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利潤
經濟學上的利潤,指的是在一項生產或投資活動中,將其產出的收入減去為實現產出所付出的一切成本(費用)後,得到的凈值。它可以是負值,此時表示負收益。
② 什麼是成本什麼是利潤舉個例子!謝謝!
所謂成本,是指對象化了的費用,即以產品為對象計算分配的費用。比如企業本月共發生100萬元生產費用,分攤到A、B、C三種產品頭上,分別為30萬元、60萬元和10萬元,這就變成A產品的生產成本為30萬元、B產品的生產成本為60萬元、C產品的生產成本為10萬元。成本是與費用有密切聯系的一個概念,只有將費用與營業收入相配比,以計算當期的利潤時,才把成本列入費用這一大概念之中。生產成本亦稱製造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
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包括直接材料費、直接工資、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分配轉入的間接費用
所謂利潤,是指公司、企業在一定期間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果,即收入與費用相抵後的差額,它是反映經營成果的最終要素。利潤是公司、企業生產經營成果的綜合反映,是公司、企業會計核算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收入大於費用,其凈額為利潤;如果收入小手費用,其凈額為虧損。利潤通常包括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等幾部分。營業利潤是反映公司、企業營業活動的財務成果,包括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投資凈收益反映公司、企業投資活動的財務成果,是投資收益和投資損失相抵後的余額;營業外收支凈額是反映與公司、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那些活動所形成的收支,是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相抵後的余額。
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剩餘價值量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比率。 利潤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利潤水平的相對指標。利潤率指標既可考核企業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又可比較各企業之間和不同時期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
③ 收入成本利潤計算公式是什麼
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利潤總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等。
④ 成本、利潤之間的關系及計算方式
1.利潤=銷售收入-成本費用如:銷售收入是100,成本是50,銷售等費用是20 利潤=100-50-20=302.利潤百分比,既銷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100-50)÷100]×100%=50%3.銷售凈利率,是凈利潤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30÷100)×100%=30%(區別:多了20的銷售費用)
4.營業利潤率,是營業利潤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銷售收入)×100%=(30÷100)×100%=30%(當然,實際核算中你肯定要增人工費、水電費等雜費,利潤率肯定比這個低)
5.報價單點數,即在報價的基礎上增加百分之幾報價金額=成本價×(1+預計利潤率)=50×(1+50%)=75笑望採納,謝謝!
⑤ 收入、費用和利潤的關系
收入費用利潤三者關系:利潤=收入-費用,利潤表是根據「收入-費用=利潤」的基本關系來編制的,其具體內容取決於收入、費用、利潤等會計要素及其內容,利潤表項目是收入、費用和利潤要素內容的具體體現。
收入、費用和利潤是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三大會計要素,利潤表中各個具體項目正是三者的具體表現。宏觀上,三者有一個恆等式:利潤=收入-費用。
收入即為企業日常活動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表要素)增加的,但是與所有者(股東)投入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在利潤表中,具體項目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公允價值表東收益等。
費用和收入相反,是企業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包括成本費用(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和稅金及附加)、三大期間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所得稅費用等。
利潤就是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一般有四個層次,毛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這四個層次的利潤和收入費用均滿足等式(利潤=收入-費用),但是每個層次涉及的具體收入項目和費用項目不同。
毛利潤是指銷售收入扣除主營業務的直接成本後的利潤。
毛利潤=不含稅收入-主營業業務成本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等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從上面可以看出,利潤和收入成正比,和費用成反比。
⑥ 利潤=收入-成本-費用嗎謝謝。
是的,總收入減成本就是凈收入
收入減成本減費用就是利潤
利潤減稅後是凈利潤
(6)收入成本利潤是什麼擴展閱讀:
凈收入=總收入-總支出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根據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企業的利潤一般分為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三個部分.
1.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支凈額
2.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凈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資產減值損失
3.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凈利潤是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費用以後的余額,即企業的稅後利潤.
凈利潤=利潤總額-應交所得稅,也是可供企業分配的利潤。
凈利潤(收益)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凈利潤。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1、定義不同
凈收入是指一名人士或一家公司的盈利總額,即總收入扣除業務成本、稅款及其他開支以後的個人或公司行號的所得或收入余額。
凈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後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後利潤。
2、計算方式不同
凈收入的計算公式為:營業收入-非經常性收入等非營業收入。
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3、所反映的問題不同
凈收入反映的是企業在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經營業務過程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凈收入高低並不代表企業經營效益好壞。
凈利潤反映的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⑦ 什麼是成本,利潤率,利潤,請舉例說明,謝謝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假如銷售某貨物,售價100元,成本80元。
銷售該貨物的成本利潤率=[(100-80)/80]*100%=25%
拓展資料: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它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其中,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最終會引起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損失。
並且利潤是衡量企業優劣的一種重要標志,是評價企業管理層業績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進行決策時的重要參考。利潤按其構成的不同層次,可劃分為: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
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利潤=收入-成本-費用。
分析企業利潤居低不上或是流失的原因:
1.銷售額不景氣,利潤受到間接影響。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企業市場的不斷擴大,客戶的選擇性隨之增多,也直接影響了企業產品的銷售量受到挑揀,導致業績降低。
2.費用成本不合理。最可怕的不是前期成本高,花錢多,而是沒有把錢花在刀刃上,導致成本不夠或是前期花銷太高,後期沒達到預期,便是得不償失了。
3.時間分配,人員分配不均或是不合理,導致團隊作戰效率不高,一分鍾能解決的事情用兩分鍾就是做事效率上的差異了。這其實也間接說明管理者在人才分配或是分工合作中出現不適配或是團隊凝聚力不足的問題。
針對三個核心問題分析企業利潤提升的三個關鍵:
1.增加銷售額,有效制定不同方案區別產品,針對客戶。並不是每一位客戶都具有與之建立長久有益關系的價值,企業銷售需要學會區別不同客戶,把有限的產品及服務投入到長久客戶的維持中,避免業績的大量損失。
2.前期費用最大利用化,使其控制在合理范圍。通過預算機制管控成本費用,預算是設計利潤,直接影響了利潤的大小發展。
3.提高團隊效率,實現時間最短化。效率提高可以從前期選拔人才開始。假如一個崗位對於時間效率的要求很高,就不能用做事拖沓的人來干。哪個崗位用什麼人,怎樣匹配合適的人才去到合適的崗位,一個細節或許就能影響後面團隊做事的效率。
⑧ 收入成本、支出、利潤都是什麼意思啊求解釋施工單位(建築類)、
收入分營業內收入和營業外收入。營業內收入主要是工程款收入,營業外收入是指營業執照標明的營業范圍外的合法收入,譬如辦公用品轉讓回收的資金。
成本主要是指人工費、材料費、機械台班費、折舊、現場管理費、公司管理費等等。
支出包括成本、各種規費、財務費用(如融資利息)、稅收。
利潤有所得稅前利潤和稅後利潤(純利潤)之分。稅前利潤是收入扣除各種支出後的盈餘。稅後利潤是企業繳納企業所得稅後的盈餘,可以由股東支配,屬於企業所有者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