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些支出屬於「三公經費」、行政經費
1、三公經費一般指三公消費。三公消費,指政府部門人員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費產生的消費,是當前公共行政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全國人大常委會2011年6月30日表決通過關於批准2010年中央決算的決議,經財政部匯總,2010年中央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三公「支出合計94.7億元。
決算報告還公布了匯總2010年中央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維持機關運行開支的行政經費,合計887.1億元。2012年6月財政部公布,2011年中央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的「三公經費」支出,合計93.64億元人民幣。
2、行政經費是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行政機關進行活動所開支的費用。國家行政機關每年根據實際需要制定年度預算,經國家權力機關批准後,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行政經費專款專用。
行政經費按預算科目分類,可分為工資、福利、公務、業務和其他費用等「目」;按費用性質分類,可分為勞動報酬性、生活津貼性、勞務補償性、公用性等經費。
(1)什麼是行政費用擴展閱讀:
行政經費按預算科目分類,可分工資、福利、公務、業務和其他費用等「目」;按費用性質分類,可分勞動報酬性、生活津貼性、福利補助性、勞務補償性、公用性等經費。國外行政經費主要包括行政支出,國務活動支出,立法、司法、監察支出,公務人員退休及撫恤支出,社會保障支出等項。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經費包括:
①行政支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費;各級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機關經費;統一戰線、民族、華僑、宗教事務費;政治宣傳費;統計業務費;檔案館經費;公務人員培訓費;居民委員會補助費;等等。
②各級司法、檢察、公安機關經費。
③民主黨派和外交活動支出等。
⑵ 創業行政費用是指什麼
首先,大學生創業是免收創業行政費用的。
行政事業性收費:
行政事業性收費是行政性收費和事業性收費的總稱。
行政性收費,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或政府授權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的單位,為加強社會、經濟、技術管理所收取的費用。其具體形式一般表現為:
①管理費;②登記費和手續費;③審核費和評審費;④證明費。
事業性收費是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為社會或個人提供特定服務所收取的費用。它不以盈利為目的,但有強制性、壟斷性,其收費標准按提供服務的合理費用或收益制定。事業性收費應堅持先服務後收費的原則。事業性收費的基本類型為:服務補償費和社會福利費、檢測費。
設置行政性、事業性收費項目,必須以法律、法規、規章、政策為依據,以客觀的管理行為和服務事實為基礎,嚴格執行申報、批准程序、禁止擅自設置行政性、事業性收費項目。禁止將經營收費納入行政性、事業性收費,或者將行政性、事業性收費轉作經營性收費。所謂經營性收費,是指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營性服務所收取的費用。經營性收費必須堅持雙方自願的原則,其收費標准按提供服務的成本加稅金、利潤制定,還要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相適應,既要考慮事業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群眾的經濟承受能力。
行政事業性收費必須從嚴掌握,除國家法律、法規另有規定者外,國家機關職責范圍內辦理公務和業務活動不得收費。確因社會、經濟、技術管理的需要,必須收費的應根據實際支出收取一定費用。其標准制定應堅持「取之有度、用之合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單位,必須持有物價管理部門核發的收費許可證。收費票據除國家規定使用的專業票據外,一律使用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票據。
行政事業性收費款項,除按國家規定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外,均作為預算外資金,實行財政專戶存儲和計劃管理。收費單位應當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設立收費專項帳冊,嚴格執行用款審批制度,按規定的開支范圍使用。
⑶ 行政費用包括哪三大類
法律分析:行政費用包括哪三大類? 包括:1、交通費; 2、通訊費; 3、禮品費; 4、業務招待費; 5、會議費; 6、服裝費; 7、勞保費; 8、辦公易耗品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五十九條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收取費用的,應當按照公布的法定項目和標准收費;所收取的費用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私分或者變相私分。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行政機關返還或者變相返還實施行政許可所收取的費用。
⑷ 什麼是行政管理費用
與生產無關的部門。通俗的說,就是辦公室的工作,你看你們企業里邊那些是做文職工作的,做管理工作的,有行政職權的,就基本上是行政部門
一般行政部門發生的費用就記入管理費用,生產部門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費用,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記入生產成本,其他部門的記入製造費用
⑸ 公司里邊一般的行政費用包括哪些
財務中管理費用為下述內容可以參考:
(1)開辦費;(2)辦公費;(3)交通費;(4)通訊費;(5)水電費;(6)差旅費;(7)業務招待費;(8)車輛費;(9)設備維修費;(10)會務費;(11)企業財產保險費;(12)稅金;(13)宣傳及廣告費;(14)技術開發費;(15)訴訟費;(16)咨詢費;(17)折舊費;(18)攤銷費;(19)工資;(20)福利費;(21)工會經費;(22) 職工教育經費;(23)其他費用。
行政費用是指企業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所發生的管理費用,包括企業的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當由企業統一負擔的公司經費(包括行政管理部門職工工資、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辦公費和差旅費等)、工會經費、待業保險費、勞動保險費、董事會費、聘請中介機構費、咨詢費(含顧問費)、訴訟費、業務招待費、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技術轉讓費、礦產資源補償費、無形資產攤銷、職工教育經費、研究與開發費、排污費、存貨盤虧或盤盈(不包括應計入營業外支出的存貨損失)、計提的壞賬准備和存貨跌價准備等。
⑹ 行政費是什麼意思
行政收費,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或者依法履行行政職能的其他組織,為滿足特別的行政支出,向與特別支出存在特定關系的行政相對人收取貨幣的行為。如:工商管理費、過路過橋費等。廣義上說,行政收費是行政徵收的一部分。
⑺ "行政費用"什麼意思
你是事業單位的會計吧,行政費用就是管理費用
⑻ 行政費用包括哪些費用
行政經費按預算科目分類,可分工資、福利、公務、業務和其他費用等「目」;按費用性質分類,可分勞動報酬性、生活津貼性、福利補助性、勞務補償性、公用性等經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經費包括:
1、行政支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費;各級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機關經費;統一戰線、民族、華僑、宗教事務費;政治宣傳費;統計業務費;檔案館經費;公務人員培訓費;居民委員會補助費;等等。
3、各級司法、檢察、公安機關經費。
4、民主黨派和外交活動支出等。
拓展資料:
行政經費是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行政機關進行活動所開支的費用。國家行政機關每年根據實際需要制定年度預算,經國家權力機關批准後,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行政經費專款專用。
⑼ 行政管理費用的含義是什麼
行政管理費用: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或政府授權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的單位,為加強社會、經濟、技術管理所收取的費用。其具體形式一般表現為:①管理費②登記費和手續費③審核費和評審費④證明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