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鑽石礦藏 » 為什麼鑽石是黃色的
擴展閱讀
配送成本受哪些因素影響 2025-05-15 04:52:19
企業賠償費用屬於什麼 2025-05-15 04:36:41

為什麼鑽石是黃色的

發布時間: 2022-05-28 12:35:34

Ⅰ 鑽戒偏黃是什麼原因

鑽石戒指無論在任何場合下都能夠吸引人的眼球,作為永恆愛情的象徵,鑽石戒指給人以無限美好的遐想與憧憬,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發現鑽戒佩戴一段時間後會出現發黃的情況,不少人就懷疑是不是我買的戒指質量有問題,其實不然,18K金首飾佩戴時間長了出現暗淡的情況是正常的,下面小編帶您了解鑽石為什麼變黃的原因以及怎樣避免鑽戒發黃的措施,希望大家的鑽戒都美美如新。 18K金是目前最常見的鑲嵌鑽石的主要材質,18K金是由75%的黃金加入其它金屬製作而成,佩戴時間久了會出現暗淡的黃色,這是正常的現象,不是質量問題。且18K金是電鍍的顏色,戴久了顏色掉了是正常現象,大家無需著急,只要到選購的珠寶店重新電鍍一下翻新就好了。當然在日常生活中要想18K金首飾不出現變黃的情況,則需要注意養成良好的保養習慣。 1、不要讓18K金鑽戒長時間接觸到化妝品或其他化學物質,化學物品,像沐浴露、洗手液等會很容易將18K金鑽戒的電鍍層腐蝕,使得18K金鑽戒露出金黃色的原色,因此大家要避免在化妝、做飯、洗澡等佩戴戒指。 2、佩戴18K金鑽石戒指需要避免與硬物碰撞或者摩擦,以避免貴金屬被擦損或者鑽石被碰撞發生松動或者碰碎的情況。 3、18K金鑽戒要避免忽冷忽熱的環境,鑽石戒指是靠金屬的握力來鑲嵌鑽石的,雖然說鑽石比較堅硬,但是金屬熱脹冷縮容易使鑽石發生松動甚至脫落的現象,大家要避免佩戴鑽石戒指出現在冷庫或者溫泉、桑拿等場所,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損

Ⅱ 為什麼有些鑽石偏白,有些鑽石偏黃

鑽石偏白或偏黃是鑽石等級區別的一個重要標志。

顏色由D、E、F為透明無色,G-H為白色,I-J色會泛一點黃,K色以下黃色越來越深,而彩鑽的價格會比D色的白鑽貴幾倍。

D、H表示鑽石的色澤。D是最好的色澤,H比較一般。

鑽石的顏色,從珍貴的無色、罕見的淺藍、粉紅到常見的微黃不等。鑽石越透明無色,白光越能穿透,經折射和色散後更是繽紛多彩。

(2)為什麼鑽石是黃色的擴展閱讀:

物理性質

硬度

摩氏硬度10,新摩氏硬度15,顯微硬度10000kg/mm2,顯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比剛玉高150倍。金剛石硬度具有方向性,八面體晶面硬度大於菱形十二面體晶面硬度,菱形十二面體晶面硬度大於六面體晶面硬度。

依照摩氏硬度標准(Mohs hardness scale)共分10級,鑽石(金剛石)為最高級第10級;如小刀其硬度約為5.5、銅幣約為3.5至4、指甲約為2至3、玻璃硬度為6。

由於硬度最高,金剛石的切削和加工必須使用鑽石粉或激光(比如532nm或者1064nm波長激光)來進行。金剛石的密度為3.52g/立方厘米,折射率為2.417(在500納米光波下),色散率為0.044。

Ⅲ 鑽石看上去有點黃是怎麼回事

  1. 鑽石分級別:鑽石有點黃可能是鑽石級別不好

  2. 還有一個可能是時間帶久了就可能會發黃,這個發黃是正常的,因為一般連續佩帶兩到三年。

  3. 所處的地方空氣為酸性,或酸性物質過多;或者包裝盒內具有腐蝕性化學物品;

  4. 辦法:可以用清潔劑沖洗,將少量的清潔劑倒入碗中與溫水攪拌起泡沫,然後將鑽石戒指放入碗中,用柔軟的刷子輕擦,擦刷完畢後將鑽石戒指取出,再用溫水沖洗干凈,擦乾即可;不過最好建議可以拿去專門的門店進行清洗。

Ⅳ 黃色鑽石為什麼呈現黃色

鑽石在形成過程中,當氮原子取代鑽石晶體中的某些碳原子時(每一百萬個碳原子中,有一百個被取代),開始吸收藍,紫色光線,因而使鑽石呈現黃色。

Ⅳ 鑽石顏色偏黃是什麼原因

N含量過高。N在鑽石晶體中,構成各種缺陷中心。所以顏色偏黃的鑽石,價格比D級鑽石能夠低到2/3.不過如果你這個鑽石黃的色質及純,飽和度極高。還可以叫做彩鑽了啊。

Ⅵ 黃色鑽石

黃色鑽石占天然鑽石的絕大多數,是珠寶市場中最常見的鑽石(圖3—2)。在所謂的無色鑽石中,只用極少數是真正的無色,其餘的絕大多數都帶有不同程度的黃色。在D—Z顏色級別中,只用D 顏色的鑽石是「絕對」無色,E和F顏色可以近似認為是無色,其餘的顏色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黃色。一般認為G 到J是微黃色,K到M 是淡黃色,N到R是淺黃色,S到Z 是亮黃色。當一顆黃色鑽石的飽和度大於Z+顏色時,它就不再屬於D—Z顏色級別的「無色」鑽石,而與其他顏色的鑽石一同屬於彩色鑽石。

圖3-2 天然黃色鑽石及其八面體晶體(Robert Weldon/Courtesy of Aurora Gem Collecti on)

黃色鑽石的顏色都是由鑽石晶格中的雜質氮元素所產生的。絕大多數天然黃色鑽石的晶體具有N3色心,屬於Ⅰa型鑽石,只有很少量的天然黃色鑽石中的氮元素仍保留原有的離散狀態,屬於Ⅰb型。最早大量生產黃色鑽石的礦源在南非的開普,因而黃色鑽石又被稱為「開普」(Cape)鑽石,由N3色心在可見光譜上產生的吸收線又被稱為「開普」線。

雖然Ⅰa型的黃色鑽石的氮含量一般遠高於Ⅰb型黃色鑽石的,Ⅰa型的黃色鑽石的飽和度卻小於氮含量相同的Ⅰb型黃色鑽石的。其原因是鑽石晶體中的氮原子聚合產生N3色心後,對短波可見藍光的吸收減少,A聚合體和B聚合體在可見光范圍沒有吸收,因而飽和度降低。合成黃色鑽石可以應用此原理來降低飽和度。利用高溫高壓處理將合成鑽石晶體中的離散氮原子聚合成N3色心,A聚合體和B聚合體就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飽和度,使其顏色變淺,在D—Z 顏色級別提高幾個等級,例如可以從處理前的M 級顏色提高到處理後的H 級顏色。

Ⅰa型鑽石都具有N 3色心。如前所述,N3色心在紫外輻射下都會產生藍色熒光,在評定鑽石的D—Z 顏色級別時,應避免紫外熒光的影響,使用無紫外輻射的標准光源。

D—Z 顏色級別的標准比色石應無紫外熒光.這是一個挑選標准比色石的十分苛刻的要求,因為Ⅰa型鑽石幾乎都具有紫外熒光。D—Z 標准比色石主要有兩種鑽石:一種是含有強A型氮聚合體的la型鑽石,另外一種是Ⅰb型鑽石。A型氮聚合體可以抑制鑽石的熒光輻射,當A型氮聚合體的含量很高時,A型氮聚合體可以完全抑制鑽石的熒光輻射,使Ⅰa型鑽石無紫外熒光。只有離散氮原子的Ⅰb型鑽石沒有色心,也不可能輻射熒光。

現在世界各地的鑽石礦都有黃色鑽石開采,許多大鑽石呈黃色。除了前面介紹的南非10.73ct的黃色「尤汝卡」鑽石外,最著名的黃色鑽石是128.54ct的「提芬尼」鑽石。這顆鑽石是由一顆可能在南非的金伯利(Kimberley)礦開採的287.42ct的八面體黃色鑽石原石切磨而成。「提芬尼」鑽石的形狀為古典墊型,共有90個切面,能夠產生強烈的光閃爍效應。知名的珠寶公司提芬尼在1897年購買此黃色鑽石,並將之命名為「提芬尼」鑽石。「提芬尼」鑽石現是提芬尼公司的象徵和「鎮家之寶」。

圖3-3所示為鑽石顏色由黃色逐漸變為橙色。黃色鑽石逐漸偏向橙色的可能原因有兩個:一是鑽石中的H 3色心的強度相對於N 3色心的強度逐漸增強;二是477nm 吸收帶逐漸增強。鑽石顏色的主色調波長隨477nm 吸收帶或H 3色心增強而逐漸變長,顏色逐步偏向橙色。一般的橙色鑽石都呈偏黃色或偏棕色。偏黃色的原因是N3色心的吸收較強,偏棕色的原因是無選擇性吸收較強。

圖3-3 橙色和黃色鑽石(Robert Weldon/Courtesy of Aurora Gem Collection)

左邊亮圓形鑽石的顏色是黃色,右邊的輻射形鑽石為橙色,顏色逐漸由黃色變為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