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鑽石有哪些特性
密度高,硬度高,自然界最硬的物質。
脆,如果鑽石上有一個缺口,可以很容易用刀就切開。原始的鑽石切割就使用特製的刀劈開的
親油,很容易沾上油污
色散率,折射率都很高,這也是鑽石的火彩漂亮的原因
化學性非常穩定,基本不會腐蝕
貴..哈哈
B. 鑽石的基本性質
鑽石的礦物名稱為金剛石,英文名稱為Diamond,源自希臘語「adamant」,意思是「堅不可摧」。
鑽石與紅寶石、藍寶石和祖母綠一起並稱為四大珍貴寶石。目前鑽石已成為結婚的信物,並被譽為四月的生辰石,象徵堅韌、永恆和純潔無瑕。
一、鑽石的化學成分和分類
1.化學成分
鑽石是具有立方結構的碳。主要成分是C,其質量分數可達99.95%,次要成分有N、B、H等。其他微量元素還有Si、Al、Ca、Mg、Mn、Ti、Cr等。
2.分類
鑽石的分類最早由Robertson、Fox和Martin等三人根據鑽石在紅外區吸收帶和對紫外光透射的差異提出,他們認為Ⅰ型鑽石能透過400~300nm的紫外光並在紅外區顯示與氮有關的吸收帶,而Ⅱ型鑽石可透過低至220nm的紫外光並在紅外區無明顯的吸收帶。
1959年美國的Kaiser和Bond發現Ⅰ型和Ⅱ型鑽石的差異與雜質氮有關,後來人們又發現在含氮的鑽石中氮的最常見的存在形式不只一種,氮以單個氮原子分散在鑽石中,稱為C心、以原子對集合體出現,稱為A心、3個氮形成的原子團稱為N3中心,而多於4個原子的原子團則稱為B集合體(B心),也可為一些較大的有幾個原子厚的扁平層偏片晶氮存在,稱為D心。鑽石的分類是按照是否含氮和硼及氮的聚型類型劃分如下(表14-1-1)。
表14-1-1 鑽石的分類
天然鑽石中Ⅰa型鑽石約佔98%以上,Ⅱa型佔1%左右,Ⅰb型和Ⅱb型很少,人工合成鑽石中以Ⅰb型為主,少量為Ⅰb和Ⅰa型混合型。
二、鑽石的結構與形態
1.晶體結構
鑽石屬等軸晶系,
圖14-1-2b 鑽石晶體不同聚形示意圖
大多數彩鑽顏色發暗,強至中等飽和度、顏色艷麗的彩鑽極為罕見。彩鑽是由於少量雜質 N、B和H原子進入鑽石的晶體結構之中,形成各種色心而產生的顏色。另一種原因是晶體塑性變形而產生位錯、缺陷,對某些光能的吸收而使鑽石呈現顏色。
(1)黃至棕黃色鑽石的顏色是由於N原子代替C原子而產生的。理想的鑽石晶體是禁帶很寬的半導體,寬的禁帶避免了可見光范圍內的一切可能吸收,因此理想的鑽石是無色的。當N原子代替部分C原子時,由於氮外層有5個電子,代替碳原子後多餘一個電子,這電子在禁帶中形成一個新的能級,相當於減少了禁帶寬度,從而使得晶體能吸收可見光范圍內的光能而呈現顏色。N原子代替C原子有不同的形式,一種情況是孤立的N原子代替C原子,它對能量高於2.2eV(波長小於560nm)的入射光有明顯的吸收,使鑽石呈現一系列黃色、褐色、棕色,其顏色很鮮艷濃郁,Ⅰb型鑽石的顏色往往由該種色心引起;另一種情況是金剛石內N原子可移動聚合在一起形成多個N原子集合體,這種集合體對400~425nm光有明顯的吸收作用,同時對477.2nm有弱吸收,由於人們對477.2nm吸收反應靈敏,477.2nm藍光被吸收後,鑽石呈現黃色。
(2)藍色鑽石:從晶體完美程度來講,藍色鑽石是最好的,也是極罕見的。它不含N卻含有微量B(wB<1%),屬Ⅱb型鑽石。正是這些B使鑽石呈現美麗的藍色。少數含H雜質的鑽石也呈藍色。
(3)粉紅色鑽石和褐色鑽石:這兩種彩鑽都是由於鑽石在高溫和各向異性壓力的作用下發生晶格變形而產生的顏色,相比之下粉紅色鑽石罕見得多,因而極其昂貴。這種晶體缺陷在極端情況下可形成紫紅色鑽石。
(4)綠色鑽石:綠色和藍綠色鑽石通常是由於長期天然輻射作用而形成的。當輻射線的能量高於晶體的閾值時,碳原子被打入間隙位置,形成一系列空位-間隙原子對,使鑽石的電子結構發生變化,從而產生一系列新的吸收,使鑽石著色。若輻照時間足夠長或輻照劑量足夠大,可使鑽石變成深綠色甚至黑色。輻射造成的晶格損傷有時還可形成藍色鑽石和黃褐色鑽石。
2.光澤
鑽石具有特徵的金剛光澤,金剛光澤是自然界透明礦物最強的光澤。但鑽石的光澤有時會因表面不平而顯得暗淡。
3.透明度
鑽石的透明度為透明-不透明。純凈的鑽石應該是無色透明的,但由於地質條件的復雜性,常有雜質元素進入鑽石的晶格或以包裹體的形式存在於鑽石中,使鑽石的透明度受到一定的影響。
4.光性
鑽石屬等軸晶系,為均質體,在正交偏光下全消光,但有些鑽石由於內部應變或內部含有包裹體,偶見異常消光。
5.折射率
鑽石為單折射寶石,在鈉光(589.3nm)中折射率為2.417,超過了常規折射儀的測試范圍,是透明礦物中折射率最大的。
6.色散
鑽石的色散強,色散值為0.044,比天然無色透明寶石的色散都高,所以我們在切割標準的鑽石表面能看到漂亮的「火彩」。
7.發光性
(1)紫外熒光:鑽石在紫外燈下的熒光可有不同的反應,有些鑽石發光很強,有些則不發光。鑽石在長短波紫外光下可呈現從無至強的藍色、黃色、橙黃色、粉色等熒光,通常長波較短波的熒光強。
(2)X射線熒光:鑽石在X射線下一般呈現藍白色的熒光,且穩定性好,在鑽石開采中可根據鑽石X射線下的熒光特性,將其他礫石分選出去。
(3)陰極發光:陰極發光可揭示鑽石的內部生長結構,鑽石在陰極發光儀的電子束照射下,絕大多數鑽石會發出陰極熒光,主要呈現藍色、橙紅色和黃綠色,天然鑽石和合成鑽石的生長條件不同,表現出的生長結構也不同,目前陰極發光技術已成為鑒別鑽石是天然的還是合成的主要手段之一。
8.吸收光譜
無色—淺黃色的鑽石,在紫色區415.5nm處有一吸收譜帶;其他顏色的鑽石的吸收線位於453nm,466nm和478nm處;褐—綠色鑽石,在綠區504nm處有一條吸收窄帶,有的鑽石可能同時具有415nm和504nm處的兩條吸收帶。輻照改色的黃色鑽石可能在498nm,504nm和592nm處有吸收帶。
四、鑽石的力學性質
1.解理
鑽石有四組八面體{111}方向的中等解理,{110}、{221}的不完全解理。圖14-1-3為鑽石{111}方向解理示意圖。
圖14-1-3 鑽石{111}方向解理示意圖
2.硬度
鑽石的摩氏硬度為10,是自然界最硬的礦物,鑽石的硬度具有各向異性的特徵,不同方向硬度不同,其八面體晶面的硬度大於立方體晶面的硬度,因此在鑽石加工中可用鑽石研磨鑽石。
鑽石具有很強的抗磨性能,摩擦系數小,其抗磨能力是剛玉的90倍。這種特性使鑽石能高度拋光,並使每個小面邊棱銳利、挺直。但值得注意的是,鑽石雖硬,但常顯脆性,在外力沖擊作用下很容易破碎。
3.密度
鑽石的密度為3.52(±0.01)g/cm3,因鑽石成分單一,並且純度較高,所以鑽石的密度相對很穩定。
五、鑽石的內含物
鑽石的內含物主要有淺色至深色礦物包體、雲狀物、點狀包體、羽狀紋和生長紋。礦物包裹體主要是鑽石、橄欖石、輝石、石榴子石、鋯石、剛玉、黑色石墨、暗色的赤鐵礦、鈦鐵礦、鉻鐵礦、硫化物等。雲狀物由雲霧狀白色或灰色包體組成,羽狀體則包括開放式裂隙和隱蔽式裂隙兩種裂隙類型。此外,鑽石中還可見生長紋和解理等特徵。
六、鑽石的電學性質和熱學性質
1.電學性質
Ⅰ型和Ⅱa型鑽石是絕緣體,室溫下電阻率為1014~1015Ω·cm。通常情況下,Ⅱb型鑽石因含硼而電阻率降低,為25~108Ω·cm,為P型半導體,鑽石半導體的電阻值隨溫度變化特別靈敏,甚至連很微小的變化(0.0024℃±)都能在瞬間被記錄下來,這一特點被廣泛應用於真空儀器和精密測溫的儀器中。
2.熱學性質
(1)導熱性:鑽石具有很高的導熱率,且導熱率與含氮量有關。若300°K下其導熱率為銅的3倍,則其含氮量<300×10-6。Ⅰa型鑽石的含氮量多高於此值,故不宜作散熱元件。Ⅰb和Ⅱ型鑽石含氮量低,均具有很高的導熱率,適於作散熱元件。其中Ⅱa型鑽石的導熱率最好,約比銅高6倍,在190℃則升至30倍左右。
根據鑽石的高導熱率,寶石鑒定中可用鑽石筆(熱導儀)鑒定鑽石和其仿製品;若簡單地對著樣品哈氣,如果是鑽石,則表面上的那層霧氣比仿製品要消失得快,這是因為鑽石傳熱快,鑽石提供的熱量讓水膜迅速蒸發的緣故。
(2)熱膨脹性:鑽石的熱膨脹性非常低,溫度的突然變化對鑽石的影響很小,但若鑽石中有裂隙或含有熱膨脹性大於鑽石的包裹體時,溫度的突變可能使鑽石發生破裂。
(3)可燃性:高溫下鑽石可燃,燃點在空氣中為850~1000℃,鑽石在氧中加熱到650℃時,即緩慢燃燒而變為氣體二氧化碳。燃點和鑽石與空氣的接觸面及增溫率有關,一般小顆粒鑽石比大顆粒鑽石易燃。激光打孔就是利用該原理在很小區域內提供集中的熱量,使空氣中的氧將鑽石中的暗色物質燒掉。在絕氧並加壓的真空條件下,鑽石加熱到1800℃,可轉變成石墨。
3.其他性質
(1)表面性質:鑽石表面具有親油性和疏水性。由於鑽石由非極性的碳原子組成,對水的H+和(OH)-不產生吸附作用,即水對鑽石不產生極化作用,故鑽石具有疏水性。
(2)化學穩定性:鑽石對任何酸都是穩定的,甚至在高溫下,酸對鑽石也不顯示任何作用,但在含氧鹽類和金屬熔體中,鑽石很容易受侵蝕。
C. 鑽石原石有哪些特徵
金剛石是鑽石的原石。
1、金剛石表面摩氏硬度為10,顯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
2、有極高的抗磨能力;
3、金剛石穗擾表面有標準的金剛光澤;
4、金剛石表面具有非磁性、不良導電性(電阻率:5×104Ω.cm)和摩擦生電性;
5、金剛石表面親油疏水,對油脂及污垢有較強的親和力,油污很容易被金剛石吸附;
6、人造金剛石常為淺黃色、淺黃褐色、淺黃綠色、褐色等,猜純旦無色人造金剛石很少;天然金剛石98%都是無色至淺黃色,白色金剛石很少,玫瑰色、粉紅色、藍色、綠色、黑色、茶色十分稀少。
(3)鑽石具有什麼等特點擴展閱讀:
鑽石原石鑒別幾種方法:
1、鑽石的晶體形態
鑽石是一種經過底層高溫、擠壓千萬年的變化而成的礦物結晶體,鑽石原石的晶體形態呈現出來的是八面體還有菱形狀的褲臘十二面體,它的硬度非常,用寶石也不能出現劃痕。
2、呵氣的方法
真正鑽石的導熱、傳熱性能非常好,你可以將鑽石放置於嘴邊,哈上幾口熱氣,如果是真鑽石的話,熱氣很快速地就會消失不見,只要仔細觀察觀察就能鑒別了。
3、光線測定法
真鑽石的單折光性好,在光線下會發現光芒四射的迷人色彩,將鑽石置於手心,真鑽石是不能透過看到掌紋的
4、滴水法
鑽石具有排水性,如同荷葉一樣,水滴落偶在鑽石表面的話就會立馬掉落,不留下一絲水痕。
參考資料:金剛石網路
D. 鑽石的七大優點
鑽石的十大優點是:
1、硬度
鑽石的莫氏硬度為10,這是人類發現的最堅硬的天然物質。與其他寶石相比,鑽石鑲嵌在首飾上,更能抵抗各種材料的磨損和劃傷。因此,鑽石一旦擁有,就可以代代相傳,因為它們永遠不會被佩戴,永遠都會佩戴新的。
2、韌性
金剛石具有較高的韌性,但其邊緣相對較脆,磨損時應避免碰撞。
3、比重
金剛石的比重為3.52g/cm3,比普通寶石的比重大,說明其原子排列更緊密。
4、熱導率
金剛石是已知材料中導熱能力最強的材料,使金剛石廣泛應用於航空工業和微電子工業。
5、熱膨脹率
金剛石的熱膨脹率很低,沒有因溫度變化而出現明顯的熱膨脹和冷收縮現象。
6、折射率
鑽石的折射率為2.417,是所有天然無色寶石中折射率最高的,使光線進入鑽石並匯聚回中心。
7、分散率
金剛石的分散率為0.044。這也是最天然的無色寶石。鑽石之所以具有這種特性,是因為它們能將白光分散成光譜彩虹色。
8、光澤
光澤與折射率有關,折射率是物體表面反射光的特性。金剛石是一種典型的金剛石光澤,它使金剛石經過切割和磨削後具有極為耀眼的光澤。
9、親脂性
金剛石表面易沾油,親油性強。
10、對化學品的反應
金剛石具有很高的化學穩定性,酸、鹼和一般化學物質對它不起作用。
E. 鑽石內部特徵有哪些
(1)晶體(Crystal)晶體是指鑽石內所有具有明顯的三維幾何形態的礦物晶體.晶體又可分為無色的或淺色的包裹體及深色的或黑色的包裹體.它的種類繁多(據統計有20多種),形態各異,是鑽石中最普遍的內含物,在眾多的晶體包裹體中,小鑽石出現的幾率最多,其次可見橄欖石和石榴石.它們常被小羽毛狀裂隙環繞.或單獨出現,或成群分布,可大亦可小.晶體的出現,意味著鑽石的凈度等級一般不會高於VS級.除非晶體很大,否則也不會對鑽石的美觀及耐久性造成影響.
(2)點狀物(Pinponit)或稱針尖,鑽石內部極小的天然包裹物.有無色和深色之分,單一或成群分布,它對凈度級別的影響不大.
(3)雲狀物(Cloud)鑽石中朦朧狀或乳狀無清晰邊界的包裹物,可能是由許多極細小的點狀物組成,也可能由結構位錯引起.雲狀物常依鑽石的對稱軸分布(與鑽石的成長歷史有關),有時在白色的雲霧里還可出現一些黑色的大小不等的點狀物.雲霧有時清淡,分布在小的區域內,對凈度的影響不大;有時濃重,散布在整個鑽石中,不但降低了鑽石的凈度和透明度,而且也影響了鑽石的美觀.
(4)羽狀紋(Feather)鑽石內由於解理或張力所造成的裂隙,形似羽毛狀.若羽狀紋相對較大,則可稱之為"裂紋".羽狀紋易沿鑽石的四組八面體方向裂開,分裂面平坦、光滑.若沿任意方向破裂,其破裂面多成階梯狀.羽狀紋對凈度的影響明顯,通常易於觀察到.個別情況下,有些細小的羽狀紋單獨出現,且破裂面與鑽石的小刻畫垂直時,觀察起來較困難,應特別仔細尋找,以免疏漏而造成結論上的錯誤.
(5)須狀腰(Bearding)存在於腰部的須狀微裂紋深入內部的部分,形似老人的胡須.它是由於過激的粗磨造成的.粗糙腰圍與其成因相似,但粗糙腰棱有砂粒感,常伴有很小的缺口.
(6)內部紋理(Internal Graining)鑽石內部因原子排列不規則所造成的生長痕跡,如雙晶紋、生長紋等.紋理可多可少、可粗可細、可平行也可相交.紋理看上去多為白色的細線,有時可反光形成彩色條紋,它對凈度的影響程度不等.若紋理密集地出現在整個鑽石內部時,可降低鑽石的透明度,使鑽石看上去有朦朧感.
(7)雙晶中心(Twinning Center)結晶構造發生錯動的中心點,常伴生有點狀物.
(8)內凹原晶面(Sunken Natural)從表面凹入鑽石內部的原始晶面.多出現於鑽石的腰圍,也可出現於其他部位.理論上深凹的鋸齒狀或三角狀的天然晶面經重新打磨可以去除,但會造成質量上的損失,因此它會降低鑽石的凈度等級.
(9)激光痕(Laser Drill mark)用激光束及化學葯品去除鑽石內部深色包裹物時留下的痕跡.管狀或漏斗狀稱為激光孑L.常被高折射率玻璃充填.
(10)吉痕(Bruise)鑽石表面受外力撞擊形成的根部伸入到鑽石內部的痕跡.擊傷痕通常為白色,具一定的幾何形態,尺寸可大可小.
(11)破口(Chip)腰部邊緣破損的小口,多呈"V¨字形.
(12)坑或洞(Cavity)是鑽石中較嚴重地從外部深入到內部的特徵.它們可能是由於解理崩落了小塊鑽石所致,也可能是鑽石在拋光時造成表面的包裹體脫落而產生的坑或洞.
F. 鑽石都有什麼特徵
六大特徵:
鑽石由碳組成,天然形狀的鑽石多呈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或近球形(碎塊可呈其他不規則形態),顏色多呈無色-微黃色,除極高檔者外,在十倍放大鏡下往往可見到瑕疵(包裹體),鑽石表面往往有三角形的生長紋。
鑽石是天然物質中最堅硬的物質,除用鑽石外,用其他任何寶石都刻劃不動鑽石;相反,鑽石可刻劃任何其他寶石。
鑽石是天然寶石中色散最強、折光率很高(2.42)的無色-淡黃色的高檔寶石,加工好的鑽石,從檯面上看會出現紅、藍、橙等色的火光。同時,由於鑽石的折光率大,當光線進入加工好的鑽石後,一般會發生全內反射,呈現光芒四射的外貌。
相對於一般的寶石而言,鑽石的導熱率是最大的,如果以尖晶石的導熱率為1計算,則鑽石的相對導熱率則在70以上。根據鑽石的這一特徵製成的熱導儀是簡單鑒定鑽石的一種簡便有效的儀器。
由於鑽石折光率大、切工比例規范,因而一般不會發生漏光現象。也就是說,從鑽石的檯面向下看,一般看不到鑽石底部的物品。
鑽石具有親油性,鑽石分選就是利用這一性質進行的。如果在鑽石的檯面用鋼筆劃一條線,則成一條不間斷直線,而其他寶石則是呈斷續的點線。
G. 鑽石的特點是啥保值嘛
鑽石就是戴出去好看點,你像我買的DR鑽戒,帶出去之後他們都問我是在哪買的,說款式非常好看,還是很保值的,你像我和男朋友買的時候基本上價格都沒有變化,而且他的寓意也很好,男士一生只能買一枚,一生一世一雙人,相信沒有哪個女孩子會拒絕的。
H. 鑽石得特點
鑽石特性。鑽石有著寶石之王的稱號,在自然界中,鑽石不僅是最堅硬的寶石,也是價格最昂貴的寶石。鑽石不僅可以發出璀璨奪目的光芒,在現在的文化中,鑽石也被賦予了更多愛情的象徵。人們佩戴鑽石,希望自己的愛情能夠像鑽石一樣永恆。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昂型侍貴的鑽石也已經成為大眾佩戴的首選寶石之一,那麼我們都知道鑽石的奢華與美麗,除卜桐吵此之外,鑽石有哪些特性呢?今天就來為大家分析鑽石的幾大特性。特性1:鑽石的硬度最高。鑽石是自然界中硬度輪尺最高的寶石,我們可以使用鑽石來劃上任何的物質。那麼跟鑽石硬度一樣高的還有鑽石的脆性,如果用力撞擊等,都會導致鑽石的破裂。由於鑽石的密度相對比較高,再加上鑽石本身的稀有性,因此人們也將鑽石成為自然界中最昂貴的寶石。特性2:鑽石的結構最單一。天然的鑽石結構是非常單一的,而且沒有任何的色彩,所以人們通常會用晶瑩剔透來形容鑽石。但是正因為這種天然形成的因素,所以鑽石在形成過程中也會有顏色的改變。比如說我們常見的淡黃色以及其他顏色的寶石等,雖然添加了色澤的鑽石價格相對較低,但是這並未影響人們對於彩色鑽石的喜愛。特性3:鑽石的導熱性很高。鑽石的特性包含了很多方面,其中鑽石的導熱性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鑽石雖然不屬於金屬類物質,但是它卻擁有者很高的導熱性。其實當我們在購買鑽石時就可以發現,人們在鑒別鑽石時,會使用一個導熱工具,用這個導熱工具來檢測鑽石時,會發現導熱工具立刻會發出信號,這也證明這枚鑽石是天然形成的。而導熱也成為了鑽石的一大特點之一。 特性4:鑽石具有親油性; 我們在佩戴鑽石飾品時,會發現如果經常佩戴鑽石的話,鑽石的表面會出現一層油漬,這主要是因為鑽石具有親油的特性,尤其是女性在做家務時,會經常接觸到各種油污,此時這些油污會附著在鑽石的表面,影響鑽石本身的亮度和光澤度。而我們在開采鑽石時,也正是鑽石的這種親油性,才使我們能夠更好的開采鑽石。而由於這一特性,也提醒我們在佩戴鑽石時,盡量不要讓鑽石沾染油污,否則會影響鑽石的外觀。
I. 鑽石的鑒定特徵
盡管有許多天然寶石、合成寶石及人造產品在外觀上可以模仿鑽石,但鑽石以其金剛光澤、較高的色散值、完美的圓鑽形切工可與其他寶石相區別。壓線實驗和滴水實驗可區別鑽石與大多數外觀相似的鑽石仿製品。
鑽石可分為無色—淺色系列及彩色系列兩類。無色—淺色系列包括無色、淺黃色、淺棕色(茶色)和淺灰色等顏色的鑽石;彩色系列鑽石包括深黃、褐、灰及淺至深的藍、綠、橙黃、粉紅、紅、紫紅,偶見黑色。純凈的鑽石多透明,但由於常有雜質元素進入礦物晶格或有其他礦物包裹體的存在,鑽石可呈半透明甚至不透明。
(1)光澤鑒定:鑽石具有自然界透明礦物最強的金剛光澤。觀察光澤時要注意:受高溫溶蝕的鑽石表面光澤較弱,而未受高溫溶蝕的鑽石晶面及解理面光澤較強。
肉眼觀察顏色與鑽石相近的天然寶石時,可利用鑽石的重要鑒定特徵金剛光澤區別。YAG、GGG、CZ等人工寶石為亞金剛光澤,有經驗的鑒定人員以此可區分。
(2)掂重:鑽石的相對密度為3.52,掂重可區別相對密度較低的水晶、綠柱石,也可區別高密度的仿鑽材料,如YAG、GGG、CZ等(表4-1)。
(3)硬度鑒定:摩氏硬度10的鑽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高的物質。硬度測試屬於破壞性鑒定,一般不採用此種鑒定手段派灶指。但據寶石間長期擦劃所形成的表面刻劃痕,可鑒定硬度較低的仿寶石材料(如玻璃),鑽石表面不會有刻劃痕,低硬度的仿製品可見劃痕。
(4)親油性試驗:鑽石具有親油疏水性,據此可鑒定鑽石及其仿製品。用油性墨水筆在鑽石表塵配面劃過時,可留辯賣下清晰而連續的線條。仿鑽材料油筆劃過留下的則是不連續的定向排列的小油滴。
J. 鑽石的四大特性是什麼
我是這么認為的
1.透視效應 將鑽石檯面向下放在一張有線條的紙上,切工完美的鑽石看不到紙上的線條,否則為仿製品。
2.親油性 天然鑽石具有較強的油親和能力,用油性水筆在鑽石表面劃過時可留下清晰而連續的線條,相反,在鑽石仿製品表面劃過時,墨水會聚成一個個小油滴,不能出現連續的線條。
3.疏水性 將小水滴點在鑽石表面,水滴能在鑽石表面保持很長時間,如果是仿製品,小水滴則會很快散開。
4.導熱性能好 由於鑽石具有較高的熱導率,因此對著鑽石哈氣,可發現霧氣很快消失,而仿製品則可在表面見到明顯的霧氣,並且需持續一段時間方可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