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昂貴的黃金和鑽石,從科學角度來看,哪一個更稀有
黃金和鑽石,是很多人喜歡的收藏品之一。昂貴的鑽石,給人的印象就是「永恆」,因此鑽石也和愛情綁定在一起,象徵著愛情的永恆;黃金則是真金不怕火煉,不僅僅可以作為裝飾品,也可以作為收藏品,畢竟黃金是相對保值的貴金屬。
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鑽石和黃金都已經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並且價格非常昂貴。那麼鑽石和黃金,從科學角度來看,哪一個更稀有呢?
總結:
鑽石和黃金都非常昂貴,但是黃金其實要比鑽石更加稀有,但是很多鑽石的價格會超越黃金,這主要是因為鑽石的商業炒作。
購買鑽石的時候,我們都會考慮鑽石的大小、凈度、顏色、切割工藝,通過四種鑒定方式的分級,讓鑽石的價格有很大提升空間,而黃金本身追求純金,工藝費用往往大同小異。
鑽石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科技的進步,必然會逐漸貶值,但是黃金卻在一直升值。鑽石和黃金,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Ⅱ 鑽石的融化點和金子的融化點那個高
金子的熔點高,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黃金的熔點高達1064.4攝氏度.
鑽石是經過打磨的金剛石,而金剛石屬於碳的一種,是由於地殼運動擠壓而形成的高密度碳。
碳一經高溫,迅速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化學方程式:C+O2=CO2
(條件為高溫或點燃,若未完全燃燒有可能生成CO,即一氧化碳,另註明:方程式中的2均下置)
不過鑽石的燃點僅為800攝氏度,理論熔點卻高達3800多攝氏度(石墨的熔點),還未熔化便已經氧化了。所以事實上鑽石是不能熔化的(這指在空氣中)
若在真空中加溫,鑽石會在1000攝氏度左右轉化成石墨,分子間距變大,密度變低。石墨是非晶體,沒有確切的熔點熔融狀態時,溫度一般在3500到3800攝氏度。
如果樓主專指在空氣中鑽石和黃金誰的熔點高,那就是黃金高
如果樓主只是指黃金和鑽石誰的熔點高,理論上來說是無法比較的,應為條件不足以判斷
望採納,謝謝
Ⅲ 鑽石形成需要多少年水晶形成需要多少年黃金形成需要多少年
科學家們經過對來自世界不同礦山鑽石及其中原生包裹體礦物的研究發現,鑽石的形成條件一般為壓力在4.5-6.0Gpa(相當於150-200km的深度),溫度為1100-1500攝氏度。雖然理論上說,鑽石可形成於地球歷史的各個時期/階段,而目前所開採的礦山中,大部分鑽石主要形成於33億年前以及12-17億年這兩個時期。如南非的一些鑽石年齡為45億左右,表明這些鑽石在地球誕生後不久便已開始在地球深部結晶,鑽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寶石。鑽石的形成需要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這從鑽石主要出產於地球上古老的穩定大陸地區可以證實。另外,地外星體對地球的撞擊,產生瞬間的高溫、高壓,也可形成鑽石,如1988年前蘇聯科學院報道在隕石中發現了鑽石,但這種作用形成的鑽石並無經濟價值。
水晶的生長環境,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豐富的地下水來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飽和的二氧化矽,同時此中的壓力約需在大氣壓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溫度則需在550-600℃間,再給予適當時間,水晶就會依著「六方晶系」(hexagonal system)的自然法則,而結晶成六方柱狀的水晶了。
通常,在人為控制的理想環境中,即是物理、化學條件都符合上述條件的狀況下,水晶的生長速度約為每天0.8毫米(mm)。這也是許多人造水晶的實驗室、工廠的標准生產速度。由此所培養出來的水晶,就是所謂的「人造水晶」(synthetic quartz),通常多切割為晶片(chips)供作電子、電腦、通訊工業用途;也有人稱為「養晶」(cultivated quartz, cultured quatrtz),雖是使用不同的名詞,其實講的是相同的東西。一般,工業用途的人造水晶,其厚度約需三厘米左右,即30mm,需要約40 天左右的時間來成長;若要供作珠寶業來磨成十厘米(100mm)以上的水晶球,通常約需120~180 天也就夠了。但是,這都是在人為控制下最理想的環境中,才有可能有這種速度,在自然界中,情形就沒有這么樂觀,因為原料、水質、溫度、壓力等等的條件一直在變化當中,很難得達到理想狀況,通常都需要數萬倍、或是數百萬倍的時間,才能達到相同的成長。 這也是為什麼「地質年齡」動則以「百萬年」為計算基數,也是「天然水晶」(natural crystal)之所以珍貴之處。
正常的水晶在生長時,多可以發現和柱形尖端輘線平行的生長紋(growth lines)。由於在地底、岩洞中的生長空間多狹窄,尤其在遇到地震時,或地殼變動時,甚至容易遭到其他礦石的擠壓,常常會壓迫產生不同的「晶面」。還有,當水晶還是在液態狀的時候,常常也會包覆著其他的礦石、泥灰一起結晶成長,如金紅石(稍後變成發晶)、火山泥灰(稍後變成幻影水晶)等等。所有的這些,都是「自然的一部份」,請不要視為「瑕疵」。
黃金天然的純度都不高,是金屬礦產
Ⅳ 鑽石和黃金分別是怎麼產生的,誰更珍貴
先說鑽石,碳元素在4.5到6Gpa的壓力和1100到1500℃溫度下,碳原子會呈現出立方最緊密堆積形態,彼此之間的碳原子會以共價鍵相連,當形態穩定後,鑽石的結構就穩定下來了。
這么嚴峻的環境,我們現在的科技是無法進行開採的,我們只能開采地殼里的黃金。不過這項過個相當困難,在人類6000的歷史中,總共挖出了14.26萬噸從黃金,其中15%還消失不見了。如今剩餘的黃金,預計只有12萬噸左右,數量稀少無比。鑽石的就比較多了,據統計,鑽石在地殼里的含量就超過了1000萬億噸。單單南非的三大鑽石礦坑,加起來就有4.5億克拉的鑽石儲量,數量超過黃金不知道多少倍。
Ⅳ 黃金和鑽石的區別
黃金和鑽石最大的區別就是:黃金是金屬,鑽石是非金屬的。
保值能力區別
黃金保值能力:黃金保值能力遠勝鑽石。國際黃金價格透明度高,只要黃金純度夠,不是假黃金,一般的珠寶店都會回收黃金,黃金隨時都可以變現。
鑽石保值能力:鑽石1克拉以上、品質好的鑽石才能具備最基本的保值能力,雖說鑽石也有國際報價表,價格也相當透明,但由於鑽石鑒定更為專業,因此許多珠寶店並不回收舊鑽石,即使可以回收,回收的價格也會遠低於當初購買鑽石的價格,變現是比較困難的。
耐用性區別
黃金戒指耐用性:從耐用性來看,黃金戒指耐用性就不如鑽石戒指。黃金戒指一般是採用比較高純度的黃金製成,而眾所周知,黃金是一種比較軟的金屬,用它製成的戒指比容易刮花,在受到外力的影響下就容易變形。
鑽石戒指耐用性:鑽石戒指一般採用K金和鉑金,這兩種材質硬度很高,耐腐蝕,能夠打造款式更為復雜的結婚戒指。因此從佩戴的角度來說,鑽石戒指勝過黃金戒指。
Ⅵ 鑽石和黃金相比,究竟哪一個價值要更高一些
我們都知道,鑽石和黃金,都是很珍貴的東西。不過,在我們的印象里,鑽石似乎比黃金要稀奇得多,真的是這樣嗎?鑽石恆久遠,黃金很珍貴,但究竟哪個更稀有呢?
但是,人造鑽石使這個問題變得復雜,現在科學家們已經能成功將石墨合成人造鑽石,不需要自然環境來引導,這是黃金不能相提並論的。不過,人造鑽石需要極為苛刻的實驗條件,世界上第一顆合成鑽石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但人類直到1971年才能造出與天然鑽石媲美的合成鑽石,關於合成鑽石的更多信息,請戳下面的視頻。合成鑽石
所以,就目前的稀有程度而言,天然鑽石>黃金>合成鑽石>碳,雖然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都由相同物質製成,但是合成鑽石在市場上的銷售價格通常低30%,因為它們不被認為是具有巨大價值的。
Ⅶ 黃金是什麼礦石練成的,鑽石是從那裡來的,為什麼這么值錢
黃金是什麼礦石練成的:
首先黃金會出現在:金銀礦、銀金礦、銻金礦、碲金礦中
然後會使用
(一)破碎與磨礦
(二)重選
(三)浮選
(四)化選-水冶提金工藝
1.混汞法提金
2.氰化法提金
從工藝中提取中黃金物質。
鑽石從哪裡來的:
目前沒有定論,鑽石磚家採納業內比較認可的解釋:在較古老的地質歷史時期,地幔深處的岩漿中溶有碳元素,當溫度、壓力等外部條件變化時,碳的濃度達到飽和程度狀態便開始析出、結晶為鑽石毛坯。
在後期火山活動中,結晶的鑽石毛坯被金伯利岩漿或鉀鎂煌斑岩岩漿捕獲,被帶至地表,並包裹在金伯利岩和鉀鎂煌斑岩中,形成原生礦。原生礦經過風化剝蝕作用,被帶至河流或濱海環境沉積下來,則形成次生砂礦。
鑽石為什麼這么值錢:
1、作為寶石,必須具備美觀、耐久和稀罕這三大要素。鑽石是唯一一種集最高硬度,強折射率和高色散於一體的寶石品種,任何其它寶石品種都是不可比擬的。這樣的寶中之寶,稀中之罕,理所應當地成為貴中之最了
2、鑽石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鑽石一直被人類視為權力、威嚴、地位和富貴的象徵。其堅不可摧、攻無不克、堅貞永恆和堅毅陽剛的品質,是人類永遠追求的目標。它具有潛在的、巨大的文化價值。
3、鑽石礦床探尋艱難,耗資巨大,鑽石礦床的尋找,並不像傳說中的那樣,不小心摔一跤,就能發現一個鑽石礦床。鑽石礦床的探尋往往要花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和勞動,耗資巨大。如原蘇聯西伯利亞,原生金剛石礦床的探尋,從1913年開始,歷經了18年的艱辛,才得以發現;波札那的「歐拉」原生礦床,耗資3200萬美元,歷經12年的奮斗才挖掘出來;近幾年,在加拿大西北部發現的金剛石原生礦床,則是經歷了幾代地質學家的艱苦努力,耗資至少達幾億美元才找到的。
4、金剛石礦床數量少,寶石級金剛石礦床品位低,世界金剛石礦床的數量,如果與鐵、銅和金礦數量相比的話,可以說是少得可憐,屈指可數。在開采出的金剛石中,平均只有20%達到寶石級,而其餘80%只能用於工業。但這20%寶石級金剛石的價值卻相當於80%工業金剛石的5倍之多。世界金剛石年產量約為10000萬克拉,寶石級約為1500萬克拉,而加工成鑽石的約為400萬克拉(相當於800千克)。有人粗略統計發現,要得到1克拉(0.2克)已打磨好的鑽石,需要挖掘約250噸礦石。
5、開採的規模浩大、難度極高,鑽石礦床的開采,可以說是一件規模巨大,卻又細心備至的工作。開采過程中,既需充分開采含有鑽石的礦石,又要謹小慎微,以確保礦石中鑽石原石顆粒完好無損。開采不當會導致經濟的巨大損失。不論是露天開采,還是地下挖掘,都是一項聲勢和場面浩大的工程,人力物力的投入是難以想像的。
6、鑽石加工程序復雜,工時量大,對開采出的礦石經精心破碎和分選後,並不像其它金屬礦床一樣,即可投入大批量的冶煉,而是要對每一粒鑽石毛坯進行逐粒精心細致的分析,才能確定下切磨方案,以確保其重量、凈度和款式。這往往需要對鑽石本身物理光學性質有充分了解、經驗相當豐富的人員來進行。一般步驟是:①設計標線;⑧劈鑽;⑧鋸鑽;④車鑽;⑤磨鑽;⑥清洗分級。而這每一步驟中還包括了許許多多的小程序。每一小步都需要精湛的工藝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就拿世界之最的庫利南鑽石來說,原石重3106克拉,三個經驗豐富、技藝超群的工匠,每天工作14小時,共耗時8個月,才將它分割成4顆大鑽和101顆小鑽。有些世界著名鑽石的加工,往往僅設計都要花費幾個月,甚至1—2年的時間。
7、到消費者手中,一顆鑽石的經歷繁多,據有人初步統計,一顆鑽石,從它的開采、分選、加工、分級、銷售,炒作營銷,到最後賣到購買者手中,約涉及200多萬人,一枚鑽戒是天然造物主和200多萬人心血的結晶,鑽石的無比珍貴也就是在其中。
Ⅷ 為什麼鑽石無法取代黃金成為硬通貨
總得來說就是「物以稀為貴」,世界上很多的東西只要是對人類有用的,一旦產量很少,再加上別有用心的炒作,這些稀缺物都會變得很值錢,至於鑽石這種東西,也有這樣的原因在裡面,之所以無法取代黃金成為硬通貨物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它的稀少,無法滿足數以萬計的交易的需要,所以很多情況下,鑽石都被當做珍寶或者被人們視為權力,高貴的象徵而收藏,價值遠遠高於黃金,也真是因為這些原因,鑽石是無法取代黃金成為硬通貨的!
除了鑽石本身就稀少之外,鑽石的開采難度也特別巨大,前期的投資量也特別高,而且往往有時候這種投資得不到充分的回報!同時鑽石的加工工藝也挺復雜,一顆稀有鑽石的問世往往需要幾百道甚至上千道工序的打磨。這樣的產品受眾也只能在小范圍之內,一般人那能買的起,所以這也是鑽石無法成為硬通貨的原因~
Ⅸ 黃金和鑽石在地球上是自然生成的還是本來就有的
會越來越少了 鑽石的形成是極難的 已經不再形成了 所以才會那麼貴的 鑽石是在30億年前在氣壓50000-70000之間 溫度在1200-1800的溫度下能形成 是不可再生的
Ⅹ 鑽石和黃金哪一個物質更穩定
個人覺得黃金要比鑽石更加的穩定。
說到錢,誰都不知道。 這種珍貴的金屬,象徵著一個人的身份和權力,可以表現出財富和價值,它也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被很多人愛戴和關注。 已經在一萬多年前被發現,經過這個三年五載的發展,到現在大部分文明都統一承認了黃金。 作為世界共同的貨幣,金錢為什麼受人們歡迎?
與鑽石相比是不常見。 眾所周知,金剛石是比金更珍貴、更堅硬、更穩定的物質。 那麼,為什麼鑽石不能成為世界通用的貨幣,理由也很簡單。 因為鑽石太稀有太硬。 的確,作為共通貨幣,需要稀少避免通貨膨脹,但是稀少,所有量過低,如何在世界上流通呢? 另外,如果變得過硬,也不利於切斷再建構。
黃金作為共同的貨幣使用,也是因為有面額效應,根據品質的大小黃金的價值不同。 所以,這需要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能夠用化學、物理等手段製造我們所希望的大小、形狀,交易容易。 金剛石是自然形成的,但由於其性質更穩定、硬度更高,相關技術的復雜性和成本遠遠高於黃金。 由此可見,作為共同貨幣,黃金是比鑽石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