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葯費用,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是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
就是說超過15000的部分才能扣除,像自付20000,只能扣除5000。扣除限額不超80000,像自付100000,最多扣除80000
2. 符合當地社會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住院醫療費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一般學校買的保險報銷規定為:
1.已參加醫保的,在符合當地社會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醫療費用,扣除當地其他途徑已報銷後的部分,按照90%比例給付住院醫療保險金;
2.未參加醫保的,在符合當地社會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醫療費用,扣除100元免賠額後,按以下分級累進比例給付住院醫療保險金:100元-1000元,給付比例50%;1000元-5000元,給付比例60%;5000元-10000元,給付比例70%;10000元-30000元,給付比例80%;30000元以上,給付比例90%。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3.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費用是什麼意思啊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費用指的是在一般情況下生病住院醫保能夠報銷的基本醫療費用,就是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中符合當地社會醫療保險的報銷范圍。
基本醫療保險是為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通過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以避免或減輕勞動者因患病、治療等所帶來的經濟風險。
4. 基本醫療服務費用主要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和什麼
法律分析:基本醫保是指職工在患病時,能得到目前所提供給他的、能支付得起的、適宜的醫療技術。基本醫療服務費用主要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和醫療費用補助 .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六條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二十七條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條 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5. 什麼是基本醫療之外的費用
基本醫療費用是指符合國家和省市有關基本醫療保險用葯、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范圍及支付標准等各項規定的醫療服務而產生的醫療費用。
6. 基本醫療保險包括什麼
醫療保險一般指基本醫療保險,通過用人單位與個人繳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由醫療保險機構對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要是不知道如何選擇醫療保險可以看這里《醫療保險哪種最好?這樣投保准沒錯!》
醫療保險包括:
1、醫療期待遇
職工享受醫療保險待遇,除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者外,只限於規定的醫療期內。醫療期的長度根據職工本人連續工齡和本單位工齡分檔次確定,最短不少於3個月,最長一般不超過24個月;難以治癒的疾病,經醫療機構提出,本人申請,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後,可適當延長醫療期,但延長期限最多為6個月。
2、醫療待遇
職工一般可選擇在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簽訂醫療保險合同的定點醫院就醫。其保險待遇項目主要有:規定范圍內的葯品費用、規定的檢查費用和治療費用、規定標準的住院費用。其中,職工個人賬戶用於支付小額醫療費用,社會統籌基金用於支付大額醫療費用。
此外,職工供養親屬患病治療時,一般僅就某些項目(如葯費、手術費等)的醫療費用給予一定比例(一般為50%)的醫療補助。
3、疾病津貼
疾病津貼又稱病假工資。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滿1個月以上的,停發工資,由用人單位按其工齡長短給付相當於本人工資一定比例的疾病津貼,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7. 醫保范圍內費用是什麼意思
醫保范圍內費用:
醫保范圍內費用是指醫保三個目錄范圍內的醫療費用。三個目錄包括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目錄和醫用耗材目錄。醫保范圍內的費用是可以按照醫保的政策規定進行報銷的,醫保范圍外的費用是不能報銷的。
簡介:
醫保范圍是指醫療費用屬於「社會基本醫療保險葯品和項目目錄」中的項目,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甲類、乙類這些,丙類費用即是不屬於醫保范圍的費用。累計醫保范圍內金額=總醫療費用-丙類費用-乙類費用*醫保規定的保險比例。
醫保的報銷范圍是有限制的,在醫保規定的的醫療機構和葯店就醫、買葯才可以報銷。並且,只有在《基本醫療保險目錄》裡面的葯品,才可以報銷,甲級葯物全部報銷,乙級葯物部分報銷,丙級葯物不能報銷。參與治療的項目也有要求。只有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范圍的才可以全額報銷,或者部分報銷。比如說你去眼科醫院配眼鏡,做近視手術等等,是不符合報銷標準的。服務設施同樣也有規定的范圍。只有符合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服務設施的標准范圍,才可以報銷。主要包括住院床位費和急診、門診留觀床位費。像是護工費、膳食費之類的,是不能報銷的。
醫保范圍外費用就是指醫保不報銷的那些費用,比如說起付線以下不賠。如果花費的醫療費沒有超過起付線,就得由個人承擔。封頂線以上也不賠,比如說北京職工醫療,門診封頂線是2萬,住院則是10萬。個人自費也不報銷,甲類葯100%報銷,乙類葯部分報銷,丙類葯不能報銷。個人自付部分也不報銷的,在醫保的起付線和封頂線中間,依然會有部分費用需要個人來承擔,也就是通常人們說的醫保報銷比例。報銷比例越低,個人承擔的比例就越高。
8. 醫保范圍內費用是什麼意思
醫保范圍內費用是指醫保三個目錄范圍內的醫療費用。三個目錄包括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目錄和醫用耗材目錄。醫保一般指醫療保險,醫療保險一般指基本醫療保險,是為了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通過用人單位與個人繳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由醫療保險機構對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實施集聚了單位和社會成員的經濟力量,再加上政府的資助,可以使患病的社會成員從社會獲得必要的物資幫助,減輕醫療費用負擔,防止患病的社會成員「因病致貧」。
基本醫療保險的作用如下:
1、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生產的發展;醫療保險是社會進步、生產發展的必然結果。反過來,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又會進一步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生產的發展,一方面醫療保險解除了勞動者的後顧之憂;
2、調節收入差別,體現社會公平性。醫療保險通過徵收醫療保險費和償付醫療保險服務費用來調節收入差別,是政府一種重要的收入再分配的手段;
3、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保障。醫療保險對患病的勞動者給予經濟上的幫助,有助於消除因疾病帶來的社會不安定因素,是調整社會關系和社會矛盾的重要社會機制;
4、促進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手段。醫療保險和社會互助共濟的社會制度,通過在參保人之間分攤疾病費用風險,體現出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新型社會關系,有利於促進社會文明和進步;
5、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保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五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
9. 醫保門檻費是什麼
法律分析:「門檻費」是一種不準確的說法,它並非是醫保中心或醫院額外向住院患者收取的一筆費用,而是相關政策規定的參保人員報銷醫療費用所劃定的一條報賬底線。醫保中心只按規定對介於「起付線」與「封頂線」之間的費用予以報銷,而低於「起付線」的這部分費用則由患者自己承擔。
法律依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 第十一條 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葯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10. 什麼叫基本醫保統籌合規醫療費用
應該是你沒聽清楚或沒表述清楚吧,正確應該是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在某級醫療機構按合規醫療費用的70%報銷(報銷比例根據醫院等級不同,也會不同,醫院等級越低,報銷比例越高。),合規費用≠住院費用。醫保只報銷符合政策規定范圍內的費用,因為是基本醫療保險,是保障基本醫療需求,比如床位費,醫保一般只按15—30元/天報銷,你住1000元/天,醫保不可能也給你按70%報銷。超出部分是不報的。還有空調、伙食等費用也是不報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