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澳大利亞鑽石和加拿大鑽石的區別
化學成分和結構上沒有區別,都是碳原子的四次配位的結構。不過澳大利亞所產的鑽石寶石級比例比較低,但是會產出粉色鑽石,尤其是阿蓋爾礦。加拿大所產的鑽石沒有什麼太突出的特點,所以的無色-黃色系的鑽石都按照4C的標准分級,只不過不同的分級體系的分級標准稍有不同。
當然,如果您所說的這兩個是商業名稱的話,那也有可能不是鑽石,而是鑽石的仿製品。
❷ 鑽石的十大特性有那些
鑽石有以下幾點特性:
1、硬度
鑽石的摩氏硬度為10,是訖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最硬的天然物質。與其它寶石相比,鑽石鑲在首飾上,更能抵抗一切物質對它的磨損、劃傷,因此鑽石一旦擁有,便可世代留傳,因為鑽飾永不磨損,常戴常新。
2、韌度
鑽石具有較高韌度,但它的邊棱卻是比較脆的,因此佩戴時應避免碰撞。
3、比重
鑽石的比重為3.52克/立方厘米,鑽石的比重比一般寶石都大,即意味著它的原子堆積得更緊密。
4、熱導率
鑽石是已知物質中傳導熱的能力最強的物質,這一性質使鑽石在航空工業和微電子工業中得到廣泛使用。
5、熱膨脹率
鑽石的熱膨脹率很低,不會因溫度的變化而有明顯的熱脹冷縮現象。
6、折射率
鑽石的折射率2.417,是所有天然無色寶石中最高的,使光線進入鑽石後向中心聚合。
7、色散率
鑽石的色散率高,為0.044。這也是所有天然無色寶石之最。鑽石因其能將白光分散成光譜式的彩虹顏色而具備這一性質。
8、光澤
光澤與折射率相關,是物體表面反射光線時所表現出的特點。鑽石為典型的金剛光澤,這使得鑽石經切磨後具有極其耀眼的光澤。
9、親油性
鑽石表面很容易沾油,具有強列的親油性。
10、對化學葯品的反應
鑽石具有很高的化學穩定性,酸、鹼及一般化學葯品對它不起作用。
拓展資料:
鑽石Diamond一詞出自希臘語Adamas,意思是堅硬、不可馴服。鑽石號稱「寶石之王」,是世界上公認的最珍貴的寶石,也是最受人們喜愛的寶石之一。
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C)元素構成,具有立方結構的天然白色晶體。
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這在寶石中是唯一由單一元素組成的,屬等軸晶系。常含有0.05%-0.2%的雜質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N和B,他們的存在關繫到鑽石的類型和性質。
❸ 什麼是奧鑽
奧鑽是指奧地利施華洛世奇公司生產的仿水晶燙鑽,水鑽及平底鑽統稱,通常也叫施華洛世奇鑽或施華洛鑽。材料中主要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鉛,氧化鉛的作用是增強其折射和衍射效果,使其具有天然水晶的閃亮效果。用於飾品上的奧鑽稱作奧鑽水鑽,特點為底部有切割成尖錐,類似鑽石,用於縫制的奧鑽叫做手縫鑽,通常底部是平的,有1個或多個孔。還有一種用作燙圖材料的稱之為奧鑽燙鑽,特徵是平底,有一層灰綠的膠水。
❹ 澳大利亞鑽石品質如何
鑽石是有統一在評定標准 就是4C 分別是鑽石在 重量 切工 顏色 凈度 和地區是沒有關系在哦
❺ 澳大利亞金剛石/鑽石質量特徵
澳大利亞主要礦區產出的金剛石/鑽石見圖8.31~圖8.35。
西澳大利亞阿蓋爾(Argyle)岩筒產出的金剛石/鑽石中,55%為工業級別的金剛石/鑽石,45%為近寶石級別的金剛石/鑽石,只有5%為寶石級別的金剛石/鑽石。20世紀以前,Argyle礦所產金剛石/鑽石的平均克拉價才只有8美元(黃鳳鳴,陳鍾惠,2000),但其產量中不到0.1%的粉色金剛石,由於顏色的稀有性,在國際金剛石市場上非常緊俏,通常是以高於150000澳元/ct的價格出售的,有時甚至會更高(Bevan et al.,2005)。毛坯金剛石/鑽石的平均大小少於0.10ct(晶體直徑大於0.8mm)。到目前為止,最大粒的金剛石/鑽石發現於1991年,重42.6ct(Shigley et al.,2001),最大的拋光粉色金剛石不足5ct(Chapman,2011)。大部分Argyle金剛石/鑽石都含包裹體(Jaques et al.,1989),粉色金剛石/鑽石從顏色、光譜、熒光、表面特徵和包裹體等方面可與世界上其他產地粉色金剛石/鑽石相區別(Hofer,1985;Chapman et al,1996;Shigley et al.,2001)。艾倫代爾(Ellendale)礦山金剛石的品位較Argyle低,但以產出高質量的黃色金剛石著稱。粒徑在1mm以上的Ellendale金剛石具商業價值,其中有相當高比例(60%~90%) 的一部分為寶石級別(Taylor et al.,1990)。
北部地區的梅林(Merlin)礦產出的金剛石質量較好,平均的克拉價可達到130美元,該礦床所產的金剛石較大,最大的可達14.76ct(黃鳳鳴,陳鍾惠,2000)。
南澳大利亞的Echunga最早於1859年在淘金時發現金剛石,至1900年共發現50粒金剛石,最大的重5.3ct( Gommers,1988)。目前,僅有5顆Echunga金剛石/鑽石留存。Springfield Basin在大量取樣過程中,從2000多噸礫岩里發掘出約200顆金剛石/鑽石,最大的重0.34ct(Tappert et al.,2009b)。
澳大利亞東部新南威爾士沖積砂礦產出的/鑽石大部分質量很高,約30%能見到小的包裹體,多數顯示出強的熔蝕習性,A、B兩組的金剛石在表面磨蝕及放射性破壞的程度和類型上有差異。它們的大小、形態和質量相似,顯示出分選的特徵,所有這些特徵均表明它們經歷了明顯的沖積搬運再造以及地表貯存作用(Davies et al.,1999;Davies et al.,2002)。Bingara金剛石和Copeton金剛石中約95%的屬於B組金剛石,由於其多樣的雙晶形式而極難切割(Taylor et al.,1990),單層的晶體生長也使其成為世界上硬度最大的金剛石;而Wellington金剛石中約80%的屬於A組金剛石,Airly Mountain也以A組金剛石占絕大多數(Davies et al.,2003;Davies et al.,2002)。
❻ 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有什麼特點
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的特點:
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豐富,品種多,儲量大,品質優、埋藏淺,易開采。
澳大利亞擁有許多已證明有經濟意義的礦產資源,位列世界前六名的有:鈷、鉛、鎳、礦砂(鈦鐵礦、金紅石和鋯石)、鉭、鈾、黑煤和褐煤、銅、鑽石、黃金、鐵礦石、鋁礬土、鋰、錳礦、銀和鋅。盡管澳大利亞大陸有著悠久的礦產使用和開發歷史,但它仍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特別是一百米以下的礦藏。
澳大利亞的鐵礦主要分布在西部印度洋沿岸;煤礦主要分布在東部太平洋沿岸;鋁土礦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區。
澳大利亞的采礦業經營規模大,採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機械化、自動化生產,礦產資源的開采效率和利用效率很高,而且非常注意環境保護。
澳大利亞依託豐富的礦產資源,發展了采礦業,在采礦業的基礎上,也發展了冶金業。
澳大利亞生產的礦產品80%以上用於出口,主要銷往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
由於礦產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很大,澳大利亞也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❼ 鑽石都有什麼特徵
六大特徵:
鑽石由碳組成,天然形狀的鑽石多呈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或近球形(碎塊可呈其他不規則形態),顏色多呈無色-微黃色,除極高檔者外,在十倍放大鏡下往往可見到瑕疵(包裹體),鑽石表面往往有三角形的生長紋。
鑽石是天然物質中最堅硬的物質,除用鑽石外,用其他任何寶石都刻劃不動鑽石;相反,鑽石可刻劃任何其他寶石。
鑽石是天然寶石中色散最強、折光率很高(2.42)的無色-淡黃色的高檔寶石,加工好的鑽石,從檯面上看會出現紅、藍、橙等色的火光。同時,由於鑽石的折光率大,當光線進入加工好的鑽石後,一般會發生全內反射,呈現光芒四射的外貌。
相對於一般的寶石而言,鑽石的導熱率是最大的,如果以尖晶石的導熱率為1計算,則鑽石的相對導熱率則在70以上。根據鑽石的這一特徵製成的熱導儀是簡單鑒定鑽石的一種簡便有效的儀器。
由於鑽石折光率大、切工比例規范,因而一般不會發生漏光現象。也就是說,從鑽石的檯面向下看,一般看不到鑽石底部的物品。
鑽石具有親油性,鑽石分選就是利用這一性質進行的。如果在鑽石的檯面用鋼筆劃一條線,則成一條不間斷直線,而其他寶石則是呈斷續的點線。
❽ 請問為什麼澳大利亞的鑽石不太出名
主要是市場定位不同
國內定位更高
體現在價格更貴
品質也是不錯的
澳洲賣的
講究經濟實惠
都是百姓買得起的
確實不貴
滿頭白發的老人
手上都是克拉的
常常可以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