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鑽石礦藏 » 土星上的鑽石雨都去哪裡了
擴展閱讀
時間管理成本怎麼做 2025-05-10 20:34:15
石油化工英語怎麼寫 2025-05-10 20:34:09
紫柚黃什麼價格 2025-05-10 20:28:57

土星上的鑽石雨都去哪裡了

發布時間: 2022-06-04 18:52:05

㈠ 為什麼木星和土星會下鑽石雨

有傳聞說,木星和土星上就含有大量的鑽石,並且經常下鑽石雨,這是真的嗎?這種看似有點扯淡的消息,似乎還是很有可能的。

Raymond Eanloz也預言了在海王星和天王星上也有類似的鑽石雨,並且認為在土星和木星上鑽石雨存在的預測也是合情合理的。

    ㈡ 土星木星上真的會下「鑽石雨」嗎

    土星和木星會下「鑽石雨」,土星上每年通過這樣的過程,產生大約一千噸「鑽石」,部分「鑽石」直徑或可以達一厘米。然而,土星和木星的核心溫度太高,「鑽石」落下之後,會被熔化成液體。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成員、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凱文•貝恩斯(Kevin Baines)和來自加州特種工程研究所(California Specialty Engineering,為工程和科學項目提供支持的專門機構)的蒙娜•戴麗特斯基(Mona Delitsky),在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就這一新研究做了報告。


    【為什麼會下鑽石雨】

    土星和木星大氣中,都含有甲烷。強閃電可把甲烷變成煤灰型態的碳,煤灰在沉降的過程中固化成石墨,然後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變成鑽石。


    土星和木星都是氣態巨行星,半徑約為地球的10倍。其中,木星直徑約 8.7萬英里(14萬公里),土星直徑約為 7.5萬英里(12萬公里)。目前尚不確定它們是否存在固態核,不過都可能有一個小岩核。就目前所知,兩顆行星的已知主要成分都是氫氣。雖然不知道木星或土星的大氣層具體有多厚,但至少有上萬英里。相比之下,地球的大氣層只有大約 62英里(100公里)。


    木星與土星上的鑽石雨始於上層大氣。閃電擊穿甲烷,將其變為炭黑(碳),隨著炭黑下降,氣壓增加,它又變成石墨。再下降約4000英里後,壓力增大到使石墨變成了鑽石。鑽石繼續下降兩萬英里左右之後(沒人知道土星或木星的核有多深)——這幾乎是地球直徑的三倍——直至它們的核。這時,壓力和溫度可能已經高到又把鑽石都變成了一片液態碳組成的汪洋大海。

    ㈢ 土星每年會下鑽石雨,你如何看待這種奇觀

    我們大家所有人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即便科學的研究進步很快,但依舊只是針對這個地球來說,面對外面的事情我們依舊很多不知道的,尤其是外太空裡面的星球,比如土星,人們會疑惑土星每年會下鑽石雨,你如何看待這種奇觀?其實很正常,只是外太空裡面的星球,所以很正常的事情,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吧。

    所以面度土星每年會下鑽石雨,我覺得這就是宇宙的一個分配規律,很正常的事情,大家如果可以去到土星,真的將這些鑽石帶回來,那就是真正的成功一夜暴富,但是能不能回來就是另一個問題了,所以想這些事情,還不如面對現實,自己努力工作。

    ㈣ 什麼是鑽石雨

    鑽石雨是土星和木星兩個行星上空中的甲烷在閃電和高溫、高壓的作用下產生鑽石後落下,因此形成鑽石雨現象,而且這兩個星球上每年會產生1000噸的鑽石,但在落下後就會融化成液體。

    鑽石雨介紹

    1、結晶碳

    鑽石雨是一種結晶碳物質,是土星和木星兩個行星上空的甲烷在閃電下形成鑽石雨現象,屬於氣體行星上的自然現象,而且其中部分鑽石直徑可以達到1厘米。

    2、產生原理

    土星和木星兩個行星的上空含有大量的甲烷氣體,這種氣體在強閃電的作用下會逐漸轉化為固體的碳物質,而碳物質會沉降的過程中形成石墨,然後在高溫高壓下轉變為鑽石。

    3、研究歷史

    土星和木星每年產生大量的鑽石雨,每年大概會產生1000噸左右的鑽石,而過去許多天文學家只有天王星和海王星會產生鑽石雨,而經過最新的大氣數據顯示,只有土星和木星才會產生這種結晶碳。

    ㈤ 太陽系中存在會下鑽石雨的星球嗎

    提到鑽石,很多朋友都會想到它高昂的價格,此外,還有它特殊的含義。在2010年的時候,NASA的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50光年之外的地方,發現了一顆鑽石星球,它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碳和氧,高溫高壓讓它的核心就是一顆巨大的鑽石。它的發現也為科學家們帶來了新的思考,那就是太陽系中是否也是如此?


    不過,從人類發展的角度來看,去探索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冰凍世界,是人類勢在必行的發展趨勢,因為宇宙中大量系外行星的秘密,可能都隱藏在它的上面。

    ㈥ 土星每年會下鑽石雨,降「雨」 量有多大

    12月21日,800年來首先次眼睛顯見的土星木星交會!土星歷年會下金剛鑽雨,降雨 量有多大?何為金剛鑽雨呢?

    就眼底下而言,全人類的科技能力鞭長莫及驅動探測器登陸這些氣態行星以上,探測器只得在這些氣態行星的守則之上看樣子這些龐大的行星,我輩撼動其壯觀的外表之時,也在構思其內中到底是嗬喲風月,是不是確實如科學家審度的雲雲存在金剛石雨要麼金剛石大海呢?打鐵趁熱全人類科技的開拓進取,有朝一日,俺們遲早登上這些氣態行星,揭破其神秘的面紗,其里頭是否真正留存金剛鑽淺海也將會變現在世族前頭!

    ㈦ 為什麼有些星球上會下「鑽石雨」

    是在星球大氣層中的純碳在高溫高壓下形成的。

    想在地球上見到「鑽石雨」是不可能的,因為在地球大氣層中沒有這樣的條件。但是,在天王星、海王星、土星和木星上,下「鑽石雨」是最平常不過的了,僅就土星而言,年「降雨量」就有上千噸,很多單顆鑽石「雨滴」的直徑甚至超過1厘米。

    天王星和海王星以及土星和木星大氣中,都含有甲烷。強閃電可把甲烷變成煤灰型態的碳,煤灰在沉降的過程中固化成石墨,然後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變成鑽石,這便是鑽石雨的由來。

    拿土星和木星舉例,它們都是氣態巨行星,直徑分別約為12萬千米和14萬千米。兩顆行星上的主要氣體都是氫氣,它們都有著至少上萬千米厚的大氣層,其中參與製造「鑽石雨」的是最外層的大氣。在這層大氣中,存在著含量不超過O與%的甲烷,它們就是「鑽石雨」的原料。當然,僅僅有甲烷是不夠的,「鑽石雨」的形成少不了另外一位舉足輕重的「功臣」,那就是兩個行星上的強閃電。據稱,這種閃電的強度是地球上閃電強度的100倍。

    在強閃電的作用下,甲烷被電流擊穿,瞬間變成了炭黑,炭黑在不斷下降的過程中,又因為氣壓的增加,變成了石墨。石墨繼續一路下降,直至降了大約6400千米後,在愈來愈大的壓力作用下,石墨終於華麗變身,升級成晶瑩璀璨的鑽石,然後紛紛飄落。

    但它們落不到星球表面。等到下降了3萬千米左右之後,這場令人心動的「鑽石雨」在極高的壓力和溫度的共同破壞下,最終又變成了由一片液態碳組成的汪洋大海。

    想像中的鑽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