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獨立鑽石棋
游戲玩法如跳棋,但不能走步,只能跳。走棋時棋子跳過相鄰的棋子到空位上,並且把跳過的棋子吃掉。棋沿棋盤的格線橫跳、縱跳,但是不能斜跳,直到最後剩下一個棋子才算勝利。
㈡ 單身貴族棋怎麼玩
勇於挑戰自己才是真正的王者。
一,單身貴族棋的由來.單身貴族旗源自18世紀法國流行於宮廷貴族又名獨立鑽石棋。在中國我們稱它為孔明棋,有點像跳棋但還是有區別的。
二,單身貴族棋的簡介
1,棋盤有33個孔(棋的種類比較多,網上都可以購買到)
2,「天才十八步」是非常考驗智商,和思維能力的. 將棋子全部插滿除了最中間的位置空著,最後自我挑戰只剩一顆棋子在最中央的位置,故稱為「天才」
1912年布荷特通過自己聰明絕頂的大腦用十八步走了出來!
1986年中國的萬萍萍也是挑戰成功,所以沒有什麼不可能也許下一個破紀錄的就是你.
三,單身貴族棋的規則
1,只能橫向或者縱向跳躍棋子,不可以斜著跳.
2,一個棋子橫向或者縱向跳過相鄰的棋子落到空格中,被跳過的棋子就被吃掉. 剩的棋子越少越好!
3,走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向四處散開跳,否則棋子會越散,剩的越多.
四,單身貴族棋的基本技巧掌握彩虹老師的基礎方法挑戰任何一關都過so easy哦
㈢ 小游戲獨立鑽石棋玩法和介紹
獨立鑽石棋 - 起源
大約在二百多年前的法國大革命前夕,在巴士底獄中關押著一名貴族囚犯。此人面對鐵窗,百無聊賴,終於想起下棋可以消磨時光,解除煩悶。但由於他被囚於獨間牢房,找不到對手,於是就在當時歐洲流行的「狐狸和鵝」的棋盤上,設計出一種一個自己能夠玩的棋。這就是「獨立鑽石」(Solitaire)。這個玩意在十八世紀末才傳至英國,及後漸漸流行於世界各地。
獨立鑽石棋 - 游戲規則
這游戲的棋盤有多種式樣,不過最流行的式樣,是一個圓形的板。板上有三行平行的小孔,和另外三行平行的小孔,相交織成十字形。每行的孔數有七個,故此一共有33個小孔。而棋子一般是一些頭略粗的木粒子或玻璃彈子。
玩法是在棋盤33孔中,每孔都放下一棋,但是取中心的一孔是空著的。玩的時候是像跳棋一樣行子。一棋子依直缐在平行或垂直(不能依斜缐)的方向跳過一棋子,而放在此棋子之後的一個空格內。故此,棋子後必要有空的孔才可跳過。每次棋子跳去一個空孔,被跳過的棋便移離棋盤。這時棋盤上便少了一隻棋子。如此一直玩下去,使剩下來的棋子越少越好。
在西方評判「獨立鑽石」優劣的級別是:最後剩下5隻棋子——「頗好」;剩下4隻棋子——「很好」;剩下3隻棋子——「聰明」;剩下2隻棋子——「尖子」;剩下1隻棋子——「大師」;最後剩下1隻,而且在正中央——「天才」!各網友想試試自己的解難才能嗎?
獨立鑽石棋 - 發展改進
在1908年以前,人們都以為要取得「天才」最少是要跳23步(連跳作一步計)。但在1908年都丹尼把紀錄提高到19步;而在1912年布荷特創下了18次的世界紀錄!這紀錄後來由英國劍橋大學的比斯尼教授從數學上證明為絕對的世界紀錄。換句話說,要取得「天才」,最少需要18步才可。1986年,在上海舉行的「獨立鑽石」徵解賽中,中國女工萬萍萍,找到另一種不同於布荷特的18步取得「天才」的方法。後來上海計算機研究所開動了大型的計算機,希望找出用18步取得「天才」的各種方法,結果得出令人驚異的答案:「獨立鑽石」以18步取得「天才」的方法只有兩種,一種是布荷特的,另一種便是萬萍萍的!
華容道,古老的中國游戲,以其變化多端、百玩不厭的特點與魔方、獨立鑽石棋一起被國外智力專家並稱為"智力游戲界的三個不可思議 "。 它與七巧板、九連環等中國傳統益智玩具還有個代名詞叫作"中國的難題"。
㈣ code+breaking+游戲棋怎麼玩
摘要 獨立鑽石棋玩法:不能斜跳 只能跳1個格
㈤ 獨立鑽石棋或孔明棋規則
獨立鑽石棋玩法:不能斜跳 只能跳1個格
不許挪格 只能跳過1個棋子 可以連跳(2步及以上組成,算1步)
分級標准:剩越少越好
5顆 頗好。 4顆 很好。3顆 聰明。2顆 尖子。1顆 大師。1顆且在中間 天才(最好的)
最多跳31步 一局最多連跳14次 單人遊玩
開始遊玩時需要中間拿走,開始遊玩
㈥ 單身貴族棋如何玩
規則:板上有三行平行的小孔,和另外三行平行的小孔,相交織成十字形。每行的孔數有七個,故此一共有33個小孔。而棋子一般是一些頭略粗的木粒子或玻璃彈子等。
玩法:在棋盤33孔中,每孔都放下一棋,但是取中心的一孔是空著的。玩的時候是像跳棋一樣行子。一棋子依直線在平行或垂直(不能依斜線)的方向跳過一棋子,而放在此棋子之後的一個空格內。故此,棋子後必要有空的孔才可跳過。
每次棋子跳去一個空孔,被跳過的棋便被移離棋盤。這時棋盤上便少了一隻棋子。如此一直玩下去,使剩下來的棋子越少越好。單身貴族與華容道、魔術方塊同被稱為智力游戲界的三大不可思議。
(6)c語言中的鑽石棋怎麼玩擴展閱讀:
在中國叫孔明棋,也叫單身貴族、獨立鑽石棋。源於18世紀法國的宮廷貴族,是一種自我挑戰的游戲,可以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大約在二百多年前的法國大革命前夕,在巴斯底獄中關押著一名貴族囚犯。此人面對鐵窗,百無聊賴,終於想起下棋可以消磨時光,解除煩悶。
但由於他被囚於獨間牢房,找不到對手,於是就在當時歐洲流行的「狐狸和鵝」的棋盤上,設計出一種一個自己能夠玩的棋。這就是「獨立鑽石」(solitaire)。這個玩意在十八世紀末才傳至英國,及後漸漸流行於世界各地。
㈦ 獨立鑽石棋怎麼玩.求解
在棋盤33孔中,每孔都放下一棋,但是取中心的一孔是空著的。玩的時候是像跳棋一樣行子。一棋子依直線在平行或垂直(不能依斜線)的方向跳過一棋子,而放在此棋子之後的一個空格內。
故此,棋子後必要有空的孔才可跳過。每次棋子跳去一個空孔,被跳過的棋便移離棋盤。這時棋盤上便少了一隻棋子。如此一直玩下去,使剩下來的棋子越少越好。
獨立鑽石的棋盤有很多種變形,十字棋盤就是最初的樣子,走法就是按照跳棋的走法,但是被跳過的棋子全部被吃掉,這樣每跳一下棋盤上的棋子就會少一顆,而如果像跳棋那樣連跳,每步就可能吃掉很多顆棋子。
游戲的目的是要使棋盤上留下來的棋子越少越好。如果最後剩一子,而且正好位於棋盤正中心的第44號洞孔上,那就是最好的結果。此種局勢稱為「獨立(粒)鑽石」。之所以把這種游戲取上這一名稱,是因為人們喜愛「金雞獨立」,視為祥瑞之故。
(7)c語言中的鑽石棋怎麼玩擴展閱讀:
游戲記錄
1908年之前,人們認為要23步才可以得「天才」。
1908年,都丹尼將紀錄變成19步就可以得「天才」。
1912年,布荷特創下18步得「天才」這個紀錄後來被英國劍橋大學的比斯尼教授證明為絕對的。即最少要18步才可以得「天才」。
1986年,上海舉行的「獨立鑽石」征解賽中,一名中國女工萬萍萍找到另一個18步得「天才」的方法。
後來,運用上海的計算機,發現只有兩個18步得「天才」的方法,即是布荷特的和萬萍萍的。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獨立鑽石棋
㈧ 獨立鑽石棋的18步解法(布荷特的和萬萍萍)是怎麼走的
走法: 1. 42—44 2. 63—43 3. 51—53 4. 54-52 5. 56-54 6. 75-55 7. 45-65 8. 33-53 9. 13-33 10. 73-75-55 11. 25-45-65-63-43-23 12. 37-35 13. 34-36 14. 57-37-35 15. 15-13-33 16. 31-51-53-55 17. 32-34-36-56-54-34 18. 24-44
記得採納啊
㈨ 獨立鑽石棋的解法
獨立鑽石棋(大全)
http://bbs.mf8.com.cn/viewthread.php?tid=17760&extra=page%3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