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鑽石顏色等級表
鑽石顏色等級,從字母「D」(代表無色)開始,隨著顏色逐漸加深一直排列到字母「Z」(代表淺黃色、淺褐色),共23個等級:
D,E,F(無色級鑽石):這一類級別的鑽石極其稀有,價格不菲。
G,H(近無色級鑽石):算是性價比最高的。
I,J(近無色鑽石):略微有一些泛黃,普通人可能難以察覺,是小預算的上佳選擇。
K,L,M(微黃/微褐鑽石):黃色調相對明顯,日常佩戴可能會看到,大多數人可以輕易用肉眼分辨出來它們。
N,O,P,Q,R(略淡黃鑽石):黃色調比較明顯,可憑肉眼在鑽石中看到微弱的顏色。
S,T,U,V,W,X,Y,Z(淡黃鑽石):顏色較深,火彩差,普通人都可以看出鑽石具有明顯的黃色調。
Ⅱ 鑽石的顏色是指什麼
一般鑽石就是白鑽,最好最白的顏色是D色,如圖:
Ⅲ 鑽石都有什麼顏色
鑽石可分成四個顏色系列:無色透明至淺黃色系列、茶色至褐色系列、灰色系列及彩色系列。絕大多數首飾用鑽石屬無色透明至淺黃色系列,也只有這個系列的鑽石建立了明確的顏色級別、分級規則和相應的標准樣石。
鑽石什麼顏色最好
其實這是沒有一個標準的,在開普系列鑽石中,最無色最透明的鑽石,是最稀有珍貴的,也是最璀璨、切割後呈現的視覺效果最好的。但是也有人喜歡黃色、香檳色的鑽石,自然就會覺得偏黃色的好。因此,如果按照個人喜好來判斷,很難說哪種顏色的鑽石最好。但是,鑽石的顏色用英文字母D-N分別代表不同的色級,D級鑽石,也就是無色鑽石是極為罕見的最佳顏色。
鑒定鑽石的顏色時,將鑒定的鑽石與一套國際通用的標准比色石進行比較,標准比色石的顏色是按照從無色的D級(最高等級)到黃色的Z級次序來排列的。
如果是收藏的話,可以考慮D、E等級的,如果是日常佩戴的話,可以選擇J~G等級的K~M的就不建議大家選了,沒什麼價值的。
其實鑽石那種顏色好,這個完全看個人喜好,另外,評判一顆鑽石的品質,除了顏色,還要注意凈度、克拉重量和切工。
Ⅳ 鑽石都有什麼顏色
無色鑽石
無色鑽石可以用能帶理論解釋其呈色機理。在無任何雜質的純碳鑽石晶體中,每個C原子以共價鍵與另外4個C原子連接,帶隙能Eg=5.4eV,而可見光能量Eg<3.5eV,不具有足夠高的能量來激發價帶中的電子,因而沒有光波被吸收,鑽石是無色透明的。
黃色鑽石
Ⅰ型鑽石多是無——淺黃——黃色系列,對於Ⅰa型鑽石可以用色心理論來解釋其顏色成因;而Ⅰb型鑽石用能帶理論可以做出更好的解釋。
根據色心理論,Ⅰa型鑽石中不同聚合態形式的N可形成不同的結構缺陷,從而形成不同的色心,對可見光產生不同的吸收,鑽石的顏色是由多個色心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Ⅰa型鑽石中N以原子對形式(又稱為ⅠaA型)取代相鄰C原子的位置,引起晶格畸變形成N2心,造成了藍區478nm、452nm、439nm的吸收;若N以3個原子圍繞空穴組合在一起(又稱為ⅠaAB型),形成N3心,造成了藍紫區415nm以及423nm、435nm、465nm、475nm的吸收。由於N3、N2心吸收了可見光中的紫光和藍光,從而使鑽石呈現黃色。
根據能帶理論,Ⅰb型鑽石中,N原子比C原子結構多一個電子,這個多餘電子在帶隙內形成一個雜質能級,它的存在使帶隙能降低2.2eV。所以只要大於2.2eV的任何光量子都能把多餘電子激發到導帶中,並由此引起紫光——藍光范圍內的光被吸收,其他光透過,鑽石呈現黃色。合成鑽石多屬此類。
藍色鑽石
Ⅱb型鑽石含有硼,B原子比C原子少一個電子,因此當B替代C進入鑽石晶格時,就形成一個空穴色心。每100萬個C原子中有一個或幾個B原子時,它難呢過把從紅外至500nm(綠光邊緣)的光吸收,鑽石可產生誘人的藍色。
最新發現不含B、不導電的灰藍色鑽石,它們的晶體中含有H,因此普遍認為H的存在使導致灰色、灰藍色鑽石呈色的主要原因。
粉色、褐色鑽石
此類鑽石的顏色與其形成環境及運移過程中發生的塑性變形(導致晶體結構缺陷)有關。在引起晶格缺陷的同時,還可改變鑽石中N的聚集速率和形式,使鑽石形成不同顏色,且鑽石顏色的均勻程度也與塑性形變的均勻性有關。
綠色鑽石
綠色和藍綠色鑽石通常是由於長期天然輻射作用而形成的。當輻射線的能量高於晶體的閥值時,C原子被打入間隙位置,形成一系列空位-間隙原子對,使鑽石的電子結構發生變化,從而產生一系列新的吸收,可使鑽石呈綠色。若輻射時間足夠長或輻照劑量足夠大,可使鑽石變成深綠色甚至黑色。輻射造成的晶格損傷有時還可以形成藍色鑽石和黃褐色鑽石。
黑色鑽石
黑色鑽石的顏色可能因為其為多晶體集合體、大量黑色內含物(石墨多)和裂隙造成的。
Ⅳ 鑽石的顏色是怎麼分類的
按照國際上的標准最高從D開始排下來,E、F、G、H、I、J、K、L、M、N。用漢字表述來講H色以上的屬於白色范圍,I以下就帶黃色,影響美觀了!
Ⅵ 鑽石顏色級別鑽石顏色等級表是怎麼劃分的
鑽石顏色等級表是怎麼劃分的
鑽石顏色分級分為:D/E/F/G/H/I/J/K/L/M/N/O/P/Q/R/S/T/U/V/W/X/Y/Z,共23個等級,每個等級有不同的名稱,色澤也有輕微差別。D級稱為完全無色鑽石,是很少有的鑽石,也是鑽石色澤中的比較高的級別;E/F級稱為無色鑽石,是僅次於D級的少有鑽石;G/H級稱為接近無色鑽石,價值也有很高,和D/E/F級鑽石比較時會有輕微的顏色,但不妨礙它的價值;I/J級也稱為接近無色,但這種鑽石在檢測時會有輕微的顏色,其具有較高價值;K-Z級鑽石顏色較深且火彩差。
五顏六色澤分級
鑽戒中的鑽石色五顏六色澤的分級是在專業實驗室的分級環境中,在特製的鑽石燈的照射下,有技術人員將待分級鑽石與規范色澤比色石重復比照而斷定。因而,對於普通消費者色澤上下一兩級的鑽石,在通常的日光和照明燈光下,它們相差無幾。
世界珠寶界對鑽石顏色的分級非常嚴厲,各國也都有其相應的評估規范。判別鑽石的顏色等級只要以未鑲嵌的裸鑽作為判定對象,才夠客觀公平。已鑲嵌鑽石,由於在判守時遭到金屬(如:鉑金)底托的影響,簡單使鑽石的顏色顯得更白,顏色等級得到進步,不易做出客觀准確的判別。
什麼顏色的鑽石好
看了這個顏色分級表我們都曉得顏色等級高的鑽石越好,無色為最佳,顏色越深,質量越差。鑽石品質基本上都是D-F是無色等級,G-J是近無色等級,從K往下她們都是直接淘汰掉,由於從K往下鑽石就會逐步偏黃。
所以,在選鑽的時分,選H以上的顏色,I-J等級也在近無色領域,但也能察覺到一絲微黃,具有五顏六色的鑽石,如:黃色、綠色、藍色、褐色、粉赤色、橙色、赤色、黑色、紫色等,歸於鑽石中珍品,價格昂貴,紅鑽最為貴重。
Ⅶ 鑽石的顏色怎樣分
國際上把鑽石顏色分成23個等級,就是從最高等級的D(透明無色)到最低等級的Z(淡黃色)
Ⅷ 鑽石凈度和顏色表
對鑽石凈度的評定,包括了對上述特徵的數量、大小、可見度、類型、位置和其對鑽石整體外觀的影響程度的鑒定。盡管世上沒有絕對完美無瑕的天然鑽石,但凈度越高的鑽石,價值越高。
GIA鑽石凈度標准,分為6個類別,11個等級。
無瑕級 (FL):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沒有任何內含物或表面特徵。
內無瑕級 (IF):在 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內部沒有任何內含物。
極輕微內含級 (VVS1 和 VVS2):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內部有極微小的內含物,即使是專業鑒定師也很難看到。
輕微內含級 (VS1 和 VS2):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的內部有微小的內含物。
微內含級 (SI1 和 SI2):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有可見的內含物。
內含級 (I1, I2 和 I3):鑽石的瑕疵在10倍放大鏡下明顯可見,並且可能會影響鑽石的透明度和亮澤度。
鑽石顏色級別 I~J級表示鑽石接近無色。在國內鑽石等級劃分標准中, I~J則代表微白階段的鑽石。這個顏色級別的鑽石可檢測到輕微的顏色,但基本僅限於受過練習的分級師,普通人還是很難發覺鑽石色彩的。
Ⅸ 鑽石的顏色等級怎麼分的
鑽石的鑒定方法主要看4C,也就是重量,切工,顏色和凈度
重量:鑽石的計重單位是克拉,1克拉=100分=0.2克
切工:完美的切工,八星八箭,可以使光從鑽石的任何一個面進入,都能從其他面全反射出來,從而形成火彩。
顏色:鑽石的顏色分級為:D,E,F,G,H,I。。。依次類推,從高到低,顏色是從白到出現雜色。國內鑒定也有用100,99,98。。。這樣的標准來衡量的。
凈度:鑽石的凈度分級為:IF,VVS1,VVS2,VS1,VS2,SI1,SI2,SI3,P1,P2和P3,從高到低,凈度是看鑽石內是否純凈,是否有雜質。
好的鑽石需要以上4C都是高標准。而如果樓主想要用肉眼鑒定的話,目前來說比較困難,最多也就靠導熱儀試一下,是否是鑽石,因為寶石的鑒定需要多年的經驗。認定國際證書是不懂行的人的比較安全的保障
Ⅹ 鑽石有幾種顏色
鑽石顏色級別是有著嚴格的劃分的。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鑽石都是指那種無色鑽,也就是顏色越透明等級越高的鑽石。其實,還有許多有色的鑽石,而且鑽石的顏色還可以分為好幾種。
哪種顏色鑽石最好
鑽戒成色主要看鑽石顏色等級,鑽石顏色又分為白鑽和彩鑽,我們通常用來求婚或結婚的戒指主要以白鑽為主,國內白鑽的顏色等級從D色到M色,D色為鑽石的最高色級,完全無色的狀態;E色為無色,只有專業的鑒定專家可以檢測出微量顏色;F色雖然也是無色,但還是可以檢測出少量顏色;G到H色為接近無色,這一個等級的鑽石和D色、E色鑽石做近距離對比時,會發現輕微顏色;I到J色也是接近無色,比上一等級更容易檢測出輕微顏色;K到M色可以明顯看出帶有較深顏色。
其實鑽石那種顏色好,這個完全看個人喜好,另外,評判一顆鑽石的品質,除了顏色,大家還要注意凈度、克拉重量和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