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黃金,鑽石那麼值錢
金是79號元素,很重,化學性質不活潑,在自然界中大多以單質存在。要製造出金這樣的元素,必須依靠一顆質量達太陽7倍以上恆星毀滅時核心的光致蛻變,所以,金在宇宙中的含量很少,地球上也是一樣。另外,由於黃金很重,大部分黃金在地球形成初期進入地核,留在地殼中的就更少了。構成鑽石的元素就是普通的碳,在任何恆星內部都可以通過核聚變形成,在宇宙中很常見。不過鑽石是碳的一種特殊形式,需要金伯利岩筒把碳從地幔迅速發射到地面,而且,大部分岩筒的碳都成為了蒸汽和石墨,只有大約1%的岩筒可以以恰到好處的速度來冷卻碳,使之成為鑽石。所以,鑽石也十分稀有。此外,他們還有其他一些值錢的特徵,第一是深埋地下,開采不易,需要付出大量的勞動才能得到。第二是穩定,金是軟金屬,但化學性質極其穩定,可以很方便的提純;鑽石化學性質不夠穩定,怕火燒,但物理性質極其堅硬,不易破損。此外,金熔點很低,可以很方便地溶解成各種大小和形狀,所以非常適合充當一般等價物。
2. 原理說明為什麼「水的效用很大,但價格很低,鑽石的
因為資源的稀缺性,由於水的數量比較多,雖然對人很重要,但物以稀為貴,因此價格很低。當水變得很少的時候,是可以超過黃金的價格的 黃金由於其本身稀缺,已經成為一種一般等價物來對待,在國際流通中是作為對現行貨幣的補充。
3. 你認同鑽石是「20世紀最大的騙局」這種說法嗎
對於鑽石是「20世紀最大的騙局」的這種說法我是十分認同,具體原因有以下兩點:
鑽石的興起本質上是源於一種營銷手段的成功,在我們的潛意識里最容易把愛情和鑽石相聯系,我們總會記得那句尤為經典的廣告「鑽石永流傳」,殊不知這句廣告是為了鑽石的銷量而發明的,說到底這就是一種推銷手段。上個世紀鑽石銷量受挫,銷售商不得不削減90%的鑽石產量來維系鑽石的價格,但是要知道要想把鑽石這種奢侈品變成人人都想擁有的常用品,那麼就要對鑽石進行定位。不得不說戴比爾斯做到了,他創造性的把鑽石和愛情相聯系起來,把鑽石賦予了愛情永不變質永久流傳的意味在其中,從此鑽石就成為了愛情的代名詞,成為了每個新娘都夢寐以求的物品。從廣告宣傳上鑽石的營銷無疑是成功的,當本質上來說這只是一種推銷手段,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和誤導性。
同時鑽石的價格和其產量根本不掛鉤,一般來說,一件商品越是稀有價格就會越貴,這是符合價值規律的,但是鑽石的價格卻遠遠超越了其本身的價值。鑽石的產量其實並不是大眾所知的極低,只不過鑽石的產量都被大的鑽石廠商所壟斷。一旦鑽石廠商放開供應,鑽石的價格就會立馬跌入谷底,因此鑽石價格並不是控制在市場手中而是控制在少數廠家手中,價格本質上是不真實的虛高。
由此可見,鑽石並不是有其本質的價值在其中,廣大的消費者更像是鑽石廠商虛假營銷的買單者。
4. 為什麼鑽石無法取代黃金成為硬通貨
總得來說就是「物以稀為貴」,世界上很多的東西只要是對人類有用的,一旦產量很少,再加上別有用心的炒作,這些稀缺物都會變得很值錢,至於鑽石這種東西,也有這樣的原因在裡面,之所以無法取代黃金成為硬通貨物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它的稀少,無法滿足數以萬計的交易的需要,所以很多情況下,鑽石都被當做珍寶或者被人們視為權力,高貴的象徵而收藏,價值遠遠高於黃金,也真是因為這些原因,鑽石是無法取代黃金成為硬通貨的!
除了鑽石本身就稀少之外,鑽石的開采難度也特別巨大,前期的投資量也特別高,而且往往有時候這種投資得不到充分的回報!同時鑽石的加工工藝也挺復雜,一顆稀有鑽石的問世往往需要幾百道甚至上千道工序的打磨。這樣的產品受眾也只能在小范圍之內,一般人那能買的起,所以這也是鑽石無法成為硬通貨的原因~
5. 為什麼要用黃金作為貨幣呢鑽石堅硬又恆久,為什麼不能作為貨幣呢
因為鑽石的估價比較復雜,要看切工,克拉,凈度,光澤來確定其價值。又不能隨意切割,它的用途只是裝飾品。而鑽石其實並不稀有,它含大量雜質 ,在地質學家看來充其量就是塊碳。要經過精工挑選打磨和控制開采之後才能穩定較高的價格。另外能在工業和軍事上有廣泛用途的是金剛石,金剛石是礦石,並不奢侈,鑽石是頂級的寶石,只能有裝飾的作用。而黃金才是真正稀有且穩定流通的。所以人們堅信黃金比鑽石保值。
6. 世界最大紫粉鑽石拍出2660萬美元,鑽石和黃金相比哪個更有價值
鑽石和黃金是人們熱門的投資產品,鑽石雖然不大,但是有的鑽石可以拍賣出天價,世界上最大的粉鑽就拍出了兩千多萬美元的天價。黃金從古到今一直被人喜愛,甚至可以作為貨幣等價物。那麼鑽石和黃金相比,哪個更有價值呢?黃金更有價值,黃金無法人工合成,鑽石可以在實驗室合成,黃金可以作為貨幣等價物,鑽石不具備這個功能,鑽石價格虛高,很多碎鑽石不值錢。
一、黃金無法人工合成,鑽石可以在實驗室合成,黃金更加珍貴。黃金並不是地球本身產生的貴金屬,而是因為超新星爆發,通過隕石帶到地球,然後被人挖出,黃金非常稀有,而且無法人工合成黃金。鑽石的元素是碳元素,碳元素在地球非常豐富,鑽石完全可以在實驗室中人工合成,很多人工合成的鑽石從外表看,沒有太大差別,並且功能和天然鑽石一樣,只是價格差很多。因此黃金更加珍貴。
綜合看起來,黃金比鑽石更有價值。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7. 為什麼黃金被國際資本視為硬通貨,而鑽石卻不是硬通貨
總的來說,“物以稀為貴”。世界上只要有很多東西對人類有用,一旦產量少了,再加上別有用心的炒作,這些稀缺的東西就會變得很值錢。至於鑽石這種東西,也有這樣的原因。之所以不能取代黃金作為硬通貨在世界范圍內流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稀缺性,無法滿足數萬筆交易的需求。所以很多情況下,鑽石是作為珍寶或者作為權力和高貴的象徵被收藏的,其價值遠高於黃金。
一個標準是價值高,即物以稀為貴,另一個標準是你能不能把它們切割成更小的單元,進入市場流通。這就好比我們的一百元,五十元,十元,都是必須的,鑽石雖然符合前者的要求,但很明顯不能切割成很多塊,而且古代技術也不夠成熟,無法作為通用等價物進入市場。
8. 用西方經濟學原理說明為什麼「水的效用很大,但價格很低,鑽石的效用很小,但價格很高」。
因為水在自然界總量是多的,總效用是大的,但是邊際效用是底下的,所以價格底下的,但磚石的總量是小的,總效用是小的,但邊際效用是大的,所以價格是高的。
基數效用(Cardinal Utility)是指像個人的體重或身高那樣在基數的意義上可以度量的效用(它意味著效用之間的差別,即邊際效用,是有意義的)。序數效用與它相反,它只在序數的層面上才有意義。
拓展資料:
在微觀經濟學中,邊際效用(英語:marginal utility),又譯為邊際效應,是指每新增(或減少)一個單位的商品或服務,它對商品或服務的收益增加(或減少)的效用,也即是「效用──商品或服務量」圖的斜率。經濟學通常認為,隨著商品或服務的量增加,邊際效用將會逐步減少,稱為邊際效應遞減定律。
在這里要注意的是,邊際效用是指某種物品的消費量每增加一單位所增加的滿足程度,針對的是消費者;而邊際報酬(marginal returns)則對應生產者。同樣,隨著商品或服務的量增加,邊際報酬也將會逐步減少,稱為邊際報酬遞減定律。
9. 戰時鑽石為什麼不能像黃金一樣,作為貨幣替代品進行流通
俗話說亂世買黃金,盛世買珠寶,因為黃金天然具有貨幣的屬性。
而想要成為世界公認的貨幣,你必須有幾個特點:
1、稀有
作為貨幣你必須稀有,因為稀有不容易生產,所以才能具備衡量價值的功能,如果一種貨幣可以隨便生產,想要多少就生產多少,容易造成通貨膨脹,物價極不穩定,因此不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可。
這一點屬性黃金和天然鑽石都具備,但是目前技術手段是可以製作出人工鑽石。只要有足夠純的炭,在高壓高溫環境就能製造炭結晶也就是合成鑽石,要是這種合成鑽石大規模生產鑽石就不再稀有了。
黃金之所以成為通用天然貨幣是人類歷史選擇的結果。
人類在最初階段用於交易的並不是黃金,而是養這樣動物,或者貝殼,後來慢慢發展到青銅,黃金,白銀,黃金等等。
但為什麼到現在只有黃金是大家公認單位貨幣呢?
馬克思曾經表示,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也即是說,黃金在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貨幣,只是作為一種商品。因為黃金具有許多優良的特性,使得黃金作為了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和保值手段等
根據貨幣的屬性和物資的特性,你會發現黃金天然是最適合做貨幣。
元素周期表最左面的是鋰、鈉、鉀、銣、銫、鈁這些鹼金屬,再往右是鈹、鎂、鈣、鍶、鋇、鐳等鹼土金屬,它們都太活潑了,有些放在水裡都會爆炸。再往右是鈧、釔、鑭等17種稀土元素,雖然叫稀土,它們中的很多並不比黃金稀有,而且關鍵是它們的化學活性很強,很難區分它們都是哪些稀土。還有一些天然的放射性元素釷、鈾、鈈和其它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這些元素致使的輻射性也不合適。
最後黃金當時無愧的成為貨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