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希望之星:著名的「厄運之鑽」
1908年,土耳其蘇丹哈密德二世用40萬美元將它鋸為己有。據說,經手這筆買賣的商人在帶著他的妻兒出門時,汽車翻下了懸崖,全家一起遇難。藍鑽“希望”在土耳其宮廷中由蘇丹賞給他的親信左畢德佩戴,不久之後,左畢德就被蘇丹處死。
此時,這顆鑽石的不祥名聲已不脛而走,但有一位美國富商麥克萊恩卻不相信。他用15萬4千美元買下了這顆鑽石,把它帶到美國。不久他的小兒子溫特森就被車判前撞死,麥克萊恩本人因破產得了精神病,死在醫院。他的妻子伊芙琳吸毒成癖,女兒也因服葯過量致死。
最後,美國珠寶商溫斯頓從麥克萊恩家族的後人手中買了這顆鑽石,隨即便把它捐獻給華盛頓的史密斯博物館。 他是唯一得到這顆鑽石而沒有因它遭到災病的人。
至今,這顆鑽石還被存放在史密斯博物館里,成了科學研究的標本。
㈡ 有一個被詛咒還是厄運什麼的綠寶石,叫克什麼來著,有人能回答嗎。
不是綠寶石是厄運藍鑽'希望'吧。
1642年,這顆重112克拉的深藍色寶石金剛石被發現。
1668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買下鑽石,將凳念它磨成重67克拉的心形鑽石,取名為王冠藍鑽或者法蘭西之藍(Blue Diamond of the French Crown)。此後路易十四厄運纏身,鍾愛的孫子死於暴病,戰無不勝的自己連吃敗仗,婚姻奔潰,不久患天花去世。
後來路易十六藍鑽送給了妻子瑪麗皇後作為定情之純凱物,王後經常佩戴此鑽,結果不久後法國大革命,國棗褲困王夫婦雙雙上了斷頭台。
1792年,鑽石被從國庫偷竊,1812年鑽石出現,並被重新切割成44.4克拉的橢圓形,正好距失竊20年,超過法律規定的追訴時限。
1824年,鑽石出現在英國珠寶收藏家亨利·菲利普·霍普手上,從此這顆鑽石改名「希望」。因為霍普(Hope)這個名字在英文中意為「希望」。
1839年,老侯普暴死。鑽石繼續易主。。。總之這塊鑽石幾經易主,漫長的擁有人名單上幾乎都伴隨離奇死亡和得善終,人們稱呼這顆希望藍鑽為厄運藍鑽。
1947年,海里·溫斯頓(Harry Winston)買下藍鑽,在世界各地巡迴展出,為慈善事業募捐經費。並在1957年將它獻給了華盛頓史密斯博物館。他成了「希望」鑽石的最後一個主人,也是300年來最幸運的一個主人。
㈢ 這顆鑽石是「海洋之心」原型,佩戴為何都厄運纏身
電影《泰坦尼克號》結尾,露絲的未婚夫卡爾企圖帶著「海洋之心」逃離,他將「海洋之心」裝進上衣口袋,又把上衣披給了露絲,而結果泰坦尼克號出事,海洋之心就此落到了露絲手中。101歲的露絲再次回到那片海時,他把象徵著與傑克愛情的「海洋之心」扔到了海里。
「希望之星」鑽石
其實所謂的厄運之說不過是迷信罷了,原因也能解釋的通,「希望之星」是稀世珍寶,能購得它的人非富即貴,這樣的人名氣大,稍微有些變故發生,會成為街頭巷尾議論的焦點。而且自古稀世珍寶,往往伴隨著搶奪和謀財害命,自然有很多人背後盯著眼紅。有了厄運之說,那麼後面的擁有者哪怕家庭出了一點變故,都會被人自動聯想到與「希望」有關,一個人的一生豈能事事如意,一帆風順呢?
㈣ 泰坦尼克號里的那個海洋之心鑽石現實中有嗎有的話現在在哪裡
有,叫希望,在史密森尼博物院。
希望藍鑽石是歷史上有名的「厄運之鑽」,首先出於1909年,總是伴隨著兇殺以及搶奪,是沾滿了鮮血的不祥之物。
這塊厄運之鑽幾經易主,而主人都相繼離奇地死亡,直到被捐獻給美國的史密森研究所,厄運才得以中止。1958年11月7日,希望鑽石被捐給了史密森尼博物院。
傳說:
關於這顆鑽石會帶來厄運的故事,首先出於1909年,當時,May Yohe和紐卡斯爾公爵離婚,並將自己婚姻和演藝生涯的失敗歸罪於這顆鑽石。
在當年6月25日出版的泰晤士報上,一位駐巴黎的記者寫了一篇文章,聲稱這顆鑽石曾給許多擁有者帶來厄運。
1920年,May說服著名默片導演喬治·克萊恩拍攝了一部長篇希望鑽石之謎,並親自出演主要角色。該片編劇編造了許多故事,比如發現者塔韋尼埃被狗咬死(其實他以84歲高齡在俄羅斯善終),以及馬拉塔人因此失敗於英國等等。
麥克林也為這個故事增添了一些角色,甚至包括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這些故事,再加上麥克林本人後來也確實遭遇不幸,都為這顆鑽石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㈤ 會帶來厄運的寶石叫什麼
噩運之鑽「希望」
「希望」重45.42克拉,深藍色,世界著名珍寶 希望鑽石(Hope Diamond) 一顆受詛咒的寶石
曾經轟動全球的美國電影"泰坦尼克號"中有一條鑲有巨大藍色鑽石的項鏈,據說,就是令人聞風膽寒的藍色"希望之鑽" 希望鑽石(Hope Diamond)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一顆藍色鑽石,重45.52克拉 。目前,該鑽石藏於美國首都華盛頓史密森尼博物院的國立自然博物館中。在傳說之中,這是一顆受詛咒的寶石,會為擁有者帶來厄運。
按照玄學的說法,珠寶鑽石一類的東西,總是伴隨著兇殺以及搶奪,是沾滿了鮮血的不祥之物,至於這塊厄運之鑽,傳說是擁有它的喊亮脊主人相繼離奇的死亡,直到被捐獻給美國的史密森研究所,厄運才得以中止。
具體事跡摘述如下:
公元1642年,法國的探險家兼珠寶商塔維密爾,在印度西南部首先得到了這塊巨大的寶石金剛石,重112克拉,它具有極為罕見的深藍色。塔維密爾將寶石帶回法國,獻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國王封了他一個官職,並且賞他一大筆錢作為寶石的代價。傳說中的噩運也隨之開始降臨到接觸寶石的人的身上。塔維密爾的財產,被他那不孝的兒子花得精光,使得他到了80歲的高齡時窮得身無分文,仍不得不再一次到印度去,希望尋求新的財富。可是,他卻在那裡被野狗咬死了。
下一個便輪到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了。他將這鍵好顆藍色的寶石金剛石琢磨成了重69.03克拉的鑽石。路易十四僅僅戴了一次,不久就患天花死去。繼位的法王路易十五,成了鑽石的新主人。他發誓不戴這顆深藍色的大鑽,可是,他把它借給他的情婦佩戴。結果,路易十五的鄭滲情婦在法國大革命中被砍了頭。這顆藍色大鑽又傳給了法王路易十六,他的王後經常佩戴此鑽,結果是將路易十六夫婦雙雙送上了斷頭台。路易十六王後的女友蘭伯娜公主,隨之成了這顧藍色噩運之鑽的主人。她大概又是因為戴了這顛倒霉的鑽石,在法國大革命中被殺。
這顆藍色的大鑽於1792年在法蘭西的國庫中被盜。竊賊的命運如何,不得而知,只知道它被重新琢磨了一次,重量減為45.52克拉,並於1830年在倫敦的珠寶市場上出現,當即被銀行家霍普(Hope)買去,價值18000英鎊。從此,這顆藍鑽就以它新主人的姓氏為名,叫做「霍普」。由於英文Hope又是希望的意思,故此鑽又名「希望」。銀行家霍普終生未婚,他將藍鑽傳給外孫(其條件是要他改姓霍普)。這位新的鑽石主人後來娶了一位美國女演員約西為妻,不久,小霍普破產,約西和他離了婚。約西於1940年死於美國坡士頓,她在晚年窮困潦倒,經常埋怨那顧藍鑽「希望」給她帶來了難以擺脫的翹運。1906年,小霍普為清償債務被迫賣掉了藍鑽「希望」,此後的兩年之內,「希望」被轉賣了多次。
1908年,藍鑽「希望」被土耳其蘇丹哈密德二世用40萬美元買走。據說,經手這筆買賣的商人在帶著他的妻兒出門時,汽車翻下了懸崖,全家一起遇難。藍鑽「希望」在土耳其宮廷中由蘇丹賞給他的親信左畢德佩戴,可不久,左畢德被蘇丹處死。
1911年,美國華盛頓的郵政負責人麥克蘭,用11.4萬美元購得了藍鑽「希望」,他將它送給自己的妻子作為禮物。有人告訴麥克蘭夫人,說這是一顧會帶來噩運的鑽石,並談了不少歷史上的傳說,麥克蘭夫人一笑置之。她經常佩戴此鑽,並常與她保有的另一顧名鑽——94.8克拉的「東方之星」同時佩戴,以顯示豪華與富有。也許是巧合吧!就在麥克蘭夫人得到藍鑽「希望」的第二年,她的兒子在一次車禍中喪生,而她的丈夫麥克蘭先生不久也死去,她的女兒又因為服用安眠葯過量而死。
表克蘭夫人於1947年去世,美國著名的大珠寶商溫斯頓,在1958年買下了她的全部珠寶,成了藍鑽「希望」的新主人。後事如何呢?溫斯頓帶著這顆噩運之鑽,在不同的季節多次飛越大西洋,當然,都平安無事,不過,倒遇見了一件趣事。
一次,溫斯頓和他的妻子一起,到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去,回紐約時他妻子先一天乘飛機走,溫斯頓本人於第二天飛返紐約。溫斯頓夫人的飛機按署飛,按規定在亞速爾群島的瑪麗亞機場中途降落加油,由於飛機引擎發生了小故障,因而耽誤了約3個小時。在等待修理的過程中,突然有一位男乘客提出拒絕再乘這一架飛機旅行,堅決要求改乘第二天的飛機,於是他下飛機走了。溫斯頓並不知此事,他在第二天去里斯本機場的路上,接到了妻子打來的電報,說她已平安抵達紐約。溫斯頓將此電塞進衣袋,隨即登上飛往紐約的班機,飛機起飛時,他發現鄰座是空的,他很高興,因為可以好好地睡一覺了。一覺醒來,飛機巳到達加油站亞速爾群島的瑪麗亞機場,在飛機加油時,他下機散步去了。
當他回到飛機時,發現鄰座已經有了客人,而且此人正在滔滔不絕地給機上的旅客們講述自己的一個冒險故事。他說自己昨天居然和噩運之鑽主人的妻子同乘一架飛機,果然飛機在這瑪麗業機場發生了故障,他趕快逃下飛機,要求改乘今天的飛機,等等。這位旅客繼續說:「我並不迷信,可我為什麼要冒險和噩運之鑽主人的妻子同乘一架飛機呢?我堅決要求改乘另一架飛機,你們看,我安全了,並且能在此地談話。」溫斯頓在旁邊聽著,真是哭笑不得,心想,這位老兄要是知道我是藍鑽「希望」的主人,那他現在又會怎樣呢?正在這時,鄰座那位客人突然提高嗓門說:「如果昨天那架飛機能夠安全到達,那才是怪事。」涵養不錯的溫斯頓先生大約也忍不住了,他從口袋中掏出妻子打來的電報,遞給了鄰座這位激動的旅客,頓時,他像泄了氣的皮球安靜了,一直到達目的地紐約,這位旅客再也沒有開口。
這顆歷盡坎坷,得到了它適宜的歸宿。溫斯頓將它作為禮物捐獻給了國家,它現在藏於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研究所。從此,它再也不是炫耀豪華和財富,或增加個人嬌美的裝飾品了,而是成了科學研究的標本。
㈥ 希望藍鑽石之謎:希望藍鑽石歷史資料介紹
「希望」藍鑽石輾轉到了土耳其蘇丹阿卜杜拉·哈密特二世手中,一個王妃為此喪生,蘇丹本人於1909年被土耳其青年黨人廢黜。「希望」藍鑽石的下一個主人是華盛頓的百萬富翁沃爾斯·麥克林夫婦。自從擁有這顆鑽石以後,災難就像影子一樣追隨著他們,他們的兒子和女兒先後遭遇了不幸。
1947年,海里·溫斯頓以1500萬美元購進「希望」藍鑽石,成為鑽石的主人。此後10年中,溫斯頓帶著這顆鑽石和其他名貴寶石行程64萬千米,在世界各地巡迴展出,為慈善事業募捐經費,先後共有500人參觀過這顆鑽石,共募捐到100多萬美元。1958年,溫斯頓將該鑽石捐獻給了國立自然博物館。整整20年後,溫斯頓方死於心臟病。
「希望」藍鑽石自問世以來,歷經滄桑,周遊列國,更易的主人有數十人之多。可是「希望」藍鑽石並沒有給佔有它的主人帶來希望,相反,除少數幾個人外,其餘的主人屢遭厄運,甚至命喪黃泉。這是為什麼呢?是巧合還是冥冥之中存在著一種人們尚未所知的神奇的力量呢?也許有一天,「希望」藍鑽石能滿足人們探究這個秘密的希望。
至今前往史密斯研究院參觀的人仍絡繹不絕,人們在贊嘆這顆稀世之寶歷盡滄桑的同時,彷彿感覺到那閃閃的藍光在向人們默默地訴說著它那神秘不祥的歷史。
㈦ 世界五大詛咒鑽石 最恐怖的5大鑽石(擁有者會遭遇不幸)
鑽石在珠寶中是最值錢的一種,鑽石便代表著“富貴”的象徵,但你知道嗎在世界上還有著5大“恐怖”鑽石的傳聞,據說這5個鑽石背後都有著一個“神秘的詛咒”,讓擁有它的主人受到影響,那麼這五大詛咒鑽石分別是哪五種呢?下面就跟著我來一起了解一下,看看這5個“恐怖鑽石”背後的事跡!
世界五大詛咒鑽石
1、攝政王鑽石
2、光之山鑽石
3、厄運之鑽希望藍鑽石
4、創世者之眼鑽石(黑色奧洛夫鑽石)
5、聖甲蟲形珠寶
1、攝政王鑽石
攝政王鑽石是在1701年時被一再鑽石礦幹活的印度奴隸說發現,其重達410克拉,之後它為了將其帶出去,便將自己大腿上的肉給割下了一款,然後將鑽石常在其中,逃出了礦區。之後他和一船長進行了交易,將這一秘密告訴了船長,稱能夠和它一起分享這顆大鑽石,前提是要帶他先逃離這個國家,沒想到在路途中船長是將他給幹掉,自己獨吞了這顆鑽石,這顆鑽石也是一顆充滿了鮮血的不祥之物,據說擁有它的人都會遭到“神秘詛咒”,現在是被收藏在了法國的盧浮宮之中
2、光之山鑽石
光之山鑽石又被人稱之為“災難之星”鑽石,據說擁有了它就能擁有全世界,但也要承受它所帶來的一切災難,只有婦女和上帝佩戴才不會帶來“厄運”。這顆鑽石是在1895年被送給了英國女王,隨後被鑲嵌在女王的王冠之上,之後女王帶著他參加丈夫喬治六世的加冕典禮,而沒想到沒過多久喬治六世就去世了,而這顆光之山鑽石便被人認為是受到了永遠的詛咒
3、厄運之鑽希望藍鑽石
希望藍鑽石是歷史上有名的“厄運之鑽”,首先出於1909年,總是伴隨著兇殺以及搶奪,和光之山鑽石一樣,是沾滿了鮮血的不祥之物。這塊厄運之鑽幾經易主,而主人都相繼離奇地死亡,直到被捐獻給美國的史密森研究所,厄運才得以中止。1958年11月7日,希望藍鑽石被捐給了史密森尼博物院
4、創世者之眼鑽石(黑色奧洛夫鑽石)
創世者之眼鑽石又被叫做黑色奧洛夫鑽石,這顆鑽石只從被一個和尚偷走之後它的“詛咒”便開始了,所有擁有它的人都會遭遇不幸,有的自殺有的遇難,就像在冥冥之中有股神秘的力量在驅使著他們,實在是可怕!
5、聖甲蟲形珠寶
聖甲蟲形珠寶據說是以南非的婦女從一珍貴的墓穴中所偷出來的,但沒過多久自己家庭中的成員紛紛遭遇不幸,而只有她倖免於難,於是便向當地部門求助,讓其收回這顆寶石。
㈧ 「希望之鑽」為什麼被稱為厄運之石
具有鮮艷深藍色的透明鑽石,是稀世珍品,大粒者世界上僅有幾顆,名鑽「希望,就是其中之一。 現存於世的鑽石「希望」,重45.52克拉,具有權其罕見的深藍色。據說,它不僅藍得美麗,而且似乎發射出一股凶惡的光芒,這可能是因為在它那像迷霧一樣的歷史中,充滿了奇特和悲慘的經歷,它總是給它的主人帶來難以抗拒的噩運之故。公元1642年,法國的探險家兼珠寶商塔維密爾,在印度西南部首先得到了這塊巨大的寶石金剛石,重112克拉,它具有極為罕見的深藍色。塔維密爾將寶石帶回法國,獻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國王封了他一個官職,並且賞他一大筆錢作為寶石的代價。傳說中的噩運也隨之開始降臨到接觸寶石的人的身上。塔維密爾的財產,被他那不孝的兒子花得精光,使得他到了80歲的高齡時窮得身無分文,仍不得不再一次到印度去,希望尋求新的財富。可是,他卻在那裡被野狗咬死了。 下一個便輪到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了。他將這顆藍色的寶石金剛石琢磨成了重69.03克拉的鑽石。路易十四僅僅戴了一次,不久就患天花死去。繼位的法王路易十五,成了鑽石的新主人。他發誓不戴這顆深藍色的大鑽,可是,他把它借給他的情婦佩戴。結果,路易十五的情婦在法國大革命中被砍了頭。這顆藍色大鑽又傳給了法王路易十六,他的王後經常佩戴此鑽,結果是將路易十六夫婦雙雙送上了斷頭台。路易十六王後的女友蘭伯娜公主,隨之成了這顧藍色噩運之鑽的主人。她大概又是因為戴了這顛倒霉的鑽石,在法國大革命中被殺。 這顆藍色的大鑽於1792年在法蘭西的國庫中被盜。竊賊的命運如何,不得而知,只知道它被重新琢磨了一次,重量減為45.52克拉,並於1830年在倫敦的珠寶市場上出現,當即被銀行家霍普(Hope)買去,價值18000英鎊。從此,這顆藍鑽就以它新主人的姓氏為名,飢碧叫做「霍普」。由於英文Hope又是希望的意思,故此鑽又名「希望」。銀行家霍普終生未婚,他將藍鑽傳給外孫(其條件是要他改姓霍普)。這位新的鑽石主人後來娶了一位美國女演員約西為妻,不久,小霍普破產,約西和他離了婚。約西於1940年死於美國坡士頓,她在晚年窮困潦倒,經常埋怨那顧藍鑽「希望」給她帶來了難以擺脫的翹運。1906年,小霍普為清償債務被迫賣掉了藍鑽「希望」,此後的兩年之內,「希望」被轉賣了多次。 1908年,藍鑽「希望」被土耳其蘇丹哈密德二世用40萬 美元買走。據說,經手這筆買賣的商人在帶著他的妻兒出門時,汽車翻下了懸崖,全家一起遇難。藍鑽「希望」在土耳其宮廷中由蘇丹賞給他的親信左畢德佩戴,可不久,左畢德被蘇丹處死。 1911年,美國華盛頓的郵政負責人麥克蘭,用11.4萬美元購得了藍鑽「希望」,他將它送給自己的妻子作為禮物。有人告訴麥克蘭夫人,說這是一顧會帶來噩運的鑽石,並談了不少歷史上的傳說,麥克蘭夫人一笑置之。她經常佩戴此鑽, 並常與她保有的另一顆名鑽——94.8克拉的「東方之星」同時佩戴,以顯示豪華與富有。也許是巧合吧!就在麥克蘭夫人得到藍鑽「希望」的第二年,她的兒子在一次車禍中喪生, 而她的丈夫麥克蘭先生不久也死去,她的女兒又因為服用安眠葯過量而死。 表克蘭夫人於1947年去世,美國著名的大珠寶商溫斯頓,在1958年買下了她的全部珠寶,成了藍鑽「希望」的新主人。後事如何呢?溫斯頓帶著這顆噩運之鑽,在不同的季節多次飛越大西洋,當然,都平安無事,不過,倒遇見了一件趣事。 一次,溫斯頓和他的妻子一起,到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去,回紐約時他妻子先一天乘飛機走,溫斯頓本人於第二天 飛返紐約。溫斯頓夫人的飛機按時起飛,按規定在亞速爾群 島的瑪麗亞機場中途降落加油,由於飛機引擎發生了小故障, 因而耽誤了約3個小時。在等待修理的過程中,突然有一位男乘客提出拒絕再乘這一架飛機旅行,堅決要求改乘第二天的飛機,於是他下飛機走了。 溫斯頓並不知此事,他在第二天去里斯本機場的路上,接到了妻子打來的電報,說她已平安抵達紐約。溫斯頓將此電塞進衣袋,隨即登上飛往紐約的班機,飛機起飛時,他發現鄰座是空的,他很高興,因為可以好好地睡一覺了。一覺醒來,飛機巳到達加油站亞速爾群島的瑪圓肢喚麗亞機場,在飛機加油時,他下機散步去了。 當他回到飛機時,發現鄰座已經有了客人,而且此人正在滔滔不絕地給機上的旅客們講述自己的一個冒險故事。他說自己昨天居然和噩運之鑽主人的妻子同乘一架飛機,果然飛機在這瑪麗業機場發生了故障,他趕橘凱快逃下飛機,要求改乘今天的飛機,等等。這位旅客繼續說:「我並不迷信,可我為什麼要冒險和噩運之鑽主人的妻子同乘一架飛機呢?我堅決要求改乘另一架飛機,你們看,我安全了,並且能在此地 談話。」溫斯頓在旁邊聽著,真是哭笑不得,心想,這位老兄要是知道我是藍鑽「希望」的主人,那他現在又會怎樣呢?正在這時,鄰座那位客人突然提高嗓門說:「如果昨天那架飛機能夠安全到達,那才是怪事。」 涵養不錯的溫斯頓先生大約也忍不住了,他從口袋中掏出妻子打來的電報,遞給了鄰座這位激動的旅客,頓時,他像泄了氣的皮球安靜了,一直到達目的地紐約,這位旅客再也沒有開口。 好了!迷信終於破滅了,噩運也結束了,這顆歷盡坎坷,蒙受了無數不白之冤的美麗藍鑽「希望」,得到了它適宜的歸宿。溫斯頓將它作為禮物捐獻給了國家,它現在藏於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研究所。從此,它再也不是炫耀豪華和財富,或增加個人嬌美的裝飾品了,而是成了科學研究的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