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剛石哪裡有
金剛石主要分:天然、人造!
天然金剛石就是我們說的鑽石、它也是石頭的一種、專業采礦的會有時候碰到。
它出自大自然的確沒錯!
人造金剛石就是我們自己生產出來的、
他的用途現在在我們生活上還沒有普及、現在只要用與開采、打磨之類的!
這類金剛石你可以去市場上買、價格不是很貴!
目前我國金剛石主要產地有三個:
遼寧瓦房店,山東蒙陰—臨沭,
湖南沅水流域.都是金伯利岩型,但湖南尚未找到原生礦.
其中遼寧的質量好,山東的個頭較大.
目前我國現存發現的最大鑽石為常林鑽石,於1977年2月21日發現於山東,
由常林大隊魏振芳發現,故而得名「常林鑽石」,現藏銀行國庫中。
常林鑽石重157.786克拉,呈八面體,質地潔凈、透明,淡黃色。
應該是山東吧!主要就是山東出產的比較多
Ⅱ 金剛的來源
金剛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梨俱吠陀》,是因陀羅的武器名稱,名叫金剛(vájra),即是閃電,在北歐變成了妙爾尼爾。相傳因陀羅與阿修羅戰斗時,猛力擊打阿修羅頭部,碎裂的閃電成為鑽石(一說是阿修羅的屍體成為鑽石),因此鑽石也被稱為金剛(vájra)。
在宗教儀式中,使用一種小型的杵形武器,來象徵因陀羅的雷電。它的大小類似於日本柔道棒(Yawara),也被當成是一種護身符。印度教、藏傳佛教與耆那教,皆以金鋼杵來作為宗教器具,認為它代表了一種精神上的力量。
在西藏密宗的護法神,經常手持金剛杵,象徵能夠摧伏外道、擊敗邪魔的力量。這些護法神被稱為執金剛神,金剛力士或密跡金剛,簡稱為金剛。
大乘佛教,用此「金剛」來形容如來藏空性心、無心相心、非心心,不取六塵萬法,無可摧毀。因此性無可毀壞,性如金剛,即使集於百萬億佛之力亦無法毀壞它,所以稱指「金剛心」堅固無比,能破斥常見外道以見聞覺知心為真我,及破斥斷見外道以一切法皆是空無了不可得,無因無果,死後墮於灰滅空無者的邪說謬論。所以經常以金剛來作為般若空慧的象徵,代表它能夠擊破一切邪見與結縛。如《佛說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卷1有提到:「佛問。何謂金剛。答言無能截斷者。以故名曰金剛。佛不可議。諸法亦不可議。以是為金剛。」(CBETA, T12, no. 356, p. 238, a4-6)
金剛(即鑽石)是古印度礦石,堅硬無比。佛教運用Vajra來形容教法的堅固和能夠破斥天魔與外道,而不被其所破壞。後金剛指衛護佛門的護法神。《初刻拍案驚奇》:「壇中有一重菩薩,外有一重金甲神人,又外有一重金剛圍著,聖賢比肩,環繞甚嚴。」而原為古代印度武器的金剛杵,也成為西藏密宗的法器之一。
「金剛」一詞被西藏密宗廣泛運用。譬如:「金剛乘」,就是「密宗」,是形容無堅不摧的「密乘」;「金剛禪」,就是指「密宗禪法」,是形容戰勝外道禪法的「密法」。
Ⅲ 古代人把鑽石叫什麼
古代人把鑽石叫金剛金剛之名,初見佛經,取義與金有關。《大藏法數》稱:「跋折羅(梵語),華言金剛,此寶出於金中。「而金剛鑽一名則見《明·一統志》。中國古代未聽說產鑽石,自漢以後,中國古書多有鑽石的記載。《南史·西夷傳》中說,呵羅單國(故地在今蘇門答臘島)於南北朝宋文帝無嘉七年(430年),遣使獻「金剛指環」,可能是印度產物。
Ⅳ 金剛石一般在什麼地方產生
金剛石主要分為天然金剛石和人工合成金剛石,對於天然金剛石,diamon(金剛石)原意是表示非常堅硬的.無色透明的意思,現在被稱為金剛石等礦物。1866年在奧蘭治河邊附近發現了南部非洲的第一顆天然金剛石,這顆金剛石重21.5克拉。天然金剛石主要成因就是火山噴發產生的高溫高壓作用使很碳物質形成金剛石的晶體結構。 天然金剛石完全由單質碳結晶形成的等軸晶系礦物,金剛石常見晶形分為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立方體.四面體和六八面體等類型。天然金剛石根據其含氮或含硼量、紅外和紫外吸收光譜特徵的不同#首先劃分為I型和II型兩大類,在此基礎上又劃分為Ia型.Ib型及IIa型IIb型。純凈的金剛石無色透明,若其含有雜質或結構缺陷而呈色,如黃色可由含Ti和Fe或者由結構中的缺陷所引起。Ib型金剛石含順磁性氮原子。常呈琥珀黃色,但這種型式的氮含量更高時會出現綠色。IIb型金剛石含硼#使晶體常具藍色或天藍色#含硼使金剛石具藍色。 天然金剛石是最硬的天然物質#它的研磨硬度(10000HV)為石英硬度的1170倍.剛玉硬度的140倍。金剛石有極強的抗磨性,摩擦系數小。其抗磨能力為剛玉的90倍.金剛石雖堅硬,但具有脆性#在沖擊的作用下易破碎,金剛石是絕緣體,但有很高的導熱率,其導熱率比銀.銅還要高。金剛石對任何酸都是穩定的,甚至在高溫下酸對
金剛石不顯示任何作用, 但在鹼.含氧酸鹽類和金屬熔體中#金剛石卻很容易受侵蝕。 但是了,由於天然金剛石稀少,價格昂貴,目前主要集中在合成金剛石開發和應用。目前方法也很多,最先也是最為經典的是高溫高壓(HPHT)法,這也是仿天然金剛石產生的原理制備的。但目前化學氣相沉積法最佳,制備的金剛石純度較高,主要有熱絲CVD、微波等離子CVD、直流CVD等等。國外在人造金剛石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美國APPOLO公司做的人造鑽石已經投入生產了,其生產的人造鑽石與天然金剛石想媲美。
Ⅳ 俄羅斯金剛石/鑽石產地概況
俄羅斯地區金剛石/鑽石主要分布在3個區域:薩哈(Sakha)共和國雅庫特(Yakutia)地區、阿爾漢格爾斯科(Arkhangelsk)州和彼爾姆(Perm)州。最早的金剛石/鑽石是1829年7月在烏拉爾山脈的金鉑礦中(砂礦)發現的,1954年發現了第一個含金剛石/鑽石的金伯利岩筒。隨後5年,在Yakutia地區相繼發現了120個金伯利岩筒,其中提及最多的是Mir和Udachnaya岩筒。目前,雅庫特地區約有500個金伯利岩筒,其中的10%含有金剛石(徐立等,2011)。1979年俄羅斯地質學家在Arkhangelsk東北部的Winter coast地區發現了一系列含金剛石/鑽石的金伯利岩,從此陸續在Zimnii Bereg(Winter coast)地區(Arkhangelsk Diamondiferous Province,ADP)發現了100多個鹼性金伯利岩體,其中M.V.Lomonosov礦和V.Grib礦是最重要的兩個金剛石/鑽石礦。
雅庫特金剛石/鑽石成礦省(Yakut Diamondiferous Province,簡稱YDP)主要以原生金伯利岩為主,是俄羅斯金剛石/鑽石最主要的來源,其中,Malo-Botuobia 和Daldyn-Alakit地區的金伯利岩筒是雅庫特地區2個主要含金剛石/鑽石的區域(Spetsius,1995)。Malo-Botuobia地區代表性岩筒是Mir,Internatsionalnaya等(圖8.2)。Mir是俄羅斯發現的最大最古老的金伯利岩筒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露天開採金剛石礦坑。Mir岩筒於1957年開始開采,年平均產量為2Mct,由於資源枯竭,2001年該礦停止了露天開采。Daldyn-Alakit地區岩筒包括Udachnaya、Yubileynaya和Zarnitsa等。Udachnaya是俄羅斯最大的金剛石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剛石礦之一,目前已接近開采壽命,其露天礦坑正為轉成地下開采做准備。
阿爾漢格爾斯科金剛石/鑽石成礦省(Arkhangelsk Diamondiferous Province,簡稱ADP)以金伯利岩為主,M.V.Lomonosov礦位於西部Zolotitsa地區,從北到南9.5km內有6個獨立的岩筒,即Karpinsky-1,Karpinsky-2,Pionerskii,Lomonosov,Pomorskii和Arkhangelskii,是全歐洲最大的金剛石產地(圖8.3),品位約為0.5Cpht,有效開采期限約為50年,擁有該礦開采權的Severalmaz公司預測金剛石/鑽石產量可達200Mct,但由於土壤中飽含水,開采排污等存在技術上的問題,該礦並沒有大規模開采(Levine &Wallace,2005);V.Grib礦位於東部Verkhotina-Soyana地區,即Grib岩筒,已探明金剛石/鑽石儲量達50億美元,產量是M.V.Lomonosov礦任一岩筒的2倍以上且金剛石/鑽石質量上乘(Rubanova et al.,2009)。兩個礦床的金剛石/鑽石品位平均約為0.7ct/t(70~80US$/ct)(Rubanova et al.,2009),其中V.Grib礦金剛石/鑽石品位較高1~1.5ct/t,M.V.Lomonosov礦 0.5~1.0ct/t(Garanin & Garanin,2008)。
圖8.2 西伯利亞克拉通基底示意圖(Spetsius,2004)代表雅庫特地區重要的金伯利岩筒
Figure 8.2 Sketch map of Siberian craton (Spetsius,2004) stands for important kimberlite pipes in Yakutia area
圖8.3 Arkhangelsk鹼性火成岩省地理簡圖(據Lehtonen等,2009)
Figure 8.3 Geographical sketch of alkaline igneous province in Arkhangelsk (Lehtonen et al.,2009)
彼爾姆州主要是金剛石砂礦,該礦位於俄羅斯境內最早發現金剛石/鑽石的烏拉爾山地區,產量很低,只佔俄羅斯總產量的2%(黃鳳鳴和陳鍾惠,2000)。沿烏拉爾西坡,最大的金剛石/鑽石砂礦在Vishera(北部烏拉爾)和Koivo–Vizhai地區(中部烏拉爾),後者資源已經枯竭(Khachatryan & Kaminsky,2003)。
Ⅵ 鑽石是金剛石嗎
准確來講,金剛石(diamond)是一種自然界的固體碳材料,而鑽石(gemstone diamond)是將金剛石打磨而成的一種寶石。兩者價格相差較大(雖然都比較貴),主要在於金剛石在打磨過程中耗費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還有時間。由於金剛石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物質,要將一塊大的金剛石原料進行切割和打磨到理想的形狀與質量,有時甚至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
金剛石會用來製作成寶石,也就是鑽石,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它的硬度,它不會被其他任何材料刮花,所以它可以很好地保留自身的光澤。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金剛石有很強的色散特性,它可以很好地將白光分散成五顏六色的光,這也是它最大的魅力之一。
Ⅶ 鑽石和金剛石的區別
金剛石是鑽石的原石,鑽石也就是金剛石了。它們是同物異名,叫法的不同導致了理解的不同。
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簡單地講,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
拓展資料:
鑽石:
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簡單地講,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鑽石美麗、稀有,是愛情和忠貞的象徵,代表永恆不破的愛情。
2017年5月16日,蘇富比拍賣行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春季珠寶拍賣會,一對彩色梨形鑽石耳墜以大約5740萬美元、約合3.95億元人民幣的總價,創下拍賣史上的新紀錄。這對梨形耳墜產自南非,除顏色不同,外形幾乎一模一樣,分別重約16克拉。其中,深粉色鑽石名為「阿泰米斯」,拍出1550萬美元(1.067億元人民幣),另一顆鑽石為深湖藍色,名叫「阿波羅」,由於顏色比粉鑽更罕見,價格是粉鑽的兩倍多。
鑽石是金剛石精加工而成的產品,鑽石是世界上最堅硬的、成份最簡單的寶石,它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具立方結構的天然晶體。其成份與我們常見的煤、鉛筆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較高的溫度、壓力下,結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溫、極高氣壓及還原環境(通常來說就是一種缺氧的環境)中則結晶為珍貴的鑽石(無色)。
自從鑽石在印度被發現以來,就有人在河邊、河灘上撿到鑽石,這是由於位於河流上游某處含有鑽石的原岩,被風化、破碎後,鑽石隨水流被帶到下游地帶,比重大的鑽石被埋在沙礫中。
金剛石:
金剛石俗稱「金剛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鑽石的原身,它是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礦物,是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金剛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堅硬的物質。金剛石的用途非常廣泛,例如:工藝品、工業中的切割工具。石墨可以在高溫、高壓下形成人造金剛石。也是貴重寶石。
Ⅷ 中國與國際主要金剛石/鑽石產地來源特徵的對比分析
通過上述比較,我們可以看出,至今為止,有比較充分的資料可以進行對比而又能對產地來源有一定指示的主要要素包括:形成時間組合特徵、晶形組合特徵、氮雜質組合特徵、包裹體組合特徵、碳同位素分布特徵等5個重要要素組合,而次要的要素則包括特殊的形貌特徵、特殊的顏色組合及色斑、稀土及微量元素含量、特別的包裹體類型及成分特徵等。將世界重要金剛石/鑽石產地和中國三個主要金剛石/鑽石產地的重要要素放入一張產地識別表格中(表9.10),我們可以發現,不同產地所具有的要素組合特徵大多是有差異的,大部分的產地可以根據這些產地組合特徵的差異,同時輔助特殊的要素特徵進行產地的混合樣品的礦區判別,但也有小部分產地目前所發現的特徵是重合的,需要今後更進一步的工作才能區分。
從產地來源判別的角度,有時候一個獨特的特徵就可以給出產地的證明(例如微量元素或同位素的特徵)(Schuarz和Schmetzer,2001; Guilong,et al.,2001; Giulianiet et al.,2000),而比較多的時候則需要多個證據的相互配合。國際上近百個不同的金剛石/鑽石礦山中,金剛石/鑽石產地來源的確定是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但從目前數據比較全的25個典型礦山看,如果形成時間、晶形特徵,氮雜質、包裹體特徵和碳同位素特徵等5個重要要素組合中有三個要素明顯不同,我們應該完全可以確定其基本的差異,再配合某些產地獨特性要素來確定一包沒有混合不同產地金剛石/鑽石樣品的產地來源,應該是可行和具有科學性的。根據本章9.1內容及表9.10重要要素組合,我們可以整理出以下簡要的邏輯區分表(表9.11)。
表9.10 世界重要產地及中國三個產地要素簡化區分表
表9.11 世界25個(含中國三個)重要產地的要素邏輯區分簡表
從不同金剛石/鑽石礦最本質的區分特徵形成時間組合的特徵出發,可以看出,25個金剛石/鑽石礦床中依據晶形特徵,氮雜質、包裹體特徵和碳同位素特徵唯一基本上均難以區分的是波札那Orapa,Jwaneng兩個產地來源的金剛石/鑽石,但如果從3個特徵均有差異的角度去看,則南非的Finsch;Premier;澳大利亞Argyle;南澳大利亞Wellington;新南威爾士A組幾個礦山的金剛石/鑽石以及波札那Orapa,Jwaneng;南澳大利亞Copeton(砂礦)等幾個礦山的金剛石/鑽石較難區分。事實上,上面的劃分有很多人為的因素,有些區分的因素在現實鑒定中較難把握,例如碳同位素;但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鑒定中有時也不需要太多的要素,只需要根據某幾個要素的組合,甚至一個特別的要素,例如表面特徵的要素,如辛巴威金剛石/鑽石表面的十字型溶蝕結構及紅色的斑點組合基本上就可以把某個金剛石/鑽石礦的金剛石/鑽石和其他來源的金剛石/鑽石進行區分。顯然,在不要求非常精確的情況下,後者的可行性在200多年金剛石/鑽石毛坯的商貿實踐中已經被證實,科學家需要做的可能是去偽存真,細化和找到其精細差別並揭示其區別的科學性。
如果需要有非常堅實科學數據具有唯一性的區分,則金剛石/鑽石產地來源的區分仍然有非常長的路需要走,它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首先,建立已有開發金剛石/鑽石礦山的資料庫是當務之急;其次,確定不同產地之間關鍵性的指紋特徵的工作仍然需要大量測試數據的支持。
Ⅸ 金剛石和鑽石是什麼關系
它們的關系就等同於木頭和傢具之間的關系。
有人說金剛石就是鑽石,其實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鑽石只是金剛石精加工而成的產品;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
簡單的說金剛石就是木頭鑽石就是傢具。
拓展資料:
金剛石俗稱"金剛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鑽石的原身,它是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礦物,是自然界由單質元素組成的粒子物質,是碳同素異形體(金剛石,石墨烯,富勒烯,碳納米管,藍絲黛爾石等)。
金剛石是目前在地球上發現的眾多天然存在中最堅硬的物質,同時金剛石不是只有在地球才有產出,現發現在天體隕落的隕石中也有金剛石的生成態相。
金剛石的用途非常廣泛,例如:工藝品和工業中的切割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