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鑽石礦藏 » 如何用金子還有鑽石製作發簪
擴展閱讀
農產品採集系統哪裡下載 2025-08-07 16:28:15

如何用金子還有鑽石製作發簪

發布時間: 2022-08-15 05:31:50

⑴ 如何製作發簪

准備材料:
路邊揀來的黃楊木廢料兩塊(一塊5公分見方,一塊指頭粗細)
廢刀片一把(美工刀片)
廢舊蘭色水筆一根
502膠水一瓶 2元
砂紙 1元

使用工具: 自家的砂輪,一把刀和一把鋸

製作方法:
1,首先用小刀把兩塊木頭削成合適的形狀,再用砂紙打磨,這個過程很艱辛,木頭很硬,折騰了好幾天,中間細的那根突然斷裂,害我幾乎放棄。

2,把硬碟拆開,取出硬碟軸承里的小鋼珠和銅絲備用。

3,在砂輪上打磨廢刀片,讓它適合「刀鞘」的形狀和大小,最後打磨出刀刃。

4,用膠水組裝各個部件,並用小刀刻畫出花紋的形狀,纏繞銅絲,嵌入小鋼珠。

5,蘭色油性水筆上色。 整個作品屬於邊做邊設計,沒有特定的目標,斷斷續續做了好多天,其間也遇到很多困難,幾乎放棄,所以也沒留下什麼照片,完成後成為這個樣子也是我史料未及的。
6、 借用一個新硬碟的圖片,箭頭指的部位就是原料採集地。 。 舊刀片描好大致輪廓就開工。 在木頭柄上纏上銅絲,嵌入小鋼珠。上了點顏色試了下,只有油性水筆不會掉色。把所有零件組裝在一起 ,一次次的打磨下,小刀鋒利異常!! 柄的靈感來自埃及蓮花。埃及風情嘛,自然要懷舊些,最後要做的是整體拿砂紙打磨一遍,這樣上的顏色也都淺了一層。 結合處分幾個小部件構成,也做了幾個凹槽,於是拔出的時候會有感覺,類似現在很多塑料盒子的原理。

⑵ 製作發簪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古代的簪和釵除了金屬和荊枝製作之外,還有竹、木、玉石、玳瑁、陶瓷、骨、牙、金、銀、銅等各種材質製造。發夾出現後,簪和釵就漸漸少人使用,除了傳統的材質外,還有全枝用塑膠製造的簪釵或以塑膠為裝飾的簪釵,另外鑲上水晶或其他半寶石的簪釵亦很流行。

中國古時漢族男女都會用簪來固定發冠,亦有把筆插在頭上,方便隨時記事,稱為簪筆(簪筆原指一種將毛裝在簪頭的冠飾)。由於戴官帽時會用簪來固定,故簪常借用來指官宦身份,如簪紱、簪纓和簪笏,用來比喻榮顯富貴。(纓紱是絲帽帶,笏乃手版)。

日本女性的傳統發型也常用簪作裝飾。朝鮮婦女穿著韓服時,會用簪插在發髻,如戴上假髻,亦會以簪作裝飾。



(2)如何用金子還有鑽石製作發簪擴展閱讀

古代發笄形式繁多,僅以質料上看,就有骨、石、陶、蚌、荊、竹、木、玉、銅、金、象牙、牛角及玳瑁等多種。發簪式樣十分豐富,主要變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種各樣的形狀,還愛用花鳥魚蟲、飛禽走獸作簪首形狀。常見的花種有梅花、蓮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

明人《天水冰山錄》中關於發簪名就有「金桃花頂簪」、「金梅花寶頂簪」、「金菊花寶頂簪」、「金寶石頂簪」、「金廂倒垂蓮簪」、「金廂貓睛頂簪」、「金崐點翠梅花簪」等名稱。以動物為簪首的發簪,常見的有龍鳳、麒麟、燕雀及游魚等,其中以鳳簪最多,製作也最為精緻。

⑶ 簪子製作,新手需要准備哪些材料

那就先開始做單簪吧
首先,你要准備:簪棍、t針、珠子(用8mm到12mm
的珠子都行的)、花托,這些都是要用到的材料
還有工具:減鉗、卷鉗、熱熔膠槍和熱熔膠棒
教程:
1、t針穿過珠子,然後用卷鉗打個圈兒
2、把這個圈兒套在簪棍上(簪棍上有洞洞噠,很方便噠)
3、花托穿過簪棍,在t針的圈圈和簪棍上弄點熱熔膠
4、一下子吧花托抵過去,牢啦~~~
這個就是單簪
一開始可能不是很熟練,多練練就好了~~~
你也可以來我們發簪吧,很多教程,還有大神哦~~
我是萌萌的熊貓君

⑷ 中國結裝飾的古代發簪製作方法 如何製作發簪

⑸ 製作發簪要用什麼工具

製作發夾需要以下材料或工具:

1.發夾棒

發夾是製作發夾最基本的材料。發夾棒按形狀可分為直型發夾、U型發夾和拱形發夾。根據顏色,大致可分為金、銀、銅三種。

2.鉗子

鉗子可用於扭花片、發夾棒、銅線圈、固定夾等。可以說,發夾的製作離不開這個工具。

3.花片

花是製作發夾的第二種最基本的材料。這種花也被分為三種顏色:金、銀和銅。英譯漢1.黃金容易生銹,需要細心呵護。大多數花飾是按袋出售的。

4.熱熔膠和膠槍

在手工粘接過程中,基本可以使用,使用熱熔膠槍熔膠。對於初學者,只能買熱熔膠不要買膠槍,用打火機代替膠槍。

5.九針,T針,花托

大多數情況下,九針和t針是用來連接珠子的,這對於製作發夾是必不可少的。花托多與珠飾結合,增加美觀。

6.銅絲和魚線板

銅線可用來固定材料,也可用來製作特效,一般規格的銅線有0.3mm、0.4mm、0.5mm三種規格,基本一種就夠用了,顏色有金、銀兩種顏色。線的使用也可以用來固定材料的位置,或用於特殊效果。

7.其他裝飾材料

其他材料包括珍珠、亞克力鑽、玻璃珠、流蘇等,可根據需要選購。

⑹ 怎樣自己製作一個簡單好看的發簪~急~

首先需要准備材料,需要用到?1、帶孔一字發簪一根、2、合適的珠子一顆(掌櫃這里用的是12*39mm的長棗形珠)、3、喇叭形9*22mm花托一個、4、小米珠一顆5、0.5mm銅絲10厘米一根、6、0.3mm魚線20厘米一根。

製作過程:
1、銅絲穿入米珠後對折,將米珠放在對折處。

2、用鉗子夾住銅絲中間部位壓扁一下,目的是為了銅絲穿過棗形珠時更順暢一些,也可以省略。

3、銅絲兩端同時穿入棗形珠中。

4、銅絲兩端同時穿入發簪的孔中。

5、銅絲纏繞在發簪頂端,起固定作用。

6、取魚線,穿入發簪的小孔中。

7、將喇叭形花托從發簪的尾部貫穿而入。

8、魚線兩端分別穿過花托的開口邊緣的兩個孔。

9、花托推近棗形珠,將棗形珠的一端隱藏在花托裡面,同時將魚線拉緊,兩端交叉打結。

10、魚線兩端再次穿過花托的另外一對孔中。

11、繼續打結步驟。

12、魚線兩端留約1.5mm長,其餘的剪掉。

13、用火苗將魚線頂端灼燒一下,趁熱壓扁,注意不要燒壞了打結部分。

簡單美觀的發簪就做好了。

⑺ 發簪如何製作

准備材料:彩紙、金絲線、吸管、膠水、剪刀。

步驟一、把正方形彩紙對折,折成一個三角形。


⑻ 如何製作古代發簪

結鬟式梳編法,先把發攏結於頂,然後分股用絲繩系結,彎曲成鬟,托以支柱,高聳在頭頂或兩側,有巍峨瞻望之狀,再飾各種金釵珠寶,高貴華麗,多用於神女、後妃、貴婦與處女。如李公麟《維摩詰像》中之天女,元周郎《杜秋娘像》皆屬此類發型。八十七神仙圖卷,永樂宮壁畫中,這種發式很多,一般有高鬟、雙鬟、平鬟、垂鬟等幾型式,變化甚多。

擰旋式梳編法,是將發分幾股,似擰麻花地把發蟠曲扭轉,盤結於頭頂或兩側。這種發式靈活旋動,很助美姿。據《采蘭雜志》記載:「甄後既入魏宮,宮庭中有一綠蛇,每日後梳妝則盤結一髻,形於後前,後異之,因效而為髻,故後髻每日不同,號為靈蛇髻。」如《八十七神仙圖卷》之仙女,唐周肪的紈扇仕女圖亦屬於這類發型。擰旋式變化一般有側擰、交擰、疊擰等幾種形式。

盤疊式梳編法是將發分股系結攏起,再盤疊在頭頂或兩側,稱為「螺髻」。在《凝宮詞》里有「螺髻凝香曉黛濃」之句,這種發式在唐代興起流行,從存世的唐代繪畫、墓壁畫中皆可見到。永泰公主及墓壁畫及八十七神仙圖卷中之仙女,皆類似這種發式。這種發型秀麗而富有裝飾性,為後妃公主、貴婦所好,其變化形式甚多,一般有單螺、雙螺、百合髻、盤恆髻等形式。
結椎式的梳編法是發攏結在頭頂、頭前、頭後或兩側,然後用絲繩束縛,盤捲成一椎、二椎或三椎,用簪貫住,聳豎於頭上。據《事物原始》記載:「孫壽為墮馬髻,趙合德入宮卷發,號新興髻,孟光為椎髻。」皆類似於結椎式,結椎式蘊藉持重,溫文爾雅。從商周一直到秦漢、隋唐、宋元、明清歷代皆有延用,其變化甚多。主要有高椎髻,拋家髻、墮馬髻等幾大類。

反綰式的梳編法是將發攏住,往後攏結於頂,再反綰成各種形式,如綰成雙刀,稱「翻刀髻」。綰成驚鳥欲飛,稱「驚鵠髻」。綰成元寶,稱「元寶髻」。反綰成高牆,稱「高髻」《簪花仕女圖》之發式。據《妝台記》記載:「開元中梳反綰髻、回鶴髻,貴妃作愁來髻,貞元中歸真髻,貼五色花子。」這種反綰梳編較難,多流行於盛唐,為後妃貴婦之盛裝,如〈韓熙載夜宴圖〉中之一梳反綰式。其變化一般有「雙刀髻」、「驚鵠髻」、「朝天髻」、「元寶髻」等。

雙掛式之梳編法,是將發頂平分兩大股,梳結成對稱的髻或環,相垂掛於兩側。這種發式多用於宮廷侍女、丫環侍婢或未成年之少女。據記載從秦開始,延續及近代,其中最典型的是雙丫髻及雙掛髻,這種發式在存世的古畫中特別多見。敦煌千佛洞供養人之侍女與閻立本〈列帝圖〉之宮侍,皆類似這種發式。其變化一般有「雙丫髻」、「垂掛髻」、「雙平髻」等。

⑼ 古人是用什麼工藝工具製作出精美的發簪呢

大都是手工操作,也有一些巧妙而簡單的機械。
「琢磨」一詞的意思是:琢是把玉石加工成為器具,磨是把石頭加工成為器具。看來古人主要是手工作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還是形容玉石加工的情景;
「諺語」: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也是根據這個來的。

⑽ 如何製作發簪

其實發簪除了插入頭發的那個小棒子外,露出的那頭要看你有多少材料的,珠子,毛線,花布,再怎麼樣,都要做成裝飾好看的東東吧,本來,你也肯定是為了美化自己,所以,那個小棒子並不是關鍵,考慮露在外的那頭,該怎麼裝飾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