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岩石里的石油含量多少可以采
擴展閱讀
60s生存工具箱有什麼用 2025-05-17 05:56:03
贛州釣魚工具哪裡買 2025-05-17 05:53:16
月子中心需要多少費用 2025-05-17 05:34:50

岩石里的石油含量多少可以采

發布時間: 2022-07-23 06:41:39

① 名詞解釋:什麼是石油探明儲量、石油剩餘探明儲量、可采儲量。

石油探明儲量--就是經過科學家用尖端探測到的石油的儲量.
石油剩餘探明儲量--經過開采一段時間後,再經過探測,估計到的剩餘的石油儲備量.

可采儲量--探明的儲備量不等於就是全部都可以開採的。所以這個可采儲量就是在探明的儲量里,多大比例是可以經過開採得到的石油量.

② 一般土壤中石油類含量

石油化工區的沒做過,但是今天做了一個農田的土壤樣品。含量大概是12mg/kg

③ 石油主要埋藏在什麼岩石之中

答案是 A、沉積岩
石油是一種液態的,以碳氫化合物為主要成分的礦產品。原油是從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稱天然石油。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 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油"是根據中國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公元1031-1095)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這種油《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
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一種非碳氫化合物)。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紅、金黃、墨綠、黑、褐紅、甚至透明。這是由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決定的,含量越高顏色越深。原油的顏色越淺其油質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車油箱中代替汽油!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兩種說法:①無機論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漿中形成的;②有機論 即各種有機物如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動植物像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死後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瀉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經過許多物理化學作用,最後逐漸形成為石油。
按照有機成因學說,大量的微體生物遺骸與泥砂或碳酸質沉澱物埋藏在地下,經過長時期的物理化學作用,形成富含有機質的岩石,其中的生物遺骸轉化為石油。這種岩石稱為生油岩。能夠儲存和滲濾油氣的岩層叫做儲集層,它必須具有儲存空間(孔隙性)和儲存空間一定的連通性(滲透性)。
岩石分沉積岩、火成岩及變質岩三大類。多數油、氣儲存於沉積岩中,常見的沉積岩有砂岩、礫岩、泥岩、頁岩、石灰岩及白雲岩等。火成岩及變質岩中也可以儲存油、氣。
世界上已探明的儲量最大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砂岩油田是科威特的布爾干油田。可采儲量達99億噸。1928年發現,1964年開發,屬白堊紀砂岩,面積700平方千米,油層厚度1082一1462米。
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是沙烏地阿拉伯,石油探明可儲量為226億噸,約佔世界石油可采儲量的四分之一。它也在砂岩中。

④ 石油的可開采量

石油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能源。盡管最近有科學考察表明,這種能源在地球上依然在不斷生成,例如在墨西哥灣、黑海等,但其生成的速度,不是以年計算,而是要用地質年代來計算,因此,這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

全世界石油還能用多久?多年來,專家們對此有不同的結論。多數專家認為,石油時代至少將持續兩三個世紀。持悲觀態度的專家則認為:石油匱乏之勢迫在眉睫,如果不努力開發替代能源,將會出現悲劇性後果。

盡管地層中的石油和天然氣的蘊藏量不可能十分准確地估算出來,但據石油專家們的粗略估計:人類自1973年至1997年間向地球索取了大約5000億—8000億桶石油,占當時探明儲量的85%。自那時以後,新發現的油田幾乎使儲量翻了一番。法國專家賈內西尼認為,「就目前已知的石油儲量,這個數字約為1萬億桶,夠人類消費36—40年(按目前的石油消費速度計算)」。除了這1萬億桶以外,有待發現的石油大約也有1萬億桶。這就是說,地下總共還有2萬億桶石油可供開采利用,可供人類消費近80年。

聯合國國際能源局指出,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開採到2020年不會有任何問題。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認為,就目前探明的儲量來看,即使再開采70年也不會到達底線。隨著新油田的發現和勘探及開采技術的提高,人類使用石油的時間可能還會延長。

噸與桶(小知識)

噸和桶均為國際上通用的計量單位。具體到石油而言,1噸約等於7桶,如果油質較輕(稀)則1噸約等於7.2桶或7.3桶。在國際石油市場上,油價通常以1桶多少美元來計算。

《人民日報》 (2003年05月20日第十二版)

⑤ 石油技術可采儲量的計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行業標准 《石油可采儲量計算方法》 (SY/T5367-1998),可采儲量的計算方法共10類18種方法,每種方法都有各自的適用范圍和局限性。應根據油藏開發階段和開發方式等具體條件選取適用的方法。本部分對砂岩油藏可采儲量的常用計算方法進行詳細闡述。其他類型油藏可采儲量的計算方法可參閱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行業標准 《石油可采儲量計算方法》及有關書籍。

1. 開發初期油田可采儲量的計算方法

開發初期是指油田的建設期或注水開發油田中低含水期。此階段,油田動態資料少,油藏開采規律不明顯。計算可采儲量的方法有經驗公式法、類比法、流管法、驅油效率-波及系數法、數值模擬法及表格法。礦場上經常採用的計算方法是經驗公式法、類比法及表格法。

(1) 經驗公式法

經驗公式法是利用油藏地質參數和開發參數評價油藏採收率,然後計算可采儲量的簡易方法。應用該法時,重要的是了解經驗公式所依據的油田地質和開發特徵以及參數確定方法和適用范圍。

美國石油學會採收率委員會阿普斯 (J. J. Arps) 等人,從1956年開始到1967年,綜合分析和統計了美國、加拿大、中東等產油國的312個油藏的資料。根據72個水驅砂岩油田的實際開發資料,確定的水驅砂岩油藏採收率的相關經驗公式為: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式中:ER——採收率,小數;φ——油層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數;Swi——油層束縛水飽和度,小數;Boi——原始地層壓力下的原油體積系數,小數; ——油層平均絕對滲透率,10-3μm2;μwi——原始條件下地層水粘度,mPa·s;μoi——原始條件下原油地下粘度,mPa·s;pi——原始油層壓力,MPa;pa——油藏廢棄時壓力,MPa。

上式適用於油層物性好、原油性質好的油藏。

1977~1978年B·C·科扎肯根據伏爾加-烏拉爾地區泥盆系和石炭系沉積地台型42個水驅砂岩油藏資料,獲得以下經驗公式: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式中:μR——油水粘度比;Cs——砂岩系數;Vk——滲透率變異系數;h——油層平均有效厚度,m;f——井網密度,ha/口;其餘符號同前。

該經驗公式復相關系數R=0.85,適用於下列參數變化范圍:μR=0.5~34.3;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109~3200) ×10-3μm2;Vk=0.33~2.24;h=2.6~26.9m;Cs=0.51~0.94;f=7.1~74ha/口。

1978年,我國學者童憲章根據實踐經驗和統計理論,推導出有關水驅曲線的關系式,並將關系式和油藏流體性質、油層物性聯系起來,推導出確定水驅油藏原油採收率的經驗公式: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式中: —束縛水條件,油的相對滲透率與水的相對滲透率比值;μo——地層原油粘度,mPa·s;μw——地層水粘度,mPa·s。

上式的優點是簡單,式中兩個主要因素:一是油水粘度比,很易測定;另一個因素油、水相對滲透率比值,可以根據相對滲透率曲線間接求得。

1985年我國石油專業儲量委員會辦公室利用美國和前蘇聯公布的109個和我國114個水驅砂岩油藏資料進行了統計研究。利用多元回歸分析,得到了油層滲透率和原油地下粘度兩者比值 (影響採收率的主要因素),與採收率的相關經驗公式:

ER=21.4289(K/μo)0.1316

上式適合我國陸相儲層岩性和物性變化大、儲層連續性差及多斷層的特點,計算精度較高。

(2) 驅油效率-波及系數法

驅油效率可以用岩心水驅油實驗法和分析常規岩心殘余油含量法。

1) 岩心水驅油實驗法:用岩心進行水驅油的實驗,是測定油藏水驅油效率的基本方法之一,可直接應用從油層中取出的岩心做實驗,也可以用人造岩心做實驗。具體方法是將岩心洗凈烘乾後,用地層水飽和,然後用模擬油驅水,直到岩心中僅有束縛水為止。最後用注入水進行水驅油實驗,模擬注水開發油藏的過程,直到岩心中僅有殘余油為止。水驅油效率為: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式中:ED——水驅油效率,小數;Sor——殘余油飽和度,小數;Soi——原始含油飽和度,小數。

2) 分析常規岩心殘余油含量法:取心過程中,鑽井液對岩心的沖洗作用,與注水開發油田時注入水的驅油過程相似。可以認為鑽井液沖洗後的岩心殘余油飽和度,與水驅後油藏的殘余油飽和度相當。因此,只需要分析常規取心的殘余油飽和度就能求出油藏注水開發時的驅油效率。即: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式中:β——校正系數,其餘符號同前。

原始含油飽和度的求取本章已有敘述。殘余油飽和度的測定方法通常有蒸餾法、色譜法及干餾法。由於岩心從井底取到地面時,壓力降低,殘余油中的氣體分離出來,相當於溶解氣驅油,使地面岩心分析的殘余油飽和度減小,所以應進行校正,β一般為0.02~0.03。

用分析常規岩心的殘余油含量來確定水驅油效率,簡便易行。但是實際上,取心過程與水驅油過程有差別,用殘余油飽和度法求得的水驅油效率往往較油田實際值低。

上述兩種方法求得的驅油效率乘以注水波及系數,即為水驅採收率。

波及系數是水驅油的波及體積與油層總體積之比。水驅波及系數與油層連通性、非均質性、分層性、流體性質、注采井網的部署等都有密切的關系。連通好的油層,水驅波及系數可以達到80%以上;連通差的油層和復雜斷塊油藏,往往只有60%~70%。

(3) 類比法

類比法是將要計算可采儲量的油藏同有較長開發歷史或已開發結束的油藏進行對比,並借用其採收率,進行可采儲量計算。油藏對比要同時比較地質條件和開發條件,才能使對比結果接近實際。地質條件包括油藏的驅動類型、儲層物性、流體性質及非均質性。開發條件包括井網密度、驅替方式及所採用的工藝技術等。

(4) 表格計演算法

表格計演算法是根據油氣藏的驅動類型,參照同類驅動油藏的採收率,根據採收率估算的經驗,給定某油藏的採收率值,估算其可采儲量。

油氣藏的驅動類型是地層中驅動油、氣流向井底以至采出地面的能量類型。油氣藏的驅動類型可分為彈性驅動、溶解氣驅、水壓驅動、氣壓驅動、重力驅動。油氣藏的驅動類型決定著油氣藏的開發方式和油氣井的開采方式,並且直接影響著油氣開採的成本和油氣的最終採收率。所以一個油氣田在其投入開發之前,必須盡量把油氣藏的驅動類型研究清楚。

油氣藏驅動類型對採收率的影響是很大的,但是同屬一個驅動類型的油氣藏,由於各種情況的千差萬別,其採收率不是固定的,而是存在著一個較大的變化范圍。表7-3給出油藏在一次採油和二次採油時,不同驅動類型採收率的變化范圍。

表7-3 油藏採收率范圍表

表7-3所列出油氣藏不同驅動類型時採收率值的范圍,是由大量已開發油氣田所達到最終採收率的實際統計結果而得出的。油藏三次採油注聚合物等各種驅油劑的最終採收率范圍,則是依據實驗室大量驅替試驗結果得出的。不論是實際油氣田的統計值還是驅替試驗結果,均未包括那些特低或特高值的情況。僅由表中所列的數值范圍就可看出,油氣藏不同驅動類型之間最終採收率相差很大,就是同一驅動類型的油氣藏相差也懸殊。

(5) 流管法

流管法由於計算過程煩瑣,礦場上不常用,因篇幅所限,此處不作介紹。

(6) 數值模擬法

數值模擬法適用於任何類型、任何開發階段及任何驅替方式的油藏。開發初期,油藏動態數據少,難以校正地質模型,用數值模擬方法只能粗略計算油藏的可采儲量。

2. 開發中後期可采儲量的計算方法

開發中後期是指油田含水率大於40%以後,或年產油量遞減期。開發中後期可采儲量的計算方法主要有水驅特徵曲線法、產量遞減曲線法、童氏圖版法。

(1) 水驅特徵曲線法

所謂水驅特徵曲線,是指用水驅油藏的累積產水量和累積產油等生產數據所繪制的曲線。最典型的是以累積產水量為縱坐標,以累積產油量為橫坐標所繪制的單對數曲線。

根據行業標准SY/T5367-1998,水驅特徵曲線積算可采儲量共分為6種基本方法,加上童氏圖版法,共7種方法。

1) 馬克西莫夫-童憲章水驅曲線:此曲線常稱作甲型水驅曲線,一般適用中等粘度(3~30mPa·s) 的油藏。其表達式為:

lgWp=a+bNp

可采儲量計算中,以實際的累積產水量為縱坐標,以累積產油量為橫坐標,將數據組點在半對數坐標紙上。利用上式進行線性回歸,得到系數a和b。然後利用下式計算可采儲量: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計算技術可采儲量時,一般給定含水率fw=98%,計算對應於含水率98%時的累積產油量即為油藏的技術可采儲量。

2) 沙卓諾夫水驅曲線:沙卓諾夫水驅曲線適用於高粘度 (大於30mPa·s) 的油藏。表達式為:

lgLp=a+bNp

以油藏實際的累積產液量為縱坐標,以累積產油量為橫坐標,數據組點在半對數坐標紙上,進行線性回歸,得到上式中的系數a和b。同理給定含水率98%,計算油藏的可采儲量,計算公式如下: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3) 西帕切夫水驅曲線:此種曲線適用於中等粘度 (3~30mPa·s) 油藏。表達式為: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對應的累積產油量與含水率的關系式為: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4) 納扎洛夫水驅曲線:此種水驅曲線適用於低粘度 (小於3mPa·s) 的油藏。其表達式為: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對應的累積產油量與含水率的關系式為: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5) 張金水水驅曲線:此種水驅曲線適用於任何粘度、任何類型的油藏。其表達式為: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對應的累積產油量與含水率的關系式為: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6) 俞啟泰水驅曲線:俞啟泰水驅曲線適用於任何粘度、任何類型的油藏。其表達式為: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對應的累積產油量與含水率的關系式為: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7) 童氏圖版法:童氏圖版法也是基於二相滲流理論推導出的經驗公式,其含水率與采出程度的關系表達式為: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以上七個公式中:Wp——累積產水量,104t;Np——累積產油量,104t;Lp——累積產液量,104t;fw——綜合含水率,小數;R——地質儲量采出程度,小數;ER——採收率,小數。

利用童氏圖版法計算可采儲量,首先是依據如下圖版 (圖7-14),將油藏實際的含水率及其對應的采出程度繪制在圖版上,然後估計一個採收率值。最後由估計的採收率和已知的地質儲量,計算油藏的可采儲量。一般童氏圖版法不單獨使用,而是作為一種參考方法。

圖7-14 水驅油田採收率計算童氏圖版

前述1~6種方法均是計算可采儲量常用的方法。但對某個油藏,究竟選取哪種方法合理,不能單純憑油藏的原油粘度來選擇方法。要根據油田開發狀況綜合考慮,避免用單一因素選擇的局限性。一般的做法是:首先,根據原油粘度選擇一種或幾種計算方法,計算出油藏的可采儲量和採收率。然後,參考童氏圖版法,看二者的採收率值是否接近。若二者取值接近,說明生產數據的相關性好。但所計算的可采儲量是否符合油田實際,還要根據油藏類型及開發狀況進行綜合分析。若經過分析認為所計算的可采儲量不合理,則還要用其他方法進行計算。

(2) 產油量遞減曲線法

任何一個規模較大的油田,按照產油量的變化,大體上可以將其開發全過程劃分為3個階段,即上產階段、穩產階段及遞減階段。但有些小型油田,因其建設周期很短,可能沒有第一階段。所述的3個開發階段的變化特點和時間的長短,主要取決於油田的大小、埋藏深度、儲層類型、地層流體性質、開發方式、驅動類型、開采工藝技術水平及開發調整的效果。一個油藏的產油量服從何種遞減規律,主要是由油藏的地質條件和流體性質所決定的,開發過程中的調整一般不會改變油藏的遞減規律。

遞減階段產油量隨時間的變化,服從一定的規律。Arps產油量遞減規律有指數遞減、雙曲遞減及調和遞減三大類。後人在Arps遞減規律的基礎上,對Arps遞減規律進行了補充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 《石油可采儲量計算方法》 綜合了所有遞減規律研究成果,列出了用產油量遞減曲線法計算油藏原油可采儲量的4種計算方法。

1) Arps指數遞減曲線公式

遞減期年產油量變化公式:

Qt=Qie-D

遞減期累積產油量計算公式: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遞減期可采儲量計算公式: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式中:Di——開始遞減時的瞬時遞減率,1/a;Qi——遞減初期年產油量,104t/a;Qt——遞減期某年份的產油量,104t/a;Qa——油藏的廢棄產油量,104t/a。

遞減期可采儲量計算的步驟是:

第一步,以年產油量為縱坐標,以時間為橫坐標,在半對數坐標紙上,繪制遞減期的年產油量與對應的年份數據組,並進行線性回歸,得到一條直線,直線方程式為:lgQt=lgQi-Dit。則直線截距為lgQi,直線斜率為-Di,從而求得初始產量Qi,遞減率Di

第二步,確定油藏的廢棄產量Qa。計算技術可采儲量時,一般以油藏穩產期的年產液量對應含水率98%時的年產油量為廢棄產量。也可以根據開發的具體情況,根據經驗,給定一個廢棄產量。

第三步,由第一步所求的Qi,Di和第二步所求的Qa,代入遞減期可采儲量計算公式,即可求得油藏的遞減期可采儲量。遞減期可采儲量加上遞減前的累積產油量就是油藏的可采儲量。

2) Arps雙曲遞減曲線公式

遞減期產油量變化公式: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遞減期累積產油量計算公式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遞減期可采儲量計算公式: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遞減期可采儲量計算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求遞減初始產油量Qi,初始遞減率Di和遞減指數n。產油量變化公式兩邊取對數得: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給定一個,nDi值,依據上式,用油藏實際的產油量和對應年限數據組,進行線性回歸。反復給定nDi值,並進行回歸,直到相關性最好。此時,直線的截距為lgQi,直線斜率為-1/n。從而可求得Qi,n及Di值。

第二步,確定廢棄產油量。

第三步,計算遞減期可采儲量。將第一步所求得的3個參數和廢棄產油量代入遞減期可采儲量計算公式,便可求得遞減期可采儲量值。遞減期可采儲量加上遞減前的累積產油量就是油藏的可采儲量。

3) Arps調和遞減曲線公式

Arps雙曲遞減指數n=1,就變成了調和遞減曲線。

遞減期產油量變化公式: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遞減期累積產油量計算公式: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遞減期可采儲量計算公式: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遞減期可采儲量計算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求遞減初始產油量Qi,初始遞減率Di。把產油量變化公式與累積產油量計算公式組合成: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累積產量與產量呈半對數線性關系。根據直線的截距和斜率,可求得Di,Qi值。

第二步,確定廢棄產油量。

第三步,計算遞減期可采儲量。將第一步所求得的3個參數和廢棄產油量代入遞減期可采儲量計算公式,便可求得遞減期可采儲量值。遞減期可采儲量加上遞減前的累積產油量就是油藏的可采儲量。

4) 變形的柯佩托夫衰減曲線Ⅱ

遞減期產油量變化公式: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遞減期累積產油量計算公式: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遞減期可采儲量計算公式: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計算可采儲量之前,首先要求得參數a,b,c。求參數常用且簡便的方法如下:

首先,求得參數a和c。由遞減期產油量變化公式和遞減期累積產油量計算公式可得:

tQt+Np=a-cQt

根據上式,以tQt+Np為縱坐標,Qt為橫坐標,進行線性回歸,直線截距為a,斜率為-c。從而求得參數a和c。

然後,求參數b。將所求參數a和c代入累積產油量計算公式,以累積產油量Np為縱坐標,以1/(c+t)為橫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則直線截距即為a,直線斜率即為要求的參數b。

⑥ 國家現在允許個人探測開採石油和礦藏嗎

國家是允許的。
但是,他有探采證嗎?
「我有一個朋友會探測礦藏石油,他原先自己探測出幾座金礦,賺了幾千萬,」這個是不可能的事情吧。 小心被他騙倒哦。
我本身就是是干這行的。探采一次礦產,最少要投入數千萬,很多專業人員配合才行。金礦的話,國家只允許私人對含量在0.5克每噸以下的金礦進行探采。難度相當大。成本非常高。目前中國只有紫金礦業公司有這個能力。一個人根本不可能有探採的能力。 像這種價值低的礦產,也賣不了什麼錢。價值高的也會直接歸國有,不可能拿到錢的 。
當然,只要他有足夠的資金和實力,能辦到探采證,剩下的東西就沒什麼問題了。
石油的話,我知道的就有好幾個幾百平方公里的油田,地質隊和中國石油公司已經探出來的,但是由於開采成本是原油價值的10倍以上,只能丟荒封井那裡,私人誰有能力的話也可以去承包。

⑦ 石油是什麼石頭煉成的為什麼岩石會有油

石油不是由石頭煉成的

對於石油,你可以將其和普通的礦物當成一樣的東西就好,只不過多數礦物是固體,石油是液體【准確說,液體為主】罷了(當然也有氣體,譬如天然氣)

他原本是古生物,未被分解者直接分解完全的遺骸,其中的有機物,被掩埋到地層深處,上面沉積了層層沉積岩,隨著深度增加,埋藏這些遺骸的地方溫度和壓力都會升高,一些復雜高分子有機物就會開始裂解,形成較低分子的有機物,這就是石油(以及天然氣)的由來。

但僅僅這樣還不夠,石油生成還要恰好有合適的儲藏條件,甚至中途還會發生移動,後來一些儲藏石油的岩層甚至因地殼運動還能來到非常淺表的地方,讓我們勘探發現。這時才算結束。

當然,更為具體石油生成,儲存,轉移,中間其他附加的物化的過程,需要大學特定專業的知識做准備,這里就不展開了。

⑧ 油田的地質儲量是怎樣算出來的

在石油勘探的不同階段都要進行儲量估算或計算。為了給油田開發做好准備,必須提供比較准確的地質儲量。所提交的地質儲量是石油勘探最終成果的綜合反映,是油田開發的物質基礎。

計算儲量有好幾種方法,一般採用容積法、物質平衡法和統計法。

容積法應用比較廣泛,只要把含油麵積圈定準確,把第一性資料求准,就可以算出可靠的儲量。物質平衡法是在油田開采一個階段以後才能應用,在油層性質差別很大時,准確程度就不高了。統計法往往是在地下岩層比較復雜,油、水層交互出現或裂縫性油層中才使用。

這里僅就容積法介紹一下怎樣計算油田的石油地質儲量。按這種方法,首先要把各種計算參數搞清楚,每一個參數越准確,儲量也就越接近於實際。參數中最主要的是含油麵積和油層厚度。

油層厚度是指油層有效厚度,即經過油層單層試油能采出的有開采價值的原油的那些油層的厚度。

油層有效孔隙度是用岩心測量出的岩石孔隙容積占岩石總體積的百分數。我國多數油田砂岩油層孔隙度在20%左右。

含油飽和度是指在儲油岩石的孔隙體積中石油所佔體積的百分比。

原油的體積在地下油層中與地面上不同,在地下時因為原油中溶有大量氣體,體積比較大;噴到地面後,壓力降低,氣體從油中跑出,原油體積就會縮小。地下體積與地面體積之比叫做體積系數。

一些國外油田資料中所講到的石油地質儲量實際上是指可采儲量。這是考慮到地下的原油不能百分之百地采出,只計算可以采出的儲量,就是可采儲量,它不包括預計不能采出的那部分石油地質儲量。可采出的儲量與地下全部地質儲量之比叫做採收率。實際上,由於各油田特點不同,油田開發方法和採油工藝不同,採收率也不同。

油田情況基本上搞清楚了,石油地質儲量基本上計算準確了,油田就可以投入開發。到此,可以講石油勘探的任務已經基本上完成了。

但是為了進一步查明油井生產能力和開采特點,在石油勘探後期,往往要開辟生產實驗區,以取得油田開發的實際經驗。在生產實驗區里,可根據實際情況,採用幾種不同的開發方式進行開采實驗,以便於比較,為油田全面開發提供依據。這樣才能制定出以地質為基礎,以生產實踐為根據,綜合考慮各種條件的符合多快好省原則的油田開發方案。

⑨ 地球上的石油儲量有多少為什麼會越采越多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它是一種天然形成的能源,那麼就有很多人疑惑地球上的石油儲量有多少?為什麼會越采越多?換句話說,一些專家地球目前石油的儲存量至少可以再開採用50年,越來越多是因為人類對石油儲存量的認知也隨著技術的發展在逐漸刷新。

石油的在地球的儲存量是巨大的,給國家經濟政治也帶來很大影響,所以現在很多國家發生戰爭都是因為爭奪石油的管控權,如我們都很熟知的伊拉克戰爭,這也是警醒我們全世界思考的一場戰爭,石油的儲存量是一個國家經濟的重要標准,而目前全球的石油還可以供人類開采50年,而這類認知是不是也會隨著開采技術的發展而有新的標准呢,我們不得而知。

⑩ 能採集到水,石油,天然氣的深度分別是多少

1,地表水,最淺的是 「一鍬挖個井」 ,不到半米深。農村一般的水井大概 從幾米深到三、四十米深。
2,地下水,大都是七、八十米深到數百米深。
3,石油,最淺的有 「石油泉」 ,自己冒出地面。最深的達 5000 米以上。大慶油田的井深從幾百米到一千多米;任丘油田、青海油田 最深的油井深度超過5000 米。
4,天然氣的井深和石油的井深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