潤滑油生產時,應去除掉這些有害組分。

『玖』 石油有哪些種類

礦物油:所有種類的石油都富含碳和氫組分,據此可以追索出它們的生物起源或相關性。在地下多孔岩層中發現的礦物油也不例外,它們起源於有機質,如死去的浮游生物——它們在地質歷史中曾在海底大量分布。經過多種復雜的地球化學過程,這些有機質轉化為礦物油,或稱「石油」和它的組分,如煤油、石蠟、汽油、柴油等。它們被歸類為礦物油,因為在人類的時間框架下,它們不屬於有機質,它們來自地下的地質體,從地下岩層到地下的圈閉,再到地下的砂層。一些油狀物質也可以在一些自然環境中找到,廣為人知的就是瀝青。在自然界中,瀝青往往以焦油斑的形式存在於地下裂縫中。石油和其他礦物油已經成為現代人類社會極為重要的資源,它們常常以人們四周無處不在的「油」來冠名。
有機油:由植物、動物和其他有機質通過有機過程而形成,這些油類以其多樣性為顯著特徵。從化學觀點來看,這是一個模糊的術語,而油類真正的科學術語應該是脂肪、蠟、膽固醇在活著的生物體內發現的油類物質及它們的分泌物、脂類。從蠟到類固醇都可歸類為脂類,有時它很難定義。通常,人們幾乎僅僅根據它們都排斥水或不溶於水的特徵將其歸為一大類。脂類可以完全溶解於其他液態脂類中。它們中碳和氫的含量很高,與其他有機組分和礦物質相比,脂類內部幾乎不含氧。

『拾』 石油產品的產品分類

根據石油產品的主要特徵,GB498-87石油產品及潤滑油的總分類將石油產品分為:燃料(F)、溶劑和化工原料(S)、潤滑劑和有關產品(L)、蠟及其製品(W)、瀝青(B)和焦(C)六大類,括弧中字母為各類的類別名稱。
各種燃料產量最大, 約占總產量的90%; 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 產量約佔5%。 各國都制定了產品標准, 以適應生產和使用的需要。 是消耗量最大的品種。 汽油的沸點范圍(又稱餾程)為30 ~ 205°C, 密度為0.70~0.78克/厘米3,商品汽油按該油在汽缸中燃燒時抗爆震燃燒性能的優劣區分,標記為辛烷值70、80、90或更高。號俞大,性能俞好,汽油主要用作汽車、摩托車、快艇、直升飛機、農林用飛機的燃料。商品汽油中添加有添加劑(如抗爆劑四乙基鉛)以改善使用和儲存性能。受環保要求,今後將限制芳烴和鉛的含量。
噴氣燃料
主要供噴氣式飛機使用。沸點范圍為60~280℃或150~315℃(俗稱航空汽油)。為適應高空低溫高速飛行需要,這類油要求發熱量大,在-50℃不出現固體結晶。 沸點范圍有180~370℃和350~410℃兩類。對石油及其加工產品,習慣上對沸點或沸點范圍低的稱為輕,相反稱為重。故上述前者稱為輕柴油,後者稱為重柴油。商品柴油按凝固點分級,如10、-20等,表示低使用溫度,柴油廣泛用於大型車輛、船艦。由於高速柴油機(汽車用)比汽油機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長速度大於汽油,一些小型汽車也改用柴油。對柴油質量要求是燃燒性能和流動性好。燃燒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大慶原油製成的柴油十六烷值可達68。高速柴油機用的輕柴油十六烷值為42~55,低速的在35以下。
燃料油
用作鍋爐、輪船及工業爐的燃料。商品燃料油用粘度大小區分不同牌號。
石油溶劑
用於香精、油脂、試劑、橡膠加工、塗料工業做溶劑,或清洗儀器、儀表、機械零件。 純品為無色透明液體,含有雜質時呈淡黃色。略具臭味。沸程180~310℃(不是絕對的,在生產時常需根據具體情況變動)。平均分子量在200~250之間。密度大大於0.84g/cm3。閃點40℃以上。運動黏度40℃為1.0~2.0mm2/s。不溶於水,易溶於醇和其他有機溶劑。易揮發。易燃。揮發後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氣。爆炸極限2-3% 。燃燒完全,亮度足,火焰穩定,不冒黑煙,不結燈花,無明顯異味,對環境污染小。
不同用途的煤油,其化學成分不同。同一種煤油因製取方法和產地不同,其理化性質也有差異。各種
煤油
煤油的質量依次降低:動力煤油、溶劑煤油、燈用煤油、燃料煤油、洗滌煤油。
煤油因品種不同含有烷烴28-48%,芳烴20-50%或8%~15%,不飽和烴1-6%,環烴17-44%。碳原子數為11-16。此外,還有少量的雜質,如硫化物(硫醇)、膠質等。其中硫含量0.04%~0.10%。不含苯、二烯烴和裂化餾分。 從石油製得的潤滑油約占總潤滑劑產量的95%以上。除潤滑性能外,還具有冷卻、密封、防腐、絕緣、清洗、傳遞能量的作用。產量最大的是內燃機油(佔40%),其餘為齒輪油、液壓油、汽輪機油、電器絕緣油、壓縮機油,合計佔40%。商品潤滑油按粘度分級,負荷大,速度低的機械用高粘度油,否則用低粘度油。煉油裝置生產的是採取各種精製工藝製成的基礎油,再加多種添加劑,因此具有專用功能,附加產值高。
潤滑脂
俗稱黃油,是潤滑劑加稠化劑製成的固體或半流體,用於不宜使用潤滑油的軸承、齒輪部位。 包括石蠟(占總消耗量的10%)、地蠟、石油脂等。石蠟主要做包裝材料、化妝品原料及蠟製品,也可做為化工原料產脂肪酸(肥皂原料)。
石油瀝青
主要供道路、建築用。
石油焦
用於冶金(鋼、鋁)、化工(電石)行業做電極。 除上述石油商品外,各個煉油裝置還得到一些在常溫下是氣體的產物,總稱煉廠氣,可直接做燃料或加壓液化分出液化石油氣,可做原料或化工原料。 煉油廠提供的化工原料品種很多,是有機化工產品的原料基地,各種油、煉廠氣都可按不同生產目的、生產工藝選用。常壓下的氣態原料主要制乙烯、丙烯、合成氨、氫氣、乙炔、碳黑。液態原料(液化石油氣、輕汽油、輕柴油、重柴油)經裂解可製成發展石油化工所需的絕大部分基礎原料(乙炔除外),是發展石油化工的基礎。原油因高溫結焦嚴重,還不能直接生產基本有機原料。煉油廠還是苯、甲苯、二甲苯等重要芳烴的提供者。 最後應當指出,汽油、航空煤油、柴油中或多或少加有添加劑以改進使用、儲存性能。各個煉油裝置生產的產物都需按商品標准加入添加劑和不同裝置的油進行調和方能作為商品使用。石油添加劑用量少,功效大,屬化學合成的精細化工產品,是發展高檔產品所必需的,應大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