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原材料漲幅如何進行成本計算
擴展閱讀
原始股怎麼也有解禁成本 2025-05-14 09:01:48
為什麼石油不可能被挖完 2025-05-14 09:01:47

原材料漲幅如何進行成本計算

發布時間: 2022-10-20 03:39:21

❶ 求原材料成本計算公式

首先求一噸產品的數量:1噸=1000公斤=1000000克,產品數量=1000000除以368克/個=2717.3913個/噸
再計算14300/2717,3913=5,26元/個

❷ 原材料漲價如此頻繁,做成本計算單價如何設置

原材料的計價方法,對成本有影響,但不是可隨意更改的. 存貨計價法有先進先出、後進先出、加權平均等等,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更改,起碼在一個會計年度不應改動。 計價方法改變,必須在會計報表予以披露,說明對利潤的影響額;若未經稅務部門同意,還的調回原計價法計繳所得稅。

❸ 企業原材料成本怎麼計算

公式: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原材料賬戶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借方余額。

確定出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然後用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每種產品的產量。

單位成本對於分析企業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為單位成本的高低,反映了企業生產水平、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的好壞。

計算單位成本的目的之一,是為了了解各種產品單位成本和各成本項目計劃的執行情。利用單位成本可與同行業先進企業或國外先進企業進行比較,找出差距,明確改進方向.同時單位成本也是制定產品價格重要依據之一。

單位成本是指生產單位產品而平均耗費的成本。一般只要將總成本去除以總產量便能得到,是將總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攤給單位產品的費用,它反映同類產品的費用水平。

企業通常要按月編制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分別成本項目反映主要產品的上一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本年份計劃單位成本和本期實際單位成本。

(3)原材料漲幅如何進行成本計算擴展閱讀

企業原材料成本中採用實際成本計價核算

原材料按實際成本計價核算—企業對庫存的各種原材料的收、發、存均按實際成本在其總賬和明細賬中予以登記。其主要特點是:從收發憑證到明細分類核算和總分類核算,均按照實際成本計價。適用於規模較小、存貨品種簡單、材料收發業務不多的企業。

採用實際成本計價核算的賬戶設置

企業應設置「原材料」、「在途物資」、「應付賬款、「預付賬款」、「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項稅額)」等賬戶。

❹ 庫存商品每次購進價格都有漲幅應該如何核算其銷售成本

在當期期末,通常可以通過加權平均法的計算方式確定當期應結轉的銷售成本。

❺ 原材料的成本怎麼核算

1、結存材料實際成本的計算公式:
答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原材料賬戶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借方余額
(1)材料成本差異如果是貸方余額,就是減;如果是借方余額,就是加。
(2)同理,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時,(期初材料成本差異+本期購入材料成本差異)/(期初原材料金額+本期購入原材料金額),這里的材料成本差異也是:借方用「+」號,貸方用「-」號。
(3)原材料賬戶的金額都是用計劃價*數量算出來的;
實際金額-計劃價*數量=材料成本差異;
(4)以上公式算出來是負數,就記在材料成本差異貸方;如果是正數,就記在材料成本差異借方。
「原材料」科目用於核算庫存各種材料的收發與結存情況。在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時,本科目的借方登記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

❻ 原材料的實際成本的計算方法

材料成本差異在貸方時為節約差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差異率

如:

某企業2012年5月1日「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的貸方余額為17 000元,「原材料」賬戶的余額為1000 000元,本月購入材料的實際成本為1690 000元,計劃成本為1700 000元,本月發出材料計劃成本為1200 000元,則企業5月31日原材料的實際成本=(-17000-10000)/(1000000+1700000)= -1%5月31日原材料的實際成本=(1000000+1700000-1200000)+ -1%*(1000000+1700000-1200000)=1 485 000

(6)原材料漲幅如何進行成本計算擴展閱讀:

實際成本又稱歷史成本,是指取得或製造某項財產物資時所實際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採用歷史成本計量時,資產按照其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時所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負債按照其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實際成本和估計成本的異同

估計成本則是尚未實際發生的,而是根據一定資料預先估算的成本。實際成本是我國企業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則。企業在平時核算時可以採用計劃成本、定額成本和標准成本等,但最終必須要調整為實際成本。

實際成本概念主要是針對產品或勞務而言的,但實務中也包括原材料采購的實際成本和銷售實際成本等,所以實際成本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它是指實際發生的耗費代價,相對於估計成本而言,實際成本是指已經發生,可以明確確認和計量的成本。

將企業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定額成本或上期成本及同行業成本等進行比較,便可以進行成本的分析和考核,了解成本定額和計劃的完成情況,掌握成本變化的特徵和發展趨勢,揭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便於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水平。

估計成本一般有這樣幾種情況:根據經驗和歷史資料估算成本,如購進存貨要花費買價、運雜費和倉儲費等等;沒有歷史資料,而根據技術資料測算的估計成本,如產品第一次投產的估計成本;由於歷史資料和技術資料細目過多,所以採用估算的辦法來預計成本;是預測、決策成本、在決策時,盡管成本並未實際發生,但根據相關的經濟業務和事項,可以合理估算出可能發生的成本額。

在財務會計中,估計成本往往是實際成本計算的一種手段,如計劃成本和定額成本等,它們可以按成本項目分別估計,也可以按成本總額估計,通過對估計成本的調整,既能計算出實際成本,又能計算出估計成本的差異,便於成本控制、分析和考核,也簡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在管理會計中估計成本主要表現為預測和決策成本,也是機會成本的一種。這種成本可以有歷史資料也可根本沒有歷史資料,估計的目的,是為了揭示成本變化和發展的規律,更有效地進行長短期的投資決策,同樣能為企業成本控制和分析等提供依據。

實際成本和估計成本只是相對而言,它們的成本構成內容可能是相同的,在尚未實際發生之前,可能是估計成本,發生後便成為實際成本,經過調整加以重新確定後的預計成本又成為估計的成本。

❼ 關於原材料計劃成本核算的計算,怎麼做

1、貨款金額已定,材料月末未驗收入庫。

此種情況下只需按發票帳單的貨款和相應的增值稅等作購入處理,不必計算材料成本差異。即:

借:物資采購(實際成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票據、應付帳款等在小規模納稅人下的增值稅計入物資采購成本,以下同。

2、貨款金額已定,材料月末已驗收入庫.

此種情況下既要按發票帳單上的貨款和相應的增值稅等作購入處理,同時又要計算材料成本差異。借:物資采購(實際成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票據、應付帳款等同時作入庫處理: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物資采購(計劃成本)

月底結轉材料成本差異,節約情況下:

借:物資采購貸:材料成本差異如為超支則作相反分錄。

或:入庫時結轉材料成本差異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借或貸:材料成本差異(超支記借方,節約記入貸方)

貸:物資采購(實際成本)

3、貨款金額到月末不確定,月末按計劃成本估價入帳,下月初用紅字沖減。

此種方法,以計劃成本作原材料入庫處理,但不計算材料成本差異。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應付帳款(計劃成本)

下月初用紅字沖減,待發票帳單到達後再作購入處理。

4、發出原材料的會計處理。

材料成本差異帳戶的設置:

借方材料成本差異

貸期初余額:結存材料超支差異

期初余額:結存材料

節約差異發生額:購入材料超支差異

發生額:

(1)購入材料節約差異

(2)發出材料負擔成本差異(超支用藍字,節約用紅字)

期末余額:庫存材料超支差異期末余額:庫存材料節約差異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計劃成本)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

成本差異在計算出差異率後,用各車間、部門領用材料的計劃成本與成本差異率相乘,求出各種產品和各車間應分攤的材料成本差異。以實際成本等於計劃成本加材料成本差異為依據,將領用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❽ 原材料的實際成本是怎麼樣計算的具體都包括什麼東西

原材料的實際成本怎麼得來的?具體都是包括什麼呢?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購進材料的采購成本由下列各項組成:
⑴買價(不包括增值稅額)。
⑵運雜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
⑶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
⑷入庫前的抵消選整理費用(包括整理抵消選中發生工、費支出物必要的耗損扣除回收的下肢改變產價值)。
⑸購入材料負擔的稅金和進口貨物的關稅(不包括增值稅、外匯差價和其他費用)。
因此:原材料成本= 買價+運雜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庫前的抵消選整理費用+購入材料負擔的稅金和進口貨物的關稅。

❾ 原材料的實際成本怎麼算啊

除了增值稅,其他都是原材料的成本。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購進材料的采購成本由下列各項組成:買價(不包括增值稅額)。運雜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抵消選整理費用包括:整理抵消選中發生工、費支出物必要的耗損扣除回收的下肢改變產價值。

實際成本概念主要是針對產品或勞務而言的,但實務中也包括原材料采購的實際成本和銷售實際成本等,所以實際成本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它是指實際發生的耗費代價,相對於估計成本而言,實際成本是指已經發生,可以明確確認和計量的成本。

(9)原材料漲幅如何進行成本計算擴展閱讀:

實際成本:存貨按實際成本核算的特點是:從存貨的收發憑證到明細分類賬和總分類賬均按其實際成本計價。實際成本法一般適用於規模較小、存貨品種簡單、采購業務不多的企業。

實際成本概念主要是針對產品或勞務而言的,但實務中也包括原材料采購的實際成本和銷售實際成本等,所以實際成本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它是指實際發生的耗費代價,相對於估計成本而言,實際成本是指已經發生,可以明確確認和計量的成本。

❿ 原材料的成本怎麼核算

購買,領用,發出原材料,結轉原材料成本
憑證依次是借:材料--xx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現金
領用,發出原材料借:生產成本--原料/輔料
貸:材料--xx材料
結轉原材料成本借:庫存商品--aa產品、
貸:生產成本-原料/輔料
如果有紙箱啊什麼的,就記入包裝物科目。結轉也是一樣的。生產成本二級科目也可以設置個「基本生產車間」「輔助生產車間」視情況的。方便核算嘛。
等你把原輔料都轉入生產成本後,就要在每個產品之間分配了。水電等製造費用也一同分配。建議你還是專門看一下會計中的成本核算內容。靠我說的這些也還不完全的。祝好運。