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鑽石礦藏 » 最美麗的鑽石是什麼樣子
擴展閱讀
減肥產品投放平台哪個好 2025-07-29 04:26:57
石油大亨管道怎麼開 2025-07-29 04:26:54

最美麗的鑽石是什麼樣子

發布時間: 2022-09-13 12:42:38

㈠ 鑽石是什麼形狀的

·圓形(Round)
圓形鑽石鑽戒,是目前最流行也是發展最悠久的形態。一百年來,鑽石切工師嘗試了許多工藝來促使鑽石的火彩和光度達到最佳。在選擇鑽石時,圓形鑽石在平衡切工、顏色和凈度方面也會讓你有更多靈活性。要想最大化傳統圓形鑽石的光度,要選擇在切工方面至少有兩個最高等級(Ideal或者Very.Good),以及選擇Ideal、Excellent或是Very.Good的拋光和對稱級別。

·公主方形(Princess)
公主方形鑽石是最受歡迎的非圓形鑽。它美麗的光彩和獨特的切工成為求婚戒指的最佳選擇。這種鑽石拐角銳利,形狀通常是正方形的,也有一些是矩形的。你可以通過比較公主方形鑽石的長寬比來選擇和你的訂婚戒指最相配的鑽石。
若選擇正方形的公主方形切割鑽石,長寬比應在1到1.05之間;若選擇矩形的公主方形切割鑽石,長寬比應當大於1.10。

·橢圓形(Oval)
橢圓形鑽石有著與圓鑽一樣美麗的光輝色彩,因其長度更能突出女士手指的纖細,所以也是一種極受大眾喜愛的鑽形。
對於橢圓形鑽來說,長寬比在1.33到1.66之間最美觀。

·雷地恩形(Radiant)
雷地恩形類似於4個角被磨平的正方形,採取兩種不同混合式切割法:冠部採取八邊形截角的祖母綠階梯式切割法,亭部採取圓鑽明亮式切割法。這種獨一無二的切割方式擁有絕佳冠角、亭角與亭深(各項完美的鑽石反射角度),因此擁有無以倫比的光彩。
方形的雷地恩形鑽石,長寬比例在1~1.05之間。若選擇矩形的雷地恩形鑽石,長寬比應當大於1.10。

·祖母綠形(Emerald)
祖母綠形通常為矩形,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它的亭部(Pavilion)被切磨成直角的切面從而創造出獨特的外表。鑒於它一般形狀較大,這種切割需要鑽石具有很高的凈度。祖母綠形鑽石在矩形的長寬比例上也會有很大不同,如果更喜歡方狀的祖母綠形,可以考慮上丁方形鑽石。
典型的祖母綠形,其長寬比例在1.30和1.40之間。

·馬眼(女侯爵)形(Marquise)
馬眼(女侯爵)形切割的鑽石最大化利用了鑽石的克拉重量,外形比其他形狀的鑽石顯得大。與圓形或者梨形切割的側石搭配,能讓它看起來異常漂亮。當然,馬眼(女侯爵)形鑽石也能讓手指看起來更加修長。
最傳統的馬眼(女侯爵)形鑽石,長寬比設定在1.75到2.25之間。

·上丁方形(Asscher)
這種美麗的形狀接近於祖母綠形,但它是方形的。上丁方形鑽和祖母綠形鑽一樣有著獨特的亭部(Pavilion),其被切磨成直角的切面從而創造出獨特的亮光。同時祖母綠鑽一樣,這種上丁方形也特別強調鑽石的凈度。
所有的上丁方形鑽石均接近正方形,長寬比例為1.00~1.05較為合適。

·墊形(Cushion)
這種獨特的形態已經流行了一個多世紀,也稱為枕形鑽石。它的四個拐角成圓形,刻面大,使其異常光亮。
墊形鑽石外形成矩形,長寬比在1.1到1.2之間的視覺效果好。

·梨形(Pear)
梨形鑽石有一個圓形端和一個尖端,也叫水滴形。梨形鑽石獨特的外形,使它深受青睞,能為手指增加纖細之感。

㈡ 世界上最美的最名貴鑽石

世界上最名貴的10顆鑽石 1.偉大的非洲之星 「非洲之星」是世界上最大的切割鑽石。這顆鑽石由美國一家公司切割,該公司在研究了這顆鑽石6個月後,才確定如何切割。 2.光之山鑽石 這顆鑽石有最古老的記載歷史,它的最早記載可以追溯到1304年。在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被再度切割,之後被鑲嵌在英國女王的王冠上,這顆鑽石現在重108.93克拉。「光之山」鑽石據說是上帝送給一名忠實信徒的禮物。 3.艾克沙修鑽石 「艾克沙修」不光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之一,它還是迄今為止全球發現的第二大鑽石。 4.大莫卧兒鑽石 大莫卧兒是17世紀在印度發現的鑽石。大莫卧兒根據泰姬陵的建造者沙迦汗命名。但是,這顆鑽石後來失蹤了。有人認為,光之山鑽石可能就是由這顆鑽石切割而成卡,或譯克拉、克拉(Carat),是鑽石的質量單位。一卡相等於200毫克,相傳早期鑽石商人稱量鑽石所用的砝碼為稻子豆樹(carob)果實,一粒這樣的果實大約就重200毫克。因為鑽石的密度基本上相同,因此越重的鑽石體積越大。越大的鑽石越稀有,每卡的價值亦越高。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這在寶石中是唯一由單一元素組成的,屬等軸晶系。晶體形態多呈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四面體及它們的聚形。純凈的鑽石無色透明,由於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現不同顏色。強金剛光澤。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為0.044。均質體。熱導率為0.35卡/厘米?秒?度。用熱導儀測試,反應最為靈敏。硬度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礦物,絕對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剛玉的150倍,怕重擊,重擊後會順其解理破碎。一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鑽石具有發光性,日光照射後 ,夜晚能發出淡青色磷光。X射線照射,發出天藍色熒光。鑽石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在常溫下不容易溶於酸和鹼,酸鹼不會對其產生作用世界各地均有鑽石產出,已有三十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年產量一億克拉左右。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扎伊爾、波札那、俄羅斯、南非。這五個國家的鑽石產量佔全世界鑽石產量的90%左右。其它產鑽石的國家有剛果(金)、 巴西、蓋亞那、委內瑞拉、安哥拉、中非、迦納、幾內亞、象牙海岸、利比利亞、納米比亞、獅子山、坦尚尼亞、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加拿大等。 中國的金剛石探明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產量在20萬克拉,鑽石主要在遼寧瓦房店、山東蒙陰和湖南沅江流域,其中遼寧瓦房店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金剛石礦山。 世界上最名貴的10顆鑽石 1.偉大的非洲之星 「非洲之星」是世界上最大的切割鑽石。這顆鑽石由美國一家公司切割,該公司在研究了這顆鑽石6個月後,才確定如何切割。 2.光之山鑽石 這顆鑽石有最古老的記載歷史,它的最早記載可以追溯到1304年。在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被再度切割,之後被鑲嵌在英國女王的王冠上,這顆鑽石現在重108.93克拉。「光之山」鑽石據說是上帝送給一名忠實信徒的禮物。 3.艾克沙修鑽石 「艾克沙修」不光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之一,它還是迄今為止全球發現的第二大鑽石。 4.大莫卧兒鑽石 大莫卧兒是17世紀在印度發現的鑽石。大莫卧兒根據泰姬陵的建造者沙迦汗命名。但是,這顆鑽石後來失蹤了。有人認為,光之山鑽石可能就是由這顆鑽石切割而成。 5.神像之眼鑽石這是一顆扁平的梨形鑽石,大小有如一顆雞蛋。「神像之眼」重70.2克拉。傳說它是克什米爾酋長交給勒索拉沙塔哈公主的土耳其蘇丹的「贖金」。 6.攝政王鑽石 攝政王鑽石是一名印度奴隸於1702年在谷康達附近發現的。攝政王鑽石以其罕見純凈和完美切割聞名,它無可爭議當屬世界最美鑽石。 7.奧爾洛夫鑽石 奧爾洛夫鑽石是世界第三大切割鑽石。它有著印度最美鑽石的典型純凈度,帶有少許藍綠色彩。 8.藍色希望鑽石 它被認為有著名的塔維奈爾藍鑽的特點,1642年被從印度帶到歐洲。它曾屬於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今天你可以在華盛頓史密森學會看到這顆鑽石。 9.仙希鑽石 它最初屬於法國勃艮第「大膽的查爾斯」公爵,公爵於1477年在戰爭中弄丟了這顆鑽石。仙希鑽石為淺黃色,顯然出自印度,據說它是被切割成擁有對稱面的第一大鑽石。 10.泰勒·伯頓鑽石 這顆梨形鑽石是1966年在南非德蘭士瓦省第一礦發現。理查德·巴頓為伊麗莎白·泰勒花110萬美元買下了這顆鑽石,給它重新取名為「泰勒·巴頓」。 世界最大的10顆鑽石:1.「庫利南」(Cullinan)。1905年1月21日發現於南非普列米爾礦山。它純凈透明,帶有淡藍色調,重量為3106克拉。後來被加工成9粒大鑽石和96粒較小鑽石。其中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第Ⅰ」,水滴形,鑲在英國國王的權杖上。次大的一粒叫做「非洲之星第Ⅱ」,方形,64個面,重317.克拉,鑲在英帝國王冠上。 2.布拉崗扎(Braganza)。1725年發現,系巴西境內發現的最大鑽石。它近乎無色,僅帶有極輕微的黃色,重量為1680克拉。後來不知去向。有人懷疑,這顆鑽石後來可能經更權威的鑒定,發現它並不是鑽石,而是一顆黃玉。 3.一顆未予命名的大鑽石。1919年,在普列米爾礦山找到一顆重達1500克拉的寶石金剛石,顏色也和庫利南相似,因此有人認為它和庫利南是同一個大晶體破裂而成的,故沒有給這塊金剛石專門命名。 4.尤里卡(Eureke)。1893年,發現於南非奧蘭治自由邦的賈格斯豐坦鑽石礦。它光滑透明,呈藍白色,光澤極佳,是一顆質量上乘的鑽石。琢磨後最大的一顆重69.68克拉,被稱作「高貴無比」。 5.塞拉里昂之星(Star of Sierra Leone)。塞拉里昂的鑽石以品質佳,顆粒大,有良好的八面體晶形而著稱於世。塞拉里昂之星是1972年2月在揚格瑪的鑽石礦上發現的,重為968.9克拉,無色。 6.科爾德曼.德迪奧斯。是巴西在發現「布拉崗扎」之後所發現的最大的鑽石,重922.5克拉,具極佳的藍白色。7.庫稀努爾(Kohinur)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鑽石。相傳早在13世紀時發現於印度著名的古鑽石礦區——哥爾負達。原石重約800克拉,被稱為「庫稀努爾」。後被加工成橢圓形,重108.83克拉,無色(略帶灰),並更名為「光明之山」。 8.大莫卧兒(Great Mogul),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鑽石之一。大約1630—1650年間發現於印度的可拉礦區,原石重787.5舊克拉,被加工成玫瑰花型,後來去向不明。 9.沃耶河(Weyie River),系1945年發現於塞拉里昂沃耶河谷砂礦中的大鑽石。原石重770克拉,近於無色,品質甚佳,後被切割加工成30顆琢形鑽石。最大者為31.35 克拉,被命名為「勝利鑽石」。 10.金色紀念幣(Golden Jubilee),1986年發現於南非的普列米爾礦山。原石重755.50克拉,呈深金褐色,後來磨出了一顆545.67克拉的大鑽。這是目前最大的一顆琢型鑽石。該鑽石現被鑲嵌在泰王的權杖上

㈢ 鑽石的顏色怎麼辨別什麼顏色的鑽石比較好

鑽石顏色作為最重要的鑽石分級標准之一,以無色的最好,鑽石顏色越淺,表明鑽石越純凈,但顏色等級越高鑽石價格也就越高,鑽石顏色等級如何選?

鑽石顏色怎麼辨別鑽石顏色級別的重要性

鑽石有多種天然的色澤,有無色、淺藍色及粉紅到微黃不等。對於大部分普通消費者,無色透明鑽石是市場中最常見的,我們在珠寶櫃台可以看到各種形狀的無色鑽石,如圓鑽、方鑽、心形鑽、梨形鑽等等,而無色鑽石也並不全是沒有顏色的,反而有些還會微微泛黃。

從品質和視覺上來講,鑽石越接近無色,鑽石越晶瑩剔透,鑽石對光的反射折射越完美,鑽石的亮度跟火彩都很好,如果鑽石的體色越黃,鑽石火彩跟亮度掩蓋,鑽石看起來就沒有那麼閃亮,所以鑽石的顏色級別是比較重要的。

如果是收藏的話,可以考慮D、E等級的,如果是日常佩戴的話,可以選擇J~G等級的K~M的就不建議大家選了,沒什麼價值的。

㈣ 怎樣形容鑽石

晶瑩的鑽石,美麗的鑽石,寶貴的鑽石,高貴的鑽石,小巧精緻的鑽石,璀璨奪目的鑽石

㈤ 世界十大名鑽是什麼

一:非洲之星

非洲之星鑽石為同一顆天然鑽石庫利南加工而成。「庫利南」(Cullinan):1905年1月21日發現於南非普列米爾礦山。它純凈透明,帶有淡藍色調,是最佳品級的寶石金剛石,重量為3106克拉。一直到現在,它還是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寶石金剛石。
由於原石太大,須要打碎成若干小塊。庫利南被劈開後,由三個熟練的工匠,每天工作14小時,琢磨了8個月。一共磨成了9粒大鑽石和96粒小鑽石。這105粒鑽石總重量1063.65克拉,為庫利南原重量的 34.25%。其中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第Ⅰ」,水滴形,重530.2克拉,它有74個刻面,鑲在英國國王的權杖上。次大的一粒叫做「非洲之星第Ⅱ」,方形,64個面,重317.克拉,鑲在英帝國王冠上。現被珍藏於英國的白金漢宮。

二:光之山

「光之山」鑽石(The Koh-I-)它是英國王室珠寶的一部分,它來源於印度,英國1849年在戰爭中把它掠奪過來。這顆鑽石會給女性擁有者帶來好運,給佩戴它的任何男性帶來厄運或死亡。「光之山」鑽石1895年被獻給英國女王維多利亞,鑽石鑲嵌在英國女王母後王冠上,保存在倫敦塔。
三:艾克沙修

艾克沙修(Excelsior) 是世界第四位寶石金剛石。

這塊寶石金剛石重達995.20克拉,被命名為「高貴無比」。直到1905年庫利南發現之前,它的重量一直佔世界第一(或第二),現在則居第四位。「高貴無比」也是一個大晶體的碎塊,它有一邊為平整的解理平面。它的質量絕佳,為無色透明的凈水鑽,在日光下由於紫外線 照射發出微弱的藍色熒光,故略帶淡藍色。1903年,由寶石商亨利將「高貴無比」的原石劈開,琢磨成6粒梨形、5粒卵形和11粒較小的正圓形鑽石,它們的重量由69.7克拉至不足1克拉,總重量為原石的37.5%。

四:大莫卧兒

大莫卧兒(Great Mogul),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鑽石之一。大約1630—1650年間發現於印度的可拉礦區,原石重787.5舊克拉,後被加工成玫瑰花型。

五:神像之眼

這顆名為神像之眼(The Eye of Brahma)的黑鑽石,相傳原來是印度朋迪榭里的印度教神像「梵天」(Brahma,創造之神)的眼睛,被一名僧侶摘除後流落在外。
六:攝政王

攝政王鑽石是一顆美麗、優質的鑽石,一聽到名字就知道這又是一顆與皇室貴族關系密切的珍寶,而它與「希望」一樣有著神秘的噩運之說。
這顆鑽石是在1701年,由在戈爾康達的克里斯蒂納河畔帕特爾鑽石礦幹活的印度奴隸發現的納花費了13.5萬英鎊買下了這顆鑽石,並取名為「攝政王」鑽石。

七:奧爾洛夫

「奧爾洛夫」鑽石,這是目前世界第三大鑽石,重189.62克拉。17世紀初,在印度戈爾康達的鑽石砂礦中發現一粒重309克拉的鑽石原石,根據當時印度國王的旨意,一位鑽石加工專家擬把它加工成玫瑰花模樣,但未能如願,使重量損失不少(僅磨出189.62克拉)。這顆美妙絕倫的鑽石後來做了印度塞林伽神廟中婆羅門神像的眼珠。

八:藍色希望

藍色希望與奧爾洛夫有著同樣的厄運傳說。
路易十六在得到了這塊「王冠藍鑽石」後不久,他和王後瑪麗安東尼在法國大革命的風暴中上了斷頭台。1792年大革命中,法國國庫遭到劫掠,這顆藍鑽石一度去向不明。在這期間,西班牙畫家戈耶曾畫過的一張西班牙皇後瑪麗亞·露易莎的畫像上,戴著一顆寶石很像那顆失蹤的鑽石。當時有人推測,或許是法國保皇黨人在國外得到它後送到西班牙人手中,或者是西班牙人從盜賊手中買下了。

九:仙希

重達55克拉,雙重玫瑰車工的梨形世界名鑽仙希,源自於印度,當時約在1570年有一位使者名叫哈利申斯(Nicolas Harley, Seigneur de Sancy)買了這顆鑽石。後來便借給法皇亨利三世(Henry III),放在帽子上。亨利四世也借來做抵押,籌措資金擴充軍備,讓哈利申斯位居財政高官。之後被委任為英國大使,才賣給依利沙白女皇一世(Queen Elizabeth I) ,再傳給占士一世(James I)、查理士一世(Charles I)、查理士二世、占士二世 ,再賣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世(Louis XIV)。 從此The Sancy Diamond在法國皇室內傳承,直至法國大革命,於1792年皇室珠寶被竊,鑽石也失去下落。

十:泰勒 伯頓

「泰勒·伯頓鑽石」是1969年理查德·伯頓從珠寶品牌卡蒂亞那為伊麗莎白買下了世界上最大最美的鑽石之一,這枚鑽石未加工前重244克拉,1966年產於南非。珠寶商哈里·溫斯頓在切割打磨之後拍賣,並以一百萬美元的價格拍出,而伯頓在拍賣第二天以1百零六萬九千美元的價格從卡蒂亞手中買下這枚鑽石送給伊麗莎白。多出的部分價格則作為卡蒂亞小小的宣傳伎倆——將「伯頓·卡蒂亞鑽石」賣給「世界上最著名的夫婦」。

㈥ 天然鑽石有哪些形狀他們有哪些特點、

圓形,選擇鑽石時,圓形鑽石在平衡切工、顏色和凈度方面也會讓你有更多靈活性。
公主方形,鑽石拐角銳利,形狀通常是正方形的,也有一些是矩形的。
祖母綠形,通常為矩形,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它的亭部(Pavilion)被切磨成直角的切面從而創造出獨特的外表。
上丁方形,這種美麗的形狀接近於祖母綠形,但它是方形的。上丁方形鑽和祖母綠形鑽一樣有著獨特的亭部(Pavilion),其被切磨成直角的切面從而創造出獨特的亮光。
馬眼(女侯爵)形,馬眼(女侯爵)形切割的鑽石最大化利用了鑽石的克拉重量,外形比其他形狀的鑽石顯得大。與圓形或者梨形切割的側石搭配,能讓它看起來異常漂亮。配戴能讓手指看起來更加修長。

㈦ 如何介紹鑽石

了解過鑽石的人應該都知道,鑽石的價值和品質是以鑽石4C,也就是鑽石的重量、切工、顏色和凈度而決定的,這是GIA美國寶石研究院創立的4C標准,如今已經廣泛用於世界各地的鑽石質量認證過程。那麼具體的鑽石4C等級是如何劃分的呢?

鑽石顏色Color


對大多數鑽石而言,鑽石顏色主要是指鑽石的無色程度。按照GIA標准,鑽石顏色等級從高到低分為D-Z色,從D到Z,隨著顏色的加深,鑽石等級逐漸下降。D-F屬於無色級;G-J是接近無色級;K-M為微淡黃色;N以下為淡黃色。

以上就是關於鑽石分級的一個大概介紹了,在購買鑽戒之前,了解清楚鑽石4C分級還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有助於大家選擇品質更好的鑽戒。當然,在選擇的時候大家也要考慮到自己的經濟情況,在能力范圍內選擇品質合適的鑽戒。最後,鑽戒畢竟貴重,所以大家購買的時候也別忘了選擇一些可靠的品牌,比如男士一生僅能定製一枚的求婚鑽戒就不錯。

㈧ 史上最貴的紫粉鑽石1.8億元拍出,這顆鑽石長什麼樣子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的就是那些比較普通的鑽石,但是我們卻很少能夠見到那些彩色的鑽石。因為那些彩色的鑽石較為稀有,所以說彩色的鑽石與正常的鑽石相比,價格就比較昂貴。目前,史上最貴的紫粉鑽石以1.8億元拍出,那麼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個鑽石到底長什麼樣子吧!

三、鑽石的意義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年輕人在結婚的時候都需要購買鑽石戒指,因此鑽石戒指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女性也以擁有一顆大的鑽石戒指來向其他人展示自己。同時,結婚時購買鑽石戒指也表示男士對於自己妻子的忠心。這顆叫“櫻花”的紫粉色鑽石,通過照片來看,可以發現十分好看,它的周圍全身都是呈紫色的,並且這顆鑽石的重量高達15.8億克拉,如果哪個女性誰能擁有這顆鑽石可以說是十分值得開心的。

㈨ 鑽石都有哪幾種顏色哪種最好

鑽石一般以最無色最透明的為最好。鑽石可分成四個顏色系列:無色透明至淺黃色系列、茶色至褐色系列、灰色系列及彩色系列。絕大多數首飾用鑽石屬無色透明至淺黃色系列,也只有這個系列的鑽石建立了明確的顏色級別、分級規則和相應的標准樣石。

鑽石的顏色是怎麼形成的

科學家們經過對世界不同礦山鑽石研究發現,鑽石的形成條件一般為壓力在4.5~6.0GPA的環境下,相當於出產的地方要達到地表以下150~200千米深,所需溫度一般最低在1500攝氏度,有不同的層級,有的可以低到1100攝氏度。

鑽石的晶體結構是一層一層的石墨,這樣的結構可以使之不斷增大。當地殼變動有火山噴發時,可以使得地下深度成長的鑽石,通過噴發的過程到達地表。所以岩漿並不是鑽石的母體,而是鑽石的攜帶者,是鑽石的運輸帶。

當可見光穿過鑽石,寶石吸收了特定波長的光,同時將其餘的光反射到觀察者的眼睛,這個過程被稱為選擇性吸收。所有物質及鑽石的顏色都取決於物體對光的選擇性吸收。

如果一個物體只吸收少量或者沒有吸收光譜顏色,那麼它就會呈現出無色或者白色。如果整個光譜的顏色都被吸收掉,則物體呈黑色。在黑色與白色之間有無限種顏色的可能性。

換言之,正是選擇性吸收決定了你的鑽石的顏色。在鑽石中,氮原子(或其它雜質)的存在決定了鑽石吸收波長的能力,也因此決定了鑽石的顏色。由於狗的眼睛處理波長的方式與人類不同,因此它看到的鑽石顏色會與你大相徑庭。

碳原子錯位或內部晶格變形。塑性變形程度越高,棕色越深。包括真正意義上的塑性變形和不可恢復的永久變形。可以說,這樣的變形是晶體結構的一種缺陷,然而紅色、粉色和褐色鑽石由此產生,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㈩ 世界上最美麗的鑽石有哪些帶圖

鑽石居世界五大珍貴高檔寶石之首,素有「寶石之王」、「無價之寶」的美譽。國際寶石界定鑽石為「四月誕生石」。世界上最早發現金剛石的國家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鑽石是最堅硬的物質,無堅可摧,永不磨損,一經切磨便光輝永恆…… http://bbs.cfw.com.cn/bbs/viewthread.php?tid=5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