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原材料在發出過程中有合理的損耗,在計算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時怎麼處理
你好,是采購過程的合理損耗吧
實際成本是包括合理損耗的
計劃成本=實際入庫數量*計劃成本
實際入庫數量是需要減去合理損耗數量的
② 合理損耗如何計入成本
在入庫原材料的時候,如果是運輸途中的正常損耗,那麼損耗的部分是應當計入原材料的成本中,平攤到剩餘材料的,除以剩餘數量後,計入材料成本中。
合理損耗即正常損耗,如因運輸、倉儲過程等非因管理不善、自然災害造成的破損、揮發等損耗。應注意的是存貨的合理損耗僅僅是增加存貨的單位成本。
但要注意如果是非合理的損耗,不能增加原材料的采購成本,應當先進入""待處理財產損益"",待查明原因後,分情況進入""管理費用""或者""營業外支出""又或者是""其他應收款。
當發生非合理損耗時,在計算入庫原材料的單位成本時,就應該把非合理損耗的部分減除,得出實際入庫的原材料成本,再用采購的金額除以實際入庫的原材料成本,最後得出扣減非合理損耗成本後的單位成本。
③ 8元1斤損耗2兩怎樣計算成本多少錢一斤
也就是8元一斤,消耗2兩,實際只得1一0.2=0.8斤(8兩),所以成本要8÷0.8=10元
④ 消耗成本怎麼算
消耗成本:產品的實際成本=月初定額成本+脫離定額的差異+定額變動。
一般成本核算包括成本費用的歸集,成本費用的分配。設置成本項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進行核算。生產車間生產產品發生的費用計入到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中。
所以製造費用要按照相關的分配方法分配至產品成本中:如人工工時、人工工資、機器工時、年度計劃分配等方法。
特點:
確定性與不確定性。消費成本中凡是能夠直接用貨幣支付的,都可以直接計算,有關項目、范圍一般較為具體、明顯和確定。
而凡是不能直接用貨幣支付的,卻因人、因時、因地、因種種其他條件而不同,對於有的人可以忽略不計,有的人則是難以接受或承受,也隨消費環境好壞、政府消費政策調整等情況而變化。
現實性與未來性。無論支出與否,消費成本都會不可否定的擺在消費者面前,為其所感受、所確知,對於有的人可能還是一種揮之不去的壓力;但具體支付卻一般發生在將進行的消費之中,因而,消費成本實際上又是一種未來支出。
⑤ 怎麼算成本,損耗
一,成本計算方法: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主要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1.品種法: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種方法。由於品種法不需要按批計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驟來計算半成品成本,因而這種成本計算方法比較簡單。品種法主要適用於大批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等。或者雖屬於多步驟生產,但不要求計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業,如小水泥、制磚等。品種法一般按月定期計算產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2.分批法:分批法也稱定單法。是以產品的批次或定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批法主要適用於單件和小批的多步驟生產。如重型機床、船舶、精密儀器和專用設備等。分批法的成本計算期是不固定的,一般把一個生產周期(即從投產到完工的整個時期)作為成本計算期定期計算產品成本。由於在未完工時沒有產成品,完工後又沒有在產品,產成品和在產品不會同時並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在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3.分步法:分步法是按產品的生產步驟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步法適用於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驟生產。如機械、紡織、造紙等。分步法由於生產的數量大,在某一時間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產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產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產品完工後再計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計算成本,並且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二、損耗的計算方法
1、損耗率=(損耗量/凈用量)×100%
3、損耗率:一個子件在製造某個父件的過程中,變成不良品的幾率。同一子件用來生產不同父件時可能有不同的損耗率,因此定義在材料表BOM中。
3、損耗率是指生產企業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根據正常的殘次和損耗情況在核定單位產品的消耗和總耗料量後所確定的損耗的一定比率。
⑥ 采購原材料發生損失怎樣計算單位成本
采購原材鬧知敬料 ,運輸途中的自然損耗是允許計入采購成本的,也就是說,只是把采購的數量減猛伍少,采購的單位成本會相液慎應提高。本題的答案是:單位成本=(100x10+5)/(100-2)=10.26相關的會計分錄(按實際成本核算)是:借:原材料1005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1005.請各位高手幫個忙
⑦ 有關合理損耗如何進行計算
有關合理損耗計算,
合理損耗只是在計算單位成本時使用。就按實際收到的數量入賬就行了,與成本總額無關,與單位成本有關。
庫存商品購入單位成本=購入貨物(不含可抵扣進項稅額)金額/(購進數量-合理損耗數量)。
生產產品庫存單價=(實際耗用數量-合理損耗金額)/完工入庫數量。
合理損耗即正常損耗,指標的物正常磨損、揮發、氧化。「合理損耗」包括原材料、產成品等損耗,由於無專門規定,具體損耗量由各個企業根據日常盤點確定,不考慮非正常損耗,同一種存貨由於各個企業保管條件不同,合理損耗量也不同,這往往成為偷稅企業應對稅務人員最佳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