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鑽石是怎麼形成的
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但有時人們對二者並不加細分。簡單地講,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C)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
它是大自然賜予人類最美麗的也是最昂貴的 物質和財富。人類文明雖有幾千年的歷史,但人們發現和初步認識鑽石卻只有幾百年,而真正揭開鑽石內部奧秘的時間則更短。
具體介紹如下:
1、金鋼石是鑽石的原料,是地球高溫高壓下行成的物質。
拓展資料;
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簡單地講,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鑽石美麗、稀有,是愛情和忠貞的象徵,代表永恆不破的愛情。
㈡ 隕石中的鑽石來自哪裡
我個人認為可能是來自外星,在地球這個有機星球上,碳的豐富程度是濫用的,更不用說生物圈,一個巨大的碳庫,是以岩石圈中的石灰岩和白雲石為代表的碳酸鹽系統,可以看作是一群具有重要話語權的岩石。街上的有機物和碳酸鹽有多復雜,但是為什麼很少看到最簡單的單晶碳鑽石呢?事實證明,鑽石的形成需要極高的壓力環境,雖然材料很多,但溫度還不夠。
結構質量穩定,不易腐爛磨損。作為隕石鑽石,它的晶體形狀是六邊形的柱子,柱子的表面呈縱向條紋。它的核心由均勻的藍綠色材料製成,半透明,手感細膩光滑,與外殼的自然過渡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同時,它可以在夜間發光,也被稱為隕石鑽石發光珍珠,這顆隕石鑽石發光珍珠在白天看起來很普通,與普通的石頭沒有什麼不同。
關於隕石中的鑽石來自哪裡的問題,今天就解釋到這里。
㈢ 鑽石為何是碳原子
鑽石的成分是碳。其碳12原子的結構特徵是每個碳原子都有四個共價鍵,C原子間等間距排列,C-C鍵長為0.154nm,原子間結構牢固,組成具有四個角相等的正四面體,形成一個鑽石晶胞。同時,四個角又是其它四面體晶胞的一部分。由四面體組成的鑽石,常見有立方體、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晶體。
㈣ 鑽石是怎麼形成的
中子星的爆炸 宇宙中或者小范圍地球上每一小顆的鑽石的形成都是以犧牲一顆恆星為代價的 爆炸中會形成鑽石
這是高中物理老師的口述的大概 可以參考
㈤ 鑽石和黃金分別是怎麼產生的,誰更珍貴
先說鑽石,碳元素在4.5到6Gpa的壓力和1100到1500℃溫度下,碳原子會呈現出立方最緊密堆積形態,彼此之間的碳原子會以共價鍵相連,當形態穩定後,鑽石的結構就穩定下來了。
這么嚴峻的環境,我們現在的科技是無法進行開採的,我們只能開采地殼里的黃金。不過這項過個相當困難,在人類6000的歷史中,總共挖出了14.26萬噸從黃金,其中15%還消失不見了。如今剩餘的黃金,預計只有12萬噸左右,數量稀少無比。鑽石的就比較多了,據統計,鑽石在地殼里的含量就超過了1000萬億噸。單單南非的三大鑽石礦坑,加起來就有4.5億克拉的鑽石儲量,數量超過黃金不知道多少倍。
㈥ 鑽石是怎麼形成的鑽石的形成條件是什麼
1、大部分鑽石是在地質的高溫高壓下形成的:
鑽石形成條件的壓力在4.5到6Gpa,溫度在1100到1500℃。
碳元素在較高的溫度、壓力下,結晶形成石墨,而在高溫、極高氣壓及還原環境中則結晶為珍貴的鑽石。當碳原子呈六方環狀的層狀排列時,形成的是低硬度的高溫耐火材料石墨; 當碳原子呈立方最緊密堆積, 彼此以共價鍵相連時, 就形成了自然界最硬的寶石—鑽石。
2、隕石撞擊形成鑽石:
當攜帶石墨的隕石撞上地球時,撞擊產生的高溫高壓能把石墨轉變成稀有且極端堅硬的金剛石。2008年,一塊橄輝無球粒隕石掉落在蘇丹努比亞沙漠中,研究發現,它不僅僅是一塊普通的隕石,仔細分析後,科學家確定這塊隕石里含有金剛石——鑽石的原石。
拓展資料:
天然鑽石形成於地表下超過100公里深處,再伴隨著火山噴發等地質活動上升到地面。 地幔中的高溫高壓使碳元素結晶形成鑽石,偶爾會將周圍的塵埃或液體雜質包裹進去。包裹雜質的鑽石通常含有少量的鈉、鉀和其他能揭示其形成環境信息的礦物質。
鑽石是一種天然礦物質,是在未受到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完全在大自然中形成的。重量一般在0.015ct-1.10ct之間,多數在0.2ct-0.4ct之間,顏色多為白色至淺黃系列,在G色-J色之間,彩色系列為淺色的紅、黃、藍等。在紫外熒光下,多數短波下為中等至弱的黃色、黃綠色,少數為惰性(無熒光)。
㈦ 為什麼會有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