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鑽石礦藏 » 鑽石表面光澤是什麼光澤
擴展閱讀
買水果怎麼寫費用報銷單 2025-07-28 11:46:33
依賴石油出口說明什麼 2025-07-28 11:12:22

鑽石表面光澤是什麼光澤

發布時間: 2022-08-08 11:23:05

⑴ 怎麼鑒定「寶石光」

光澤,跟寶石的折射率、切工有關。

通常寶石都是玻璃光澤,比如,碧璽、水晶等。

鑽石是金剛光澤。

軟玉是油脂光澤。

綠松石是蠟狀光澤。

珍珠是珍珠光澤。

孔雀石是絲絹光澤。

琥珀是樹脂光澤。

還有土狀光澤,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亞金剛光澤等。

寶石有天然的和人工的。如何區別天然的和人工的寶石呢?比如鑽石,天然與人工的鑽石在成分、硬度、比重上都相同,鑒別難度大。但藉助於X射線儀,可以區別:人造鑽石發黃色熒光和磷光,而天然的鑽石發藍色和熒光。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

天然鑽石與用其它礦物頂替的鑽石怎樣辯別呢?

1.與立方氧化鋯的區別立方氧化鋯是一種人造礦物,由前蘇聯於1972年研製成功,這種鋯石常出現在市場上冒充天然鑽石。兩者的區別最大的地方是比重和硬度。鑽石比重小於立方氧化鋯1.7倍,大硬度卻大於它。另外鑽石導熱性好,後者就很差。立方氧化鋯成分是鋯,而不是碳。

2.與釔鋁石榴子石的區別釔鋁石榴子石在60年代後研製成功,是鑽石的良好代用品,它們的區別是硬度,它低於鑽石,硬度為9。比重大於鑽石,為4.55(鑽石為3.52)。此外,它的導熱性很差。兩種物質成分相差較大。

鑽石是親油的,用筆或牙簽蘸一點油在塗在鑽石表面上,油會融在鑽石表面上,而假鑽石就會呈小油珠。如果往鑽石表面蘸水,水會呈小珠狀,而假鑽石的表面水會分散流走。

真假紅藍寶石也可以區別。一般認為,紅寶石和藍寶石是僅次於鑽石的珍貴寶石,也是最主要的寶石種類之一。從礦物學觀點看,它們都是剛玉晶體類的礦物,只是顏色不同而已。所謂紅寶石是指具有紅寶石質量的紅色剛玉;而藍寶石的涵義比較廣泛,它包括了除紅色之外的具有寶石質量的任何顏色的剛玉。

真正的紅藍寶石,屬於三方晶系,化學成分是三氧化二鋁,和剛玉的化學成分相同。如果顯示其他的化學成分,當然就不是剛玉了。天然紅藍寶石在生長過程中表面可形成大大小小的凹坑,而人工的就沒這種現象,但可出現一層又一層的「圓弧形生長線」,如果在寶石表面看到這些線狀構造,就可斷定這不是真的寶石。此外,天然的紅、藍寶石在結晶過程中,周圍有一些其它天然礦物晶體,這些礦物常被包入紅、藍寶石晶體中成為包體。這些包體有兩大特點:一是呈帶稜角的晶形;二是常按一定方向排列,彼此以60°角相交。肉眼觀看時,好像紅、藍寶表面有著許多絲狀物。這恰恰是真寶石的重要標志。

相反,人造紅、藍寶石中也可出現包體,它的包體不是各種礦物,而是氣泡,氣泡的出現通常無規律、密集成群,也可弧立出現。

在室內分析可通過光譜儀來鑒定天然和人造的紅、藍寶石。專業技術人員認為,天然紅、藍寶石在分光鏡中光譜的藍色部分可見到波長450mm的黑線。這一定是真的天然紅、藍寶石。如果沒有這條吸收黑線,那一定是假貨—人造紅、藍寶石。

⑵ 怎樣區分鑽石和水晶

?一顆鑽石和一顆雕刻成鑽石的形狀的水晶,它們都一樣大,請問如何區分它們哪顆是鑽石,哪顆是水晶?水晶鑽石價位懸殊,一克拉鑽石能賣到幾萬塊,而一克拉水晶可能在百元左右;因此區分水晶鑽石非常主要。
的問題,最快速的區分方法就是用"鑽石筆(也叫導熱儀)"來區分水晶鑽石,這樣更簡單科學.
憑觸覺,鑽石的導熱性強,導熱性超過一般金屬,水晶則是熱的不良導體,所以相同環境溫度下鑽石摸起來要涼一些。
其他的一些區分水晶鑽石的方法,鑽石是已知的硬度最高的寶石之一,所以,可以單憑著用鑽石能刻劃動剛玉這一點,就知道了.
油性試驗:用一支油基墨水的特製筆或圓珠筆,在鑽石的檯面劃一條線,則會留下一條不間斷直線。而其他的仿製品不具有親油性,在劃線處留下斷續的點線。
水滴試驗:在鑽石上水珠將很長時間保持球形,而仿製品上的水滴則會在相對短的時間內散開。
?再一個鑒定的好辦法就是把它放在一張有線
的紙上,倒放,檯面向下,透過它能不能看到線,如果能就是水晶,天然鑽石是看不到的.這個方法很簡單的.
水晶是石英家族的成員,是最常見的礦物質之一。通常形成於火成岩、變質岩和沉積岩中,化學式Sio2,莫氏硬度為7,晶體端部呈菱面六面體柱形或角錐形,晶面通常有條紋與玻璃光澤,內含物豐富。一般來說,水晶以顏色愈純、愈光亮、凈度和折射率愈高其價值就愈高。

⑶ 鑽石的閃耀源於它的折射率和光澤,鑽石閃耀著什麼光澤

金剛光澤,鑽石的閃是比較刺眼的。

⑷ 肉眼怎麼辨別鑽石

一、注意寶石的光澤與色散
鑽石應呈現典型的金剛光澤。按鑽石的色散度(0.044),切磨標準的鑽石成品應能呈現出明顯的「火彩」,但是常見的人造仿鑽品(如立方氧化鋯、鈦酸鍶、釔鋁榴石…&hellip具有更強的色散度,呈現出更加明顯的「火彩」,切磨標準的這類仿鑽品從冠部觀察見泛出七彩色光,而鑽石的「火彩」泛出的一般只是藍色和橙色兩種光。
二、注意鑽石某些特性的表象
1.由於鑽石的硬度很高,所以在鑽石的表面不應有擦痕。而代鑽品硬度不如鑽石,所以表面常常會見到擦痕。
2.由於鑽石的高折射率(2.417)及精良的切工,當將鑽石成品檯面向下倒置於一文字上時,從亭部將無法看清該字,此稱「讀字法」;若將鑽石的檯面傾向觀察者側置,從檯面觀察寶石亭部與觀察者視線相對的一側,看不到因為光線漏出而呈現的暗窗,此稱「暗窗法」;將鑽石檯面向下倒置於一玻璃器皿中加水至相當鑽石底尖位置的高度,以聚斂光源垂直照射其底尖,當將容器拿離下承物一定距離後,在下承物背景上可看到一光芒四射的影像,而且四射光芒遠離中心的光域范圍,不似其它寶石的影像,光芒與光域交織在一起,此稱「看圖法」。
3.用10倍放大鏡注意觀察不拋光的鑽石腰部是否有蝕像、解理面、生長紋等原始痕跡。絕大多數鑽石在10倍放大鏡下都有微小的瑕疵,這與代鑽品的潔凈無暇有區別。
三、注意鑽石的一些輔助鑒定特徵
憑借下面的這些特徵雖不能直接得出鑒定結果,但卻能據此達到防範目的。特徵主要有:
1.注意鑽石的「量價比」。鑽石的基本特徵就是粒小價高,如有相違則需注意,如若用3000元購買了一粒400mg(2ct)重的鑽石,就應該引起懷疑。
2.注意鑽石加工工藝留下的一些特徵。這些特徵由鑽石的某些特徵與特殊的鑽石切工導致,主要包括:邊棱直且利,無毛邊(偶見殘留晶面缺陷或崩口);刻面交接好,角頂很尖,無過隴或未碰尖現象;冠、亭部的對線很准確;從檯面看鑽石亭部刻面的反光總是有明有暗。代鑽品往往不具備鑽石的這些特徵,它們的邊棱大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磨損,刻面大都交接不工整,冠、亭部的對線也不夠准確等。

⑸ 鑽石金剛光澤是什麼意思

鑽石的鑒別是根據鑽石的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質、加工特徵和光學效果,同其他相似寶石的差異來鑒別真偽.簡單的鑽石鑒別方法有肉眼及10*放大鏡觀察鑒別和其他方法. 肉眼及10*放大鏡下: (1) 光澤:鑽石具有典型的金剛光澤,是天然無色寶石中最高的,也是仿製品所不具備的. (2) 顏色:多數鑽石為無色至黃色,淺褐色,彩色鑽石數量少,有黃色、藍色、粉紅色等. (3) 色散:鑽石具有較強的色散,火彩絢麗柔和,而合成立方氧化鋯色散高於鑽石,因而火彩強烈、單調而刺眼,水晶、白色藍寶石等色散則較低,火彩很不明顯. (4) 硬度:鑽石具有極高的硬度,使它具有刻面平滑、棱挺直、角頂尖銳的特徵,而仿製品的硬度根本無法和其相媲美,刻面上常見有拋光痕和棱線鈍化的現象. (5) 比重:適用於未鑲嵌的裸石鑒別,鑽石的比重為3.52,常見到的仿製品(合成立方氧化鋯、GGG、YAG)比重通常遠遠大於鑽石,而水晶比重為2.65,低於鑽石. (6) 放大檢查:鑽石內部常會出現天然的礦物包裹體以及生長現象,如雲霧狀包裹體、階梯狀生長紋、腰棱殘留的三角形原始蝕坑. (7) 加工:鑽石的切工通常比例標准,棱線交接准確,相同刻面形狀大小一致,從而使之有較高的亮度和漂亮的火彩,而仿製品通常切工較差,棱線搭接較差,相同刻面形狀大小不一致.

⑹ 水晶和鑽石用肉眼怎麼區分。。

很簡單 有幾種方法的
(1)眼看:天然水晶在形成過程中,往往受環境影響總含有一些雜質,對著太陽觀察時,可以 看到淡淡的均勻細小的橫紋或柳絮狀物質。而假水晶多採用殘次的水晶渣、玻璃渣熔煉,經過磨光加工、著色仿造而成,沒有均勻的條紋、柳絮狀物質。

(2)舌舔:即使在炎熱夏季的三伏天,用舌頭舔天然水晶表面,也有冷而涼爽的感覺。假的水晶,則無涼爽的感覺。

(3)光照:天然水晶豎放在太陽光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都能放出美麗的光彩。假水晶則不能。

(4)硬度:天然水晶硬度大,用碎石在飾品上輕輕劃一下,不會留痕跡;若留有條痕,則是假水晶。

(5)用偏光鏡檢查:在偏光鏡下轉動360度有四明四暗變化的是天然水晶,沒有變化的是假水晶。

(6)用二色檢查:天然紫水晶有二色性,假水晶沒有二色性。

(7)用放大鏡檢查:用十倍放大鏡在透射光下檢查,能找到氣泡的基本上可以定為假水晶。

(8)用頭發絲檢查:將水晶放在一根頭發絲上,人眼透過水晶能看到頭發絲雙影的,則為天然水晶,主要是因為水晶具有雙折射。

(9)用熱導儀檢測:將熱導儀調節到綠色4格測試寶石,天然水晶能上升至黃色2格,而假水晶不上升,當面積大時上升至黃色一格

鑒別鑽石的簡單方法

在社會對珠寶鑽石需求增加的情況下,人造鑽石和其它冒充鑽石不斷充擴市場,甚至有些珠寶經營者也分不清楚。下面介紹幾種簡單鑒別鑽石真偽的方法。

1、鑽石的單折光性
鑽石的單折光性,是由於鑽石的本質特性決定的。而其它天然寶石或人造寶石大都是雙折光性的。冒充的鑽石在10倍放大鏡觀察下,從正面稍斜的角度看,很容易看出稜角線出現重疊影像,並同時呈現出兩個底光。雙折射率差別小的如鋯石等,也可看出底光重疊的影像。

2、鑽石的吸附性
鑽石對油脂及污垢有一定的親和力,即油污很容易被鑽石吸附。因此,用手指撫摸鑽石會感到膠粘性,手指似乎有粘糊的感覺。這是任何寶石所沒有的。這種方法需要加以訓練方能掌握其中微妙的區別。

3、一線直落的特徵
鑽石表面拋光很光滑。用一支鋼筆蘸上墨水在鑽石上劃過,若是真鑽石,表面留下的是一條光滑連續的線條,特徵是一線直落。仿冒品留下的是一個個小圓點組成的線條。用此法觀察應藉助放大鏡。

4、特有的金剛光澤
大致在100度的白熾燈光下,切磨很好的鑽石與仿冒品相互比較,很容易看出哪個具有金剛光澤。此方法不宜在過暗或過強的燈光下是進行。

⑺ 光澤與光澤等級

一、寶石光澤的涵義

寶石的光澤是寶石表面反射光的能力,寶石表面反射光的能力可以由反射率表示。它主要取決於內部的成分和結構。本質是與化學鍵的性質有關。主要由離子鍵或共價鍵組成的寶石,例如鑽石、紅寶石和金綠寶石等,大部分光被透射,反射光很弱,呈現非金屬光澤。具金屬鍵的礦物,如金、銀、銅等,有大量的自由電子,對光產生強烈的吸收和反射致使表面具有強的金屬光澤。寶石一般為非金屬光澤。

寶石表面的反光能力,可用反射率表述。反射率越高,寶石的光澤越強;反射率越低,寶石的光澤相應也弱。由物理光學可知,具有離子鍵或共價鍵的透明寶石,其反射率R與照明光線的入射角α和折射角β有關,而折射角β又決定於透明寶石的折射率N,可用下列公式計算:

珠寶玉石學GAC教程

由實際計算可知,對於透明寶石,當它的N值大時,R值也大,故它的光澤就強;對於不透明礦物和寶石,當它的K值大時,光澤也就特別強烈。

寶石的光澤,既然是決定寶石表面的反射率,也就與表面的性質有關。寶石表面拋光的好壞,對光澤有影響。拋光好者,光澤強;拋光差者,光澤弱。此外,玉石是集合體的結合方式,由於對照射到玉石表面的光產生多次折射、吸收等作用,影響了最終的反射率,從而影響光澤。多晶質玉石,各晶體顆粒大小、形狀、結合的緊密程度都會影響到玉石的光澤。

二、寶石光澤等級

傳統礦物學,根據礦物的折射率高低,將礦物光澤分為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金剛光澤和玻璃光澤4個等級。寶石只是礦物的一部分,按其折射率,屬於後兩種等級范圍,可以劃分如下:

金剛光澤 如鑽石表面所顯示的光澤類型,這類寶石的折射率一般在1.9~2.6間,例如鑽石,金紅石,鋯石等。

玻璃光澤 呈玻璃般外觀,寶石具中等折射率值,大多在1.3~1.9間,占自然界產出的絕大部分寶石,例如紅寶石、藍寶石、海藍寶石、碧璽、水晶等。

樹脂光澤 外表如樹脂,折射率低且有質軟的感覺,例如琥珀,塑料等。

以上只是一個大約的描述。當寶石為集合體時,或是表面不平時,會有一些特殊的光澤,習慣上用如下術語描述:

珍珠光澤 外表看起來像珍珠的一種柔和的光澤,常見於一些具層片狀格子構造,片狀解理完全,又對光線透明的寶石,例如珍珠、貝殼、粗粒結晶的石膏等。

絲絹光澤 纖維狀集合體的玉石看起來常有如絲絹般的光澤,例如纖維狀木變石、虎睛石等。

油脂光澤 淺色寶石不平坦面或某些集合體表面常有的,看起來如同塗有油脂般感覺,例如石英或石英岩的斷口,開始變化時的霞石,潮解的岩鹽。

蠟狀光澤 看起來像蠟一般,常發生在漫反射強烈而光澤又不強的隱晶質緻密塊體上,例如石髓,塊狀葉蠟石等。

土狀光澤 如泥土般暗淡,幾乎無光澤,例如粘土,白堊。具土狀光澤礦物一般不可以做寶石之用。

三、意義

能夠熟練的掌握寶石的光澤,對實際的寶石應用工作是有幫助的。寶石中絕大多數是玻璃光澤,而金剛光澤和樹脂光澤相對要少,因此在挑選、鑒定寶石時,首先就可以將這三大類光澤不一致的寶石大致區分開來。具特殊光澤的寶石,如珍珠光澤、絲絹光澤可提示寶石可能的種類。在寶石拼合石的鑒定中,各拼合層光澤的不一,將提示我們需加小心並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但是應注意,寶石的光澤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寶石原石中,非均質寶石礦物,不同方向的晶面、解理面光澤可能不一樣。拋光寶石的光澤還受表面拋光程度的影響。因此,在利用寶石光澤來幫助我們做出判斷時,還要注意這些影響因素。

⑻ 鑽石屬於白色鑽石和金剛光澤是什麼等級

首先鑽石都是金剛光澤,就像黃金是金屬光澤一樣。鑽石的等級是用克拉重量(Caratage)、凈度(Clarity)、顏色(Color)和切工(Cut)四個指標綜合衡量,首字母都是C所以叫4 C標准。你只給了個白色,顏色等級D E F G H的鑽石都是白色,也就是只能說明你的鑽石無色或者近乎無色。

⑼ 鑽石的礦物學是什麼具有什麼樣的光澤

鑽石是金剛光澤只有經過訓練有素的切割大師精確無誤的計算和設計,巧奪天工的雕琢, 才能揭開鑽石的面紗, 使之充分利用光的性質呈現彩虹般的 「火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