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鑽石礦藏 » 鑽石水晶叫什麼
擴展閱讀
物業費計入費用什麼明細 2025-07-29 19:53:03

鑽石水晶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9-20 22:37:48

㈠ 水晶有多少種,分別叫什麼名字呢

水晶是一個大家族,包含有許多的成員,約略可以分成:

1.顯晶組(Crystalline Varieties):
就是有明顯可見的結晶形狀,如白水晶(White Crystal)、紫水晶(Amethyst)、黃水晶(Citrine)、煙水晶(Smoky Quartz)、粉晶(芙蓉晶Rose Quartz)、乳白水晶(Milky Quartz)、東菱石(Aventurine)、發晶(Rutilated Quartz)、石英貓眼(Cat's Eyes)、虎眼(Tiger Eyes)。
2.隱晶組(Cryptocrystalline Varieties):

這和水晶一樣是六方晶系的結晶,只是結晶的形狀非常細小,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得清楚,且晶體和晶體之間又充滿了非結晶性的「水化矽石」,所以外觀上看起來是平滑、塊狀的,然而卻也是不折不扣的水晶家族。
最多的是各式瑪瑙,如條紋瑪瑙(Stripped Agate)、苔癬瑪瑙(Moss Agate)、角礪瑪瑙(Brecchiated Agate)、藍紋瑪瑙(Blue Lace Agate)、水瑪瑙(Agate with Water)、豹紋瑪瑙(Leopard Skin Agate)、紅瑪瑙(Carnelian)等等。
再是石髓(Chalcedony),有各種的顏色,白、黑、青、褐、灰、紅、綠等等,質地細致,呈半透明至透明,極為討好人的一種寶石材料。最有名、也是最珍貴的,是產棟鬧薜木G色石髓,一般稱作「澳洲玉」(Chrysoprase);土耳其曾經出有紫色的石髓,印度的血石(Bloodstone),也是石髓的一種。

另外,紅碧玉(Jasper,有稱紅磚石)、蛋白石,也都是隱晶族的水晶晶家族成員;好品質的蛋白石,其價值也是非常驚人!
3特別組(Special Varieties):

這些是因為經過一些比較特別的地質條件、歷史條件,因而有和其他水晶明顯不同的地方,也不方便歸類在以上的族類,所以歸為特別族,比如有復合顏色的紫黃晶(Ametrine)、結晶極為特殊復雜的鱷魚水晶(Alligator or Crocodile Crystal,也稱骨幹水晶(Skeleton Crystal),還有形狀雄偉威猛的權杖水晶(Sceptical Crystal),還有就是水晶裡面常有各種迷離幻境、風水、星雲影像的「幻影水晶」, (即幽靈)(Phantom Crystal)等等。 通常,在New Age人士的眼中,狹義的水晶意義,就是限於水晶家族的成員,而廣義的意義,則包括了自然界中所有的寶石,從鑽石、紅藍綠寶石、翡翠等,即便是有機寶石的珍珠、琥珀、珊瑚等等,也都包括在水晶(Crystal)的范圍以內。

㈡ 水晶與鑽石是同一種東西嗎

您好,
天然鑽石和天然水晶不是同一種寶石,天然鑽石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金剛石,它是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礦物,是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不過鑽石是經過切割後的金剛石。而天然水晶是一種石英結晶體,在礦物學上屬於石英族,主要化學成份是二氧化硅。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如有疑問請追問,滿意請採納!

㈢ 水鑽是什麼

水鑽就是利用水鑽探,利用水把沉積物取出。

㈣ 鑽石,水晶,紅寶石,藍寶石,瑪瑙,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1、鑽石

金剛石是無色正八面體晶體,其成分為純碳,由碳原子以四價鍵鏈接,為目前已知自然存在最硬物質。

由於金剛石中的C-C鍵很強,所有的價電子都參與了共價鍵的形成,沒有自由電子,所以金剛石硬度非常大,熔點在華氏6900度,金剛石在純氧中燃點為720~800℃,在空氣中為850~1000℃,而且不導電。

澳大利亞、剛果、俄羅斯、波札那和南非是著名的五大金剛石產地。

2、水晶

水晶(英語:quartz)是大陸地殼數量第二多的礦石,僅次於長石,其晶體結構是SiO4硅-氧四面體的連續框架,其中每個氧在兩個四面體之間共享,得到SiO2的總化學式,石英的種類有很多,無色全透明的石英稱為水晶。

寶石級的水晶主要產於晶洞或偉晶岩脈中,幾乎世球各地均有水晶產出。如馬達加斯加、尚比亞、巴西、德國、俄羅斯、緬甸、阿富汗等

3、紅寶石

主要成分是氧化鋁(Al2O3),紅色來自鉻(Cr)。自然沒有鉻的寶石是藍色的藍寶石。

天然紅寶石大多來自亞洲(緬甸、泰國、斯里蘭卡、中國新疆、中國雲南等),非洲,大洋洲(澳大利亞),以及美洲(美國的蒙大拿州和南卡羅來納州)。

4、藍寶石

主要成分是氧化鋁(Al2O3)。

產地主要有緬甸、斯里蘭卡、泰國、澳大利亞、中國等,但就寶石質量而言,以緬甸、斯里蘭卡質量最佳。依據地質成因不同,可分兩類:一類是緬甸、斯里蘭卡和印度克什米爾產的藍寶石。另一類是澳大利亞、泰國、中國產的藍寶石。

5、瑪瑙

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由於與水化二氧化硅(硅酸)交替而常重復成層。因其夾雜氧化金屬,顏色可從極淡色以至暗色。用鐵、鈷、鎳等鹽類,任它們自然滲透於硅酸凝膠中,能人工製成"瑪瑙",天然瑪瑙可能亦是在相似情形下生成的。

世界上瑪瑙著名產地有:中國、印度、巴西、馬達加斯加、美國、埃及、澳大利亞、墨西哥等國。墨西哥、美國和納米比亞還產有花邊狀紋帶的瑪瑙,稱為「花邊瑪瑙」。美國黃石公園、懷俄明州及蒙大拿州還產有「風景瑪瑙」。我國瑪瑙產地分布也很廣泛,幾乎各省都有,著名產地有:雲南、黑龍江遜克、遼寧、河北、新疆、寧夏、內蒙古等。

㈤ 水晶鑽石是什麼與天然鑽石有什麼區別

水晶鑽石就是,把水晶做成鑽石的樣子,一般稱之為水晶鑽。天然鑽石,是最硬的一種寶石。價格比較昂貴。

㈥ 水鑽是什麼樣的鑽石水鑽和鑽石的區別是什麼

水晶鑽石又叫做「水鑽」,是一種高分子的水晶玻璃,外觀看上去與鑽石非常相似,又被很多工藝品商店稱之為「小鑽石」。雖然形似鑽石,但本質上卻有著天壤之別,價格自然也相差很多。但水晶鑽石的用途極為廣播,裝飾品、吊燈、手工藝品,甚至是日常用品也可以用水鑽作為主材。

水晶鑽石的含義相信大家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在購買水鑽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萬萬不能讓玻璃糊弄了你,如果有可能的話,還是請專業人士陪同前往,以免買到假貨。

㈦ 水鑽是什麼

水鑽是一種俗稱(又名水晶鑽石,萊茵石 英文名:crystal,rhinestone)其主要成分是水晶玻璃,是將人造水晶玻璃切割成鑽石刻面得到的一種飾品輔件,這種材質因為較經濟,同時視覺效果上又有鑽石般的奪目感覺。因此很受人們的歡迎,水鑽一般用於中檔的飾品設計中。 水鑽的分類:按顏色分可分為:白鑽,色鑽(如粉色、紅色、藍色等),彩鑽(也叫AB鑽)、彩AB鑽(如紅AB,藍AB等)。網路有啊http://ke..com/view/952.htm?fr=aladdin

㈧ 水鑽是什麼材質水晶是什麼

水鑽是一種俗稱(又名水晶鑽石,萊茵石 英文名:crystal,rhinestone)其主要成分是水晶玻璃,是將人造水晶玻璃切割成鑽石刻面得到的一種飾品輔件,這種材質因為較經濟,同時視覺效果上又有鑽石般的奪目感覺。因此很受人們的歡迎,水鑽一般用於中檔的飾品設計中。 水鑽的分類:按顏色分可分為:白鑽,色鑽(如粉色、紅色、藍色等),彩鑽(也中AB鑽)、彩AB鑽(如紅AB,藍AB等)。
形態特徵
水鑽根據底部的形狀可以分為尖底鑽和平底鑽兩大類,按照檯面形狀分類可分為:普通鑽,異形鑽。異形鑽的外形又可以分為菱形鑽(馬眼石),梯形鑽,衛星石,水滴形鑽,橢圓形鑽,八角形鑽等 水鑽的切面:一般的水鑽有八個切面,水鑽背面是鍍上的一層水銀皮。通過切面的聚光,使它有很好的亮度,切面越多,亮度就越好,施華洛世奇是第一個發現水晶玻璃切面的人。

水晶(Quartz Crystal)是一種無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結晶體礦物。它的主要化學成份是二氧化硅。化學式為SiO2。水晶呈無色、紫色、黃色、綠色及煙色等。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硬度7。性脆。無解理。水晶密度:2.56-2.66克/立方厘米。水晶折射率:1.544-1.553,幾乎不超出此范圍。水晶色散:0.013。水晶熔點為1713℃。
基本性質
理化性質
1、硬度:為摩氏硬度7,相當於鋼銼一般堅硬。 2、解理:無。所謂解理是指礦物被打擊時,沿一定方向有規則地裂開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質。根據解理的程度可以分為五類:極完全解理、完全解理、 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無解理,水晶屬於無解理。 3、斷口:貝殼狀。斷口也叫破口。它是指礦物被打擊後產生不規則的破裂, 破裂面凹凸不平稱為斷口。根據斷口的形狀可分為:貝殼狀和鋸齒狀。 4、比重:水晶的比重為2.56-2.66克/立方厘米。同體積的水晶重量是同體積水的重量的2.56-2.66倍,塊狀變種水晶密度可能稍高些。 5、條痕:無色。礦物粉末的顏色叫條痕。它可以消除假色,減弱他色,保留自色,是比礦物的顏色更為可靠的鑒定特徵之一。 6、透明度:透明、半透明。礦物透光的程度叫透明度。水晶的透明標准為:光線透過厚度為1厘米以上的水晶碎片或薄片時,可以清晰地看到映出的圖象。如底像不夠清楚,僅見輪廓,那便是半透明。 7、光澤:玻璃光澤。光澤是指礦物表面對光的反射能力。觀察水晶的光澤,可用手握著它,以燈光或窗戶投射進來的光線看錶面反射,透明水晶亮度與光澤強弱有關。 8、折射率:水晶的折射率為1.544-1.553,幾乎不超出此范圍。折射率是指當光線由空氣中透入寶石晶體,產生折射現象,其入射角正弦與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值。 9、水晶的熔點:水晶的熔點為1713℃。
化學成分
水晶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種物質。當二氧化硅結晶完美時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膠化脫水後就是瑪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膠體凝固後就成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於幾微米時,就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純凈的無色透明的水晶是石英的變種。化學成分中含Si—46.7%,O—53.3%。由於含有不同的混入物或機械混入的而呈現多種顏色。紫色和綠色是由鐵(Fe2+)離子致色,紫色也可由鈦(Ti4+)所致,其他顏色由色心所致色。在水晶中含有砂狀、碎片狀針鐵礦、赤鐵礦、金紅石、磁鐵礦、石榴石、綠泥石等包裹體;發晶中則含有肉眼可見的似頭發狀的針狀礦物的包裹體形成。含錳和鐵者稱紫水晶;含鐵者( 呈金黃色或檸檬色 )稱黃水晶;含錳和鈦呈玫瑰色者稱薔薇石英,即粉水晶;煙色者稱煙水晶;褐色者稱茶晶;黑色透明者稱為墨晶。
結構形態
1824年,一位叫弗里希.摩斯的奧地利礦物學家,從許多礦物中抽出10個品種,經過科學實驗測出它們的相對硬度,由此得出水晶硬度為摩氏7。盡管後來美國國家標准局使用、推廣更科學的諾普硬度測試器,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珠寶商,仍習慣於摩氏硬度表。 結晶完美的水晶晶體屬三方晶系,常呈六稜柱狀,柱體為一頭尖或兩頭尖,多條長柱體連結在一塊,通稱晶簇,美麗而壯觀。二氧化硅結晶不完整,形狀可謂是千姿百態。當你到中國水晶城去瞧一瞧,可以大開眼界:除了常見的長柱狀外,還有似寶劍形,有的若板狀,有的如短柱形,有的像雙錐。有的小如手 藏寶圖-水晶
指,有的大如巨石;有的不足半兩,有的重達300多公斤。毛澤東主席的水晶棺最終選取用優質天然東海水晶做原料,目前最大的一塊水晶也出自連雲港東海縣。 貝殼狀斷口,也有好的平等脊的人字形斷口。紫水晶具有清楚的二色性,黃水晶和茶水晶具有弱的二色性。發光水晶具有強烈的磷光性。帶綠色的砂金水晶在長、短波紫外線照射下發灰綠色熒光。具有貓眼、虹彩和砂金效應。水晶具壓電性.
評價標准
水晶的評價標准和高端寶石有所不同。多數高端寶石把顏色放在評價的第一位,而對水晶來說,顏色和凈度(水晶行業稱作晶體)是近乎同等重要的因素: 1、顏色:對任何寶石來說,顏色都是非常重要的,水晶也不例外。如果是水晶晶體是有顏色的,如粉水晶、黃水晶、紫水晶等,其顏色評價的最高標准則是明艷動人,不帶有灰色、黑色、褐色等其他色調。如粉水晶,顏色以粉紅為佳;紫水晶,要求顏色為鮮紫,純凈不發黑;黃水晶,要求顏色不含綠色、檸檬色調,以金橘色為佳。對於發晶來說,晶體的顏色也是很重要的。相同發絲的金發晶,晶體完全無色(白水晶)和晶體略偏茶色,肉眼的視覺觀感也是有差別的,所以前者的價格會高於後者。 2、凈度:水晶與高檔寶石的凈度要求有很大不同。高檔寶石稀少罕見,所以一般人們普遍對高檔寶石的凈度不會過於苛求。而水晶的產量著實大得驚人,所以通常人們會要求水晶凈度越高越好,盡量避免有較明顯的內含物的水晶。 3、雜質:如果水晶內部雜質中有傳說中人物的造型,如佛、星座、生肖等價值可能要高於同等顏色和凈度的水晶。
外貌形態
水晶 屬六方晶系。晶體呈稜柱狀並帶六邊形錐,柱面有橫紋,紫水晶中常有角狀色帶。在自然界中,水晶常呈晶簇產出,造型美觀。結晶完好的水晶,常有好的平行脊的人字形斷口;在紫晶和熱處理的黃晶中,多呈不平坦到薄片狀破口。水晶比重:2.56-2.66克/立方厘米。這意味著一定體積水晶的重量,是相同體積水的重量的2.56-2.66倍。塊狀變種水晶密度可能稍高些。 水晶條痕色:無色。 水晶透明度與透過它的光的質與量有關。透明標准為:光線透明過厚度為1厘米以上的水晶碎片或薄片時,可以清晰地看到映出的圖像。如果底像不夠清楚,僅見輪廓,那便是半透明。 水晶光澤:玻璃光澤。無論在拋光面上還是在破口都是如此。 光澤,指寶石表面對光線反射的一種光學性質。水晶既不像星光藍寶石和星光寶石那樣反射出綺麗的星光形條紋,又不像月光石那樣發出淡藍色波形光彩,更不像乘歐泊石那樣閃爍著五顏六色。觀察水晶的光澤,可用手握著它,以燈光或窗戶投進來的光線看錶面反射,透明水晶亮度與光澤強弱有關。 水晶折射率:1.544-1.553,幾乎不超出此范圍。 折射率,是當光由空氣中透入寶石晶體,並產生折射現象,其入射角正弦與折射角正弦之比值。 水晶重摺射率:0.009(最大),此值非常穩定。 水晶光性特徵:一軸晶正光性。 水晶色散:0.013。 色散是說寶石的折射率隨照明光的不同而有一定的變化。例如鑽石對紅光折射為2.405;對綠光為2.427;紫光為2.449。 水晶熔點為1713℃。其受熱易碎的特性,是在實驗時發現的。將水晶放在噴焰器的烈焰燃烤,除非有很好的保護,且慢慢冷卻,否則晶體容易碎裂。這一脾性,古人已摸透。
編輯本段世界水晶大王

世界水晶大王產自巴西 材質:單晶體水晶 東海水晶王(東海水晶市場內)
規格:高260cm 153cm 此晶體重28.6噸,純單晶體二氧化硅,且形狀為六棱。

㈨ 什麼叫水晶,水晶和玻璃.鑽石區別在那裡

水晶的英文名稱為Rockcrystal,別名晶石、水晶石。

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石英結晶體礦物。它的主要化學 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種物質。當二氧化硅結晶完美時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膠化脫水後就是瑪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膠體凝固後就成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於幾微米時,就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結晶完美的水晶晶體屬六方晶系,常呈六稜柱狀,柱體為一頭尖或兩頭尖,多條長柱體連結在一塊,通稱晶族,美麗而壯觀。二氧化硅結晶不完整,形狀可謂是千姿百態。當你到海南水晶陳列館去瞧一瞧,可以大開眼界:除了常見的長柱狀外,還有似寶劍形,有的若板狀,有的如短柱形,有的像雙錐。有的小如手指,有的大如巨石;有的不足半兩,有的重達300多公斤。

1824年,一位叫弗里希.摩斯的奧地利礦物學家,從許多礦物中抽出10個品種,經過科學實驗測出它們的相對硬度,由此得出水晶硬度為摩氏7。盡管後來美國國家標准局使用、推廣更科學的諾普硬度測試器,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珠寶商,仍習慣於摩氏硬度表。

結晶完好的水晶,常有好的平行脊的人字形斷口;在紫晶和熱處理的黃晶中,多呈不平坦到薄片狀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