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鑽石等級分級標准
GIA美國寶石研究院首創現今業內公認的鑽石分級標准。GIA創立的4C標准包括:顏色(Colour)、凈度(Clarity)、切工(Cut)和克拉重量(Carat)。
1、顏色
鑽石顏色(Colour)是指鑽石的無色程度。對大多數珍貴鑽石來說,其顏色鑒定標准取決於它的無色程度。 一顆不含雜質且結構完美的鑽石就像純凈的水滴一樣,是沒有顏色的,具有很高的價值。
GIA創立了 D-Z 的顏色分級系統, 通過在精確受控的照明、觀測條件下,把鑽石跟'比色石'比對,來鑒定其無色程度。GIA的D-Z顏色分級系統是業內使用最廣的等級鑒定標准。D級是鑽石的最高色級,代表完全無色。從D到Z,隨著顏色的加深,鑽石等級逐漸下降。
2、凈度
GIA鑽石凈度標准,分為6個類別,11個等級。天然鑽石是碳元素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形成的。而這一過程,也導致了每顆鑽石有內部的特徵,稱為 「內含物」, 在鑽石表面的則稱為「表面特徵」。
對鑽石凈度的評定,包括了對上述特徵的數量、大小、可見度、類型、位置和其對鑽石整體外觀的影響程度的鑒定。盡管世上沒有絕對完美無瑕的天然鑽石,但凈度越高的鑽石,價值越高。
3、切工
GIA對D-Z顏色標准圓形鑽石的切工評定包含5個等級:極優(Excellent)、優良(Very Good)、良好(Good)、尚可(Fair)、不良(Poor)。
4、克拉重量
克拉(Carat)是鑽石重量的計量標准。1克拉等於200毫克。在對鑽石重量進行計量時,1克拉又等同於100「分」,從而使克拉重量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
珠寶商可以直接用「分」來描述一顆重量小於1克拉的鑽石。 比如,0.25克拉的鑽石又被稱作 「二十五分」。但對1克拉以上的鑽石, 只能用精確到百分位的「克拉」來描述。比如,1.08克拉的鑽石只能用 「一點零八克拉」 來說明其重量。
(1)標準的鑽石是多少擴展閱讀
切工對鑽石的影響:
一顆完美切工的鑽石,是要把從外部射入鑽石的光線全部凝聚,再由桌面與冠部所有刻面全反射出火光與火彩。底部切割太深,光線無法在內部折射而產生漏光現象;底部切割太淺,光線便隨即從底部走光,兩者皆無法使鑽石全反射出令人著迷的光彩。
切割太淺你可從正面看到魚眼現象,而切割太深則會看到釘頭。要注意的是鑽石的外型並不是去判斷切工品質好壞的因素,而是因為在切割前專業人員會以最恰當的型式來表現,即所謂的花式切工;然在市場乃以圓鑽明亮型切工為數最多。
最好的切工呈現出最閃亮的火彩,鑽石的火光大部分是由冠部刻面所產生,完美切工乃是要表現火彩最精湛的工藝技術。切工此一衡量標准,是唯一由技術人員的操作,而讓鑽石之美能夠再提升的一項重要因素。
切割鑽石面的大小、比例、對稱和拋光的效果再加上切割面角度的變化,而產生的鑽石金剛光澤就可以有亮光、火光、閃光。切磨最理想的標准就是把這三種火彩平均表露出來。
Ⅱ 鑽石等級表
一般用美國寶石學院建立的GIA色澤分級來區分無色系列鑽石。越是透明無色的鑽石越是珍貴,越是接近Z的鑽石則成份不均,火彩差,相對劣等,價值越低。
GIA顏色等級制度分類:
D級:完全無色。鑽石顏色最高等級,完美的無色,稀有度相對最高。
E級:無色。鑽石中微量的顏色只有寶石鑒定專家能夠檢測,比較稀有。
F級:無色。少量的顏色只有珠寶鑒定專家可以檢測出,仍然被認為無色級,高品質鑽石。
G~H級:接近無色。與較高色級鑽石比較,有輕微的黃顏色,仍然擁有很高的價值。
I~J級:接近無色。可檢測到輕微的顏色。價值較高。
K~M級:顏色肉眼可見,顏色較深,鑽石暗淡不光亮,很少有提供此色級鑽石,顏色等級低,視覺效果差,不建議客戶購買。
GIA作為鑽石4C標準的創始者,世界各國的鑒定機構都以GIA標准作為參考,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根據GIA標准制定出本地區或本國的執行標准,中國也不例外,結合美國寶石學院D~Z的23級字母表示法與歐洲CIBJO顏色體系,制定顏色劃分12個級別,用D~N和< N來表示,並且還結合了百分法和文字描述法。GIA分級體系域中國顏色分級體系對比用下表所示。
Ⅲ 鑽石等級標準是什麼
衡量一顆鑽石稀有性品質的標准主要有四個維度,即重量(CARAT)、凈度(CLARITY)、色澤(COLOUR)和切工(CUT),也就是通常所說的「4C標准」。這個標准由GIA(美國寶石學院)創立,是目前在世界上包括中國最為主流的鑽石評價標准。
衡量鑽石美麗屬性的標准叫做美麗度。鑽石的美麗度,取決於光效應(Light Performance)。鑽石的光效應從三個指標來識別,Brilliance亮度(白色光),Fire火彩(彩色光)和Sparkle閃光(閃爍度)。鑽石的亮度、火彩和閃光的評級越高,這顆鑽石的美麗度就越高,就越璀璨。
鑽石由國際認可的寶石學家進行鑒定並簽發第三方獨立的意見書,基於4C標准,繼而決定鑽石價格。
(3)標準的鑽石是多少擴展閱讀
對大多數珍貴鑽石來說,其顏色鑒定標准取決於它的無色程度。一顆不含雜質且結構完美的鑽石就像純凈的水滴一樣,是沒有顏色的,具有很高的價值。
對鑽石凈度的評定,包括了對上述特徵的數量、大小、可見度、類型、位置和其對鑽石整體外觀的影響程度的鑒定。盡管世上沒有絕對完美無瑕的天然鑽石,但凈度越高的鑽石,價值越高。
GIA的切工等級鑒定還包括了對鑽石與直徑的相對比例、腰圍厚度(可影響鑽石的耐久性)、刻面的對稱性和各刻面的拋光質量等鑽石設計和切割技術的評鑒。
GIA對D-Z顏色標准圓形鑽石的切工評定包含5個等級:極優(Excellent)、優良(Very Good)、良好(Good)、尚可(Fair)、不良(Poor)。
鑽石越大, 其稀有程度越高。因此,鑽石的價格會隨著克拉重量的增加而上升。不過,即使兩顆鑽石的重量相同, 其價值(和價格)也可能有很大差異。因為鑽石的價值還取決於4C標准中的另外三個標准:凈度、顏色和切工。
Ⅳ 鑽石的4c標準是什麼
鑽石的4C標準是GIA美國寶石研究院首創現今業內公認的鑽石分級標准。GIA創立的4C標准包括:顏色(Colour)、凈度(Clarity)、切工(Cut)和克拉重量(Carat)。
請切記,一顆鑽石的價值不是僅由其克拉重量決定的,而是由4C標准共同決定,缺一不可。
Ⅳ 鑽石等級的劃分標準是什麼
鑽石等級有四個劃分標准,分別是鑽石純凈度等級、鑽石克拉等級、鑽石色澤等級、鑽石切工等級。鑽石純凈度可分為從F—I的大致5個等級。F、IF為最優等級,近乎透明的極品,非常珍貴而且罕見。一般在商店出售的,VVS1、VVS2為高等級品。其後是SI1、SI2。再後是I1、I2、I3。--引自網路
I1、I2、I3等級的鑽石可以看到明顯的雜質。並非所有的鑽石都能賣到高昂的價格,I1以下的鑽石基本上屬於鑽石當中的地攤貨,幾百塊錢就可以買到,如果想作為裝飾品或者收藏品,至少要買VVS1以上凈度的鑽石,珠寶商店中出售的鑽石也是在這個等級以上。
克拉是國際上規定衡量鑽石重量的單位,一克拉鑽石約等於0.2克,在其他寶石當中也有克拉的概念。鑽石的密度相對恆定,克拉數越大,體積越大,天然鑽石越稀少,價格越高,一克拉以上的鑽石具有收藏價值和投資屬性。
鑽石色澤等級可分為從D-Z的大致5個等級,鑽石切工可分為6個等級。下面所涉及到的四個衡量鑽石的標准,其實就是我們平常所聽到的4C標准。珠寶商店中出售的鑽石店鑒定證書上都會標明鑽石的4C標准,作為消費者選擇鑽石的最重要依據。每個維度都有多個等級,其中鑽石的克拉數對鑽石價格和品質影響最大。
Ⅵ 鑽石直徑對照表
鑽石直徑與重量對照表
從鑽石直徑與重量對照表中可以了解到,0.1克拉鑽石的直徑是3.01毫米,0.5克拉鑽石直徑為5.15毫米,1克拉鑽石的直徑是6.49毫米,1.5克拉鑽石直徑是7.43毫米,克拉數越大的鑽石越珍貴,求婚鑽戒中最受歡迎的鑽石大小是0.3-0.5克拉的鑽石,也就是鑽石直徑在4.34mm-5.15mm之間的鑽石最更多人的選擇。
圓鑽是最常見的鑽石形狀,也是最受歡迎的鑽石。一般的鑽石直徑與重量對照表中的直徑是指圓形鑽石的直徑,克拉是鑽石的重量單位,1克拉=0.2克=200毫克,以下圖片清晰地展現了鑽石克拉數與鑽石直徑的關系。
(6)標準的鑽石是多少擴展閱讀:
鑽石是珍貴和稀有的,由於鑽石具有純凈堅硬的特質,往往被視作浪漫的定情信物,現在鑽石戒指已經成為求婚的必備品。鑽石直徑與重量對照表清晰地展現了鑽石大小和重量之間的關系,但是影響鑽石價格的因素不僅僅只有鑽石重量,鑽石的重量、顏色、凈度和切工被稱為影響鑽石價格的鑽石4c。
Ⅶ GIA鑽石分級標準是什麼
GIA證書經典版本,主要包括7個部分,下面我們來分別解析:
第一部分為GIANATURAL DIAMOND GRADING REPORT,GIA天然鑽石分級證書,包括:
證書製作日期為20xx年xx月xx日;
GIAReport NumberGIA:證書編號2195xxxxxx;
Shape and Cutting Style:鑽石琢形—圓明亮琢形,即圓鑽形;
Measurements:尺寸,即鑽石的規格,通常用最小直徑*最大直徑*全深表示(單位:mm)。
第二部分為GRADING RESULTS,分級結果,包括:
Carat Weight :克拉重量為1.00ct;
Color Grade :顏色級別為F;
Clarity Grade :凈度級別為VS1;
Cut Grade :切工級別為3EX(完美切工)。
第三部分為ADDITIONAL GRADING IMFORMATION,附加分級信息,包括:
Polish: 拋光級別為EX;
Symmetry : 對稱性級別為EX;
Fluorescence : 熒光 None表示無熒光;
Inscription(S) : 腰部刻字為2195xxxxxx;
Comments: 備注,這顆證書是從GIA官網上面截取的,所以標注了「SAMPLE」字樣,正常GIA證書是沒有的。正常GIA證書會標識和內部特徵或鑽石處理相關的信息。
第四部分為PROPORTIONS,切割比例:
此圖標識鑽石的各個比例參數,包括台寬比、冠高比、腰厚比、冠角、亭角、全深等。
第五部分為CLARITY CHARACTERISTICS,鑽石凈度素描圖:
鑽石凈度素描圖,標識鑽石有晶體包體、雲狀物、針尖、內凹原始晶面等。
第六部分為GRADING SCALES,分級標准:
此處標明GIA所涉及到的顏色、凈度、切工的分級系統。
第七部分為二維碼:
此證書對應的二維碼,掃描二維碼即可得到關於此鑽石的GIA分級證書的信息。
為驗證GIA證書的真偽,我們還可以登錄GIA官方網站查詢。
比利時魔星莫桑鑽也是支持GIA分級的,可出具相應的GIA證書。
Ⅷ 鑽石凈度和顏色表
對鑽石凈度的評定,包括了對上述特徵的數量、大小、可見度、類型、位置和其對鑽石整體外觀的影響程度的鑒定。盡管世上沒有絕對完美無瑕的天然鑽石,但凈度越高的鑽石,價值越高。
GIA鑽石凈度標准,分為6個類別,11個等級。
無瑕級 (FL):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沒有任何內含物或表面特徵。
內無瑕級 (IF):在 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內部沒有任何內含物。
極輕微內含級 (VVS1 和 VVS2):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內部有極微小的內含物,即使是專業鑒定師也很難看到。
輕微內含級 (VS1 和 VS2):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的內部有微小的內含物。
微內含級 (SI1 和 SI2):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有可見的內含物。
內含級 (I1, I2 和 I3):鑽石的瑕疵在10倍放大鏡下明顯可見,並且可能會影響鑽石的透明度和亮澤度。
鑽石顏色級別 I~J級表示鑽石接近無色。在國內鑽石等級劃分標准中, I~J則代表微白階段的鑽石。這個顏色級別的鑽石可檢測到輕微的顏色,但基本僅限於受過練習的分級師,普通人還是很難發覺鑽石色彩的。
Ⅸ 鑽石等級4C標準是什麼
GIA創立的4C標准包括:顏色(Colour)、凈度(Clarity)、切工(Cut)和克拉重量(Carat)。GIA美國寶石研究院首創現今業內公認的鑽石分級標准,今天,4C標准已經被廣泛運用於世界各地的鑽石質量認證過程。
1、鑽石顏色:是指鑽石的無色程度。
對大多數珍貴鑽石來說,其顏色鑒定標准取決於它的無色程度。 一顆不含雜質且結構完美的鑽石就像純凈的水滴一樣,是沒有顏色的,具有很高的價值。GIA創立了 D-Z 的顏色分級系統, 通過在精確受控的照明、觀測條件下,把鑽石跟'比色石'比對,來鑒定其無色程度。
2、鑽石凈度(Clarity):是指其無內含物和表面特徵的程度。
天然鑽石是碳元素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形成的。而這一過程,也導致了每顆鑽石有內部的特徵,稱為 「內含物」, 在鑽石表面的則稱為「表面特徵」。
3、鑽石切工:復雜的工序和精湛的切割技藝。
只有經過精心雕琢的切磨比率、對稱性和打磨拋光,才能完美展現鑽石獨有的璀璨光芒。切工(Cut)對於鑽石的外觀和價值至關重要,並且是4C標准中最復雜、技術要求最高的鑒定標准。
4、鑽石克拉重量:克拉(Carat)是鑽石重量的計量標准。
1克拉等於200毫克,鑽石越大, 其稀有程度越高。因此,鑽石的價格會隨著克拉重量的增加而上升。不過,即使兩顆鑽石的重量相同, 其價值(和價格)也可能有很大差異。因為鑽石的價值還取決於4C標准中的另外三個標准:凈度、顏色和切工。
(9)標準的鑽石是多少擴展閱讀
GIA美國寶石學院(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美國寶石學院 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 的創辦人Robert M. Shipley於1931年在美國Los Angeles成立GIA,最初是用夜校及函授方式訓練珠寶商如何評估批發價。
1953年GIA在New York創立了第一所實驗室 Laboratory,開始簽發鑽石鑒定報告書,而後又在加州聖塔蒙尼卡 Santa Monica 及LA市區設立另兩個 Laboratory,正式名稱為寶石業鑒定公司 Gem Trade Laboratory .INC (GTL),GTL隸屬於GIA專職鑒定不估價。
GIA是非營利事業的組織,由美國各知名的珠寶商及社會名流共同支持而設立,是美國珠寶業者所共有共享的鑒定研究機構, 至今GIA在全球已有十四個教學機構,提供專業的研究、銷售、鑒定等課程,培養高素質的珠寶從業人員,也促成GIA在業界有崇高的聲譽。
Ⅹ 鑽石的等級分別是什麼
鑽石按照色澤劃分等級
鑽石顏色從無色到黃色或者黃褐色可以分為D、E、F、G、H、I、J等23個等級。
D級:D級是鑽石色澤等級中最高級別,代表鑽石完全透明,這種鑽石極其稀有,因此價格不菲。
E級:這類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看,顏色接近於無色,往往只有鑽石鑒定專家用專業的設備才能檢查出少量色素,也屬於比較稀有的鑽石。
F級:該級別鑽石的顏色也接近於無色,仍屬於品質較高的鑽石。
G—H級:G—H級別的鑽石直接用肉眼觀察是看不出任何顏色的,但是當把它們和色澤比較好的鑽石放在一起對比時,可以發現它們顏色有輕微的變化。
I—J級:I—J級別的鑽石顏色已經開始偏向黃色,如果用肉眼仔細觀察時的話,可以看出輕微的顏色。
K—M級:這類鑽石顏色黃色偏向比較多了,消費者仔細觀察,可以看出有輕微的黃色,不建議購買。M—Z級:M級以後的鑽石內部黃色已經很明顯了,鑽石品質比較差,沒夠購買的必要。
鑽石按照凈度劃分等級
鑽石的凈度鑽石表面及內部含有的瑕疵和內含物的大小。凈度級別印由高到低詳細可分為FL,IF,VVS1,VVS2,VS1,VS2,SI1,SI2, I1,I2,I3等11個等級。
無瑕級(FL):FL是鑽石凈度最完美的等級,這類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沒有任何內含物或表面瑕疵,十分稀有。
內無瑕級(IF):IF等級的鑽石內部沒有任何內含物,但是表面有些微小的瑕疵,可藉由磨光去除。
極輕微內含級(VVS):VVS等級又分為VVS1、VVS2兩個等級。這類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可以看到鑽石內部有微小的瑕疵,但是極其輕微,不易被察覺。
輕微內含級(VS):VS等級又分為VS1、VS2兩個等級,VS等級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的瑕疵可見,但非常比較微小。
微內含級(SI):SI等級又分為SI1、SI2兩個等級,這類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可以看到鑽石有清晰可見的瑕疵。
內含級(I):這類鑽石瑕疵已經很明顯了,在10倍放大鏡觀察下清晰可見,肉眼也可以看到,一般不建議選擇這類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