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羅斯鑽石天坑為什麼會擔心飛機被吸進去
因為「坑氣」
當Re>4000時,流體流動形態為湍流狀態。此時,流線不再清楚可辨,流場中有許多小漩渦,層流被破壞,相鄰流層間不但有滑動,還有混合。
由於這個鑽石礦坑非常巨大所以會造成坑上方的空氣湍流,巨坑中里是紊亂的空氣湍流當直升機在坑上方飛的時候會被捲入這個湍流之中。就像是人掉在水的漩渦里一樣。
下圖是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的大氣湍流圖:
㈡ 為何隕石坑下會有鑽石(俄隕石坑發現巨大鑽石礦藏 )
高溫,高壓,真空的環境會產生鑽石,如果那個石坑達到條件,在一段很漫長的時間會產生鑽石。
㈢ 全球最大的鑽石礦坑
洞口寬1600米,能吸進一架直升機,鑽石產量佔全球產量23%
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和平」鑽石礦坑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洞穴,即使在太空中也能被清晰觀察到。據了解,該鑽石礦挖出的鑽石佔全世界鑽石產量的23%。
身處極地凍土
據報道,「和平」鑽石礦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帶雅庫蒂亞市附近,那兒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區之一,冬季的溫度低至零下50攝氏度。在冬天潤滑劑會結成冰,鋼鐵也會被凍裂。然而就是在這個遙遠偏僻的地方,前蘇聯礦工竟然挖出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洞穴」。這個巨大的洞穴直徑大約1600米,深達533米。從衛星照片上看上去,它就像是地球表面的一個大傷口。
形似死亡漩渦
據悉,由於這個鑽石礦坑過大,洞口上方形成「死亡氣漩」。據報道,這個漩渦足以將直升機吸進去。一旦直升機被巨洞上空紊亂的氣流「俘虜」,將很難逃脫。因此,俄羅斯政府禁止直升機從該礦洞口上方飛過。
鑽石產量驚人
「和平」鑽石礦挖出的鑽石佔全世界鑽石產出量的23%,而它的經營權一直由俄羅斯「艾爾羅薩」公司掌管。該公司依靠「和平」鑽石礦,占據了俄羅斯未切割鑽石市場份額的99%%.
俄羅斯政府現在將「和平」鑽石礦這塊肥肉從「艾爾羅薩」公司手中收回,其成了俄政府重要的資金來源。
據報道,第一批「和平礦」鑽石是在赫魯曉夫時代出產的,至今俄羅斯礦工已經從該礦中挖出了1.65億立方米的岩石。
礦工生活貧苦
在這個「巨大洞穴」邊上的小鎮,也叫「和平」鎮,該鎮居住著4萬多居民。盡管「和平鑽石礦」每年產出20億英鎊的鑽石,但該鎮卻仍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地方之一。
64歲的前礦工伊萬諾夫說:「我們為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們提供了寶石,但我們從來沒有看到什麼錢。現在克里姆林宮接管了它,也沒發生什麼大改變。」
㈣ 米爾內鑽坑為何被稱為世界上最值錢的巨坑
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地區Mirny市附近的米爾鑽石礦價值130億英鎊(約合1100億元人民幣),因此又被稱為「鑽石城」。1955年,一位年輕的地理學家來到這里考察,意外地發現這一地區蘊含豐富的鑽石資源。
米爾鑽石礦帶來的巨額財富曾幫助前蘇聯戰後重建,將這個飽受戰爭蹂躪的貧困國家變成二戰後的全球超級大國。
至今俄礦工已從該礦中挖出了1.65億立方米的岩石。由於這一鑽石礦非常重要,悉,俄羅斯99%的未切割鑽石都是這里挖出的的,它挖出的鑽石佔全球四分之一的鑽石產出量。
在頂峰時期,米爾鑽石礦平均每年可產200萬克拉鑽石原石,價值至少2000萬英鎊。此外,米爾鑽石礦附近的其他礦場出產的鑽石原石也佔全球的23%。要想在這片如岩石般堅硬的凍土層上開采出鑽石,其難度可想而知。迄今已經挖掘出了約1.65億立方的岩土。當地居民猶如「抱著金碗討飯」。
米爾鑽石礦130億英鎊的估值是根據對其剩餘鑽石總值評估而來。在這個「巨大洞穴」邊上的小鎮,也叫「和平」鎮,該鎮居住著4萬多戶居民。盡管「和平」鑽石礦每年產出價值20億英鎊的鑽石,但該鎮卻仍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地方之一。
㈤ 為什麼說鑽石是21世紀最大騙局,多少
在德國有一個用含有鑽石的礦石建成的小鎮,名叫諾德林根。專家測算,小鎮的城牆和建築中總共鑲嵌著約7.2萬噸的鑽石。而這些鑽石,不是來自地球內部的高溫高壓,而是1500萬年前的隕石撞擊,產生的化學反應留下的產物。
就這樣,戴比爾斯公司利用愛情這種美好的感情,把壟斷和營銷做到獨一無二,把戀愛中男人和女人的心理運用到了極致。通常,我們都會看到,很多人賣車賣房,卻很少有人賣掉鑽戒。從此,鑽石供不應求,價格扶搖直上。但無論如何,組成它的元素還是碳!
㈥ 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和平」鑽石礦坑的位置
地標: 62°31'48.22"N 113°59'24.08"E 點擊下載地標直徑1600米深533米「和平」鑽石礦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帶雅庫蒂亞市附近,那兒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區之一,冬季的溫度低至零下50攝氏度。然而就是在這個遙遠、偏僻的地方,前蘇聯和俄羅斯礦工竟然挖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洞穴」——「和平」鑽石礦坑。這個巨大的洞穴直徑大約1600米,深度達533米,從衛星照片上看,它就像是地球的一個大傷口。「坑氣」能吞直升機據悉,由於這個 鑽石礦坑是如此巨大,以至於直升機也被禁止從它上面飛過。因為這個大洞造成的空氣湍流足以將直升機吸進它的內部。一旦直升機被巨洞中紊亂的空氣湍流「俘虜」,那將凶多吉少。事實上,從這個地球上「最大洞穴」中挖掘鑽石顯然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在冬天,潤滑劑也會結成冰,鋼鐵也會被凍裂。曾是蘇聯最高機密「和平」鑽石礦坑曾是克里姆林宮的最高機密之一,它產出的大量鑽石使前蘇聯在美蘇爭霸中擁有強大的經濟資本,即使今天,俄政府仍將它當做「聚寶盆」,渴望從這個巨坑中挖出更多的鑽石寶藏。自從上世紀50年代赫魯曉夫時期第一批鑽石從「和平」鑽石礦中被挖掘出來後,至今俄礦工已從該礦中挖出了1.65億立方米的岩石。由於這一鑽石礦非常重要,克里姆林宮現在又將經營該礦的「艾爾羅薩」公司重新收歸聯邦政府控制。據悉,俄羅斯99%的未切割鑽石都是由「艾爾羅薩」公司供應的,它挖出的鑽石佔全球23%的鑽石產出量。在這個「巨大洞穴」邊上的小鎮,也叫「和平」鎮,該鎮居住著4萬多戶居民。盡管「和平」鑽石礦每年產出價值20億英鎊的鑽石,但該鎮卻仍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地方之一。據悉,「和平」礦坑中的鑽石總有枯竭的一天。事實上,「艾爾羅薩」公司已經開始將目光轉移到其他西伯利亞地區甚至國外。
㈦ 鑽石里還有一顆鑽石,奇特的俄羅斯娃娃鑽石,是怎麼形成的
鑽石大概是每一個女人都喜歡並追捧的高端奢侈品了吧,最近被一個照片所吸引,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鑽石剪影,一個大的鑽石裡面有一顆小的鑽石,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而且這顆鑽石也是在俄羅斯的礦山發現的,因此也被命名為俄羅斯娃娃鑽。
但是這一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怎麼發生的我們無從得知,僅僅只是一種推斷。對於這顆鑽石專家們還是會繼續的解開它形成的謎底,他們還是希望通過各種科學技術來找出一些線索,破譯這一迷題,這對他們來說將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發現,也是鑽石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期待他們能早日給出這一答案。
㈧ 當初蘇聯挖到地球9500米,周邊全是鑽石黃金,為什麼不挖了
這個鑽井在科拉半島,靠近挪威國界。當蘇聯挖到9500米的時候,就發現周邊到處都是黃金跟鑽石了。根據當時岩石的成分分析,黃金含量高達每噸80克。正常情況下,當一座礦山的含金量達到每噸4克時就具備商業開采價值了,蘇聯的這一發現給他們帶來的應該是無盡的財富。如果這些黃金被開采出來的話,經濟問題都不用愁了。
然而最後這座鑽井在挖到12226米的時候停止了,蘇聯沒有繼續進行下去。高層對這件事情也很少提及,很少人知道其中的原因。那麼蘇聯為什麼不繼續往下挖了呢?有人說,當時越往下挖,洞裡面傳來的奇怪聲響就越大,好像是十八層地獄一樣,工人們就不敢繼續挖下去了。這個說法顯然太迷信了,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實心的,還有很多熔漿,根本就沒有什麼地獄。
蘇聯人是在1970年5月24日開始探查,並且決定在現在的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州扎波利亞爾內市附近位置挖掘,工程主要組成人員都是頂級的科學家,這對於當時的蘇聯來說是很重要事情。因為待遇好,所以當時的科研團隊很熱情。當挖掘到9500米深度的時候,他們成功發現了含有環境和鑽石,這里的黃金含量很高,算是意外收獲了。問題,根本沒辦法在這上面投入這么多軍費。
㈨ 俄羅斯金剛石/鑽石(礦)的地質背景
YDP位於西伯利亞地台,西伯利亞地台是亞歐岩石圈板塊古陸殼中最大的構造區。西伯利亞地台金剛石/鑽石分布最廣、產量最高的金伯利岩漿活動主要出現在古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早期。金伯利岩區被具有硅鋁質核的放射狀和同軸線性構造(斷層區)控制,大部分金伯利岩位於核的外圍。含金剛石/鑽石金伯利岩區由殼幔邊界附近的高密度岩體(3.35g/cm3~3.40g/cm3)所制約,根據地球物理數據推測這些高密度岩體的厚度不低於5~10km(Moralev & Glukhovsky,2000)。
俄羅斯對出產金剛石/鑽石的兩種地幔捕擄體(橄欖岩和榴輝岩)的研究較為關注,最廣泛接受的模型是捕擄晶假說,即金剛石/鑽石主要來自深部的地幔岩石(榴輝岩或橄欖岩),其後被金伯利岩攜帶至地殼的表面。西伯利亞地台金伯利岩的研究顯示,在Yakutia地區產金剛石/鑽石的Mir、Udachnaya等岩筒中均發現了多種含金剛石/鑽石的地幔捕擄體,例如,Udachnaya岩筒中含金剛石/鑽石的岩石以榴輝岩和橄欖岩居多,同時也發現具有基性、超基性岩過渡特徵的輝石岩。岩筒深部貧鎂鋁榴石而富金剛石/鑽石,淺部富鎂鋁榴石而貧金剛石/鑽石(Spetsius,1995;黃鳳鳴和陳鍾惠,2000)。
ADP位於太古代克拉通Kuloy斷裂帶歐洲東北部,屬於Kola克拉通東南延伸部分的Arkhangelsk鹼性火成岩省,該火成岩省除金伯利岩外,還有鉀鎂煌斑岩。根據岩石學和地理上的特徵把該區的金伯利岩分為:東部貧雲母區(Kepino–Pachμga 和 Verkhotina–Soyana地區)和西部含雲母區(Zolotitsa 和 Mela地區) (Lehtonen et al.,2009)。
M.V.Lomonosov礦位於Arkhangelsk金伯利岩省,分布在東歐地台、波羅的地盾和俄羅斯地台、文德–寒武紀活化的Arkhangelsk構造帶拼接處。K–Ar方法測得的M.V.Lomonosov礦絕對年齡為355±10Ma,介於上泥盆紀和中石炭紀之間(Garanin et al.,1999)。和V.Grib礦新鮮捕虜體相比,M.V.Lomonosov礦的地幔捕虜體多已蝕變。
阿爾漢格爾斯科地區最具經濟價值的金剛石/鑽石礦為V.Grib,位於接近西北走向斷層結晶基底的Ruchievsk階梯Verhotinsk隆起內。岩筒規模約570m×480m,侵入在Kola太古代克拉通(約355Ma),與Arkhangelsk金伯利岩省(340~390Ma)鹼性超基性岩漿作用在時間和空間上有關聯。V.Grib金伯利岩屬於Fe-Ti系列中高Mg(25%~37% MgO,3%~12% Fe2O3Tot)質岩石,和M.V.Lomonosov礦相比,貧鈣鋁和鹼金屬(CaO和Al2O3),富MgO(MgO的質量分數為25%~37%,FeOT的質量分數為3%~12% )、TiO2和Fe2O3。和世界上其他金伯利岩相比,V.Grib金伯利岩虧損稀土元素,可能和V.Grib金伯利岩來源於古老的次大陸岩石圈地幔有關(Rubanova,2009)。
彼爾姆州烏拉爾砂礦金剛石/鑽石主要來源於Takaty地層的泥盆紀岩石,含金剛石/鑽石的Takaty地層厚度0.1~5m不等。Takaty地層年齡為埃姆斯階,暴露在沿北部和中部烏拉爾數百千米的西向斜坡。該地層由石英砂岩、帶有礫岩和基底碎石粘合夾層的砂岩組成。金剛石/鑽石多發現在礫岩最底層,岩層具有透鏡狀結構,是沉積岩砂礦在海岸帶經過重新沖刷形成的。對Takaty地層的後續研究顯示,金剛石/鑽石主要集中在更年輕的中新生代地層,Takaty地層的泥盆紀岩石可以視為是經過多次搬運、侵蝕和再次沉積的二次金剛石/鑽石聚集源,為第三紀地層提供了金剛石/鑽石來源。最終,烏拉爾金剛石/鑽石主要是從第四紀沖積物或賦存在中新生代喀斯特窪地中的河流礫石中開采出來的(Fernando et al.,2008)。
㈩ 俄羅斯發現世界首個鑽中之鑽,這種奇葩結構式怎樣形成
外媒體報道,說是在俄羅斯出土的一顆鑽石絕對稱得上是極其罕見,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顆這樣的鑽石。瓦特,鑽石已經是非常的珍貴物品,而這顆居然是唯一的一刻鑽石,他究竟是奇特在哪些地方呢?難道是這顆鑽石比較大嗎?不是的,這顆鑽石的珍貴之處,就在於它是唯一一顆套娃鑽石。
鑽石的珍貴之處就是在於鑽石的稀有量,而且是永遠不會貶值的,也是代表著唯一。當然,在鑽石中,有鑽石空洞或夾雜物在鑽石中並不少見。盡管這通常會降低鑽石的價值,但由於「俄羅斯套娃鑽石」的明顯獨特性可能會帶來相反的效果。「據我們所知,全球鑽石開采史上還沒有出現過這樣的鑽石,」Kovalchuk表示,「這真的是大自然獨一無二的創造,尤其是大自然不喜歡空洞。通常情況下,一些礦物會被沒有形成空洞的其他礦物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