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區別人工鑽石和天然鑽石
天然鑽石:是世界上公認的最珍貴的寶石,礦物名稱是金剛石。在礦物學上屬於金剛石族。
人工鑽石:分合成鑽石、優化處理鑽石。
人工鑽石與天然鑽石的區分方法:
1、人工鑽石的鑒別方法
(1)合成鑽石
[1]高溫高壓合成鑽石
顏色:以黃色、桔黃色、褐色為主,價格很有競爭力;而藍色和近無色等顏色,由於技術難度大,成本高而極難見到。
內部顯微特徵:可見細小的鐵或鎳鐵合金觸媒金屬包體。部分合成鑽石具磁性,可見不規則狀顏色分帶、沙漏形色帶等。
[2]傾斜實驗:將樣品中檯面向上,置於黑色背景中,從垂直於檯面方向開始觀察,將觀察者處向外傾斜,觀察檯面離觀察者最遠的區域,如果出現一個暗窗,則說明該樣品不是鑽石。
[3]親油性實驗:用油性筆在天然鑽石表面劃過時可留下清晰而連續的線條;相反,劃過鑽石仿製品表面時,墨水常用聚成一個個小液滴,不能出現連續的線條。
[4]托水性實驗:充分清洗樣品,將小水滴點在樣品上,如果水滴能在樣品的表面保持很長時間,則說明該樣品為鑽石。
② 請問鑽石的重量分級標準是怎樣的
克拉,或譯卡、卡拉(Carat),是鑽石的質量單位。一克拉相等於200毫克,相傳早期鑽石商人稱量鑽石所用的砝碼為稻子豆樹(carob)果實,一粒這樣的果實大約就重200毫克。
因為鑽石的密度基本上相同,因此越重的鑽石體積越大。越大的鑽石越稀有,每克拉的價值亦越高。下表為2005年時的價格比較。
(2)人工鑽石的密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一、工業用途
由於金剛石的硬度極高且導熱性極高,用於沙紙、鑽探、研磨工具之上,可以用來切削和刻畫其他物質,以及大型集成電路等散熱板上。
然而,自從1955年GE通過高溫高壓獲得人造金剛石的技術後,科學家會利用高溫高壓製成金剛石微粒,而現在的細小顆粒的合成鑽石已經較同級天然鑽石便宜,所以天然鑽石的工業價值已經完全消失;目前天然鑽石的主要用途已經僅限於首飾與觀賞。
二、觀賞用途
金剛石由於折射率高,在燈光下顯得閃閃生輝,稱作鑽石。巨型的美鑽往往價值連城。當鑽石帶有藍、綠或粉紅色屬十分罕有,而顏色深而鮮艷則價錢更高;目前最昂貴的有色鑽石,要屬帶有濃艷紅色的鑽石。
鑽石分為一型和二型兩種,這主要是根據它是否含有N元素:一型含;二型不含。而藍色的鑽石是二B型的,是半導體。
三、出產
每年大約1.3億克拉(26000千克)的鑽石被開采,總值接近美元90億美元。每年有100000千克的鑽石被合成。
大約49%的鑽石來自非洲中部和南部,雖然在加拿大,印度,俄羅斯,巴西和澳大利亞已發現重要來源鑽石礦。它們是從由金伯利岩和鉀鎂煌斑岩(lamproite)組成的火山管道中開采出來的。地球深處的高溫及高壓使鑽石形成,而這些管道能將鑽石從地下帶到地表。
目前鑽石供應鏈只被部分大公司所控制,並且高度集中於世界少數地區。 2012年9月,俄羅斯宣稱在其境內的波皮蓋隕石坑發現超過全球儲量總和的鑽石礦。
③ 天然鑽石和人造鑽石的區別
我們知道鑽石因為非常珍貴稀少,所以鑽石的價格昂貴,鑽石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寶石,正是因為鑽石的稀少,所以就有了人工合成鑽石,雖然天然鑽石和人工合成鑽石在外觀上比較相似,但是天然鑽石和人工合成鑽石是有很大區別的,接下來給您介紹天然鑽石和人工合成鑽石的區別,天然鑽石和人工合成鑽石有何不同。
2、天然鑽石象徵著珍貴稀有,人們常用天然鑽石戒指來表達自己的愛意,以鑽石的穩定性質象徵永恆不變的愛情,更有浪漫意義。而人造鑽石雖然外面和天然鑽石無二,但卻沒有天然鑽石那樣的美好寓意,通常只當作平常佩戴的首飾,如果求婚、結婚等是不建議用人造鑽石的。
3、看紋路,人工合成鑽石有樹枝狀或是交叉狀的紋理,而天然鑽石表面常見有三角凹痕或是三角座。
4、看熒光反應,天然鑽石在長波下呈現藍白色,短波下較弱;而合成的鑽石則相反,長波下沒有熒光,短波下有黃綠色或是橙黃色。
④ 鑽石的密度有多大
鑽石密度:3. 52g/cm3
鑽石常識
鑽石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濃縮的財富之一,亦為人類所發現最硬的物質,系大自然中最純粹的晶體。燦爛的無與倫比,其擁有的魅力,令人心迷。它是四月的誕生石,蘊涵著堅強、純潔、清凈、無瑕,是永恆不渝愛情的象徵。
1、鑽石是如何定義的?
按照中國國家鑽石分級標准對鑽石的定義,鑽石是一種自然界產出的礦物,其主要化學成份為碳,等軸晶系,摩氏硬度為10,是已知所有礦物中最堅硬的一種:鑽石的密度為3.52/m3(左右),折射率為2.417,色散率為0.044。此外,鑽石還具高導熱性、強抗腐蝕性等特點。
鑽石的定義還包括:無論在什麼地方產出,鑽石一詞都是指天然產出的礦物,無需在其前面冠以"天然"二字。一切人工方法生產的用於模仿鑽石外觀或本質的產品都不能以"鑽石"來命名,即使這種產品的成份和結構與鑽石完全相同,也只能稱為"合成鑽石"。
2、鑽石為什麼如此珍貴?
鑽石深埋入地底,或懸崖或枯河床中,工人開采困難,需先深入地下掘出鑽石礦岩,這種岩稱為藍土( 即金伯利岩Kimberlite),這些籃士經過特殊挑選過程,平均100噸藍土可獲得雕琢成一克拉鑽石的原石。在西南非,鑽石出現於上古河床,必先移去深達70英尺的沙層,然後使用巨型推土機采出含鑽石的砂礫,再用特殊程序挑選,出現一顆粗鑽石的成功率,只有幾百萬分之一。而粗鑽切磨成寶石級鑽石的比率是20%,其餘則是工業級鑽石。至於一顆原石要想磨成一顆質優的鑽石,最少損失原石一半以上。
希望幫到你 望採納 謝謝 加油
⑤ 如何鑒別鑽石的真偽分辨天然鑽石與人工鑽石的方法
比重測試法
市面上有一種測量寶石比重的比重液;我們可以用3.32的比重液拿來測試真假鑽石。天然鑽石的比重為3.52,所有天然鑽石置於比重水中都會下沉,所以凡是浮在比重液上的寶石,都可肯定它不是鑽石。
穿透觀察法
鑽石具有高折光率,而折光率越高的鑽石,光線反射力也越強,相對的透視度較低。可准備一張畫有直線的紙張,將要測定的兩顆不知名的鑽石,正面朝下,壓蓋在直線上,由該鑽石的背部直接以肉眼看下去,如能看到壓在鑽石下的直線,就肯定不是天然鑽石。
親油性法
鑽石對油脂有一種「吸油性」,仿冒鑽石則無此特性。將鑽石在臉上沾些微量的油脂,用拇指磨擦該鑽石,拇指會感到一種膠黏性,不易滑動,而仿冒鑽石則會讓拇指有滑溜的感覺[1]
。
呵氣試驗
天然鑽石傳熱能力佳,熱氣散得快。將要測試的鑽石靠近嘴巴,輕輕呵氣,使被測試的鑽石蒙上一層輕霧,此時立即注視該鑽石霧氣揮發的情形,如為天然鑽石,霧氣將立即散去,反之霧氣會在仿冒鑽石上維持一陣子,
才會散去。
度量與重量
1克拉的天然鑽石,直徑尺寸約為6.50毫米(0.65公分),大多數的仿冒鑽石在相同1克拉的重量下,其直徑尺寸與天然鑽石總有頗大的差距。
看生長點
在放大鏡下觀察,真品鑽石的晶面上常有溝紋和三角形生長點,而贗品有三類:①加了氧化鋁的普通玻璃,因折射率和色散提高,
容易誤入,但硬度低。②用化學合成的藍寶石和無色尖晶石仿製,硬度接近,但折射率低並有雙折射現象,在放大鏡下可見重影。
人造氧化鋯仿製
硬度較高,折射好,但在轉動時會反射較多的彩光,與真品在轉動時只反射出微弱的黃、藍色彩光相比,有明顯的差別。
硬度檢驗
鑽石是已知最硬的自然生成物質,沒有什麼東西可在鑽石上劃上痕跡,若能劃上痕跡的則絕非鑽石。
導熱性試驗
在待辯鑽石和其它相似物品上同時呼一口氣,若是鑽石則其表面凝聚的水霧應比其它物品上的水霧蒸發得快,這是因為鑽石具有高導熱性的原因。
觀察反射光
用放大鏡可觀察到鑽石的腰圍處呈現一種很細的磨砂狀並有亮晶晶的反射光。鑽石的這種特徵是獨一無二的。
⑥ 鑽石的密度是多少
鑽石的密度是3.52克/立方厘米鑒定方法:1.
毛坯的肉眼鑒定:鑽石毛坯的肉眼鑒定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觀察光澤
由於鑽石具有特殊的金剛光澤,是區別其它無色透明礦物(或材料)的重要特徵,盡管目前一些人工材料在某些物化性質上很接近鑽石,亦可具有較強的金剛光澤,但是富有經驗的鑽石學家可以憑借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直覺,利用光澤特點將鑽石與其它仿製品區別開來。
觀察鑽石光澤時還要注意,由於一些鑽石毛坯表面晶面花紋十分發育,影響光澤的觀察,應盡量從光滑晶面處進行光澤的觀察,避免產生錯覺。
(2)觀察鑽石的外觀形態和表面特徵
在鑽石毛坯中,發育良好的晶體佔有相當的數量。在前面我們介紹了鑽石常見晶體形態,通過觀察晶體形態,也可幫助我們辨認鑽石,鑽石最常見的晶體形態是八面體、立方體及二者的聚形,在無色透明礦物中,可出現這幾種晶體形態的礦物為數較少、即或是具備相似的形狀,如無色的尖晶石、鑽石等,但由於其它的性質與鑽石相去甚遠亦可彼此區分、除了觀察毛坯的晶體形態外另一個特徵是鑽石的晶面花紋,鑽石的不同晶面常常具有特徵的生長紋(晶面花紋)如八面體晶面常見三角形生長紋,六面體晶面常具相互平行的階梯狀生長紋等等,這些均可作為鑽石的識別特徵。
(3)估計鑽石的密度
在所有與鑽石的外觀相似的天然礦物或人工材料中,除托帕石外,其它品種密度值均與鑽石有一定的差別,用手掂量感覺不同、可以」打手」的輕重,來區分鑽石及其仿製品。應該說明的是這種方法是在樣品幾乎相同大小的前提下才能使用。否則會造成謬誤,這種方法最適同於區分相同大小的鑽石和合成立方氧化鋯,由於鑽石的密度值為3.52g/cm3,而立方鋯的密度為5
.95g/cm3左右,幾乎是鑽石的一倍,手掂的感覺明顯不同,很易區分。
用鉛筆來鑒別鑽石的真假,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這是以前一個蘇聯專家發現的,這個簡易的方法深受一般鑽石愛好者的歡迎,當然僅僅利用一枝鉛筆來鑒定,肯定不是絕對可靠的。
在鑒定的時候,要先把鑽石用水濕潤,然後再用鉛筆輕輕的刻劃,在真鑽石的晶面上,鉛筆劃過的地方,是不留痕跡的,而如果不是鑽石,而是玻璃、水晶等材料,就會在表面上留下痕跡。
祝你好運,祝你幸福!
⑦ 鑽石的密度比水銀大嗎
鑽石的密度:3.52g/cm³
水銀的密度:13.6g/cm³
所以水銀的密度大
⑧ 人造鑽石和天然鑽石有什麼區別人造的為什麼不值錢
一、人造鑽石就類似於現在所謂的莫桑鑽,人造鑽石沒有辦法達到天然的結構,不管是在顏色上,還是在光澤度上都與天然鑽石相差較遠。
其實真正的人造鑽石價格也很昂貴,雖然會比天然的鑽石稍微便宜一些,但是不會便宜太多,畢竟在製作過程當中的成本也是非常昂貴。所以大多數人在兩者之間選擇的話,都會選擇天然鑽石,畢竟天然鑽石是具有保值的功效,即使在很多年之後,他依然是一種非常稀有的品種,特別是很多人會收集一些大鑽石。
⑨ 水晶、鑽石和玻璃的密度是多少啊
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石英結晶體礦物,它的主要化學成分
是二氧化硅,密度大概是2.56-2.66克/立方厘米。
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簡單地講,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鑽石的密度是3.
52克/立方厘米。
玻璃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但它不是晶體,是一種混合物,密度不確定,大概范圍是2.5-3.0克/立方厘米。
⑩ 鑽石的密度是多少
(g/mLat 25°C):3.5。
金剛石俗稱「金剛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鑽石的原身,它是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礦物,是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金剛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堅硬的物質。金剛石的用途非常廣泛,例如:工藝品、工業中的切割工具。石墨可以在高溫、高壓下形成人造金剛石。也是貴重寶石。
2018年12月,加拿大出土了一顆重量高達552克拉的黃色鑽石,這使它成為了在北美洲發現的最大的一顆鑽石。
硬度:
摩氏硬度10,新摩氏硬度15,顯微硬度10000kg/mm2,顯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比剛玉高150倍。金剛石硬度具有方向性,八面體晶面硬度大於菱形十二面體晶面硬度,菱形十二面體晶面硬度大於六面體晶面硬度。
依照摩氏硬度標准(Mohs hardness scale)共分10級,鑽石(金剛石)為最高級第10級;如小刀其硬度約為5.5、銅幣約為3.5至4、指甲約為2至3、玻璃硬度為6。
由於硬度最高,金剛石的切削和加工必須使用鑽石粉或激光(比如532nm或者1064nm波長激光)來進行。金剛石的密度為3.52g/cm,折射率為2.417(在500納米光波下),色散率為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