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工鑽石是怎麼形成的 人工鑽石是怎麼形成的
1、人造鑽石是一種由直徑10到30納米的鑽石結晶聚合而成的多結晶鑽石。
2、人造鑽石是把「碳種」放入凈化干凈的真空室,再把甲烷與氫氣加熱約3000攝氏度;然後泵入反應室,形成充電等離子體,氣體就會分解,甲烷就會釋放碳原子,並附在這些「碳種」上,最後復制鑽石的晶體結構。
② 鑽石的人造鑽石
玻璃
玻璃不僅可以用來製作假鑽石,而且幾乎可以用來作為任何天然寶石的代用品。用玻璃磨成的假鑽石很輕易區別,因為它的折光率低,沒有真鑽石那種閃爍的彩色光線。一種非常簡單的區別方法是,用白瓷碗盛一碗清水,將有懷疑的寶石浸入清水中,冒充鑽石的無色玻璃製品似乎消失在水中看不清輪廓,真鑽石的輪廓暗黑,在水中十分清楚。
人造尖晶石
和玻璃一樣,生產它的目的就是為了作為許多種天然寶石的代用品和冒充品。它和鑽石的區別是,缺少閃爍的彩色光線,將它浸入二碘甲烷中,也會輪廓模糊不清,而真鑽石則十分清楚。
水晶和托帕石
這是兩種天然礦物。無色透明的水晶和托帕石在琢磨後,粗看也有點像鑽石,細看類似玻璃,缺少閃爍的彩色光線。另外,它們都是「非均質」的,而鑽石卻是「均質」的,用偏光儀能迅速地區別開來。
人造藍寶石
人造藍寶石是大規模生產的物質。它不僅作為寶石的代用品,在工業上也有很多用途。無色透明的人造藍寶石在琢磨後也可作為鑽石的代用品。常有這種情況,一件鑲有大量小鑽石的胸針或項鏈等首飾,可能一部分鑽石是真的,而又混入了一些人造藍寶石製成的假鑽石。由於寶石鑲在首飾上,測試不便,此時可將整件首飾浸入「二碘甲烷」這種液體中。真鑽石在液體中邊緣暗黑,好似在液中凸起,非常清楚;人造藍寶石(或水晶)在「二碘甲烷」中幾乎消失看不見,這樣真假便一目瞭然了。在沒有「二碘甲烷」時,用清水也可以,雖然真假的差別較小,但仍然很清楚。
此外,人造藍寶石也是「非均質」的,而鑽石卻是「均質」的,二者用「偏光儀」也很輕易區別。
鋯石
鋯石是一種天然礦物,它本身也是一種中檔寶石,無色透明的鋯石經過細心琢磨後,是鑽石的良好代用品。鋯石的折光率近於2,色散也與鑽石相近。因此從外觀上看,鋯石也會閃爍著彩色光線,與鑽石很相像。在後述的各種人造假鑽石出現之前,鋯石是最佳的鑽石代用品。
鈮酸鋰
這是一種典型的人造化合物,沒有天然產的礦物,商品名稱又叫「鋰鈮石」(linobate)。鈮酸鋰的硬度為摩氏5.5,與普通玻璃及鋼刀相似,折光串與鑽石相近,為2.21—2.30,色散是鑽石的3倍。
鈮酸鋰本身是透明無色的,因此是鑽石的良好代用品或冒充品。不過區別並不困難,首先,它琢磨後的成品和鑽石、金紅石一樣,有明顯的雙影。另外,它的硬度太低。
鈦酸鍶
這也是一種人造化合物,沒有天然礦物,它的商品名稱為「鈦鍶礦」或「神石」(fabu1ite)。鈦酸鍶硬度為摩氏5.5,用鋼針可能劃傷它。比重5.13,為鑽石的1.46倍。它的折光率與鑽石完全相同,也是2.41,色散是鑽石的4倍。因此,用無色透明的欽酸鎔琢磨成寶石後,閃光強度與鑽石完全相同,但色彩比鑽石還要絢麗。
鈦酸鍶比鈮酸鋰更像鑽石,因為它也是均質的,用放大鏡觀察沒有雙影現象。
釔鋁石榴石
這也是人造化合物,沒有天然礦物,商品代號為UAG。均質體,硬度高達8.25,比重4.55,折光率1.83。在1960年以前,無色透明的釔鋁石榴石曾作為鑽石的代用品。不過它的折光率太低,琢磨出的成品遠不如鑽石美觀。自從後來生產出性質更接近於鑽石的代用品如釓鎵石榴石後,釔鋁石榴石除作為其它寶石的廉價代用品外,已不再用它磨製假鑽石。
立方氧化鋯
這是專門製造出來作為鑽石代用品或冒充品的人造化合物,沒有天然礦物。
自從70年代中期製成立方氧化鋯後,上面敘述的9種人造寶石原料,只用作別的中低檔寶石代用品,不再用來磨製假鑽石了。
立方氧化鋯之所以能取代所有的磨製假鑽石的原料,是由於它有著與真鑽石非常相近的性質。首先,立方氧化鋯的折光率為2.17,色散0.06,與鑽石很接近,又與鑽石同屬均質性。立方氧化鋯的硬度高達8.5,這使它琢磨成寶石後,可以鑲嵌在首飾上長期佩戴,不會被劃傷磨毛而失去光澤。立方氧化鋯可以制出透明度極佳、完全無色的產品。這樣,將它磨成寶石後,外觀與鑽石非常相似。據說在剛生產出來的那幾年,用它冒充真鑽石使一些有經驗的寶石界人士也上過。
當然,立方氧化鋯與鑽石仍有不少差別;首先是硬度,什麼物質也比不上鑽石,立方氧化鋯也不例外的低於它。此外,立方氧化鋯的比重高達5.6—6,是鑽石的1.6—1.7倍。有條件用儀器測一下比重,立即可以區別。立方氧化鋯的商品代號為CZ,因此,用它磨成的假鑽石 也常叫做「CZ鑽」。CZ鑽由於價格非常低廉,可外觀又極像鑽石,因此獲得 了廣大顧客的歡迎,不僅一般人常戴鑲CZ鑽的首飾,就是擁 有真鑽石首飾的人,平時為了安全,也佩戴鑲CZ鑽的首飾。立方氧化鉻的產量也與日俱增,僅美國的年產量已超過l0億克拉,即200噸
莫桑石
是合成產品,也是最新的鑽石模仿品。其常見顏色是微黃色的,化學成分是碳化硅,摩氏硬度9.25,比重3.22。具雙折射率,折射率2.648-2.691,雙折射率是0.043。
莫桑石的導熱能力與鑽石接近,用鑽石熱導儀測試莫桑石會出現鑽石反應,所以不能依靠熱導儀鑒定莫桑石有一9.5度的硬度筆將它不顯眼的位置會留下輕微摩擦紋,鑽石的硬度是摩氏10度,所以不受影響,由於莫桑石的高硬度及高折射率特性的原因,已切割的蜞桑石表面反光及光澤與鑽石極為接近
③ 天然鑽石和人工培育鑽石的區別是什麼
1、形成方式不同
培育鑽石是種子鑽石放入真空室後,用汞導入了之後加熱到3000℃的甲烷和氫氣形成高電荷等離子體,然後2種氣體分解並且釋放放碳原子後,就會形成鑽石的晶體結構。天然鑽石顧就是天然形成的。
2、價格不同
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的價格不同,相對於培育鑽石人工培養出來的鑽石,價格和天然鑽石是比較會低的,因為培育鑽石是人工合成的,產量比天然鑽石需求大。
3、特性不同
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特性不一樣的,培育鑽石是可以用磁鐵吸附的,天然鑽石是不可以吸附的,這也是用來鑒定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的區別之一。
4、顏色區別
自然鑽石和人造鑽石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的,並且是依照相同的晶體點陣排列,所以它們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質。僅有的特徵是顯微構造和原子尺度的晶體點陣中的不規則性,也就是晶體缺陷。
在這方面,由於不同的生長環境,如化學氣氛、生長速度,自然鑽石和人造鑽石是不分歧的,當今市場上大部分人造鑽石呈很強的黃色、橙色、以至棕色,因而很容易被辨別。
④ 人造鑽和天然鑽的區別
鑒別鑽石的簡單方法
在社會對珠寶鑽石需求增加的情況下,人造鑽石和其它冒充鑽石不斷充擴市場,甚至有些珠寶經營者也分不清楚。下面介紹幾種簡單鑒別鑽石真偽的方法。
1、鑽石的單折光性
鑽石的單折光性,是由於鑽石的本質特性決定的。而其它天然寶石或人造寶石大都是雙折光性的。冒充的鑽石在10倍放大鏡觀察下,從正面稍斜的角度看,很容易看出稜角線出現重疊影像,並同時呈現出兩個底光。雙折射率差別小的如鋯石等悔告畢,也可看出底光重疊的影像。
2、鑽石的吸附性
鑽石對油脂及污垢有一定的親和力,即油污很容易被鑽石吸附。因此,用手指撫摸鑽石會感到膠粘性,手指似乎有粘糊的感覺。這是任何寶石所沒有的。這種方法需要加以訓練方能掌握其中微妙的區別。
3、一線直落的特徵
鑽石表面拋光很光滑。用一支鋼筆蘸上墨水在鑽石上劃過,若是真鑽石,表面留下的是一條光滑連續的線條,特徵是一線直落。仿冒品留下的是一個個小圓點組成的線條。用此法觀察應藉助放大鏡。
4、特有的金剛光澤
大致在100度的白熾燈光下,切磨很好的鑽石與仿冒品相互比較,很容易看出哪個具有金剛光澤。此方法不宜在過暗或過強的燈光下是進行。
高硬度人造金剛石
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的研究和開發中心合成了單位體積內原子密度超過現有任何固體物抽的人造金剛石,其硬度超過了天然金剛石,堪稱世界上最硬的材料。與天然金剛石含有百分之九十九的碳13同位素。據科學家觀察,隨著碳13同位素密集程度的增加,原子碧芹間的距離會略微縮小,促使人造金剛石的硬度超過原子排列略顯鬆散的天然金剛石。在合成人造金剛石的過程中,科學家們首先通過化學蒸發過程將富含碳13同位素的甲烷氣體中的碳元素沉澱成金剛石小碎塊,然後再使用非常高的壓力把這友團些小碎塊分解,並再結晶成重量最高達3克拉的塊狀金剛石。
⑤ 你知道人造鑽石是如何製造的嗎能聊一下製造過程嗎
為什麼普通人很難分辨出人造鑽石和天然鑽石呢?原來人造鑽石是用真鑽石加工而來的。眼前這塊普通的鑽石只需要短短兩周時間就能將它變成晶瑩透亮的人造鑽石。
第三、首先在直棒的頂端沾上環氧樹脂,將人造鑽石放上去並鑷子按壓固定,然後送進激光,是機械臂抓住之謗並緩慢轉動,讓激光能修飾人造鑽石的每個面,這個過程能讓鑽石變得晶瑩透亮。接著技術員用特殊的放大鏡檢查人造鑽石的質量,再將鑽石放進另一台拋光輪中來塑造人造鑽石的輪廓,賦予它經典的鑽石形狀,這個過程讓鑽石的每一面都顯露出來。製造出一顆人造鑽石只需要短短的兩個星期,而一顆真正天然鑽石需要幾千上萬年的時間才能形成。
⑥ 鑽石是怎麼做出來的
人工合成鑽石的技術,主要就是模仿天然鑽石生長時的環境來培養鑽石。合成鑽石就晶體形成之生長方式而言,大致可分為三種方式:一就是高溫高壓法,二是震波法,三是化學氣相沉澱法。
一、高溫高壓法:這種方法用的材料有煤、焦炭、石墨、石蠟、糖等;有份報告曾列舉二十幾種合成成功的材料。應用的催化劑可用鐵、鈷、鎳、銠、釕、鈀、鋨、銥、鉻、鉭、鎂,或這些金屬元素的混合物。要求至少要達75,000atm(大氣壓),最好在80,000atm至110,000atm的高壓狀態,形成溫度則要在1200℃�9�12000℃之間,最好是在1400℃�9�11800℃之間。反應艙的中部為高溫區,碳源置放在該區,晶種放在反應艙下部的低溫區。以石墨為碳源,晶種固定在氯化鈉(食鹽)晶床內,晶種某特殊晶面對著金屬催化劑,在晶種和碳源之間放置直徑6mm,厚3mm,金屬催化劑圓柱,此金屬催化劑是鐵鎳合金。組合後,置入單向加壓,四塊斜滑面式立體超高壓高溫裝置中,再放入1000頓的油壓機內,反應腔溫度約1450℃,壓力控制在6GPa左右,生長時間22~52小時。
二、震波法:主要是利用爆炸時所產生的瞬間高溫高壓條件來合成鑽石,所合成的鑽石顆粒都很小(通稱鑽石粉),只適合在工業上應用。
三、化學氣相沉澱法:首先把氫氣和含碳氫的氣體(一般使用甲烷CH4),通過一組調節器,調節兩種氣體的比例,然後利用微波波源或電熱絲等,加熱混合的氣體,使溫度達2000℃左右,氫氣和甲烷會分解成氫原子和碳原子形成的電漿流,然後在加熱至600~1000℃的基質上,結核長成薄膜。
⑦ 現在的人造鑽石是什麼材料做成的
人造鑽石是一種由直徑10到30納米的鑽石結晶聚合而成的多結晶鑽石,早期的人造鑽石由於空氣中的氮原子進入鑽石晶體而呈淡淡的糖稀顏色,經過科學家的改良製作方法,現在生產的人造鑽石在外觀上和天然鑽石沒有任何差異,由於生成環境的不同,人造鑽石的的分子結構並不是天然鑽石的完全八面體結構而是一種復雜結構,從而會產生磷光現象。隨著人造鑽石生產技術的成熟,其造價低廉,且可以製作出各種顏色的鑽石而在珠寶市場上嶄露頭角。 雖然出自實驗室或工廠的人工合成鑽石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是具備寶石質量的人造鑽石是最近才出現的。本來人造鑽石主要用於製造切割工具等工業用途上,但現在同樣也被使用在珠寶首飾上。 公平交易的法則要求人造鑽石商在銷售時如實說明其質量實況,並用一般接受的詞彙來描述,如「人工合成」、「人造」或「實驗室製造」。幾乎所有的人造鑽石都屬於Ib型,而此類型在天然鑽石中只佔不足百分之二。有一種不很昂貴的設備能驗證Ib型的鑽石,但要確定一顆鑽石是否是人工合成的,則依賴於合資格的寶石實驗室的檢測。 1954年,人造鑽石首次成功合成,當時,一批通用電器公司的研究員在實驗室里製造出一顆鑽石,他們仿造鑽石在自然界形成的環境,給碳加以極度的高溫和高壓。同樣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另一種製造合成鑽石的方法被研發成功,這種叫化學氣相沉積(CVD)的方法,在很低壓力和相對低的溫度下,將碳從含碳的混合氣體沉積成鑽石基體。 如果滿意請列為滿意答案,謝謝!!
⑧ 如何區分人造金剛石和天然金剛石
鑽石,也叫金剛石,俗稱「金剛鑽」。習慣上人們常將加工過的稱為鑽石,而未加工過的稱為金剛石。在我國,金剛石之名最早見於佛家經書中。鑽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物質,最佳顏色為無色,但也有特殊色,如藍色、紫色、金黃色等。這些顏色的鑽石稀有,是鑽石中的珍品。印度是歷史上最著名的金剛石出產國,現在世界上許多著名的鑽如族石如「光明之山」,「攝政王」,「奧爾洛夫」均出自印度。鑽石的產量十分稀少,通常成品鑽是采礦量的十億分之一,因而價格十分昂貴。經過琢磨後的鑽石一般有圓形、長方形、方形、橢圓形、心形、梨形寬碰、欖尖形等。世界上最重的鑽石是1905年產於南非的「庫里南」,重3106克拉,已被分磨成9粒小鑽,其中一粒被稱為「非洲之星?的庫里南1號的鑽石重量仍佔世界名鑽首位。 鑒別鑽石的簡單方法,在社會對珠慎橡談寶鑽石需求增加的情況下,人造鑽石和其它冒充鑽石不斷充擴市場,甚至有些珠寶經營者也分不清楚。下面介紹幾種簡單鑒別鑽石真偽的方法。
1、鑽石的單折光性。鑽石的單折光性,是由於鑽石的本質特性決定的。而其它天然寶石或人造寶石大都是雙折光性的。冒充的鑽石在10倍放大鏡觀察下,從正面稍斜的角度看,很容易看出稜角線出現重疊影像,並同時呈現出兩個底光。雙折射率差別小的如鋯石等,也可看出底光重疊的影像。
2、鑽石的吸附性,鑽石對油脂及污垢有一定的親和力,即油污很容易被鑽石吸附。因此,用手指撫摸鑽石會感到膠粘性,手指似乎有粘糊的感覺。這是任何寶石所沒有的。這種方法需要加以訓練方能掌握其中微妙的區別。
3、一線直落的特徵。鑽石表面拋光很光滑。用一支鋼筆蘸上墨水在鑽石上劃過,若是真鑽石,表面留下的是一條光滑連續的線條,特徵是一線直落。仿冒品留下的是一個個小圓點組成的線條。用此法觀察應藉助放大鏡。
4、特有的金剛光澤。大致在100度的白熾燈光下,切磨很好的鑽石與仿冒品相互比較,很容易看出哪個具有金剛光澤。此方法不宜在過暗或過強的燈光下是進行。
高硬度人造金剛石: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的研究和開發中心合成了單位體積內原子密度超過現有任何固體物抽的人造金剛石,其硬度超過了天然金剛石,堪稱世界上最硬的材料。與天然金剛石含有百分之九十九的碳13同位素。據科學家觀察,隨著碳13同位素密集程度的增加,原子間的距離會略微縮小,促使人造金剛石的硬度超過原子排列略顯鬆散的天然金剛石。在合成人造金剛石的過程中,科學家們首先通過化學蒸發過程將富含碳13同位素的甲烷氣體中的碳元素沉澱成金剛石小碎塊,然後再使用非常高的壓力把這些小碎塊分解,並再結晶成重量最高達3克拉的塊狀金剛石。
⑨ 甲烷變成人造鑽石是化學變化嗎
是的。甲烷變成人造鑽石是化學反應,它是化學反應,因為化學反應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組合生成碧物腔新分子的過程,人造鑽石就是內螞森部結構發生了變悔衫化。
⑩ cvd鑽石是什麼
CVD鑽石是和南非鑽一樣的鑽石,是從實驗室里「種」出來的,是用科技模擬鑽石成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