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空間站航天員出艙,身穿的3000萬元衣服,為何無法帶回地球
2008年9月27日的神舟七號飛行任務中,我國宇航員翟志剛穿著中國「飛天」艙外航天服完成出艙任務,劉伯明穿俄羅斯「海鷹」航天服輔助,太空行走總時長不到20分鍾。
講道理,他們身上的艙外宇航服還可以繼續服役很長時間。一般情況下,它可以在三年內被反復使用15次以上。所以這兩套價值不菲的艙外宇航服講道理可以帶回來,換副手套之後就可以接著用了。但可惜的是,這兩套衣服最後都留在了軌道艙里,隨著軌道艙墜入大氣層中燒毀了。
到了現在,我國的空間站正在建設之中,新一代的艙外宇航服在搬運上去之後,就會一直留在空間站里服役到報廢為止。在可以預計的未來,這些宇航服在運上去之後,便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地球了。如果服役期滿,它就會像其他廢料一樣被丟進大氣層中完全燒毀。
B. 神舟十三號返回艙開傘,降落傘究竟長什麼樣為什麼只需要一個降落傘
神舟十三號返回艙開傘,降落傘長的就像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棒棒糖,其實神州十三號返回艙並不只有一個降落傘,事實上是有三個降落傘,之所以看到只有一個那是因為在前面的時候那兩個降落傘已經完成了工作,最後降落就剩餘主傘還在工作。
C. 返回艙降落傘多大
返回艙主降落傘有1200平方米大,相當於三個籃球場大小。折疊起來卻只有一個小提包大,質量僅90多千克。
這種降落傘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降落傘,比俄羅斯現在使用的「聯盟-TMA」飛船降落傘還要大200平方米。如果將降落傘從傘頂拎起,傘衣有20多米長,加上長達46.2米的傘繩和幾米長的吊帶,培鄭降落傘全長達70多米。
返回艙又稱座艙,它是航天員的「駕駛室」。是航天員往返太空時乘坐的艙段,為密閉結構,前端有艙門。返回配世頌艙和推進艙脫離後,返回艙返回,推進艙焚毀,而軌道艙相當於一顆對地觀察衛星或太空實驗室,它將繼續留在軌道上工作一段時間返胡。
D. 返回艙的降落傘有多大
返回艙的降落傘有1200平方米大,相當於三個籃球場大小。返回艙大約在10公里的高畢歲斗度上開始開傘。返回艙上的靜壓高度控制器通過測量大氣壓力判定高度,並自動打開傘艙蓋,帶出引導傘,引導傘再拉出減速傘。
返回艙速度達每秒186米左右,航天員將會受雀做到很大的開傘沖擊力手磨。為了把沖擊力減小,減速傘設計為兩級充氣,就是分兩階段開傘。第一步不全部張開,8秒後,待返回艙速度減小到一定程度後,再全部張開。減速傘的作用是把返回艙的速度降到每秒90米左右。爾後,1200平方米的主傘打開。主傘也像減速傘一樣,是兩級充氣。
為防止萬一主降落傘系統故障,返回艙備有備份傘。在返回艙從6公里高度向5公里下降時,另一個氣壓計將會進行計時。如果用時少於預計,即返回艙以高於正常開傘降落速度下降,它將會判斷為主傘系統工作異常,從而啟動備份傘,保證航天員的安全。
E. 神十三返回艙的降落傘引熱議,護佑航天員回家的「生命之傘」是如何設計的
護佑航天員回家的“生命之傘”從設計到製造都經過了多重的考慮和設計。
一、“生命之傘”的設計首先是確保安全
降落傘生產車間分為流水區、大傘加工區、零件組裝區,工人們要把3000多個零件、20多件傘衣進行全手工地加工縫紉,整個“生命之傘”製作完成後其面積達到了1200平方米。
雖然現在的技此培派術也可以機械化生產,但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它的每一幅、每一環、每一個間距都是有嚴格要求的,還是要靠人工的整森賀體的配合,來完成產品的加工。所以,“生命之傘”從設計到製作都凝聚了中國的工匠精神。
F. 為什麼不給整個飛機配備一個降落傘,即使出意外也可包
為什麼不給整個飛機配備一個降落傘,即使出意外也可包
一般客機的重量都能達到一百多噸,目前客機還造不出可以拉住一百多噸重量的降落傘,你想想那得多大降落傘,幾千平米?怕也是不夠大吧,造這么大傘本身都幾噸重了,也沒有哪種材料可以承受這么大壓力不破裂吧,再用粗鋼絲做傘繩?這特么得多難以實現?
為什麼不給整個飛機配備一個降落傘,即使出
你知道給整個飛機配備一個降落傘, 這降落傘有多大多重嗎...? 假設: 一公斤物體配2平方米降落傘, 下沉速度大約是每秒一米, 100噸重的客機, 得要多大降落傘..? 再看看"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返回艙, 容積為6(立方米)左右, 其降落傘直徑約為40米(大約1256平方米)...! 就知道不可能給客機安裝巨型降落傘了...!
飛機上,為什麼不給每個乘客配備一個降落傘?
艙門的位置,考慮發動機極有可能致命的原因(從哪跳?),還有在空中客機的艙門是打不開的,要降落傘何用??
飛機為什麼不配備降落傘?
可能VIP倉的有備,那裡空間夠大。。。。
飛機上為什麼不配備降落傘
客機一般都飛行在萬米高空,速度又快,配備降落傘也沒用,人出來就活不了,還是得待在飛機里,而且需考量的還有很多。
為什麼不給飛機按個降落傘?
地球就是這樣的,歡迎來到地球團飢。
為什麼不給飛機配超大降落傘?
您好
之所以不在飛機上配降落傘,主要有兩個原因:超大降落傘會佔用巨大空間和重量,影響載客量;自動彈出的降落傘一旦出現錯誤,如在正常飛行途中突然開啟,就會造成更大的損失,這也是黑匣子不設定為自動彈出的原因。除此之外,降落傘也會有巨大成本。
望採納!
軍用飛機為什麼配備降落傘
這是一個有趣但嚴肅的問題,軍用飛機有降落傘,反過來為什麼客機沒有降落傘呢?
其實除了空降兵將之用作為運載工具以外,降落傘的最主要作用是保障安全,挽救生命。軍用飛機訓練、作戰尤其是試飛危險系數很高,出現意外後,降落傘能夠相當安全地將飛行員帶到地面塌岩返。但大型客機均沒有使用降落傘,這是由於客機不需要面對作戰威脅且眾多乘客的一起跳傘技術難度很大,如果是高空遇險,增壓機艙瞬間降壓普通乘客可能已經暈厥,低空時又不具備開傘條件。在私人飛機和小型客機上已經可以跳傘了。
請問航空公司為什麼不給飛機上的每一個成員配備降落傘?
其實是不對的。無論發生什麼樣的情況,航空公司都會保證旅客的生命安全。也就是說,旅客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
下面解答您的問題:
現在,隨著社會經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外出旅行首選乘坐飛機。但是,一些初乘航班的旅客和那些准備乘坐飛機的旅客對飛機有一種神秘感和恐懼感。他們有時會擔心,萬一出現了險情,飛機上有沒有降落傘?首先,跳傘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高空高難度運動,若想掌握跳傘技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經過專門的培訓。假如飛機在空中發生了意外,旅客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座椅彈射、脫離機身、熟練地開啟傘和靈活操縱傘繩、准確落地,以及落地後迅速脫離降落傘的過程。這一系列的技術動作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來完成,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掌握的;再次,民航如果對每一名旅客都進行跳傘訓練,也是不可能、不現實的。
旅客朋友們不用為安全擔心。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飛機上一般都安裝有兩台或兩台以上的發動機。飛行員都經過了專業嚴格的操作技術訓練,駕駛技術很高。另外,發生飛行事故畢竟是非常偶然的,它與汽車、火車和輪船相比,其事故發生率很低。
此外,飛機上還設定了緊急出口,並配備有緊急自動充氣滑梯和在座位下面設定有救生衣,以免出現意外情況時供旅客使用。
補充:
1.一般在客機發生空難時,按照90之內全部離開飛機的國際標准,那麼死亡棗薯率很低。
例如,法航在加拿大的空難,349人中,只有34人輕傷,無人死亡
國航斧山空難---55人死亡。60%的人沒死。
2.但是為什麼不在飛機迫降到可以跳傘的時候跳傘呢 ?
飛機如果發生故障,一般是很難控制的,而且墜落速度極快,在這種情況下,飛行員很難將客機控制在指定高度內.
3.沒有跳傘這個更加保險的方法,我坐飛機都心虛很多啊 ?
大可不必.飛機仍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空難概率大概是10萬分之一.因為,在最新的客機上都有自動保護功能(就是說,如果客機有100萬個零件,那麼50%的零件出故障,飛機仍然能夠安全飛行.)
而且,飛機上一般都有4-10個,B747上有12個緊急出口,A380有16-20個緊急出口.飛機上都有氧氣面罩和救生衣.所以不必驚慌.
明白了嗎?
為什麼 民用飛機不配備降落傘?
,如果跳傘的話,只要一出機艙,不是凍死就是窒息而死,降落到地面的很大可能是一具完整的屍體。平時看到的都是低空跳傘,全世界各地都有這樣的俱樂部,連幾十歲的老太太都可以完成,如果是像民航一樣的高空高速,嘿嘿……
,不是誰都可以跳的,對身體的要求也很嚴格,傘兵的身體素質要求不會比潛艇兵低太多,當然這是挑選軍人,可是為什麼普通軍人不能勝任呢?因為高空跳傘本身就很危險,且困難。
,而艙門只有兩個,蜂擁跳出的話,只能是亂成一團,會造成更大的危險,因為如果沒有降落傘,大家會等到最後關頭,除了坐在位置上估計什麼辦法也想不到,可是如果有,那麼一旦有險情,哪怕可以解決,也會有人冒險跳傘,從而帶動更多的盲從者。
,飛行員也沒有降落傘,所以飛行員和機組成員會盡最後的努力來挽救飛機和乘客,大家平時少坐飛機,真的坐了也不見得會出事兒,航空器是最安全的——只不過一旦發生事故就死很多人罷了
,降落傘會佔用費及內部寶貴的空間,同時會加大起飛重量,這意味著需要更大動力的發動機,而這些都意味著運營成本會變得難以控制,為廣大任命群眾提供可負擔的快速交通工具的理念就無法成為現實
,發生了事故和沒有配備時的效果一樣,那麼,為什麼要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