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樣的鑽石,算是好鑽石
鑽石的4C分級
對於一顆成品鑽石,國際上用4C標准來進行分級。這4C包括:顏色(Color)、重量(Caratage)、凈度(Clarity)和切工(Cat)。4C標准對成品鑽石的質量級別有著直接的影響。
顏色:在顏色評價中,我們主要對開普系列的無色——淺黃系列的鑽石進行分級。目前所用的分級標准以CIBJO(國際珠寶首飾聯合會)和CTIA(美國寶石學院)的標准為主要參政。它們之間存在著一點不同:CTBJO實驗室中的比色石稱為「標准比色石」,其中每一顆鑽石對就 每一色級的下限;GIA系統使用的比色石,每一顆鑽石代表著從E天始每一色級的上限。
在有了一套標准比色石的情況下,我們再擁有合適的光源(比色燈),合適的分級環境(在黑暗的房間中使用標准光原)以及豐富的經驗,我們就可以對鑽石的顏色進行分級了。
重量:國際上通用克拉來表示寶石的重量、鑽石的重量對鑽石的價格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成品鑽石的所有其他因素都相同,那麼,重量越大的鑽石價格也就越高。在鑽石行業中,鑽石的價格用每克拉多少錢來表示。對於重量在一定范圍內的鑽石,每克拉可按相同價格來聽報價,超過此范圍的鑽石,每克拉報價則不同。對於未鑲嵌的鑽石,其重量一般用克拉稱或天平來稱重;對於已鑲嵌的鑽石,一般通過測量其直徑,通過換標表示計算其重量。
凈度分級(1)分級前的准備工作:
a.清潔鑽石:使用酒精和不易掉毛的布擦洗鑽石。清洗後的鑽石不要再用於去摸,應當用鑷子去夾。
b.利用10倍放大鏡或10倍立體雙目顯微鏡來觀察。
c.照明條件:通常選用顏色分級時的比色燈或目光燈。
(2)鑽石凈度級別的劃分:鑽石的凈度分為LC(鏡下無瑕級);VVS級(極微瑕級),它再分出二個亞級VVS,和VVS2級(視瑕疵的大小);VS級(微瑕級)及二個亞級VS,和VS2;SI級(小瑕級)及兩個亞級SI,和SI2;P級(不清)及三個亞級P1、P2和P3級(肉眼可見瑕疵,按位置和不同大小分)。
(3)影響鑽石凈度的因素:
a.包裹體的數量;
b.包裹體的大小;
c.包裹體的位置;
d.包裹體的明亮度;
e.包裹體的類型;
在凈度分級中,我們不僅要觀察鑽石的內部特徵,還要注意到某些天然的和人工的外部特徵。例如原晶面、生長紋、拋磨線及破損等。這些同樣影響著鑽石的凈度級別。
切工分級:在切工分級中,我們主要是對圓多面形琢型的鑽石按嚴格比例進行分級,對於花式琢型也可進行切工分級,但由於異形的緣故,只作大概估計。
鑽石切工與分級的標准在不同國家略有差別,這主要與人們的審美觀點有關。在我國,鑽石的切工比例為:台寬比以56?66%為適中,亭深比以41?45%為適中,冠角以31?37為適中。
在鑽石切工中有三種情況是屬於明顯切工差的鑽石,它們是:
a.「魚眼」鑽石:由於鑽石的亭部太淺,導致光線從亭部泄漏,不能產生
b.「塊狀」鑽石:由於鑽石的亭部太深,導致光線不能反射到檯面,鑽石看上去發黑,亮度。
c.「薄」鑽石:它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檯面比例正確,但冠角太小;另一個是檯面太大,冠部淺。這種鑽石整體看上去很薄,不易鑲嵌,且火彩差。
在觀察切工時,我們要觀察以下幾點:
(1)台寬,(2)亭深比,(3)冠角和亭角,(4)腰棱原度,(5)拋光線,(6)多餘的刻面等等。一個切工好的鑽石,火彩很強,稍一動即光芒四射。
到此,天然鑽石的分級已經完成了。但我們不僅要將天然鑽石准確分級,還要鑒別出混雜在天然鑽石中的仿製品及優化處理品。
根據以上標准,相信可以找到一個不錯的鑽石
B. 鑽石怎麼樣的比較好
怎麼挑選好的鑽戒
鑽戒的款式鑽戒的款式很重要,只要設計新穎,突顯創意,戴起來不僅吸睛還有收藏價值。
1、戒臂
鑽戒的款式有很多種,就說戒圈,就有活口、實口、開口三種,而且還分為扭臂式、直臂式、鏤空式等等,除了這些還有戒臂鑲嵌鑽石的,一排或多排的。選擇戒臂款式需要根據主鑽大小,如果主鑽是大克拉選擇簡約的戒臂為好,如果主鑽較小,可以選擇群鑽的戒臂,這樣看著更奢華。
不過購買鑽戒的話,為了放心最好還是去知名的廠家,這樣購買以後售後也有保障。
購買鑽石的終極奧秘
購買鑽戒是本著開心的心情去的,因此不論選擇哪款鑽戒,只要意義非凡,就不必為了鑽石大小或其他方面而悶悶不樂。
只要心態放平,哪怕是普通的戒指也有很大的價值,充滿了故事的珠寶才是你值得收藏的首飾,珠寶再怎麼價值高,也比不上你臉上的笑靨如花。
by薄荷之美
C. 鑽石什麼級別的好,是怎麼劃分的
理想切工Excellent、非常好切工Very Good、好切工Good、一般切工Fair、差切工Poor;
最後一個鑽石重量級別,這個就比較簡單,自然是越大的鑽石重量級別越高。
D. 什麼樣的鑽石最好
首先,這要從了解鑽石開始,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單質,晶體形態多呈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四面體及它們的聚形。強金剛光澤。折光率2.417,色散為0.044,均質體。世界上以南非鑽石比較有名,因為很多大粒鑽石出產在那裡,淘寶上很多仿鑽稱瑞士鑽,日本鑽,蘇聯鑽等等,一克拉批發成本就是1元錢左右,都是假的。仿鑽的材質主要是立方氧化鋯,也稱為鋯鑽。真鑽都會帶有鑒定證書,可網上查詢,鑒定證書分為很多種,好的證書直接關乎到鑽石的價值,再下邊介紹完鑽石的4C後會具體描述各種證書。
了解鑽石,當然不得不說的就是鑽石的4C標准,這點非常重要。鑽石的價格=克拉重量(Carat)+凈度(Clarity)+顏色(Color)+切工(Cut)。所謂「4C」即是這4個以C開頭的英文單詞的簡稱,只需綜合「4C」的四點來鑒賞,您就可以輕而易舉的了解一顆鑽石的價值與品質。
1.克拉重量(Carat)
鑽石重量單位是克拉和分:100分=1克拉=200毫克=0.2克,0.75克拉為75分,0.09克拉為9分。在其他標准相同的情況下,隨著鑽石重量的增加,其價值呈J型曲線增長,這是因為鑽石是無法由多個小鑽石合成1個大鑽石的,單顆1克拉的價格是0.5克拉的5倍左右!重量相同的鑽石,會因顏色、凈度、切工的不同而價格相差甚遠。
鑽石4C中,最重要的就是重量,分數越大,就越有價值。如果是一顆小鑽石,就算是凈度,顏色,都很好,又有什麼意義,看得到嗎?所以國家規定20分以下的鑽石不具體分級。也就是說,對於小鑽石而言,沒有級別的問題,只有真假的問題,證書上也只鑒定了鑽石的真假。
2.凈度(Clarity)
鑽石結晶於地球深處地幔岩漿之中,歷經億萬年的地質變化,其內部難免含有各種雜物和存在瑕疵,當然這些瑕疵也見證了鑽石的獨一無二。
通常使用10倍放大鏡對已鑲嵌的鑽石內部、表面瑕疵將凈度分為IF、VVS、VS、SI、P,如果是未鑲嵌的鑽石,則更細分為IF、VVS1、 VVS2、VS1、VS2、SI1、SI2、P1、P2、P3。
市面上多見SI-VVS級,這里要說的是香港的鑽石,級別劃分的比較松,不嚴格。有些顧客認為再香港買到的鑽石就是便宜實惠的。其實不然。香港的一些商家從大陸批發SI、P的鑽石,反過來鑒定成VS級別以上。再出售給大陸人。之前發生的「上海周生生裸鑽不合格事件爆光」並不是偶然,這在香港珠寶商是公開的秘密,凈度級別普遍偏低」不要相信地界的差別價格就會有差別,好的鑽石,到哪裡,都是一樣的成本價格的。就看不同的商家追求的利潤如何了。
一般情況下,用我們的肉眼直視鑽石是看不出凈度的,需要用到10放大鏡才能看得出鑽石的瑕疵。也就是說,外觀上,VVS、VS與SI的差別,大致上是看不出來的。有的買家在商場里對比鑽石後覺得VVS要比VS的閃一些,這並不是因為凈度的原因哦,凈度對火彩(也就是閃光)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決定火彩的是切工,同理,切工好的SI也會比切工不好的VVS閃,提前講到切工有點跑題了~呵呵。有一種特殊情況,那就是有著高級別的凈度,但是價值很低的「奶油鑽」,這種鑽石的內含物是白色的霧,肉眼觀察給人感覺很白,鑽石不透徹,很渾濁,白色的霧嚴重影響了鑽石的火彩,「奶油鑽」雖然能被國內的(即使是國家級權威)鑒定中心,鑒定出高級別的顏色,和高級別的凈度,但是價值卻是很低。
IF級凈度:無瑕級,在十倍放大鏡下觀察,沒有任何內含物。
VVS級凈度:極微瑕級,鑽石具有極微小的內含物,十倍放大鏡下極難觀察。
VS級凈度:微瑕級,鑽石具有細小的內含物,十倍放大鏡下難以觀察。這些鑽石所具有的內含物對於肉眼是看不到的。
SI級凈度:小瑕級,鑽石具有明顯的內含物,十倍放大鏡下容易觀察。這些鑽石的內含物肉眼一般情況下看不見的,但不排除某些極端的情況,例如對著太陽光下非常仔細的看或者視力很好的買家反復的仔細觀察。不是非常挑剔的買家,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SI凈度的鑽石是性價比很高的。
P級凈度:這些鑽石肉眼能夠看出明顯的內含物。店裡缺貨,呵呵。親們也不會需要這種品質的鑽鑽的。
3.顏色(Color)
親們就可以易為理解了的,肉眼可以直接分辨出來,顏色的級別由高到低分為DE色(極白)、FG色(優白)、H色(白)、IJ色(淡白)、KL(微白)、MN(一級黃)、O-R(二級黃)、S-Z(黃)。
一般情況下,H色以上的鑽石就是觀察不到任何顏色的精品了。親們可以到商場里對比,這樣能夠最直觀的觀察各種顏色級別差異。
4. 切工(Cut)
鑽石的璀璨光輝歸功於其獨特的高折射率和高色散性能。鑽石是最硬的物質,無堅可摧,永不磨損,一經切磨便光輝永恆。判別鑽石切工優劣的方法:拿起鑽石,凝視跳動在頂部的光芒,切工精美的鑽石輝煌眩目。
切工直接關繫到鑽石的璀璨程度。那可是直接可肉眼看出來的。誰都不想佩戴著顆暗淡無光的鑽石吧。GIA證書體系中切工級別由高到低是:EX(特優)、VG(優)、G(良好)、F(尚可)、P(差)。
切工是鑽石級別中唯一的由人為決定的標准,而讓鑽石之美能夠再提升的一項重要因素。先天決定每顆鑽石的顏色、凈度,但我們可以後天通過切工喚醒鑽石的光芒,GIA鑽石只要是G以上的切工,都是很璀璨的精品。但是這僅說的是GIA證書的標准,國內的鑒定證書對切工的劃分似乎不靠譜。目前國內的各種權威證書的切工級別我只見到過VG,即使是切工很差的鑽石在國內鑒定機構的鑒定下,切工也VG,如果對切工要求很高的買家,推薦購買GIA證書的鑽石。
GIA證書,中還有兩個附屬的數據用於評定鑽石的切工,即:拋光(Polish)和對稱性(Symmetry),同樣由高到低為:EX、VG、G、F、P。當一顆GIA鑽石的切工、拋光、對稱性都達到EX時,這顆鑽石的切工堪稱完美。也就是所謂的3EX完美切工。
與切工有關的,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八箭八心」,一些珠寶商在銷售鑽石飾品時,打出所謂「八心八箭」就是完美切工、完美鑽石的噱頭,讓不少鑽石飾品消費者一頭霧水,到底什麼是「八心八箭」,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這純屬商家炒作,誤導消費者。
其實,神秘的「八箭八心」只是一種切割方式,同樣有好壞之分,在切工等級相同的情況下,不管是不是八箭八心都是一樣璀璨,一樣的價值。所以消費者需要擦亮眼睛哦。真正稱得上完美切工的是3EX切工
E. 鑽石都有哪幾種顏色哪種最好
鑽石一般以最無色最透明的為最好。鑽石可分成四個顏色系列:無色透明至淺黃色系列、茶色至褐色系列、灰色系列及彩色系列。絕大多數首飾用鑽石屬無色透明至淺黃色系列,也只有這個系列的鑽石建立了明確的顏色級別、分級規則和相應的標准樣石。
鑽石的顏色是怎麼形成的
科學家們經過對世界不同礦山鑽石研究發現,鑽石的形成條件一般為壓力在4.5~6.0GPA的環境下,相當於出產的地方要達到地表以下150~200千米深,所需溫度一般最低在1500攝氏度,有不同的層級,有的可以低到1100攝氏度。
鑽石的晶體結構是一層一層的石墨,這樣的結構可以使之不斷增大。當地殼變動有火山噴發時,可以使得地下深度成長的鑽石,通過噴發的過程到達地表。所以岩漿並不是鑽石的母體,而是鑽石的攜帶者,是鑽石的運輸帶。
當可見光穿過鑽石,寶石吸收了特定波長的光,同時將其餘的光反射到觀察者的眼睛,這個過程被稱為選擇性吸收。所有物質及鑽石的顏色都取決於物體對光的選擇性吸收。
如果一個物體只吸收少量或者沒有吸收光譜顏色,那麼它就會呈現出無色或者白色。如果整個光譜的顏色都被吸收掉,則物體呈黑色。在黑色與白色之間有無限種顏色的可能性。
換言之,正是選擇性吸收決定了你的鑽石的顏色。在鑽石中,氮原子(或其它雜質)的存在決定了鑽石吸收波長的能力,也因此決定了鑽石的顏色。由於狗的眼睛處理波長的方式與人類不同,因此它看到的鑽石顏色會與你大相徑庭。
碳原子錯位或內部晶格變形。塑性變形程度越高,棕色越深。包括真正意義上的塑性變形和不可恢復的永久變形。可以說,這樣的變形是晶體結構的一種缺陷,然而紅色、粉色和褐色鑽石由此產生,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F. 鑽石怎麼樣的好
鑽石的價值主要取決於鑽石的4C,鑽石的4C是指顏色,大小,凈度及切工。鑽石顏色:以無色為最好,色調越深,質量越差,顏色從高到低分為D, E, F, G, H, I, J, K, L, M, N色。鑽石凈度:凈度分級的依據是內含物的位置,凈度從高到低分為IF,VVS1、VVS2、VS1、VS2,SI1、SI2。鑽石切工:由高到低依次分為EX(完美),VG(很好)、G(好)、F(一般)、P(低)。鑽石切工,對稱,拋光都是使用EX級別的,簡稱為3EX,鑽石也是使用無熒光(N),因此,只需要挑選鑽石的顏色和凈度即可的。
G. 怎麼挑選質量好的鑽石
最實用;白紙鑒別法
在白紙上畫一條橫線,把裸鑽正面朝下蓋在橫線上,然後從背面向下看。如果能通過鑽石看到下面的線,不管是直線還是彎曲變形的線,這顆鑽石都是仿冒品。
教授釋疑;因為鑽石具有高折光率,折光率越高,反射力也就越強。折光率強,透明度就會低。因此,能看到下面橫線的,肯定不是鑽石。
最易學;火彩觀察法
拿到鑽石後,從多個角度觀察鑽石的火彩。如果隨著觀察角度的變化,火彩呈現出跳動感,鑽石就是真的。
教授釋疑;鑽石的光彩也叫「火彩」,人們喜歡鑽石,很多時候是因為喜歡它光怪陸離的色彩。鑽石的高折射率值和高色散值導致鑽石具有這種特殊的「火彩」,其中最為顯眼的就是柔和冷艷的藍光,鑽石完美的切工讓火彩更加顯眼。而仿冒品雖然也有光澤,但它們的光澤不具有跳動感,顏色也基本不變或變化很少。
(7)什麼樣的鑽石才是好鑽石擴展閱讀
最常用;油性筆畫線
用帶有油性的筆,比如圓珠筆或具有油性的中性筆等,在鑽石上畫一下。表面留下清晰痕跡的就是真鑽石,如果留下的痕跡是個小點或者是斷斷續續的線,就是仿冒品。
教授釋疑;鑽石具有親油性,遇到油性的筆油,就會讓其留在表面。仿冒品一般都不具有鑽石的特性。用此法判斷真偽,鑽石不能太小,否則沒有地方畫線。有經驗的人有時候也用手粗測鑽石的真偽,如果有滯留感,就是真鑽石,如果感覺滑溜,就是假鑽石,此法也是利用鑽石的親油性原理。
最明顯;滴水法
在鑽石上滴一滴水,水滴如果能鼓起來且長期不散,就是真的。
教授釋疑;鑽石除了具有親油性,還具有疏水性。因此,水滴在鑽石上不會出現立即散開的現象。此法適合相對大些的鑽石,這樣觀察水滴比較方便。
參考資料央視網--簡單又實用 教你如何鑒別鑽石真偽
H. 鑽石的顏色怎麼辨別什麼顏色的鑽石比較好
鑽石顏色作為最重要的鑽石分級標准之一,以無色的最好,鑽石顏色越淺,表明鑽石越純凈,但顏色等級越高鑽石價格也就越高,鑽石顏色等級如何選?
鑽石顏色怎麼辨別鑽石顏色級別的重要性
鑽石有多種天然的色澤,有無色、淺藍色及粉紅到微黃不等。對於大部分普通消費者,無色透明鑽石是市場中最常見的,我們在珠寶櫃台可以看到各種形狀的無色鑽石,如圓鑽、方鑽、心形鑽、梨形鑽等等,而無色鑽石也並不全是沒有顏色的,反而有些還會微微泛黃。
從品質和視覺上來講,鑽石越接近無色,鑽石越晶瑩剔透,鑽石對光的反射折射越完美,鑽石的亮度跟火彩都很好,如果鑽石的體色越黃,鑽石火彩跟亮度掩蓋,鑽石看起來就沒有那麼閃亮,所以鑽石的顏色級別是比較重要的。
如果是收藏的話,可以考慮D、E等級的,如果是日常佩戴的話,可以選擇J~G等級的K~M的就不建議大家選了,沒什麼價值的。
I. 鑽石的等級分別是什麼
鑽石按照色澤劃分等級
鑽石顏色從無色到黃色或者黃褐色可以分為D、E、F、G、H、I、J等23個等級。
D級:D級是鑽石色澤等級中最高級別,代表鑽石完全透明,這種鑽石極其稀有,因此價格不菲。
E級:這類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看,顏色接近於無色,往往只有鑽石鑒定專家用專業的設備才能檢查出少量色素,也屬於比較稀有的鑽石。
F級:該級別鑽石的顏色也接近於無色,仍屬於品質較高的鑽石。
G—H級:G—H級別的鑽石直接用肉眼觀察是看不出任何顏色的,但是當把它們和色澤比較好的鑽石放在一起對比時,可以發現它們顏色有輕微的變化。
I—J級:I—J級別的鑽石顏色已經開始偏向黃色,如果用肉眼仔細觀察時的話,可以看出輕微的顏色。
K—M級:這類鑽石顏色黃色偏向比較多了,消費者仔細觀察,可以看出有輕微的黃色,不建議購買。M—Z級:M級以後的鑽石內部黃色已經很明顯了,鑽石品質比較差,沒夠購買的必要。
鑽石按照凈度劃分等級
鑽石的凈度鑽石表面及內部含有的瑕疵和內含物的大小。凈度級別印由高到低詳細可分為FL,IF,VVS1,VVS2,VS1,VS2,SI1,SI2, I1,I2,I3等11個等級。
無瑕級(FL):FL是鑽石凈度最完美的等級,這類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沒有任何內含物或表面瑕疵,十分稀有。
內無瑕級(IF):IF等級的鑽石內部沒有任何內含物,但是表面有些微小的瑕疵,可藉由磨光去除。
極輕微內含級(VVS):VVS等級又分為VVS1、VVS2兩個等級。這類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可以看到鑽石內部有微小的瑕疵,但是極其輕微,不易被察覺。
輕微內含級(VS):VS等級又分為VS1、VS2兩個等級,VS等級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的瑕疵可見,但非常比較微小。
微內含級(SI):SI等級又分為SI1、SI2兩個等級,這類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可以看到鑽石有清晰可見的瑕疵。
內含級(I):這類鑽石瑕疵已經很明顯了,在10倍放大鏡觀察下清晰可見,肉眼也可以看到,一般不建議選擇這類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