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鑽石礦藏 » 鑽石均質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石油采排監控崗怎麼樣 2025-05-14 19:08:36
鑽石店工作怎麼做 2025-05-14 18:28:13

鑽石均質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5-30 16:44:31

『壹』 鑽石的物理特性是

鑽石在天然礦物中的硬度最高,其脆性也相當高,用力碰撞就會碎裂。

鑽石其實是一種密度相當高的碳結晶體。

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這在寶石中是唯一由單一元素組成的,屬等軸晶系。

常含有0.05%-0.2%的雜質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N和B,他們的存在關繫到鑽石的類型和性質。晶體形態多呈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四面體及它們的聚形。

鑽石的產地分布:

世界各地均有鑽石產出,已有30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年產量一億克拉左右。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扎伊爾、波札那、俄羅斯、南非。

這五個國家的鑽石產量佔全世界鑽石產量的90%左右。其它產鑽石的國家有剛果(金)、巴西、蓋亞那、委內瑞拉、安哥拉、中非、迦納、幾內亞、象牙海岸、利比利亞、納米比亞、獅子山、坦尚尼亞、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加拿大等。

世界主要的鑽石切磨中心有:比利時安特衛普,以色列特拉維夫,美國紐約,印度孟買,泰國曼谷。安特衛普有"世界鑽石之都"的美譽,全世界鑽石交易有一半左右在這里完成,「安特衛普切工」便是完美切工的代名詞。

『貳』 鑽石的車工,凈度,重量,色澤是什麼意思,等級如何區分。

你問的問題很專業啊!
你所講的,是鑽石的四個評價標准「4C」標准:即切工(你所說的「車工」)、凈度、重量和顏色(你所說的「色澤」包括了顏色和光澤兩個概念,但是,鑽石是均質體,無論是多大的鑽石,光澤都是相同的,沒有必要考慮了)
你所問的「等級」概念不是很明確,因為鑽石有顏色等級、凈度等級、切工等級和重量等級的劃分,但是,決定鑽石價格的,還是顏色等級和凈度等級這兩種。
因為鑽石是寶石學中,一個很重要的專門學科,實在一言難盡,因此,我轉貼一個我以前給別人的回答:
http://..com/question/3821828.html
在下就是學寶石鑒定的科班出身,如還有問題,就到網路貼吧「寶石」吧來看看吧!

『叄』 鑽石的基本性質

鑽石的礦物名稱為金剛石,英文名稱為Diamond,源自希臘語「adamant」,意思是「堅不可摧」。

鑽石與紅寶石、藍寶石和祖母綠一起並稱為四大珍貴寶石。目前鑽石已成為結婚的信物,並被譽為四月的生辰石,象徵堅韌、永恆和純潔無瑕。

一、鑽石的化學成分和分類

1.化學成分

鑽石是具有立方結構的碳。主要成分是C,其質量分數可達99.95%,次要成分有N、B、H等。其他微量元素還有Si、Al、Ca、Mg、Mn、Ti、Cr等。

2.分類

鑽石的分類最早由Robertson、Fox和Martin等三人根據鑽石在紅外區吸收帶和對紫外光透射的差異提出,他們認為Ⅰ型鑽石能透過400~300nm的紫外光並在紅外區顯示與氮有關的吸收帶,而Ⅱ型鑽石可透過低至220nm的紫外光並在紅外區無明顯的吸收帶。

1959年美國的Kaiser和Bond發現Ⅰ型和Ⅱ型鑽石的差異與雜質氮有關,後來人們又發現在含氮的鑽石中氮的最常見的存在形式不只一種,氮以單個氮原子分散在鑽石中,稱為C心、以原子對集合體出現,稱為A心、3個氮形成的原子團稱為N3中心,而多於4個原子的原子團則稱為B集合體(B心),也可為一些較大的有幾個原子厚的扁平層偏片晶氮存在,稱為D心。鑽石的分類是按照是否含氮和硼及氮的聚型類型劃分如下(表14-1-1)。

表14-1-1 鑽石的分類

天然鑽石中Ⅰa型鑽石約佔98%以上,Ⅱa型佔1%左右,Ⅰb型和Ⅱb型很少,人工合成鑽石中以Ⅰb型為主,少量為Ⅰb和Ⅰa型混合型。

二、鑽石的結構與形態

1.晶體結構

鑽石屬等軸晶系,

;a0=0.35595nm;Z=8,具立方面心格子,C原子位於立方體角頂和面的中心,將立方體平分為8個小立方體,在其中4個相間排列的小立方體的中心還存在C原子,呈四次配位。每個C原子以SP3外層電子構型與相鄰的4個C原子形成共價鍵(如圖14-1-1)。C—C間距為0.1542nm,C-C-C鍵角109°28′16″。

圖14-1-2b 鑽石晶體不同聚形示意圖

大多數彩鑽顏色發暗,強至中等飽和度、顏色艷麗的彩鑽極為罕見。彩鑽是由於少量雜質 N、B和H原子進入鑽石的晶體結構之中,形成各種色心而產生的顏色。另一種原因是晶體塑性變形而產生位錯、缺陷,對某些光能的吸收而使鑽石呈現顏色。

(1)黃至棕黃色鑽石的顏色是由於N原子代替C原子而產生的。理想的鑽石晶體是禁帶很寬的半導體,寬的禁帶避免了可見光范圍內的一切可能吸收,因此理想的鑽石是無色的。當N原子代替部分C原子時,由於氮外層有5個電子,代替碳原子後多餘一個電子,這電子在禁帶中形成一個新的能級,相當於減少了禁帶寬度,從而使得晶體能吸收可見光范圍內的光能而呈現顏色。N原子代替C原子有不同的形式,一種情況是孤立的N原子代替C原子,它對能量高於2.2eV(波長小於560nm)的入射光有明顯的吸收,使鑽石呈現一系列黃色、褐色、棕色,其顏色很鮮艷濃郁,Ⅰb型鑽石的顏色往往由該種色心引起;另一種情況是金剛石內N原子可移動聚合在一起形成多個N原子集合體,這種集合體對400~425nm光有明顯的吸收作用,同時對477.2nm有弱吸收,由於人們對477.2nm吸收反應靈敏,477.2nm藍光被吸收後,鑽石呈現黃色。

(2)藍色鑽石:從晶體完美程度來講,藍色鑽石是最好的,也是極罕見的。它不含N卻含有微量B(wB<1%),屬Ⅱb型鑽石。正是這些B使鑽石呈現美麗的藍色。少數含H雜質的鑽石也呈藍色。

(3)粉紅色鑽石和褐色鑽石:這兩種彩鑽都是由於鑽石在高溫和各向異性壓力的作用下發生晶格變形而產生的顏色,相比之下粉紅色鑽石罕見得多,因而極其昂貴。這種晶體缺陷在極端情況下可形成紫紅色鑽石。

(4)綠色鑽石:綠色和藍綠色鑽石通常是由於長期天然輻射作用而形成的。當輻射線的能量高於晶體的閾值時,碳原子被打入間隙位置,形成一系列空位-間隙原子對,使鑽石的電子結構發生變化,從而產生一系列新的吸收,使鑽石著色。若輻照時間足夠長或輻照劑量足夠大,可使鑽石變成深綠色甚至黑色。輻射造成的晶格損傷有時還可形成藍色鑽石和黃褐色鑽石。

2.光澤

鑽石具有特徵的金剛光澤,金剛光澤是自然界透明礦物最強的光澤。但鑽石的光澤有時會因表面不平而顯得暗淡。

3.透明度

鑽石的透明度為透明-不透明。純凈的鑽石應該是無色透明的,但由於地質條件的復雜性,常有雜質元素進入鑽石的晶格或以包裹體的形式存在於鑽石中,使鑽石的透明度受到一定的影響。

4.光性

鑽石屬等軸晶系,為均質體,在正交偏光下全消光,但有些鑽石由於內部應變或內部含有包裹體,偶見異常消光。

5.折射率

鑽石為單折射寶石,在鈉光(589.3nm)中折射率為2.417,超過了常規折射儀的測試范圍,是透明礦物中折射率最大的。

6.色散

鑽石的色散強,色散值為0.044,比天然無色透明寶石的色散都高,所以我們在切割標準的鑽石表面能看到漂亮的「火彩」。

7.發光性

(1)紫外熒光:鑽石在紫外燈下的熒光可有不同的反應,有些鑽石發光很強,有些則不發光。鑽石在長短波紫外光下可呈現從無至強的藍色、黃色、橙黃色、粉色等熒光,通常長波較短波的熒光強。

(2)X射線熒光:鑽石在X射線下一般呈現藍白色的熒光,且穩定性好,在鑽石開采中可根據鑽石X射線下的熒光特性,將其他礫石分選出去。

(3)陰極發光:陰極發光可揭示鑽石的內部生長結構,鑽石在陰極發光儀的電子束照射下,絕大多數鑽石會發出陰極熒光,主要呈現藍色、橙紅色和黃綠色,天然鑽石和合成鑽石的生長條件不同,表現出的生長結構也不同,目前陰極發光技術已成為鑒別鑽石是天然的還是合成的主要手段之一。

8.吸收光譜

無色—淺黃色的鑽石,在紫色區415.5nm處有一吸收譜帶;其他顏色的鑽石的吸收線位於453nm,466nm和478nm處;褐—綠色鑽石,在綠區504nm處有一條吸收窄帶,有的鑽石可能同時具有415nm和504nm處的兩條吸收帶。輻照改色的黃色鑽石可能在498nm,504nm和592nm處有吸收帶。

四、鑽石的力學性質

1.解理

鑽石有四組八面體{111}方向的中等解理,{110}、{221}的不完全解理。圖14-1-3為鑽石{111}方向解理示意圖。

圖14-1-3 鑽石{111}方向解理示意圖

2.硬度

鑽石的摩氏硬度為10,是自然界最硬的礦物,鑽石的硬度具有各向異性的特徵,不同方向硬度不同,其八面體晶面的硬度大於立方體晶面的硬度,因此在鑽石加工中可用鑽石研磨鑽石。

鑽石具有很強的抗磨性能,摩擦系數小,其抗磨能力是剛玉的90倍。這種特性使鑽石能高度拋光,並使每個小面邊棱銳利、挺直。但值得注意的是,鑽石雖硬,但常顯脆性,在外力沖擊作用下很容易破碎。

3.密度

鑽石的密度為3.52(±0.01)g/cm3,因鑽石成分單一,並且純度較高,所以鑽石的密度相對很穩定。

五、鑽石的內含物

鑽石的內含物主要有淺色至深色礦物包體、雲狀物、點狀包體、羽狀紋和生長紋。礦物包裹體主要是鑽石、橄欖石、輝石、石榴子石、鋯石、剛玉、黑色石墨、暗色的赤鐵礦、鈦鐵礦、鉻鐵礦、硫化物等。雲狀物由雲霧狀白色或灰色包體組成,羽狀體則包括開放式裂隙和隱蔽式裂隙兩種裂隙類型。此外,鑽石中還可見生長紋和解理等特徵。

六、鑽石的電學性質和熱學性質

1.電學性質

Ⅰ型和Ⅱa型鑽石是絕緣體,室溫下電阻率為1014~1015Ω·cm。通常情況下,Ⅱb型鑽石因含硼而電阻率降低,為25~108Ω·cm,為P型半導體,鑽石半導體的電阻值隨溫度變化特別靈敏,甚至連很微小的變化(0.0024℃±)都能在瞬間被記錄下來,這一特點被廣泛應用於真空儀器和精密測溫的儀器中。

2.熱學性質

(1)導熱性:鑽石具有很高的導熱率,且導熱率與含氮量有關。若300°K下其導熱率為銅的3倍,則其含氮量<300×10-6。Ⅰa型鑽石的含氮量多高於此值,故不宜作散熱元件。Ⅰb和Ⅱ型鑽石含氮量低,均具有很高的導熱率,適於作散熱元件。其中Ⅱa型鑽石的導熱率最好,約比銅高6倍,在190℃則升至30倍左右。

根據鑽石的高導熱率,寶石鑒定中可用鑽石筆(熱導儀)鑒定鑽石和其仿製品;若簡單地對著樣品哈氣,如果是鑽石,則表面上的那層霧氣比仿製品要消失得快,這是因為鑽石傳熱快,鑽石提供的熱量讓水膜迅速蒸發的緣故。

(2)熱膨脹性:鑽石的熱膨脹性非常低,溫度的突然變化對鑽石的影響很小,但若鑽石中有裂隙或含有熱膨脹性大於鑽石的包裹體時,溫度的突變可能使鑽石發生破裂。

(3)可燃性:高溫下鑽石可燃,燃點在空氣中為850~1000℃,鑽石在氧中加熱到650℃時,即緩慢燃燒而變為氣體二氧化碳。燃點和鑽石與空氣的接觸面及增溫率有關,一般小顆粒鑽石比大顆粒鑽石易燃。激光打孔就是利用該原理在很小區域內提供集中的熱量,使空氣中的氧將鑽石中的暗色物質燒掉。在絕氧並加壓的真空條件下,鑽石加熱到1800℃,可轉變成石墨。

3.其他性質

(1)表面性質:鑽石表面具有親油性和疏水性。由於鑽石由非極性的碳原子組成,對水的H+和(OH)-不產生吸附作用,即水對鑽石不產生極化作用,故鑽石具有疏水性。

(2)化學穩定性:鑽石對任何酸都是穩定的,甚至在高溫下,酸對鑽石也不顯示任何作用,但在含氧鹽類和金屬熔體中,鑽石很容易受侵蝕。

『肆』 鑽石的一般性質

雖然鑽石的硬度最高,但可以有解理,即可沿鑽石的某些品面裂開。鑽石在4個晶體方向上可以有完全解理,其解理面非常平整。鑽石加工工藝師常常利用鑽石的解理性質將鑽石晶體的多餘部分敲掉,以節省研磨時間。而且被敲掉的多餘部分還可能研磨成小鑽石。

盡管碳元素的原子質量較低,由於鑽石晶體緻密,其密度較高,為3.52g/cm3。在所有的貴重寶石中,只有鑽石是由單一元素構成的,而且包裹體很少,密度的變化范圍極小。用一般的寶石學比重儀來測量鑽石的相對密度時,所有寶石級鑽石的相對密度都是3.52,一般鑽石的相對密度變化范圍小於寶石比重儀的誤差范圍。比重法是鑒定鑽石的有效手段,但過程比較繁雜而很少被使用。

鑽石的折射率很高,達2.42。折射率越高,產生全反射的入射角越小,使有可能將入射到鑽石內的光經檯面完全反射出來。如果一顆刻面鑽石的切工比例符合理想切工比例,由檯面入射光的絕大部分可以再由檯面反射出來,使得刻面鑽石總是閃閃發光,奪目誘人。另外折射率越高表面反射強度也越高,鑽石的檯面也總是很亮,增加了刻面鑽石的誘人程度。即使黑色鑽石沒有任何內反射光自檯面出射,檯面的表面反射也會使其閃閃發光,尤其是在鑽石的黑色背景下表面反射使黑色鑽石格外閃耀。鑽石的折射率超出一般寶石學折射儀的測量范圍,因此,鑽石不可能用寶石學折射儀測試折射率加以鑒定。

鑽石的色散率中等,為0.044。當光垂直刻面鑽石的檯面射入鑽石時,所反射光的色散並不明顯,所以觀察到的光都是白光閃閃,沒有色散所產生的光譜顏色。當光以較大的入射角進入無色刻面鑽石時,由檯面出射的反射光可能會出現明顯的色散,所觀察到的光呈現光譜色,即出現所謂的「火彩」。當遠離鑽石觀察時,容易看到「火彩」,這是因為對於相同的色散角,距離越遠色散越大,即距離越遠色散越明顯。

純凈鑽石晶體中不含任何雜質,而且晶體的結構也沒有任何缺陷。純凈鑽石對可見光完全透過,除表面反射外幾乎無吸收,這就是純凈鑽石呈現無色的原因。彩色鑽石的顏色是由鑽石晶體中的雜質或晶體缺陷所造成的,詳細原因將在下一章介紹。

純凈鑽石是電的絕緣體。在鑽石晶體中,碳原子外層的4個電子與周圍的4個碳原子的電子組成共價鍵,在鑽石晶體中沒有自由電子,因而純凈鑽石是電的絕緣體。石墨的導電性質與鑽石恰恰相反,是電的導體,這是因為在石墨晶體中碳原子外層的4個電子中只有3個電子與周圍碳原子的電子結合,另外一個自由電子能夠導電。

鑽石是最好的熱導體。熱在晶體中的傳導是通過振動實現的。由於碳原子之間的共價鍵結合緊密,原子與原子之間的可伸縮范圍極小,鑽石晶體是剛性最好的材料,因此,在鑽石一側由熱引起的熱振動會以最快的速度傳導到另一側,所以鑽石是熱傳導率非常高的材料。在室溫下,鑽石的熱傳導率大約是銅的5倍。當鑽石晶體含有雜質時,熱傳導率明顯下降,不含雜質鑽石的熱傳導率是含氮雜質鑽石的1倍以上。典型的不含雜質鑽石的熱傳導率大約為2100 W/(m·K),典型的含氮雜質鑽石的熱傳導率大約只有800 W/(m·K),原因是鑽石中的氮元素雜質改變了鑽石的晶體結構,造成了熱振動傳導速度的減緩。

過去利用鑽石熱導儀可以准確地鑒定鑽石。近年來合成莫桑石(Moissanite)問世——由於合成莫桑石的熱導率接近鑽石的熱導率——使得鑽石熱導儀的使用受到限制。鑒定鑽石與莫桑石的有效方法是利用它們之間不同的光學特徵:鑽石為均質體,無雙折射現象,而莫桑石為雙折射晶體,且雙折射現象很明顯,在顯微鏡下即可以觀察到稜角的重影。

鑽石晶體中的每一碳原子都有8個共價電子,從而每一碳原子都形成一穩定的原子結構,相當於一個惰性原子。這一穩定的原子結構不僅使鑽石具有最高的硬度,也使其成為化學惰性物質。在常溫下,鑽石不與任何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伍』 鋯石和鑽石有什麼不同

主要區別是,性質不同、形成不同、特點不同,具體如下:

一、性質不同

1、鋯石

鋯石又稱鋯英石,是一種硅酸鹽礦物,是提煉金屬鋯的主要礦石,含有Hf、Th、U、TR等混入物。

2、鑽石

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

二、形成不同

1、鋯石

鋯石廣泛存在於酸性火成岩,也產於變質岩和其他沉積物中。

2、鑽石

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

三、特點不同

1、鋯石

由於鋯石色彩豐富,而且顏色深淺程度變化較大,因此,鋯石可與任何顏色、透明度的寶石相混。最易於相混的寶石有鑽石、尖晶石、金綠寶石、藍寶石、紅寶石、石榴子石、鋯石寶石、托拍石等。

2、鑽石

鑽石在天然礦物中的硬度最高,其脆性也相當高,用力碰撞就會碎裂。是一種密度相當高的碳結晶體。

『陸』 怎麼樣分辨鑽石的真假

1
看火彩

我們普通人最簡單易學地鑒別鑽石真假的方法就是肉眼觀察法。肉眼觀察即主要觀察鑽石的「火彩」,也就是鑽石能反射出五光十色的彩光,基本義藍光為主。越是切割完美的鑽石,「火彩」越是耀眼奪目。而高折射率的仿製品發散出的光彩會顯得生硬呆板。

2
手觸摸

購買裸鑽時,可以用手觸摸鑽石的表面看看是否有粘性。這主要是因為真鑽會對油膩具有一種親和性,用手觸摸會感觸到一種黏黏的感覺。

3
感溫度

鑽石具有「高導熱性」的特性,所以我們可以體察下鑽石有沒有溫度。將鑽石貼近手臂或臉龐,是否能感到有一點溫暖的感覺。如果是假的仿製品則不會有真鑽石的那種傳熱效果了,而是會涼涼的。

4
呼氣辨真偽

在購買鑽石時,也可在鑽石和仿鑽石的表面同時呼一口氣,真的鑽石表面凝聚的水霧會比仿造鑽上的水霧蒸發得快。當然,這種辨別方法,需要事先攜帶一枚鑽石仿製品同行,作為實驗的對比物。

5
檢驗鑲工

在購買鑽石飾品時,不僅要辨別鑽石的真偽,鑲嵌工藝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鑽石飾品的價格,同時關繫到以後的日常佩戴。

若想檢驗鑽石飾品的鑲工,需要一樣秘密武器,那就是「美女穿的絲襪」。因為精湛的鑲工應該是嚴絲合縫,購買爪鑲的鑽石戒指或其他鑽飾時,最好用帶有爪鑲鑽石面在絲襪上劃過,如果劃過時非常順滑、完全不刮,證明是精良的鑲嵌工藝,就可放心購買了。相反,則說明鑲嵌不夠密合,還是另選一款為佳。

6
水滴鑒定

將鑽石清洗擦拭乾凈,確保其表面沒有油脂的存在。然後,將小水滴點在鑽石上,如果水滴能在鑽石上保持很長時間,那麼這就是真鑽石,如果水滴馬上散開,則可能是鑽石仿製品。

7
線條鑒定

切工標準的鑽石內部折射率很高,幾乎沒有光線可以穿過鑽石亭部到檯面,所以將鑽石底部垂直放在一張白紙上,並且白紙上畫有鉛筆黑線,透過檯面垂直看去是看不到黑線的,折射率較低的鑽石仿製品,如鋯石和立方氧化鋯,則可以看到彎曲的黑線。

8
觀察反射光

用放大鏡(門店都有)可觀察到鑽石的腰圍處呈現一種很細的磨砂狀並有亮晶晶的反射光。鑽石的這種特徵是獨一無二的。

常見的假鑽石材質

01
水晶和黃玉

這兩種天然礦物的透明晶體,經琢磨後也有點像鑽石,但都缺少閃爍的彩色光芒。且它們都是「非均質體」,而鑽石是「均質體」,用偏光儀易於區分。

02
玻璃

用玻璃磨成的假鑽石很容易區別,因為它的折光率低,沒有真鑽石那種閃爍的彩色光芒,稍有經驗的人一看便知。另外,可用白瓷碗盛一碗清水,冒充鑽石的無色玻璃製品漫入水中即看不清其輪廓,而真鑽石暗黑的輪廓在水中顯得十分清楚。

03
鋯石

在人造立方氧化鋯出現之前,鋯石是最佳的鑽石代用品。鋯石具有很強的雙折射,即它有兩個折光率,並且兩個折光率之間的差別較大。由此而產生了一種很特殊的光學現象,當用放大鏡觀察琢磨好的鋯石棱面寶石時,由其頂面可以看出底部的面和棱線有明顯的雙影。而鑽石因為是「均質體」,絕無雙影現象。

04
立方氧化鋯(即「蘇聯鑽」)

這是首先由原蘇聯推出的最理想的鑽石代用品或冒充品,是人造化合物,無天然礦物。這是由於立方氧化鋯在折光率、色散等方面與天然鑽石很接近。但它的硬度較低(8。5),比重為鑽石的1。6—1。7倍,達5。6—6,且導熱性遠低於鑽石,故仍可用儀器准確地將其與鑽石區分開來。

05
人造尖晶石

它和鑽石的區別是,缺少閃爍的彩色光芒,將它浸入二碘甲烷中,也會輪廓模糊,而真鑽石的輪廓則十分清楚。

06
人造金紅石

金紅石是一種普通的天然礦物,它的成分是二氧化鈦,由於它的折光率(2。61—2。90)比鑽石(2。42)還要高,故琢磨寶石後能出現明亮耀眼的閃光,且能出現彩虹般的變化,顯得非常美麗。但由於金紅石有強烈的折光率,故與鋯石一樣,能用放大鏡從頂面看到底部棱線的顯著的雙影,故易與鑽石區別。

07
人造藍寶石

無色透明的人造藍寶石在琢磨後也可作為鑽石的代用品。但它在「二碘甲烷」中幾乎消失不見,而真鑽石的邊緣暗黑,非常清楚。

鑽戒真假如何鑒定的方法小編已經教大家了,大家在購買鑽戒的時候可要長點心哦,不要被市場上的假鑽給迷惑了。

『柒』 5a鋯石是什麼鑽石和鋯石的區別

最高5A,是從3A挑選出來的,市面採用的大多數是3A鋯石,高折射率、強光澤、高雙折射率、高密度、高色散和典型的光譜特徵的鋯石。

鋯石和鑽石區別

1、本質不同

鑽石是經過琢磨的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鋯石是一種硅酸鹽礦物。

2、光照不同

鑽石是均質體,在正交偏光鏡下全黑,硬度大;而鋯石在正交偏光鏡下出現四明四暗。

3、物理特性不同

鑽石具有親油性,有圓珠筆可以在鑽石表明可以輕易留下不間斷的痕跡,鋯石不具有親油性,圓珠筆不能在其表面留下不間斷的清晰度痕跡。

4、光學現象不同

鋯石具有很強的雙折射,即它有兩個折光率,並且兩個折光率之間的差別較大。由此而產生了一種很特殊的光學現象,當用放大鏡觀察琢磨好的鋯石成品時,由其頂面可以看出底部的面和棱線有明顯的雙影。鑽石因為是「均質體」,絕不會有雙影現象,由此可以區別鋯石與真鑽石。

『捌』 鑽石和玻璃有什麼區別

一、看硬度

鑽石的硬度非常高,莫氏硬度為10,原則上只有鑽石才能切割鑽石;而玻璃的硬度則為5.5-6,不如鑽石的硬度高。可以使用鑽石硬度去劃刻,有痕跡的為玻璃,沒有痕跡的為鑽石。

二、看折光率

玻璃的折光率很低,並沒有想那是那樣華麗的火彩。可以將兩種寶石置於水中,玻璃的光彩很快就消失掉,很容易就鑒別出真假鑽石。

鑽石:

三、看筆跡

將一支蘸滿墨水的鋼筆在寶石上畫線條,鑽石會在放大鏡下呈現一個個小圓點,玻璃製成的鑽石則不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剛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玻璃

『玖』 鑽石的化學成分是什麼

鑽石的主要成分是碳(C),
含C量96%-99.9%。即使很純凈的鑽石也含有0.001%的雜質。鑽石中的雜質組分有Si、Al、Ca、Mg、Mn、Ti、Cr、N
等。

N
以外,其餘雜質通常都以礦物包裹體形式存在,鑽石中常含有磁鐵礦、鈦鐵礦、鎂鋁榴石、鉻透輝石、橄欖石、石墨等礦物包裹體
硬玉識地質學名稱,泛指一切帶顏色的各種質量(檔次)的輝石族鈉鋁硅酸鹽礦物的纖維狀集合體。組成硬玉的三種主要物質組分為,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鋁(Al2O3)、氧化鈉(Na2O),它們的理論含量值為,氧化硅(SiO2)59.44%,三氧化二鋁(Al2O3)25.22%氧化鈉(Na2O)15.34%。此外還有少量的閃石類礦物及鈉長石、鐵鉻等礦物。硬度6.5~7,比重3.33左右,折射率1.66。韌性很強、破碎表面能=121000爾格/厘米2,破碎韌度=7.1×10(8)達因/厘米(-3/2)。而石英玉僅4320爾格/厘米2,7×10(7)達因/厘米(-3/2)。

『拾』 鑽石的化學性質

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這在寶石中是唯一由單一元素組成的。所以其化學性質和碳相同。
強金剛光澤。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為0.044。均質體。熱導率為0.35卡/厘米/秒/度。用熱導儀測試,反應最為靈敏。硬度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礦物,絕對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剛玉的150倍,怕重擊,重擊後會順其解理破碎。一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鑽石具有發光性,日光照射後 ,夜晚能發出淡青色磷光。X射線照射,發出天藍色熒光。鑽石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在常溫下不容易溶於酸和鹼,酸鹼不會對其產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