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鑽石的來源是什麼呢
鑽石的形成是在地下數百公里深處的地質層經原始碳受熱、受壓溶融結晶而成,大部分鑽石原生礦附著於雲母橄欖岩中,在億年前經由地殼板塊變動、火山爆發,隨岩漿噴出帶到地表淺層下。
鑽石是金剛石精加工而成的產品,鑽石是世界上最堅硬的、成份最簡單的寶石,它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具立方結構的天然晶體。其成份與我們常見的煤、鉛筆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較高的溫度、壓力下,結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溫、極高氣壓及還原環境(通常來說就是一種缺氧的環境)中則結晶為珍貴的鑽石(無色)。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鑽石的國家,3000年前,印度是鑽石的唯一產地。自2500年前至18世紀初印度克里希納河、彭納河及其支流是世界唯一產出鑽石的地方,歷史上許多著名鑽石如光明之山、奧爾洛夫和大莫卧兒都來自印度,但印度的鑽石產量很小。
2. 產鑽石的兩種原礦分別是什麼
根據賦礦寄主岩的不同,礦石原生礦分為:金伯利岩型 和 鉀鎂煌斑岩型;
金伯利岩,偏鹼性超基性火山岩,斑狀或角礫狀,鎂、鐵、鈣元素含量更高,呈圓錐形,分布比較廣,典型礦場1866年發現的南非金伯利;
鉀鎂煌斑岩,過鹼性鎂質火山岩,粗粒結構,硅、鋁元素含量更高,呈香檳酒杯形,岩筒體積大,典型礦場1979發現的澳大利亞阿蓋爾;
3. 鑽石的原材料是什麼是金剛石嗎
是金剛石。
金剛石俗稱「金剛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鑽石的原身,它是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礦物,是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金剛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堅硬的物質。金剛石的用途非常廣泛,例如:工藝品、工業中的切割工具。石墨可以在高溫、高壓下形成人造金剛石。也是貴重寶石。
(3)什麼是鑽石原生礦擴展閱讀
金剛石有各種顏色,從無色到黑色都有,以無色的為特佳。它們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或不透明。許多金剛石帶些黃色,這主要是由於金剛石中含有雜質。 金剛石的折射率非常高,色散性能也很強,這就是金剛石為什麼會反射出五彩繽紛閃光的原因。
金剛石在X射線照射下會發出藍綠色熒光。金剛石原生礦僅產出於金伯利岩筒或少數鉀鎂煌斑岩中。金伯利岩等是它們的母岩,其他地方的金剛石都是被河流、冰川等搬運過去的。金剛石一般為粒狀。如果將金剛石加熱到1000℃時,它會緩慢地變成石墨。
中國也擁有製造金剛石的技術,但最大也不過0.2克拉左右。
引用亞洲寶石協會(GIG)報告:金剛石的化學成分為C,與石墨同是碳的同質多象變體。在礦物化學組成中,總含有Si、Mg、Al、Ca、Mn、Ni等元素,並常含有Na、B、Cu、Fe、Co、Cr、Ti、N等雜質元素,以及碳水化合物。
金剛石礦物晶體構造屬等軸晶系同極鍵四面體型構造。碳原子位於四面體的角頂及中心,具有高度的對稱性。單位晶胞中碳原子間以同極鍵相連結,距離為154pm。常見晶形有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立方體、四面體和六八面體等。
4. 鑽石怎麼形成鑽石鑒別方法有哪些
眾所周知,鑽石以其晶瑩剔透、璀璨奪目和堅硬無比的優秀品質被人們視作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石品種,被譽為「寶石之王」。鑽石怎麼形成?鑽石鑒別方法有哪些?下面是我整理的鑽石怎麼形成以及鑒別方法,歡迎閱讀。
鑽石怎麼形成鑽石一般是通過火山爆發形成的,被岩漿帶到地球的表面。岩漿在上升過程中同時也會把一些相關的礦物擄獲到地球表面。這些將是用來尋找鑽石的「指示性」的礦物,在同一土壤范圍內,指示性礦物越多,找到鑽石的機會就越大。
根據對所含包裹體的研究,鑽石的形成溫度為900-1300℃,壓力為45-60×108Pa,相當於地球深處130-180km的深度。根據包裹體測年分析,•鑽石的形成年代通常比攜帶它至地表的金伯利岩或鉀鎂煌斑岩的年代要早得多,如南非金伯利鑽石礦,金伯利岩形成於距今90-100Ma,而該礦床中的鑽石卻形成於3300 Ma前。世界各地的鑽石礦均具有相同的特徵,因此,可以認為鑽石是在較古老的地質歷史時期形成於地幔深處,在後期火山活動中,被金伯利岩漿或鉀鎂煌斑岩岩漿捕獲,被帶至地表,並賦存在金伯利岩和鉀鎂煌斑岩中,形成鑽石原生礦。
原生礦經過風化剝蝕作用,鑽石被帶至河流或濱海環境沉積下來,則形成鑽石的次生砂礦。到1871年為止,全球所有的鑽石均發現於次生砂礦,至今次生砂礦仍是世界鑽石的主要來源。第一個鑽石原生礦於1870年發現於南非的金伯利城,以後相繼在波札那、扎伊爾、澳大利亞、俄羅斯、巴西和中國等發現金伯利岩型或鉀鎂煌斑岩型原生鑽石礦床。
鑽石物理效能
中文名稱:金剛石,鑽石
英文名稱:Diamond
莫氏硬度:10
化學成份:99.98%的碳
物理效能:是天然礦物中的最高硬度,其脆性也相當高,用力碰撞仍會辯冊禪碎裂。源於古希臘語Adamant,意思是堅硬不可侵犯的物質,是公認的寶石之王。也就是說,鑽石其實是一種密度相當高的碳結晶體。
常見外形:圓形、橢圓形、欖尖形、心形、梨形、方形、三角型及祖母綠形等。圓鑽,是最常見的形狀。
折射率:2.417
色散值:0.044***較高***
全內反射:姿讓臨界角:24.5°
主要產地:鑽石的主要產地是澳大利亞、波札那、加拿大、辛巴威、奈米比亞、南非、巴西、西伯利亞;目前世界主要的鑽石切磨中心有:比利時安特衛普,以色列特拉維夫,美國紐約,印度孟買,泰國曼谷。安特衛普有"世界鑽石之都"的美譽,全世界鑽石交易有一半左右在這里完成,「安特衛普切工」是完美切工的代名詞。
鑽石因為極其珍貴,因此它們的重量使用專用的單位 克拉 來表示的。1克拉等於0.2克。現在世界上最大的鑽石是一顆名叫 非洲之星的鑽石,它鑲嵌在英國女王的權杖上,重達530.2克拉,合106.04克。
鑽石鑒別方法簡易鑒別
鑽石的簡易鑒別方法:需要藉助一個10-20倍放大鏡作輔助並作數個簡單的觀測。
觀察鑽石的腰部,若是磨沙狀腰圍就最適合用此方法,鑽石因為比任何冒仿品堅硬,因此不會像冒仿品般出現細條狀的紋路,鑽石的腰圍乃呈顆粒狀外觀。
鑽石比冒仿品堅硬,冒仿品的刻面棱線往往會比鑽石的感覺圓鈍,而鑽石的刻面棱線必是銳利的。
基於鑽石比冒仿品堅硬,冒仿品的刻面棱線常常出現磨損的情況。
若鑽石留有天然面,天然面上有機會發現到鑽石獨有的『三角形生長紋』。
若鑽石出現崩斷口,外觀通常皆為階梯狀,而冒仿品則會截然不同地呈彎弧或貝殼狀。
硬度檢驗
鑽石是已知最硬的自然生成物質,沒有什麼東西可在鑽石上劃上痕跡,若能劃上痕跡的則絕非鑽石。
導熱試驗
在待辯鑽石和其它相似物品上同時呼一口氣,若是鑽石則其表面凝聚的水霧應比其它物品上的水霧蒸發得快,這是因為鑽石具有高導熱性的原因。
觀察方法
觀察反射光
用放大鏡可觀察到鑽石的腰圍處呈現一種很細的磨砂狀並有亮晶晶的反射光。鑽石的攜塵這種特徵是獨一無二的。
看生長點
在放大鏡下觀察,真品鑽石的晶面上常有溝紋和三角形生長點,而贗品有三類:①加了氧化鋁的普通玻璃,因折射率和色散提高, 容易誤入,但硬度低。②用化學合成的藍寶石和無色尖晶石仿製,硬度接近,但折射率低並有雙折射現象,在放大鏡下可見重影。
鉛筆鑒別
鉛筆的化學成分是碳和鑽石一樣,只是物理結構不一樣,所以很多人用鉛筆去檢測鑽石的真偽,屬於一種比較實用有效的方法,在鑒定的時候,要先把鑽石用水溼潤,然後再用鉛筆輕輕的刻劃,在真鑽石的晶面上,鉛筆劃過的地方,是不留痕跡的,而如果不是鑽石,而是玻璃、水晶等材料,就會在表面上留下痕跡,一般情況下,用鉛筆刻劃來鑒別鑽石的真假,這種方法的准確性是較高的。硬度較高,折射好,但在轉動時會反射較多的彩光,與真品在轉動時只反射出微弱的黃、藍色彩光相比,有明顯的差別。
5. 鑽石的來歷
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是指經過琢磨的鑽石。鑽石是無色正八面體晶體,其成分為純碳,由碳原子以四價鍵鏈接,為目前已知自然存在最硬物質。由於鑽石中的C-C鍵很強,所有的價電子都參與了共價鍵的形成,沒有自由電子,所以鑽石硬度非常大,熔點在華氏6900度,鑽石在純氧中燃點為720~800℃,在空氣中為850~1000℃,而且不導電。
伯納特兄弟於1870年發現了金伯利鑽石礦。正是這一發現,使人們知道了在哪種岩石中有可能含有鑽石。
原來,那是一種在遠古時代的岩漿冷卻以後所形成的火山岩。接著,研究者又發現,在這種火山岩中除了鑽石,還含有被稱為石榴石和橄欖石的兩種礦物。因此,在那些出產石榴石和橄欖石的地點,找到鑽石礦的可能性就相對大。於是,石榴石和橄欖石就成為尋找鑽石的「指示礦物」。
根據指示礦物來尋找金剛石礦的方法並不是在哪一天突然發現的。上世紀70年代,美國史密森研究所的地球化學家約翰·賈尼在仔細研究了石榴石和鑽石之間的關系後發表了他的研究結果。但是,在那之前,即上世紀50年代,德比爾斯公司的地質人員早就根據指示礦物在世界各地尋找鑽石礦了。
(5)什麼是鑽石原生礦擴展閱讀
鑽石有各種顏色,從無色到黑色都有,以無色的為特佳。它們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或不透明。許多鑽石帶些黃色,這主要是由於鑽石中含有雜質。 鑽石的折射率非常高,色散性能也很強,這就是鑽石為什麼會反射出五彩繽紛閃光的原因。
鑽石在X射線照射下會發出藍綠色熒光。鑽石原生礦僅產出於金伯利岩筒或少數鉀鎂煌斑岩中。金伯利岩等是它們的母岩,其他地方的金剛石都是被河流、冰川等搬運過去的。鑽石一般為粒狀。如果將鑽石加熱到1000℃時,它會緩慢地變成石墨。
6. 鑽石的4種主要礦產
非洲、俄羅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目前世界上共有27個國家發現鑽石礦床,大部分位於非洲、俄羅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
1、鑽石主要出現於兩類岩石中,一類是橄欖岩類,一類是榴輝岩類,但僅前者具有經濟意義。
2、含鑽石的橄欖岩,目前為止發現有兩種類型:金伯利岩和鉀鎂煌斑岩,兩種岩石均是由火山爆發作用產生的,形成於地球深處的岩石由火山活動被帶到地表或地球淺部,這種岩漿多以岩管狀產出,因此俗稱「管礦」(即原生礦)。
3、含鑽石的金伯利岩或鉀鎂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經過風吹雨打等地球外營力作用而風化、破碎,在水流沖刷下,破碎的原岩連同鑽石被帶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帶乘積下來,形成沖積砂礦床(或次生礦床)。
7. 鑽石的原材料是什麼是金剛石嗎
是金剛石。鑽石可以從天然金剛石礦中產出,也可以通過人造生產金剛石。
金剛石俗稱「金剛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鑽石的原身,它是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礦物,是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金剛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堅硬的物質。金剛石的用途非常廣泛,例如:工藝品、工業中的切割工具。石墨可以在高溫、高壓下形成人造金剛石。金剛石有各種顏色,從無色到黑色都有,以無色的為特佳。
(7)什麼是鑽石原生礦擴展閱讀:
金剛石原生礦僅產出於金伯利岩筒或少數鉀鎂煌斑岩中。金伯利岩等是它們的母岩,其他地方的金剛石都是被河流、冰川等搬運過去的。金剛石一般為粒狀。世界各地都發現了金剛石礦。其中,澳大利亞、剛果、俄羅斯、波札那和南非是著名的五大金剛石產地。
中國也擁有製造金剛石的技術,但最大也不過0.2克拉左右。人工合成金剛石的方法主要有兩種,高溫高壓法及化學氣相沉積法。高溫高壓法技術已非常成熟,並形成產業。國內產量極高,為世界之最。
8. 鑽石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會如此珍貴包括形成條件,氣候環境,
在地球的深部大約150-200公里,純碳物質在壓力為(4.5-6)×109Pa,溫度為1100-1600攝示度條件下結晶,形成天然鑽石.在地球的深部只有很少的地方具有鑽石形成的物理、化學條件.從理論上講任何時期都可以形成鑽石,只要達到鑽石形成物理、化學條件.從目前開採的鑽石礦中,大部分鑽石形成於33億年和12-17億年這二個時期.從鑽石產出於地球古老穩定大陸地區可以證實.
另外,外星對地球的撞擊,產生的高溫、高壓也可形成鑽石.但這種方式形成的鑽石顆粒小,質量差,不能作為首飾用的寶石.
當地球的外殼產生拉力,固體的岩塊開始移動及破裂,這時發生地震,火山噴發.當火山熔岩從地球深部往地表上升時,將深部形成的鑽石帶到地球淺層及表面.經過熔岩冷卻我們可以在冷卻的岩石中找到鑽石.當鑽石富集並達到一定規模時,我們稱為鑽石原生礦.含有鑽石的岩石在自然條件下風化,鑽石殘留在山坡、河流、海岸中並富集形成礦床,稱為鑽石次生礦.
鑽石是地質作用形成的,和地理位置分布、氣候條件沒什麼必然聯系.
9. 鑽石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是指經過琢磨的鑽石。鑽石是無色正八面體晶體,其成分為純碳,由碳原子以四價鍵鏈接,為目前已知自然存在最硬物質。由於鑽石中的C-C鍵很強,所有的價電子都參與了共價鍵的形成,沒有自由電子,所以鑽石硬度非常大,熔點在華氏6900度,鑽石在純氧中燃點為720~800℃,在空氣中為850~1000℃,而且不導電。
伯納特兄弟於1870年發現了金伯利鑽石礦。正是這一發現,使人們知道了在哪種岩石中有可能含有鑽石。
原來,那是一種在遠古時代的岩漿冷卻以後所形成的火山岩。接著,研究者又發現,在這種火山岩中除了鑽石,還含有被稱為石榴石和橄欖石的兩種礦物。因此,在那些出產石榴石和橄欖石的地點,找到鑽石礦的可能性就相對大。於是,石榴石和橄欖石就成為尋找鑽石的「指示礦物」。
根據指示礦物來尋找金剛石礦的方法並不是在哪一天突然發現的。上世紀70年代,美國史密森研究所的地球化學家約翰·賈尼在仔細研究了石榴石和鑽石之間的關系後發表了他的研究結果。但是,在那之前,即上世紀50年代,德比爾斯公司的地質人員早就根據指示礦物在世界各地尋找鑽石礦了。
(9)什麼是鑽石原生礦擴展閱讀
鑽石有各種顏色,從無色到黑色都有,以無色的為特佳。它們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或不透明。許多鑽石帶些黃色,這主要是由於鑽石中含有雜質。 鑽石的折射率非常高,色散性能也很強,這就是鑽石為什麼會反射出五彩繽紛閃光的原因。
鑽石在X射線照射下會發出藍綠色熒光。鑽石原生礦僅產出於金伯利岩筒或少數鉀鎂煌斑岩中。金伯利岩等是它們的母岩,其他地方的金剛石都是被河流、冰川等搬運過去的。鑽石一般為粒狀。如果將鑽石加熱到1000℃時,它會緩慢地變成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