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異地住院醫保怎麼報銷
異地住院使用醫保報銷,還需要先行備案,可在通過線下櫃台、電話、線上渠道三種方式進行醫保備案,異地就醫的時候還需要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告知醫生自己需要用醫保報銷,獲得相關資料,等到出院後攜帶好住院發票原件,診斷證明,出院小結,醫療費用清單,社保卡,身份證等資料前往當地醫保窗口辦理報銷手續即可。
醫保備案的三種方式為:比如線上渠道辦理就是可以在支付寶搜索國家異地就醫備案進行醫保備案,或直接在支付寶中找到跨省異地就醫備案也是可以的;電話備案就是可以撥打當地社保局熱線備案;線下櫃台備案就是攜帶號相關資料,比如身份證和醫保卡等前往當地社保或醫保管理部門進行辦理。
異地結算需要注意的問題
1. 報銷范圍,以就醫城市為准
在異地就醫時,報銷的葯品目錄、診療項目、服務設施能不能報銷,以就醫的城市當地報銷范圍為准。
2. 報銷多少,參保地說了算
雖然報什麼,要按就醫地的標准來,但報多少,得按參保地的報銷比例。比如報銷的起付線、報銷比例,以及最高報銷限額,要看患者參保的「本地」標准。
這樣做是為了避免過多異地就醫行為,瓜分就醫地的城市基礎醫保基金,而導致出現不公平的現象。
因為大部分異地就醫會出現在醫療資源相對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大多在醫保政策上屬於「交的多報的多」,如果允許異地就醫人員以原來自己城市更低水平的醫保繳費標准,享受異地同樣的報銷比例,是有點不公平的。
3. 異地就醫,有問題,找「異地」
去外地看病,如果服務過程中,醫療行為和費用等出現問題,可以找回異地經辦機關。異地的醫院有責任為外地患者提供和本地患者一樣的服務,包括信息記錄、醫療行為監控,醫療費用的審核等。
4.異地就醫手續齊全,卻無法報銷的,需要向地區社保經辦機構申請報錯處理機制。
哪些人可以享受異地聯網就醫
異地就醫可以簡單定義為參保人在其參保統籌地區以外發生的就醫行為。目前可以享受異地就醫福利的有:
一是,退休後在異地定居並且戶籍遷入定居地的人員。比如回原籍居住的退休知青,退休前在工作地參保,現在退休回原籍居住了。
二是,在異地居住生活的人員。隨子女居住,幫助帶孩子的老年人。
三是,用人單位派駐異地工作的人員。比如有一些駐外的辦事處,這些員工長期在外面工作。
四是,異地轉診人員。當地醫療機構診斷不了,或者可以診斷但治療水平有限,需要到外省就醫的患者。
五是,異地突發疾病臨時就醫人員。
不管你是參加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還是參加了城鄉居民醫保、新農合,凡是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的住院費用,都可通過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直接結算,不必先自己墊資再回參保地報銷。
② 職工醫保異地就醫怎麼報銷
本市參保人員異地就醫應遵循「先備案,選統籌區,並持卡就醫」的流程。
一、已備案
備案成功的參保人員,在本人備案成功的異地統籌區內的定點醫院發生的醫療費用,持社保卡就醫,直接結算、實時報銷。
二、未備案
未進行異地就醫備案的本市參保人員,在異地發生的醫療費用原則上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
但因突發情況不能回京治療,在異地醫保定點醫院急診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可由參保人員先行全額墊付,回京後申請手工報銷。
③ 在異地就醫備案後回參保地就醫還能報銷嗎
摘要 一般是不可以的,具體要看參保地的規定,比如重慶市規定異地備案後不可在參保地享受醫保待遇;煙台市規定異地居住人員臨時返煙產生的住院費用如符合政策規定可以報銷。長期在外居住人士返回參保地居住,向參保地社保局申請取消備案後,還是可以繼續享受參保地醫療費用報銷,注意異地備案要滿一年後才可以撤銷備案。
④ 異地備案後怎麼報銷
摘要 做好了備案,就是查定點醫院了,可以在參保地醫保局官網或者下載「國家醫保服務平台APP」查詢符合條件的醫院。
⑤ 異地就醫醫葯費如何報銷
異地就醫葯費的報銷,可以去當地的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當面的報銷。可以通過書面申請,然後提交各種材料,按照相關程序就可以報銷。
一、異地就醫醫葯費如何報銷
異地就醫報銷。一、參保人辦理異地就醫確認手續後,方可在經認定的異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其個人醫療帳戶金額可憑醫保卡的任一營業網點支取,用於支會門診一般疾病費用及在葯店購葯配葯的費用,參保人員患病住院(含門診特定項目治療)可到已認定的當地定點醫療機構進行住院和門診特定項目治療,醫療費用先由個人墊付,自出院之日起1個月內憑以下資料由參保單位向市醫保中心申請報銷,醫療保險卡的正反面復印件2、已確認的《異地就醫申請表》復印件。
二、關於就醫醫葯費報銷的分析
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他能夠在自己經濟實力發展的過程之中,還要保障每一個人提高自己的經濟實力,而且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他們的關於健康的水平會有所下降,對國家非常重視有關醫療方面的問題,有些人沒有錢去就醫甚至是無法承擔高額的費用,國家就在這個方面提供了相應的幫助。通過給予他們醫葯費的一些報銷,減少他們關於經濟上承擔的一些問題。減少他們生活的壓力,改善他們的生活,所以醫葯費報銷是一個非常值得推薦的事情,關於醫葯費報銷的程序,一定要按照申請書證明材料以及這種各種明細的清單和本人的簽名,按照這些程序進行報銷是非常重要的。
關於醫葯費報銷的這件事情,一定要按照相關程序,如果在其他地方報銷的話,也可以去當地的醫療部門進行。
⑥ 醫保在異地住院怎麼報銷
法律分析: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可以異地報銷的,在異地報銷時,必須先到參保地的醫保經辦機構進行登記和備案,所花費的醫療費用應有個人先行墊付。出院後准備報銷的一些證明材料到參保人戶籍所在地的醫保經辦機構報銷醫療費用。出院後1個月內,參保人可以憑身份證、戶口簿、居民醫保卡、出院證明、醫葯費發票及醫院費用明細總清單、異地居住證明或暫住證等資料到戶籍所在地的醫保經辦機構辦理醫療費用報銷手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 第八十二條 基本醫療服務費用主要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和個人支付。國家依法多渠道籌集基本醫療保險基金,逐步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可持續籌資和保障水平調整機制。公民有依法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權利和義務。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城鄉居民按照規定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
⑦ 異地住院醫保怎麼報銷
對於異地住院,咱們一般是以社保所在地為基準,只要住院的地區與社保繳納的地區為不同的地區,即為異地住院。
隨著社保這些年的不斷改革,特別是稅改以後,社保的交納不在地稅局了,地稅與國稅合並了,那其實社保的這一大筆資金的歸屬,變發生了變化,就開始有機會實現地區間的調配。這個政策其實未來一定會利好於我們的就診報銷制度,當然不可能是一步到位,需要有一個緩慢的過程。
當前社保報銷大的政策特點是,我們在越低級別的醫院就診,社保給予的報銷比例越高,向上升一級就降低一節報銷比例,從村到北上廣這些地方就診的話,有可能報銷比例會驟減。
異地就醫,一般主要有幾種情況,
全國有大部分城市,地區的醫保政策是不報門診,而只管住院的,
1、長期在外打工,在工作地沒有社保,只在戶籍地有新農合,或者居民醫保。生了大病小病都會在打工所在地就診,此時如果門診,自費比較容易理解,而住院時如果手續不對,搞不好也是要自費的。
住院前要麼有轉診單,要麼有醫保的異地備案,如果這兩項都沒有做,就得自費了。
2、老人退休後,跟工作在其他城市的子女一起生活,而醫保是在外地的,這時老人生病住院時,就是異地就醫了,這種長期居住在非醫保所在地的情況,建議提前辦理異地備案,如果經常往返於兩地的就比較難辦了。
3、生了大病,或者疑難雜症,在本地無法治療的,需要轉到其他有更好治療手段的異地醫院時,就比較容易了,因為是醫院做不了的,也是醫生建議的,那轉診單就比較容易開,通常異地就醫,最難的就卡在了「轉診單」上,有轉診單就診時,通常是先自付,治療後回當地事後報銷,但是這些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醫改,在線辦公的打通,有些地區可能已經可以實現異地結算了,那此時,我們就只需要承擔醫保不能全報的部分了。
而對於醫保不報的,那就會比較多了,比如升到高一級的城市後報銷比例下降了,社保外的大型檢查和自費葯比例加大,同時還有可能涉及到外購葯這些都是個人要負擔的,那社保的作用就變弱了。
4,如果我們有商業醫療險,那在醫院就診的所有票據都不要丟,可以社保報完後再憑發票以及相關的診斷,費用清單等手續,由商業保險報剩餘的費用。
⑧ 異地就醫如何進行報銷
無論是城鎮職工醫保還是城鄉居民醫保的參保人員,只要按照規定進行履行相應的手續,按照規定進行備案,都可以在定點醫院享受跨省異地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不同地方異地就醫報銷比例是不一樣的。我們拿新農合轉診省內為例:鄉鎮衛生院起付線為100元,報銷比例提高到90%;縣級二級以下醫院(含二級),起付線為400元,報銷比例80%;市級二級以下醫院(含二級)起付線為700元,報銷比例70%。
省級二級以下醫院(含二級)起付線為1000元,報銷比例為65%;省級三級醫院起付線為2000元,報銷比例為65%。
當然這只是一個大概的數據,最終還是要結合相關的醫療內容,不同的葯品也會影響報銷的比例。
異地住院醫保報銷的情況主要有三種,一種是臨時異地就醫,可以先墊付醫葯費,之後帶著蓋有急診章的票據回到當地的醫保中心進行報銷。如果是長期異地居住就醫,申請人可以向單位申請辦理社保異地安置備案手續,辦完手續後,即可在異地直接持卡就醫。如果當地醫院無法醫治需要轉院去外地治療時,這需要有縣級以上醫院開的轉診證明,在住院時憑借轉院證明即可辦理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